APP下载

千古忧乐范仲淹

2024-07-26许文雅

前线 2024年7期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早年生活坎坷,27岁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政绩卓然天下,被称为宋朝“文武第一人”。作为政治家,他参与主持“庆历新政”;作为军事家,他在防守边塞的战争中“号令明白,爱抚士卒”,采取正确的策略,军威大振;作为文学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后世对范仲淹评价颇高,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毛泽东则赞誉其为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知识分子。

不为良相 即做良医

范仲淹生于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是成德军节度掌书记范墉的第三子,两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贫无所依,母亲谢氏不得已改嫁淄州长山县人(今山东省邹平市)朱文翰。范仲淹“少有志操”,立下“不做良相即做良医”的抱负。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记载:“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范仲淹认为,大丈夫读书,为的是惠及天下百姓,在上时应为良相,在下时可做良医。无论为相还是为医,都可以实现或治国或救人的抱负。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范仲淹进入澧泉寺读书。据史载,寺内生活艰苦,他每天晚上煮小米粥,第二天早上把粥划成四块,加入一些腌菜,拌点盐酱,早晚各食两块,这就是成语“划粥断齑”的故事。两年后,范仲淹进入应天书院,“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经常读书到深夜,为了提神,就以冷水浇面。一次,宋真宗路过应天府,全城轰动,就连书院的师生都放下书本,跑去一睹皇帝真容,只有范仲淹闭门不出,照样读书。面对别人的疑问,他自信地说:“异日见之未晚。”果然,第二年他就考中进士,殿试时见到了皇帝,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时人姜遵评价范仲淹“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从此,他走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济世救民 政绩卓然

范仲淹曾有一首小诗《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全诗仅二十个字,却被誉为范诗的压卷之作,表达出对渔民百姓艰辛生活的同情。

范仲淹入仕后,先后出任睦州、苏州、饶州、润州、越州等12个州的知州。在地方任上,他总是竭尽全力,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比较突出的政绩有三项:一是治水患,二是兴教育,三是固边防。

范仲淹曾任泰州西溪镇(位于今江苏东台市西)监盐仓,掌管盐税。经过调研,他发现当地原有的海堤早已在海潮的冲击下损坏,“久废不治”,以致田地、盐池歉收,百姓生活无以为继。为了保障百姓生计,他率领数万民工重修捍海堤堰。孰料开工不久,雨雪纷飞、海潮迭起。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不少人泄了气,认为捍海堤堰是修不成了,而范仲淹不为所动,克服困难,坚持继续施工。两年后,长约150里左右的海堤顺利完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范仲淹,把修建的堤防统称为“范公堤”。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苏州久雨成灾,田不得耕,民不得食。他察访河道,分析水患成因,汲取前人治水经验,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疏浚方略,把积水导入江河湖海。他还将治水与治田结合起来,妥善处理蓄水与泄水、挡潮与排涝的关系。在救灾过程中,范仲淹以“犹济疮痍十万民”的信念,不顾病体,日夜坚守在河堤上。经过整治,苏州东南面的积水流入松江,西北面的积水流入长江,水患得以消除,苏、常、湖、秀四州农业生产得到保障,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当地百姓感念范仲淹的恩德,将福山浦闸称为“范公闸”,修筑的圩堤亦称为“范公堤”。

济世救民是范仲淹作为士大夫始终不渝的情怀,兴学育人则是他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途径。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范仲淹为母丁忧居住在应天府,此时,晏殊出任南京留守,正着手振兴应天书院。晏殊十分钦佩范仲淹的才华,“遂请公掌府学”。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对于早课、晚课的安排和读书、用餐、就寝的时间都作出明确规定。为了督查落实效果,他干脆搬进书院与士子们同住。一日,他亲自检查士子们的晚课,发现有一位正在床上蒙头大睡的年轻人,于是质问为什么不去上晚课。这位士子笑着说:“看书看得太累了,所以先歇一会儿。”范仲淹又问:“那你睡前看了什么书?”士子吞吞吐吐地说:“《春秋》。”范仲淹拿起书本提问,士子竟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上来。范仲淹依规严厉惩罚了他,以示警诫,从此书院学风焕然一新。除了严肃学风外,他还重视言传身教,平日里亲自教授学生,每每出题必先行写作,以供士子们学习。他为书院延聘名师,学者王洙、稽颖正是在范仲淹的邀请下来此讲学。在他的带领下,应天书院声誉日隆,四方士子慕名而来,后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范仲淹不仅是文臣,还是武将。他虽以科举入仕,却时常博览兵书、关注边防,这源于大时代背景下应时而生的危机意识,也是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现实需要。北宋时期,边防形势严峻。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入侵边境,在韩琦的力荐下,范仲淹与其一同经略西北边防。他审时度势,制定一整套积极防御的作战策略,修筑城防,提拔狄青、种世衡等将才,操练将士。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十月,西夏进攻泾原,范仲淹亲率六千汉羌部众驰援,仁宗闻讯大喜:“既然范仲淹出手了,朕也就放心了。”果然,西夏大败。西夏人不得不感叹“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为进一步巩固边防,范仲淹在当地广开榷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和百姓的和睦相处。很快,双方缔结了和约,西北边防恢复安宁。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自步入仕途以来,范仲淹坚持以道事君,为官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哪怕为母守丧期间,依然“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含悲写下《上执政书》痛陈国家弊病。他不为仕途而折腰,在进入中央任职后本色不改。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朝廷在开封汴京城内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木材要从陕西运来,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范仲淹劝阻仁宗说:“昭应、寿宁,天戒不远。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第二年正月,他上疏批评刘太后僭越礼仪,过了几天又上《乞太后还政奏》,言辞一次比一次激烈。正是由于这种直言切谏的作风,他始终在政治风云的激荡中沉浮不定。好友梅尧臣劝他吸取教训,他倔强地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初,北宋多地出现大旱和蝗灾,江淮和京东地区的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时任右司谏,虽居于庙堂,却为百姓生计忧心忡忡,连忙上奏朝廷请求赈济,然而统治者却不为所动。情急之下,他直接向仁宗发难:“如果宫中的人半日不食,会怎么样呢?”仁宗醍醐灌顶,立即委派他前去赈灾。范仲淹来到江淮后,先开放粮仓赈济百姓,又禁止不合礼制的民间祭祀,还上奏朝廷免除灾民的部分赋税,江淮灾情得以缓解。他回京时带着当地百姓吃的乌昧草(野燕麦的别名),呈给仁宗,请他传示六宫贵戚,以戒挥霍奢侈之风。

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回到京城,担任参知政事。他从北宋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现实出发,拟定《答手诏条陈十事》,参与主持了“庆历新政”。他敏锐地发现,冗官滥吏已成王朝积弊,于是大力整顿吏治。他对贪官毫不客气,将其名字从名录上“一笔勾销”。同僚富弼劝他:“您这一笔勾销容易,但被罢免的人恐怕全家都要哭了。”范仲淹答道:“一家人哭,总比一个地方的人哭好。”除了整顿吏治之外,新政的内容还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这些改革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着积极作用。尽管范仲淹态度坚决,日夜工作,致力于实施改革措施,但由于保守派贵族、官僚的反对和阻挠,新政实行不到一年就告夭亡。即便如此,新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缓解财政危机的作用,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很快,范仲淹受到各方势力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出任河东、陕西宣抚使、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等职。多年的劳碌奔波和改革失败的郁闷,使他积劳成疾。他因病请调邓州,后又到荆南、杭州、青州等地做官。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范仲淹从青州调往颍州,扶疾上任,行至徐州,溘然长逝,朝野哀痛。在他做过官的地方,百姓纷纷为其建祠画像,甚至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也连日举哀,纪念这位“堂堂范公”。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少年时立志“不为良相即做良医”,进入仕途后忧国忧民忧君,无愧于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宣言。遥想当年,范仲淹曾以四句话赞美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而这恰好也成为后人送给范仲淹最好的赞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作者简介:许文雅,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第三实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