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北京智能制造产业

2024-07-26刁琳琳

前线 2024年7期

[摘要] 智能制造是北京制造业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目标转型升级、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趋势和核心内容。当前,北京的智能制造已具备包括基础支撑能力、科技供给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在内的发展优势,但在整体智能制造能力、集群示范效应、转型成本投入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立足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兼顾、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财政政策与重大产业政策衔接等方面,持续探索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形成首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07-0051-04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催化下,以数据驱动为特征的智能决策与自主化生产正在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智能制造已然成为我国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引擎。近年来,央地合力、多方协同赋能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环境日渐成熟,北京依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高地的双重优势,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试点示范应用、标准体系建设、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相继部署一系列战略安排和任务举措,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以技术迭代为源动力、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力的“智造力”持续壮大,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北京智造”优势凸显

“十四五”以来,北京通过接力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智能制造在多领域多场景落地开花,数字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被充分释放,先进制造业前沿领域集成互联、智能协同程度不断拓展,形成跨界融合、联动迭代的产业生态竞争态势,“北京智造”标志性产业链群加快成型。

立破并举重塑都市先进制造业新形态,以“数”赋能筑牢坚实底座。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导向下,都市制造业总体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趋势特征。2014年以来,积极探索减量刚性约束下智造升级和高精尖转型的有效路径机制,成为北京加快重塑都市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北京坚持立破并举的基本理念,按照“空间重塑—创新赋能—产业调整—企业提质”的基本路径,稳步推动全市制造业结构进阶向上。一方面,“破”出新空间,“破”的是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制造业等低端产业,牵引退出30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性企业;另一方面,“立”出新优势,“立”的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未来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北京通过发布四版禁限目录优选增量,严守新增产业准入关和功能底线;通过“10+3”高精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新智造100”工程、打造“北京智造”体系新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政策“组合拳”,形成了指导产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引导对标全球产业创新前沿,全面推动存量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同时,北京积极培育10个超千亿级高精尖产业集群,超前布局六大领域20个未来产业,同步优化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协同融合的管理机制,提升空间载体供给与研发生产需求的适配性。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优势显著,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核心引擎。数字技术蕴含广泛且强大的赋能力量。人工智能是基础性、战略性数字技术,能够通过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在人工智能算力、数据、场景、投资、人才等方面优势显著,拥有的创新主体数量、重点实验室数量、核心技术人才数量、大模型开源数量和影响力等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AIGC)细分行业,北京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处于产业链的关键层级,形成百度“文心一言”、智谱华章“智谱清言”、智源“悟道”等紧跟世界前沿的大模型技术群。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实现群体突破和融合应用,智能制造已经进入以智能制造系统软件、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仿生机器人等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突破方向部署重点产业的阶段。

全方位构建产业生态集成服务体系,打造“北京智造”品牌和平台。高质量构建“北京智造”生态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制造布局。围绕“一区两带多组团”高精尖产业布局,全市各区以目标定任务、以任务配资源,在财税、土地、人才等方面形成持续稳定的支持政策,促进市级目标与区级产业细分优势领域深度融合,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打造“非对称竞争优势”,形成“竞合互补”的全市智能制造产业链布局体系。按照“新智造100”工程、《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部署要求,北京积极探索平台、产业链、园区推动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模式,全方位构建制造业生态集成服务体系,多路径培育具有引领力的万亿级智能制造集群。在平台赋能方面,北京工业互联网各细分领域平台型企业数量、接入资源量全国第一,为推动形成制造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业链带动方面,北京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企业作为智能化转型领军者的能动性,围绕链主或头部企业主动布局研发设计及转化、销售环节的科技服务企业族群,以集群范式促进智能制造服务生态全面集成和高度协同,建设共生型产业生态圈。在园区推动方面,积极开展制造企业与服务商供需对接、产业链协同合作,培育建设高成长性智能制造聚集区,使其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能增长极。

探索期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日渐形成澎湃的浪潮,智能制造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但也应看到,在这方面国内主要城市尚处于探索初期,北京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服务体系建设也处于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学科交叉性、成功概率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既需要破旧立新的战略设计,也需要循序渐进的策略部署,尤其要借助“市场+政策”驱动全面带动提升智能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高端竞争能力。

数字化转型总体水平、基础和能力与智能制造尚有一定差距。一是“数字移民”类企业转型基础和能力不足。相比“数字原生”企业,机械、食品、服装等“数字移民”企业尚无法全线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系统集成优化,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存在方向与愿景不明等问题。二是本土关键技术装备与软件供给企业生存空间受到一定挤压。市级项目储备中,涉及关键领域智能装备、自动控制技术等国产替代的项目相对较少。由于长期依赖国外软件,一些数据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被境外软件技术服务商获取,由此带来工业控制系统和产业链安全风险。三是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应用企业存在一定供需错位。近年来一般制造企业和制造环节持续外迁,优质供应商在京业务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本地需求企业和应用场景需要进一步培育。

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集群示范”效应有待进一步凸显。首先,总部与制造、配套环节“同链不同城”,基于模型驱动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亟待实现。北京制造业占比较低、适配性产业空间不足,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对较少,未能形成紧密的智能制造供应链关联。其次,北京规模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领雁型”企业,需要尽快实现由“标杆引领”向“集群示范”的智能化进阶。北京多数大型制造企业仍处于生态化转型过程中,缺乏系统类、总成类的企业集团。再次,标杆企业成功经验的移植和推广,需要进一步建立在完善的标准体系之上。目前,国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尚在探索期,北京则处于部分优势行业细分领域的企业内控标准、团体标准摸索阶段,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示范项目的高水平标准引领作用有待充分发挥,标杆企业标准领跑者培养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健全。

企业智能化转型投入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智能化技术改造的前期资金投入较大、试错成本较高、回报周期较长,能否产生经济效益还有待市场检验。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还面临融资难,导致企业缺乏内驱力。调研显示,工业互联网投入的平均回收周期为3.5年,短期效益不明显。目前,国内外专业的数字化平台价格相对较高,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的高端市场长期被一些国外巨头企业占据,成本高昂。而北京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主要为“高精尖资金”“高精尖基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专项支持,资金规模还不够大、支持方式相对单一,且存在一定门槛设置,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智能制造是智能技术群颠覆性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涉及数字技术、工业化能力、基础科研、人才机制、长期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系统变革。面向未来发展,我们应坚持系统思维,持续探索建立智能制造全方位、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兼顾,创新自主可控产业集群培育模式。北京应从国家利益、安全需求和科技优势出发,高度重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础数据建设。收集整理工业生产过程积累的关键技术、专家经验、核心参数等,建立北京工业知识数据库,实施动态更新、定期维护、跟踪监测,并与高精尖产业项目库、产业投资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同步运维。遵循产业规律特征,高度重视“跨产业结构集群”培育工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融合下,一个高技术制造企业可能有若干相互交织的链条及环节,在供需“上下游”的同时会形成关联“左右”的网链拓展,如系统化和模块化技术使无人机产业与多个产业发生联系,呈现典型的“跨产业结构集群”特征。要积极引导房山、顺义、昌平、大兴等区和北京经开区发挥专业化基地和重点产业园区集成创新的优势,以打造“跨产业结构集群”为抓手,既要对标功能布局,发挥“赛马”机制作用,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要素精准投入机制,又要切实推动跨区“研发+高端制造”的协同试点示范,形成各区发挥优势共促市级目标实现的合力。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推动产业支持机制拓思路、补短板。首先,北京应加快智能制造高能级平台化建设。平台化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共创分享的一个重要特征,智能制造系统本身就是多专业、多系统、大规模协同工作平台。因此,要积极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产业链整合、升级、再造,建设具有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综合功能的众创空间和标杆孵化器,促进产学研联合、大中小融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体系重构,最终构建起要素全面连接、资源高效汇集、供需精准配置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其次,北京应优化智能制造空间载体供给。围绕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构建多品类的载体供给保障体系。一方面,对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高成长性中小型企业,创新工业物业先租后让、弹性租期、产权分割等举措,着重强化专用型厂房、可租可售工业厂房等供给,提高“中企业供楼”“小企业租厂房”的适配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对重点龙头骨干企业,要分析和判定高端制造及与之相关的生产服务业环节聚合发展的空间需求,着重打造集设计研发、供应链配套、智能制造等多种功能和优势于一体的“工业综合体”,突出“大企业供地”的集聚性和复合性。

抢抓机遇与寻求政策支持并进,率先形成智能制造的“北京标准”。北京应紧抓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和成熟度贯标契机,凝聚各方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共识,提炼总结智能制造技术改造的核心路径和参考架构。对标《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联合行业协会、标杆企业等产业生态链的主要力量,前置性介入优势细分行业标准研制工作,推动条件成熟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领先一步探索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路径。同时,分类分级推进“高精尖资金”逐年增资和“精耕细作”,建立分行业、分重点、分阶段、阶梯式、激励式的资金扶持体系。统筹合力,建立市区级财政、产业基金、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各区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因地制宜部署更大力度的高精尖产业投融资举措。鼓励市属商业银行研究制定针对本市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低成本信贷政策,研究增设优势重点制造业信用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指标并提高考核权重,完善金融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机制。深度探索“产业基金+智能制造”模式,建议在“高精尖基金”下定向增设“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子基金,优化基金投决、投后管理与退出机制,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由过程管理转向结果管理。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EB/OL],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gfxwj/202403/t20240304_3579955.html/2024-02-28.

(作者简介:刁琳琳,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