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学民粹主义新动向
2024-07-26范梦刘浩林
近年来,作为民粹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兴起于西方国家的科学民粹主义,日益成为一种显在的社会思潮。它具体表现为普通民众对学术机构和知识精英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科学民粹主义往往会使人们对科学知识和科学工作者产生错误认知,阻碍科学政策的实施。我们要密切关注和警惕科学民粹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提早防范、规避风险。
科学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
一是质疑科学知识的有效性。科学民粹主义认为,人们依据日常生活经验生产的知识优于科学精英脱离生活产出的知识,依凭第一手经验获取的知识比通过学术研究生产的知识更加可靠。这实际上也就否认了科学精英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特殊贡献,削弱了科学研究机构的存在意义和话语权威。科学民粹主义加剧了民众对科学精英的敌意,误导民众对科学和科学知识的认知。美国一些民众在新冠疫情期间发出的“开除福奇”的呼声,就是科学民粹主义的典型表现。
二是质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在科学民粹主义者看来,主流科学知识不仅远离民众,甚至是科学精英用来迷惑民众的“谎言”。他们认为,科学知识与政府行为紧密捆绑在一起,被视作配合政府行动的“阴谋”,这种看法无疑引发了普通民众对科研工作者的信任危机。从科学民粹主义的观点看,科学知识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叙事”,用以帮助政治精英实现对普通民众的思想统治和意识操控。
三是质疑科学知识的普遍适用性。科学民粹主义者认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受到意识形态、传统文化、政治立场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干扰,而科学共同体认知的局限性、宗教伦理等因素的制约也会影响科学知识生产的轨迹,所以科学知识不具有普遍适用意义。他们还认为,真理的探索过程是有界限的,知识的生产过程是有止境的。另外,科学民粹主义者试图抹杀科学的现实功能,他们声称科学的发展空间存在上限、科学的进步终会终结,而科学退场后的空白场域和科学难以诠释的现实问题,终将依赖普通民众的经验智慧来填补和回答。
科学民粹主义产生的现实动因
广大民众的认知偏差是科学民粹主义产生存在的丰厚沃土。美国生物学家保罗·埃利希认为:“反科学现象涌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科学共同体未能成功地向大众解释科学的原则、程序和结论。”科普工作的空场造成普通民众科学知识的匮乏,进一步导致民众对于高深科学知识和科研工作者的误解,最终为科学民粹主义提供了出场可能。其原因就主观层面而言,当代科学技术呈现研究领域的细分化精细化特点,某一领域的研究者无法完整、全面地掌握整个科学界的前沿知识和发展态势,因而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科普;就客观层面而言,现代科学知识的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深奥晦涩的科学知识难以在普通民众中获得大范围普及和深层次理解。这些因素导致科学民粹主义在普通民众中获得广阔生存空间。
重大科学事件的负面效应是科学民粹主义广泛传播的诱发催动。全球气候变暖、转基因食品安全、核污染等负面事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对科学的公信力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在这方面,科学民粹主义者的恐惧心态和反智行为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因异常恐惧而诱发的激动情绪,遮蔽了民众的基本思考逻辑和理性认知,致使民众走向非理性乃至偏激的反科学之路。
政党政治的激烈争斗是科学民粹主义汹涌猖獗的强大推力。在西方国家激烈的政党选举竞争中,一些民粹主义政客借助科学民粹主义,试图用缺乏证据支持和专业认可、不受外界批判和监管的常识来取代科学认识,愚弄争取选民。他们所需要的常识不是基于事实的知识,而是基于意识形态的信念。另外,政治对科研过程的过度干涉,进一步导致了民众对科学知识独立性与科学结论真实性的怀疑,这是科学民粹主义最终发轫的心理和行为基础。
科学民粹主义的应对策略
抢占思想理论高地,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科学民粹主义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问题。要从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意识形态高度,充分认识科学民粹主义的危害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积极应对数智时代带来的复杂挑战,确保打赢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科普宣传。针对当前科普工作存在的矛盾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对科普工作进行明确规范。一方面,出台科普工作政策性指导文件,为科普工作划定工作标准、明晰科普流程、提供反馈机制;另一方面,把科普工作纳入科研机构现行的工作量统计体系,使科普工作与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工作绩效评价挂钩,使科普工作从“额外负担”变为“分内之事”,调动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网络媒体监管,净化舆论空间。面对网络空间中的科学民粹主义言论,要敢于进行思想斗争,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科学宣传,坚决打赢网上舆论战。一方面,要建强熟悉网络舆论传播模式、具有高度思想觉悟的舆情监管人才队伍,承担起搜集、鉴别、记录网络媒体言论思想的任务,及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民粹主义的本质与传播规律;另一方面,要完善“质疑—提问—解答”的实时反馈机制,收集民众关心的科学议题,组织专家及时召开线上答疑会,澄清社会聚焦关注的科学问题,科学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作者简介:范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教师;刘浩林,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