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2024-07-26童萍雷冰洁

前线 2024年7期

[摘要]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夯实深层根基,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认识的新高度。新征程上,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基础、核心和底色,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自信;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 B0-0;D610.4;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07-0012-0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离不开文化力量的强大支撑,而文化力量有效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文化的自觉、自信、自主的程度。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支柱。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迈向新征程的时代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崇高的文化志向。推动文化领域繁荣兴盛,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找到的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路,深刻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超越了西方资本主导、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模式,不仅致力于解决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且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既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志向,也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深刻体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表明,巩固文化主体性既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也是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蕴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有了文化主体性,才能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进而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为社会与文明发展汇聚起强大的现实力量。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越是面对各种文化、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形势,越是需要以清醒的问题意识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正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充分彰显。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守住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文化立根铸魂、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

巩固文化主体性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文化安全的有力保障。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文化自主性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是最大的文化安全问题。因此,提升文化安全归根到底是要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趋频繁,国内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化日益反映在思想观念层面,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举旗定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用强大的文化实力抵御思想文化领域的风险挑战。“‘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一命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深刻把握,也传递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省意识和能动自觉。

深刻把握文化主体性的科学内涵

时代的伟大变革呼唤文化反思和文化意识的觉醒。在新征程上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深刻把握文化主体性的科学内涵。

文化主体性的基础是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深度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成为真实而生动的文化主体,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具有自我意识,能否适应时代和引领时代。对文化的社会基础、演变历程、基本特征、当代价值等进行全面分析和对照反思,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逻辑起点。文化主体性是指一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生活其中文化的特性和价值有着清晰认知,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度认同。文化主体性体现在广大人民的思想认知和行动结构中,承载着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在这个意义上,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原生性、总体性和战略性价值。

文化主体性的核心是拥有文化传承、发展和转型的自主能力。文化主体性不是文化封闭,也不是文化自负。中国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是开放的、丰富的,这是我们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强大基石。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关键是形成丰富、更新文化生命力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对古今中外不同文化形态的吸收、融合能力。费孝通指出:“达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走出文化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之争,以更为深远的视野重新审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实现诸多文化样态的共生、共通与共存。可见,文化主体性内在地包含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共处之道以及中国社会内部多元文化的共生之道。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各种有益因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结构中,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支撑。

文化主体性的底色是意识形态属性,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指向。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是由其意识形态属性来决定和表征的,其发展演变也是由意识形态来规约和引导的。一切以价值中立为由否定文化意识形态属性的观点都包含着一定的政治目的。马克思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怪影’、‘幽灵’、‘怪想’等等来消灭的”。1正因为如此,文化主体性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多元共存的意义上,而是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行稳致远的战略高度上,思考如何在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又不失去文化自我。如果忽略这一价值考量,必然在西方话语霸权的压制下导致文化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旁落。自我解除思想武装的文化只能陷入依附状态,在未来文明格局中沦落为“尾随者”。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要求

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中的重要构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汲取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须强大思想动力,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不仅在理念、价值上升华和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而且在整个人类文明视野中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们文化奋进的历史。”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这也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社会历史条件。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厚植文化根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行动指南,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刻领悟和贯彻“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和文化使命感。人是文化主体性的承载者和表征者,巩固文化主体性绝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范畴内,遮蔽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文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时代精神、历史传统的凝练总结,吸取了人类文明积淀的价值财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实践中巩固文化主体性,能够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和文化使命感。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判断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是否可以切实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根本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否有效。因此,文化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在满足最广大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引领人民,才能始终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力量。

站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的政策性安排和法律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当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具有广阔视野。要站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高度上,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相关立法,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一体化和多元化并存、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不可替代。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建构自觉自信的中国理论为目标,聚焦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上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类文明视野中的西方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2VBC19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童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雷冰洁,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 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