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企业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效果浅析

2024-07-26伊淑帅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20期

摘要: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规范企业经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资金收支平衡以及资金安全,促进企业稳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月度资金计划管理重要性、如何使其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月度资金计划管理过程及局限性的阐述,以期对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企业进行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资金计划;效果;编制;执行

本文所述的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是企业资金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根据企业经营计划,对企业次月的销售、生产以及投融资等各项业务活动收支进行安排的货币资金计划管理。在一些企业又可以称为“月度财务收支计划”“月度资金预算安排”等。

月度资金计划有别于中长期资金计划,其对于时效性和准确度均有较高要求,对于指导企业当期资金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一)资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资金计划包括月度资金计划,也包括年度资金计划乃至多年的长期资金计划(统称为中长期资金计划),其各自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中长期资金计划是企业根据战略规划以及经营安排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所做出的资金安排,企业结合此计划采取对应经营策略和措施,其中长期的指向意义要大于具体规范作用。月度资金计划则倾向于具体规范作用,其对于指导并规范企业当期资金管理工作和规范经营发挥重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合理的资金计划能够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工作效果,进而推动企业稳健长远发展;忽视资金计划的作用,或是脱离实际的资金计划,可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企业完善内控管理的重要工具

企业内控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确保企业合法有序地经营运行,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各项经营信息真实准确等。通过有效的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一是有效的月度资金计划可以推动企业有计划地开展业务、规范经营。例如,月度资金计划中的资金流入涉及销售业务,企业通过编制销售资金流入计划,可以促使企业销售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二是资金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有效的月度资金计划可以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它是实现企业资金收支平衡,确保企业资金安全的重要管理手段。例如,企业将应收账款回收计划纳入到资金流入计划当中,通过月度资金计划来推动企业对于账款的催收工作,以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堵塞风险漏洞。反之,如果月度资金计划管理不到位、管理缺失,经营中出现收支不平衡,出现资金缺口,是企业内控管理不到位的重要表现,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三)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经营效益、降低经营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企业通过合理的月度资金计划安排,可以有效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工作开展,进而促进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例如,企业在编制月度资金计划时,通过对资金流入和流出安排,可以判断自身资金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资金缺口,并分析是否有融资需求以及融资需求可能发生在哪个时间段和融资金额大小,进而以此来开展融资工作,避免过早的融资提款或是融资金额大于实际需求,产生浪费,增加企业财务费用。再如,企业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可以提升企业资金周转率,使得企业可以用尽量少的资金,带来尽量多的销售收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助力企业业务均衡发展

存在个别的企业业务部门认为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是他们的紧箍咒,使得他们开展业务畏首畏尾,不能施展拳脚。这种理解是狭隘的。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目的是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经营,并非限制企业业务发展。企业业务开展不能是无序开展,不能是不顾及其他环节、其他部门的局部开展,而是企业综合平衡前提下的开展。企业经营中,生产部门重点考虑增加产量,可能会忽略产品成本和销售;销售部门重点考虑如何增加销售,可能会忽略客户信用和销售成本,这些都是企业业务发展不合理、不均衡的表现。没有规划,部门间、单位间各自只考虑各自的工作,轻则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浪费,严重的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困难,将企业推向失败。企业通过有效的月度资金计划管理进行资源配置,可以平衡企业内部各单位均衡发展。例如,企业通过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推动资金收支平衡,进而可以推动产销平衡;企业通过资金流入计划管理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可以推动销售部门的收入质量,促使其提升销售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资金流出管理,可以分析判断经营中相关支出是否合理,进而为生产、销售等部门降低成本提出建议。

二、如何使得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发挥的效果最大化

并非企业推行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就一定可以得到预期的效果。往往存在企业在推行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工作中,由于不切实际、方法不当等原因,月度资金计划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甚至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绊脚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发挥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作用,企业的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必须科学合理。要做到科学合理,本文认为企业应当至少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与企业的经营计划相匹配

月度资金计划,可以说是企业同期经营计划、预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的企业被又称为月度资金预算安排。它应当与企业同期的经营计划、预算计划等相匹配,不能相互脱节。如果资金计划与经营计划、预算计划不一致,甚至于相互矛盾,同一项业务有多个不同计划方案,极容易造成经营管理的混乱,进而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例如,某企业的月度资金计划编制未考虑或是忽略近期的一项投资安排,虽然编制的月度资金计划实现了资金平衡,却与企业经营计划不一致,容易使得企业忽视需要通过融资或是增加收入、减少其他开支等各项开源节流措施等提前安排和调度资金,导致经营计划可能要被打乱,进而影响企业经营。

(二)基于实事求是原则编制月度资金计划

月度资金计划编制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同时,应当切合企业实际,在考虑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以及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前提下,合理编制月度资金计划。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目的是规范经营,实现目标,促进发展。编制的过程则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不能单纯地为了编制资金计划而编制,不能为了迎合企业任务、为了迎合部分人员的想法或需求不去分析加以判断或不切实际的编制。否则,编制出来的月度资金计划不仅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给经营者带来误判、做出错误决策,导致出现经营困难。例如,在月度资金计划编制过程中,发现资金收入不足以覆盖资金支出,企业此时应该及时地论证如何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并付之行动,而不是为了完成月度资金计划编制的任务,人为的、不求论证的,主观通过修改增加资金收入或是降低资金支出等纸面措施实现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平衡。

(三)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要确保月度资金计划有效执行,需要在制度建设层面予以相关保障。企业首先应当考虑建立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对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原则、编制、执行、调整、分析及考核等各环节的规范,以制度形式明确月度资金计划的效力,确保月度资金计划得以有效执行,避免流于形式。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企业去完善其他相关的配套制度,以使月度资金计划的效力发挥至最大。例如,建立完善相关的资金支出审批制度,保障资金能够依照资金支付计划合规支付;建立完善相关的销售回款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相关的应收账款制度,以提升资金计划中资金流入的可靠度。

(四)发挥监督、检查以及考核作用

企业监督和检查工作属于过程管理,对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企业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全过程中同样要有对应的监督和检查机制,通过对于月度资金计划编制及执行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月度资金计划可以有效执行。

企业应当考虑对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工作予以考核,可以设立专门的考核规则。例如,在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制度中设置专门的考核章节。也可以将月度资金计划中相关工作纳入到对应的经营考核体系中。例如,将资金流入中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纳入到销售考核或是应收账款考核中去;将月度资金计划执行准确度纳入到相关的预算考核中去。总之,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适的考核规则,通过考核来规范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工作,确保月度资金计划有效执行。

三、月度资金计划管理过程

企业月度资金计划管理,一般由企业的财务部门牵头,并由各部门和单位予以配合。其管理组织结构企业可以依据其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本文重点阐述企业月度资金计划的环节管理过程。企业的月度资金计划环节管理过程一般包括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评价以及考核等各环节。具体的管理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

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是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起点,编制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月度资金计划执行效果。

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例如滚动或是零基编制月度资金计划等。一般而言,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包括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

1. 资金流入编制是企业月度资金计划编制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流入决定着流出,其准确性直接决定流出准确性,另一方面流入的不确定性却远高于流出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月度资金计划的可靠性,关于资金流入编制,企业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只有在资金流入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予以填写。

企业资金流入一般至少包括销售流入、融资流入、投资流入以及其他流入等,具体可以由企业结合自身业务进行分类。相关资金流入应当由对应负责部门或是单位经过审慎研究后提报,并对其提报数据负责。

2. 资金流出编制方面,企业应当做到量入为出。相关的流出主要包括生产经营相关支出、融资支出、投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等。关于资金流出的分类,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经营情况做出合适的分类。例如,某企业资金较为充裕,在支出方面不存在困难,可以按照资金业务类型进行分类;某企业资金较为紧张,其支出与否严重依赖未来短期的资金流入,则可以按照资金支出的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优先确保必须支出业务,在资金流入计划完成的前提下再安排其他款项支出。

3. 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逻辑一般为资金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流入-本期流出”。一般而言,本编制逻辑中提及的资金,应当是企业可以自主使用的资金(简称“可用资金”),不包括受到限制使用的资金(简称“受限资金”)。或者流入的受限资金通过规定的用款手续可以实现本期对应的资金流出。如果企业期初余额、预计的本期流入均是受限资金(例如房地产企业的预售监管资金),预计的本期资金流出只能使用部分受限资金或是全部使用可用资金,即便编制的资金“期末余额”大于零,实际上可用资金的“期末余额”是小于零的,会导致月度资金计划可能无法执行。

通常,编制完毕的月度资金计划,资金期末余额,特别是可用资金,应当大于等于零。如编制完毕后,发现期末余额为负数,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属于编制错误的,及时予以修改;属于经营原因导致的,应当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讨论解决方案,采取包括增加资金流入或是减少资金流出的各类措施等。

企业在编制月度资金计划时,应当为企业留足一定的资金余额,也即资金期末余额不仅仅等于零或是略大于零。此资金余额可以称为安全资金,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本文认为,除非在经营较为困难的前提下,否则企业的资金余额应当至少能够保证企业未来3~6个月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无资金流入情况下正常运转。

(二)月度资金计划执行

月度资金计划是否可以有效落地执行考验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考验企业是否在真心推行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工作。

月度资金计划编制完毕并经企业相关权限机构审批后予以执行。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需要严格执行已经审批的月度资金计划。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月度资金计划执行,各用款单位根据批准的月度资金计划,依据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在具体执行环节,企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资金的流入决定着月度资金计划能否顺利执行,为保证月度资金计划有效执行,财务部门应当随时跟踪相关资金流入的完成情况,对于完成不及预期的,及时予以提醒或预警;相关部门或是单位应当考虑采取何种措施提升资金流入。

2. 在资金支出方面,应当做到各项支出必须控制在月度资金计划的支付计划内,避免超计划支出;同时要做到以收定支、量入为出,资金流出应优先考虑各类刚性支出,例如企业的还本付息、到期票据兑付、税金等,确保刚性支出按时足额支付,在此基础上根据资金流入情况安排其他资金支出。

3. 企业也要关注可能因资金支出计划漏排、少排或因资金流入不及预期,给企业资金工作带来的被动影响。例如,计划内调剂可能会挤占其他资金支出,或是资金不足导致部分款项无法及时支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当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风险出现。

(三)月度资金计划调整

一般而言,月度资金计划周期较短,其可靠性相对较高。所以一经制定,为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原则上企业在执行阶段应当避免调整。对于出现资金支出漏排同时确需支出的事项,尽量采取内部调剂方案,确需额外追加支出的,按照企业内部规定流程申请。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国家政策变动,企业经营方针或是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或是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原有的月度资金计划无法实施的,经企业相关权限机构同意后,可以予以调整或是修正。

(四)月度资金计划评价分析

企业应当对月度资金计划编制、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通过评价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提升后续的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水平以及为相关的考核做出依据。月度资金计划的评价分析至少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予以考虑。

1. 月度资金计划编制的科学合理性。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月度资金计划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来判断其编制得是否科学合理。企业在编制月度资金计划时,无论是资金收入和支出的分类、预估的依据,还是金额的预估等,均是基于当时环境做出的提前预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以及通过执行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其编制得是否合理。例如,企业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在编制销售资金流入时,其编制的依据是否合理,并可以据此适时调整后期的编制思路,以使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2. 月度资金计划是否能够有效执行。企业应当对月度资金计划执行的全过程予以评价分析,包括职责分工、审批管理、业务流程等,是否存在漏洞或是不合理。通过评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正,确保月度资金计划的有效执行。例如,某企业在月度资金计划执行过程中,涉及超出支出计划的对外付款,未经相关权限单位审批,即可以安排支出,说明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如不能及时堵塞,会导致月度资金计划成为一纸空文。

3. 月度资金计划执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企业推行月度资金计划是为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重点评价分析月度资金计划执行所发挥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于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成为企业经营的绊脚石,企业应当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及时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建议、及时修正。

(五)月度资金计划考核

为了确保月度资金计划有效执行,企业可以对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工作予以考核,考核内容不限于月度资金计划编制准确性和合理性、计划完成程度或是执行偏离度、执行过程中手续合规性等。具体考核模式则由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考虑专门就月度资金计划予以考核;对于企业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也可以考虑将月度资金计划纳入到其他相关考核中。同时,企业也应当关注考核设置的科学性,如果企业没有就月度资金计划管理进行考核,可能会影响其执行效力,如果考核设置不科学,则肯定会对月度资金计划执行效力产生负面影响。总而言之,企业通过科学的考核安排,可以提高企业以及相关人员对于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重视度,进而更好的发挥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作用。

四、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局限性

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目的是规范企业经营,实现资金平衡、资金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是,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并不能必然保证以上目的的实现。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存在一定局限性。

(一)月度资金计划编制合理与否影响其效力发挥

月度资金计划编制环节是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关键环节,其编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其效力的发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计划工作的前置性,对于后续业务开展必然存在主观判断,同时由于企业人员工作水平的限制,导致月度资金计划编制必然或多或少会存在不足之处。月度资金计划可以做到倾向于愈加科学合理,很难保证月度资金计划与实际执行的百分之百相符。

(二)月度资金计划管理是企业一项管理工具

月度资金计划对于企业而言,属于管理工具,对此企业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能本末倒置。企业使用管理工具能够促进业务的开展,但是并不意味执行了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就一定可以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健康发展,它并不是业务成果好坏的决定因素。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可以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但是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纠正偏差,需要企业采取对应的有效措施。例如,通过编制月度资金计划,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资金缺口,如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实现资金平衡,是企业需要通过相关的经营管理去解决的。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即便是月度资金计划编制得再完美、执行得再严格,如果经营业绩达不到预期,其他配套的经营管理工作没有提升,其也并不能达到企业的预期目的。

(三)经营环境的变化,导致资金计划难以实施

企业月度资金计划是基于对未来一段时间业务判断做出的资金的安排。相关业务的判断也是基于当前对于未来经营环境的某种判断做出的结论。实际上,在月度资金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已经与其编制时或多或少有了变化。特别是如果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政府相关行业政策的调整等,可能会使原先编制的月度资金计划不能适应后续的经营条件,导致其无法实施。此时,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月度资金计划,则会出现限制企业经营的情况。

五、结语

尽管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并不妨碍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仍然需要企业予以重视。企业需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月度资金计划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包括规范月度资金计划管理各环节工作、完善企业配套经营管理工作等,提升月度资金计划管理质量,充分发挥月度资金计划管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浅论企业资金计划管理策略[J].现代商业,2019(26):135-136.

[2]赵凯琴.国有企业资金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分析[J].财会学习,2018(21):209-210.

[3]陈怡霖.加强企业资金计划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9):220-221.

[4]刘奇芳.优化资金计划管控提高资金计划准确率[J].财富时代,2022(03):112-114.

(作者单位:山东省财金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