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26刘志刚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20期

摘要:随着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供应商管理已成为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当前部分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采购效率和质量。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物资采购过程中,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完善采购供应商选择机制、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考核体系、加强供应商沟通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采购供应商管理的对策建议;最后,研究表明: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对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物资采购;采购效率

一、引言

随着企业采购管理的不断发展,供应商管理也日渐成为采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对供应商的管理过程中,一部分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了采购效率和质量。本文旨在分析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首先,供应商选择评估不规范,导致高质量的供应商失去了中标的机会;其次,缺少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奖励制度,从而导致了供应商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此外,供应商关系管理不力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为改进供应商管理,本文建议完善供应商选择机制,采用科学方法来评估供应商。同时,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考核体系,将考核与合同履约、质量达标和协同能力相结合。此外,加强供应商沟通与合作,通过定期会议和跟踪机制促进合作,提高采购效率。通过这些对策,企业能够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提高竞争力。

二、企业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供应商选择评估不规范

1.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关注价格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因素。这种片面的选择方式很容易导致供应商在质量和服务方面的不稳定性。例如: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供应商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低质量的原材料或配件,从而影响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另外,如果供应商在服务方面无法提供稳定的支持,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业绩,甚至会给企业的声誉带来损失。

2. 企业在评估供应商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这导致了不同的评估人员可能会对同一个供应商做出不同的评价,如果评估结果偏差较大,就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误导。此外,没有统一的评估流程还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例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不畅,协作不顺畅等等。因为没有明确的评估流程,企业很难对供应商的各项指标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分析,这也增加了企业在评估供应商过程中的难度。此外,缺乏标准化的评估流程也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有效衡量供应商的长期潜力。

3. 一些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缺乏长期合作的意识。他们在没有充分了解供应商的背景、信誉状况等信息的情况下,就草率地与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后期运营过程中频繁更换供应商,增大了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此外,频繁更换供应商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业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这种不稳定性也可能对企业的声誉造成损害,使企业失去一些重要的商业机会。

(二)供应商考核激励机制缺失

1. 企业对于供应商的考核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很多企业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全面地对供应商的绩效和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估。有些企业仅仅采用价格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如交货期、质量、服务态度等;其次,由于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例如,如果供应商的交货期经常延误,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计划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销售业绩。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就很难准确地了解供应商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无法有效地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此外,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还可能导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稳定,容易出现矛盾和纠纷。

2. 除了考核指标不明确外,企业还缺乏合理的考核周期。这使得企业很难对供应商的长期表现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有些企业仅仅在供应商合作初期进行一次性的考核,而忽略了后续的合作过程中的持续评估。由于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企业不能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就很难及时发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及时反馈。这种缺乏周期性考核的方式,很容易导致供应商在合作关系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此外,缺乏合理的考核周期还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准确预测供应商的未来表现,从而在决策上遭遇困扰。

3. 缺乏激励机制也是当前供应商考核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供应商在合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使得供应商很难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企业不能为供应商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就会使得供应商缺乏动力去提升自己的表现和业绩。此外,缺乏激励机制还可能导致供应商在合作关系中缺乏忠诚度和信任度,从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

(三)缺少对供应商关系的管理

1. 公司与其供应商间经常缺少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这成为供应商关系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模式,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与供应商很难建立起密切的协作机制,协同应对供应链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风险。

这样会造成企业间的信息传递不畅,协同效率降低,从而降低了企业整体的效率与稳定。例如,如果供应商不能及时通知企业有关原材料供应的情况或生产计划的调整,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或货物的供应中断,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交货时间和客户满意度。

2.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与其供应商无法形成良好的、持久的协作伙伴关系的问题。因为合作关系无法保持长期稳定,企业经常需要频繁更换供应商,无法形成稳定的供应链。短期内,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如重新选择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等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长期来看,这样的不稳定会给公司的策略制定以及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后果。比如,经常更换供应商,就会造成一些商品或服务的不确定,进而降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程度。另外,频繁更换供应商会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运营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三、企业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采购人员能力欠缺

在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采购人员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供应商管理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由于一些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在供应商评估时可能会出现主观判断或过于依赖某些指标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与偏离,从而对供应商的选择及采购策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一些采购人员可能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和综合能力。在评估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过于关注价格、交货期等表面因素,而忽视了质量、服务、技术水平等更为重要的因素。这种情况下,即使供应商的价格再低,如果其质量、服务不能达到企业要求,最终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和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一些采购人员可能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容易受到其他因素或利益的影响。在评估供应商时,他们可能会被主观情绪、个人关系、利益关系等因素干扰,导致评估结果失真。例如:他们可能会因为与某个供应商的人员关系较好,或者这个供应商给出的回扣较多,就选择这个供应商,而忽视了其他更为优秀的供应商。

此外,一些采购人员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无法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和语言的沟通,造成了不及时和不准确的信息传递,进而对供应商的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当企业需要紧急采购某些物资时,如果采购人员无法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就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线的停工和损失。

(二)采购制度不健全

一是采购制度的健全与否是导致供应商管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采购制度,就会导致供应商管理出现混乱和不规范的情况。尤其是缺乏规范的采购制度容易导致供应商选择不合理。如果没有明确的流程和标准来评估供应商,采购人员就难以全面、准确地选择最适合企业需求的供应商。这样可能影响到采购的效率和效果,并为供应商管理问题埋下隐患。同时,缺乏规范的供应商选择流程也会给采购人员带来操作上的困扰,从而增加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出现概率。

二是由于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评价,也导致了对供应商业绩评价的滞后。因此,对供应商进行有效评价是提高其质量的关键。然而,如果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评估流程和规范,采购人员就难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导致供应商绩效评估的延迟和不准确。这种状况会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地察觉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供应链的稳定与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是缺乏规范的采购制度还可能增加决策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在供应商管理过程中,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决策容易导致问题的出现。如果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采购制度和规范,就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操作方式,进一步增加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这也可能使得企业无法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供应商,影响供应商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三)供应商管理重视不够

供应商管理重视不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可能直接影响到供应商管理的效果和质量。由于管理层没有充分关注供应商管理,企业可能将会面对一系列与供应商相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管理方面的投入不足是一个直接的表现。由于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重视,企业可能无法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源来支持供应商管理。这将导致对供应商选择、考核和关系维护等环节不够重视,进而引起了对供应商的管理问题。

企业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供应商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的体现。如果没有明确对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就可能导致供应商管理缺乏方向性和目标性。这不仅会使得供应商管理变得困难和低效,而且还可能引发供应商的不满和不配合。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也会导致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出现。如果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就无法及时发现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改进。这不仅会导致供应商管理效果不佳,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风险。

四、完善企业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供应商选择机制

为了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建立科学的供应商选择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必须加强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和评估。这包括全面调研和评估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和交货能力等方面。通过对供应商的有关资料的搜集,可以使企业更加清楚地知道其实力与信誉度,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选择;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和采购策略,制定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必要的。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明确衡量供应商能力和性能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估供应商的优劣。例如:企业可以考虑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价格竞争力、售后服务等方面作为评价的标准。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和长期合作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供应商选择策略。

通过建立科学的供应商选择机制,企业可以提高采购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采购的风险。合适的供应商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能够满足企业的期望和需求。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建立科学的供应商选择机制是必要的,并且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实现采购的最佳效果。

(二)构建供应商考核与激励体系

为了保证供应商持续改进和提高供应链效能,构建有效的供应商考核与激励体系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这一体系。首先,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售后服务响应速度等关键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量化评估,企业可以客观地衡量供应商的绩效并进行综合评估。其次,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及时向供应商传达他们在考核指标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与其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这种沟通和反馈机制,供应商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要求和期望,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进他们的绩效。

除了沟通和反馈,奖励和激励机制也是激励供应商积极参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设立各种奖励机制,例如供应商优秀奖、合作伙伴奖等,以激励供应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外,还可以与供应商签订绩效奖励合同,根据其在考核指标方面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通过构建供应商考核与激励体系,企业能够促使供应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绩效,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效能,还能够加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构建科学有效的供应商考核与激励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企业应该重视并精心实施。

(三)加强与重要供应商的战略协作

企业要保证材料资源的高效获取,就必须强化与主要供货商的战略协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这一合作。

一是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是重要的基础。通过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企业可以建立起互信和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实现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需求和问题,并共同解决。此外,企业还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协议,并明确双方的权责和期望,以确保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定期的战略合作会议是加强与重要供应商合作的有效方式。在这些会议中,企业与供应商可以共同制定战略目标和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角色。这样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并确保合作的紧密配合。在会议中,企业与供应商可以共同讨论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及时跟踪和评估合作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合作策略。

三是企业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加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通过分享市场信息、技术知识,可以使供应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效率。企业与供应商建立共同的研发和创新机制,共同探讨和开发新产品和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变化。通过这种合作,企业与供应商可以共同实现创新、增加市场竞争力,共同成长和发展。

四是在战略合作中,企业应该注重供应商管理的全过程。这包括对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与供应商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五是通过加强与重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供应链的风险和成本,并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重要供应商的稳定和可靠性对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至关重要。

因此,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应该注重与重要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和优化。只有通过战略合作,企业才能够建立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并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四)推进供应商管理的电子化

推行电子采购系统是提升供应商管理效能的关键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通过构建一个新的电子采购平台,使企业能够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检索,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所需的数据的可信度与精确性。

一是建立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整合和管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认证、行业认可、经营历史等。通过将这些信息电子化存储,企业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和更新供应商的相关资料。供应商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一个集中的平台,供企业各部门共享和查阅供应商的信息,使得决策更加准确、高效。

二是电子化采购平台可以实现采购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减少采购过程中的错误。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子采购平台,企业可以将采购流程进行标准化,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执行。采购平台可以实现供应商的自主报价、订单管理、交付跟踪等功能,极大地简化了采购流程。此外,电子化采购平台还可以减少人工录入和处理数据的错误,从而提高采购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是推进供应商电子化管理还可以加强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和监控。通过电子化系统,企业可以跟踪供应商的交货能力、产品质量、服务响应等关键指标。企业可以通过设定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供应商的问题,确保采购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电子化采购系统还可以生成采购数据的报表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优化供应商管理和供应链运作。

四是推进供应商电子化管理还可以加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通过电子化平台,企业和供应商可以便捷地交流采购需求、产品规格、交货时间等信息。供应商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变化,从而调整生产和供货计划。同时,企业可以向供应商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促进供应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五是推行电子采购系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逐步构建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化采购平台,可以对供应商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检索,以增强其数据的可信度与准确度。电子化采购平台可以标准化采购流程、降低成本、减少错误。通过推进供应商电子化管理,企业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供应商管理,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能。

五、结语

当前,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供应商选择评估不规范、考核激励机制缺失以及关系管理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采购人员能力不足、采购制度不健全以及管理层对供应商管理的重视不够所导致。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引进目标评价指数综合考虑供应商,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遴选机制;二是建立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供应商管理模式,通过持续的绩效反馈和奖惩激励促进供应商自我改进;三是加强与优质稳定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通过长期合作关系的维护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第四,积极推进供应商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供应商管理流程。通过这些措施的推行,企业可以有效防范和解决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方面的问题,确保采购工作高效且稳定地开展,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浩楠.HY石油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0.

[2]王磊,刘宇骁,刘玲玲.企业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2):20-21.

[3]宋殿峰.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2(25):15-18.

[4]姜元元.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10):75-76.

[5]李天舒.物资采购供应商管理方案初探[J].现代商业,2022(04):148-150.

[6]管硕.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2(34):176-178.

[7]王治利.电力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2):108-111.

[8]赵晓辉,李凌霄.“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策略[J].今日财富,2023(17):5-7.

[9]石彬.国有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J].中国招标,2023(09):162-163.

[10]周扬,王培莉,刘恩彬.浅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动态分类管理[J].经济师, 2023(05):49-51+54.

(作者单位: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