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夏日海之恋
2024-07-26柏林
我们是从北方的一场夏日热浪中逃离出来的。22~24摄氏度是这座城市盛夏的平均气温,略带凉意的海风,犹如炎夏里一块冰块的镇定作用。我想到了挪威作家卡尔· 奥韦· 克瑙斯高《在夏天》一书中的话:“每一块冰块都是一次小小的胜利,是被带到夏天的一小块冬天。”尽管晌午的烈日尽力吸收着空气中的水分,但是如此般的体感舒适度,依旧令我们松了一口气。
与南方的湿热夏日不同,北方夏天的空气里少了一些咸咸湿湿的味道。在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三面环海的大连,夏日镜头被2000多公里的陆岛海岸线拉得多么漫长。
此刻我们正在30米下的海底穿越,司机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这条大连湾海底隧道。“这(海底悬浮隧道)技术在世界上都领先呢!原来人们只能走港湾桥和星海湾大桥,但是总堵车,而现在这一趟只需要五六分钟。”作为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全长5.1公里,将到达南北对岸的车程从40分钟缩短到5分钟,更创下了我国乃至世界沉管隧道施工史上的“第一”和“之最”。
我们是从梭鱼湾“进入”大连湾海底隧道的,再出来时眼前俨然是东港的港湾广场。彼时,整个东港都在为即将到来的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于6月25日至27日举行)做准备,蓄势以待。
大连身处中国高纬度的山海之间,这座工业城市承载了近代工业很多波澜壮阔的故事。它就如此刻车窗外北方的海浪一样,看似冷峻平淡,实则原始汹涌,拥有处变不惊的力量,但又生机勃勃。
高积云下的故事流转
夏至之后,阳光的角度开始偏转,云影流淌时的明亮程度也悄然变化。这个季节独有的雨后的高积云变得丰盛却轻盈。直抵大连四季酒店41层大堂时,我有一种“冲上云霄”的电影转场感。电梯里的几分钟似乎将四季的时间伸缩与折叠,再走出来时,从夏日海岸跨越到“飘着雪花的冬季海边”,目光所及之处,大连湾的云与海都没有尽头,夏天美得壮阔无边。
“大连湾”最早出现在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对于大连湾军港建设方案的奏折中。回溯历史,关于大连名字的由来也是说法颇多,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大连”之名得于“大连湾”。早在汉初,大连是一个名叫 “ 三山”的小渔村,明朝和清朝前期称为“青泥洼”,到清朝中期,便有了“大连湾”之称。
270度的落地窗外,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贸运输往来的大连港依旧忙碌,这里也曾是被沙俄抢占的东方珍贵“不冻港”。这座因港口而生的城市几乎没有经历过手工业阶段,是从一个小渔村跃为一座初具规模的港口重镇的。除了重要的海上门户,在近代史上,大连还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大连机车厂更是整个中国机车工业发展的缩影。
我住在一间两面朝海的房间,早晨醒来时,一侧是薄雾缓缓缠绕着高楼,另一侧是井然有序作业的大连港。眼前的这片海与港口发生过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如今却平静得如同暮年。也许历史不会随海风而逝,无论伟大还是渺小,都会有痕迹留在往后岁月中。比如我此刻身处的这个房间,火车车厢里的经典元素化作这个房间里的图形与线条,落在皮质墙面、编织地毯、床头板上……找到了火车与建筑、居所的连接,便找到了打开历史的钥匙。一座仿古座钟立在衣柜式旅行箱般设计的minibar之上,一旁是戴着礼帽、身着风衣赶车人的艺术雕塑,被赋予了变幻莫测的想象力和超越空间与层次的可能性,让人恍惚回到了即将拎起硬壳复古行李箱、搭上一辆开往黄金时代列车的浪漫时刻。
人群为伴。沿着海韵大道散步是感受这片海域最好的方式。音乐喷泉广场总在夜晚点亮这片海岸;在可停泊222艘大中型游艇的国际游艇港,游艇帆船、深海潜水、海上飞龙、飞鱼等项目会带我们更亲近这片海域;东方水城里的海水被引入城市,一条人工运河上贡多拉游船游弋;全长1.5公里的港东五街尽头又与大海相连,带着通透感十足的韵律,随即走向一片会呼吸的蓝色秘境之中。
从41层再到酒店1层,途经甜品店FRESCA时伴着现烤蛋挞的香味,随之而来的是途经面包房时自带的幸福感。室外花园是高楼密林中的偏安一隅,花园一侧的地砖上还印着几个小狗脚印的色块,提醒人们这里也欢迎萌宠的造访。我们时而又在感慨夏日晚风带来的幸福感,风那样大,还那样广阔。
夏日的大连就像是这杯加冰的青提气泡水,看闲云几片,还有远方的海浪声阵阵,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寻常、久处不厌的老友,以及生活本身的悠长与温柔。
有人终究要返航,就有人时刻准备去远航,以海为家,天高云阔。曾是远航水手的“英国桂冠诗人”约翰· 梅斯菲尔德(John Masefield)毫不吝惜地写下他对大海的爱:“我必须再去看看大海,去看那寂寥的大海与长天”“还要在海雾蒙蒙时出航,好感受破晓时分的朦胧紫光”。在过去的百余年间,面海而生的东港见证了无数远航的船只与逐梦的人,如今它摇身一变,面向未来的东港商务区正在蓄势待发。达沃斯论坛会场内,来自近80个国家与地区的嘉宾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议题,共同探寻世界净利增长的新动能与新路径。论坛所在的国际会议中心外,7公里的海岸线上,成群的海鸥搏击长空,随后又低低地盘旋在海滩之上,慵懒地与散步的
北纬39°的海之味
海边夏日的空气里尽是咸咸湿湿的味道,凌晨3点,围着黑围裙的商贩们陆续出摊,整理好从辽渔码头附近的水产品交易市场送来的海货,是新长兴海鲜市场迎接清晨的固定程序。邻近早上6点,城中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的桃源市场也开门迎市了。
对于常年与大海同生共处的人而言,汪洋大海,滋味无处不在,就连海水本身也是他们依赖的风味之本。北纬39°——寒暑交接的黄金地带,是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纬度。在大连附近海域纯净的海水和活跃的海流下,被视为海中珍品的海参、鲍鱼、海胆等无脊椎动物占据了多数,还有四季肥美的三倍体生蚝、天然钙库的金钩虾皮、脂厚肉细的大连刀鱼……大海小鲜,要把大海的馈赠转化调配成万千风味,离不开人们的劳作与用心。
每年的3月到9月,大连特产的紫色海胆——当地人昵称之为“刺锅子”,是这一季节的美味佳肴。世界上有900多种海胆,真正美味的不过三四种,包括紫海胆、北紫海胆、虾夷马粪海胆及黄海胆,而这几种在大连海域都有。在海鲜市场里,面对现买的活海胆千万别犹豫,海胆黄是其中能吃的部分,一般仅有5叶,会保留着海水的清新和甜美。毕竟,在生猛海鲜面前,任何的过度烹饪都会被老饕们认为是“暴殄天物”。
但包成手握寿司状的海胆似乎有量身定制般的绝妙。在大连四季酒店的日料餐厅四葉居,我们就尝到了令人毫不犹豫一口闷的鲜甜。有着“面朝大海,现捞现吃”严谨独到的美食哲学,最新鲜的食材在板前以Omakase的形式陆续呈现。在四葉居的主厨看来,世界各地的食材没有最好,只有以最适合的烹饪技法呈现出鲜味,精准判断哪一种海鲜在什么阶段最好吃。在餐厅开业以来的第三套菜单中,海胆的肥美与松叶蟹肉、鱼子酱在橘醋啫喱的调味下率先开场,酸与甜之间达到了一种轻柔交融之味;五种应季而来的鱼生鲜甜爽脆;大连鲜鲍在铁板烧过后,肉质软硬恰到好处,搭配的罗勒青酱产生清甜口效果。
窗外远方是中心城区,地势高低不平,许多建筑在参差不齐的坡度地面上呈现出独特的曲线风景。暮色渐渐沉在远山之间,是一个缓慢的、带着低饱和度色调的长镜头。在日暮四合之间,四葉居更加明亮、鲜活起来。日企上班族、中年夫妇、久未相见的好友……陆续在这里迎来一天中平和且松弛的蓝调时刻(bluehour)。据当地朋友说,大连是全国日料店数量最多的城市,每个人总有两三家自己私藏的日料店。每一个在海边生活的人都有着一段与大海有关的时间。犹如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三季》中所言,“万物生长有时,人们习惯性把时间以某种味道的形式固着,使其穿过无尽纷乱,而不曾散落。它鲜活如昨,就像时光未被惊扰,岁月还能重来。它厚重悠远,仿佛藏着大海的涛浪,故土的风霜”。在大连人心里,在岛里叫海鲜,离岛叫海货,出了大连就叫海产品。但如今,出走各地的大连海参、鲍鱼和海胆等优秀的珍贵食材,不仅成为主厨们探索中国食材的现代表达,也被越来越多西餐主厨运用在更富有融合创造力的风味实验中,让人尽情去体会这里每一道海味与风土人情之间的起承转合。
海岸与驿站
我们没有在琥珀湾追到一场日落。
目光所及之处是被迷雾笼罩的冷酷仙境,海天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海浪也平静得只剩下微浪,海水的声音盖过了海鸟的鸣叫声。这里一片安逸,几乎没有任何的海滨娱乐设施,多的是堆沙堡的孩子、沙滩上“安营扎寨”烧烤的家庭,或者是藏在帐篷里写作业的少年。在海边长大的人总能很简单地找到他们自己的玩法。
我们在海边驻足看着模糊天际线的时候,被一侧热闹的“城市社区景象”吸引过去。韩国首尔起家的OUR Bakery以明星产品“脏脏包”席卷一线城市后,如今登陆大连,去年推出的新品牌CAAN by OUR更是在琥珀湾占据了景观“C位”。店铺体量犹如一座海边工作室,以蓝调为色彩主线,保留着更契合海边生态的工业风设计。室内外的多个功能分区各司其职,除了供应面包、咖啡与饮品,CAAN by OUR还加入了融合菜、西餐及正宗韩国料理,为看海的人提供足够的驻足之处。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感慨大连咖啡馆的存在密度。早年间,由于有日企的高需求量,大连是东北咖啡文化非常发达和消费水平非常高的城市。在保留了许多近代古典主义建筑的中山区南山路,隔几步的街边或巷子深处就能有一间咖啡馆。东北灵丹咖啡无疑是把东北式幽默与咖啡文化做了奇妙组合的存在。老店以水果特调为主,用加法呈现热带果汁感的“十万伏特”、深色水果调性与蜜树茶组合层次丰富的“马甚么梅”……新开业的超级萃取店,转而供应更干净、更好喝的萃取美式咖啡,埃塞· 西达摩的传统水洗豆子像喝茶般口感简单清新,埃塞· 班莎的传统日晒豆子像果汁一般酸甜,而哥伦比亚· 天堂92庄园的实验水洗咖啡豆带着轻盈的花果香味。屋前就是丛丛花圃,安静得好像依旧停留在百年前,被粉刷成奶油色的小房子一栋栋藏在斑驳树影里,像极了水彩画里的场景。
不远处的胡萝卜咖啡,“曲径通幽”的狭窄巷子早已有客人散落就座,而且走进去后,主空间又在尽情享受阳光的滋养,让人有一种恍惚穿越到河内咖啡馆的错乱感,却又在这种乱序中享受文化穿越中奇妙的对立与统一。面对点单时跳出来的黄桃dirty、菠萝地海、甜甜圈等创意名目,我发现咖啡馆都在做着与本地记忆连接的一些新尝试。在这个被各类“爆炸”信息所禁锢的时代,一个人的感官往往是被紧紧地纠缠住的。散落在城市里的这些咖啡馆,像是南来北往的客人短暂途经的一个个“驿站”,在城市以外也许不会声名远扬,因为它们更像是写在日记本里的地方,只有真正在这里驻足过的人,才能通过这些不同的小小“驿站”,去拼凑起独属于这座海边之城的夏日镜头。在老城区的夏日里,一切杂声和杂物都被日光隐去。就像城市从来不只是物质的累积,更是时间的产物,每一寸空间都是多种文化撞击的结果,在不断的海浪声中,我们也总能想起这些悠远且漫长的夏日镜头,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