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运动类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2024-07-26居朝飞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6期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由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过程。运动类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类型,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应对幼儿园运动类游戏的设置进行深度思考,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幼儿幼小衔接中的价值。本文阐述了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开展运动类游戏的意义及设计原则,总结出幼儿园运动类游戏实施的策略。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幼儿园运动类游戏的开展提供一些启示,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运动类游戏的意义

1.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运动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帮助幼儿在快乐的身体游戏中与其他伙伴进行沟通与交流。这种互动使得幼儿与同龄人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需要学会观察与理解其他伙伴的需求,照顾大家的情绪,逐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同时,运动类的游戏往往涉及团队的配合,幼儿只有学会与他人有效合作,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才能够最终取得游戏的胜利。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是一种必备的品质,对于幼儿升入小学后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以及他们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2.帮助幼儿逐渐建立规则意识,学会遵循规则

相比于幼儿园,小学有更加细致与严谨的规则要求。运动类游戏通常设立相关的规则和奖惩措施,能够帮助幼儿慢慢理解“规则”这个抽象概念。幼儿们需要逐步接受和理解不同运动类游戏的不同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要学会自我约束,不能为所欲为,要在规则所制定的框架内进行活动,如果不按照规则进行游戏,那么游戏将无法开展,相关的活动也无法进行。

3.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无论何时,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都是个人进步的前提与保障。幼儿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运动类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也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促进幼小衔接。幼儿园设置的运动类游戏往往需要幼儿手脑并用,既能开发智力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也有利于幼儿进行全身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不同类型的游戏更是会从不同方面促进幼儿大动作、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意志力等的发展,从而为幼儿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运动类游戏的设计原则

1.趣味性

要想利用运动类游戏帮助幼儿成长,首先需要设置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游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参与兴趣高,在游戏中才会更加主动地融入游戏,从而在游戏中进一步开展一系列的锻炼、社交、合作活动。参加感兴趣的游戏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循序渐进

幼儿的认知还没有发育完全,在进行运动类游戏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与接受水平,避免因过分追求创新而设置难度太大的游戏。同时,游戏设计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逐渐到复杂。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先讲明规则,随后引导幼儿进行模仿,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基本技能的相关训练,然后引导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最后正式开始游戏。要有一个学习与进步的过程,逐步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3.安全性

在幼儿园运动类游戏开展之前,一定要考虑游戏的可行性与幼儿的安全问题。安全是一切的前提,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是运动类游戏设计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游戏开始之前查看游戏场地、注意场地卫生、排除安全隐患,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状态,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与指导,尤其要指导幼儿正确发力、正确动作,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运动类游戏实施的策略

1.游戏内容多样化,广泛开展团队型运动类游戏

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注意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可以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的游戏。可以运用多种游戏形式,如团队游戏、竞技游戏、创意游戏等,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这里特别推荐一种性价比高,能够一举多得的游戏类型——团队型的运动类游戏。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社会性交往必备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在团队型的运动类游戏当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促进合作,单打独斗便会导致失败。幼儿在此类游戏中逐渐认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开展团队型运动类游戏时,教师也要注意发挥能动性,给予幼儿有效的引导。

教师要注意在游戏的设计上巧妙融入团队符号,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比如,在进行“小小运动接力赛”时,教师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搭配不同颜色的“队服”,同一个小组的幼儿会穿同样颜色的衣服。这种符号化、形式上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合作,指出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除了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团队型运动类游戏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领导力。要培养幼儿的领导力,就需要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选择与决定。比如在进行“足球争霸赛”时,教师可以让每队选出一名小队长,这个小队长可以幼儿自荐,也可以是伙伴推荐。如果是自荐,那么说明成为小队长的幼儿是有信心、责任感的,在当小队长期间也会主动承担起小队长的责任;如果是伙伴推荐,被推荐的幼儿首先会获得一种满足感与自豪感,感受到小组幼儿的信任,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责任感,努力做到不辜负小组伙伴的信任。教师在这时只需要说明规则的作用,同时点出小队长的相关责任,其他事情则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

2.强化规则意识,完善游戏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设计需要与游戏规则紧密相关,要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与奖惩措施让幼儿逐渐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与幼儿讲明游戏的规则,包括游戏的目的、玩法、注意事项等,以及需要避免出现的错误。接下来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正确示范,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模仿与练习,帮助他们逐步适应游戏的新规则。最后要向幼儿讲明游戏的奖惩原则,做到奖惩分明,做得好的幼儿获得表扬与奖励,而违反游戏规则或者破坏游戏秩序的幼儿就会失去奖励。

比如说,在进行“我是小小投篮手”的运动类游戏时,教师需要告诉幼儿如何进行排队、等待、轮流,不能够插队、不能够占着球不给别人,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其他幼儿进行投篮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干扰进球,要尊重他人,有序进行游戏。随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小篮球并指定一个小篮筐,小组内投完球的幼儿需要将球捡回来给下一个幼儿继续投篮,以此类推。教师要明确说明,如果有哪位小朋友不能遵守游戏规则,那么将失去小红花奖励,并且要减少投篮的机会,等等;而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就可以获得小红花奖励和其他小礼品,等等。通过设计与规则紧密相关的评价体系,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规则的遵守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公平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幼儿的自律性,这些都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为步入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要注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完善评价体系。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规则意识正在初步形成,这时候已经开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关注。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往往仅通过口头表扬对幼儿进行简单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详细的标准和科学性。相比之下,小学阶段的评价则更为系统和规则化,注重学生的成绩提升与道德品质培养。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对幼儿园运动类游戏的评价机制进行改进,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要让评价能够涵盖多个方面,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动作和行为,还要关注其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最后,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除了口头评价,还可以结合观察记录、奖励等方式,更全面地反映幼儿的表现。

3.注意融入安全教育,保护幼儿成长

运动类游戏课程与理论课程开展有许多不同,需要注意各种安全问题。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运动类游戏的过程中,首先要反复确保游戏场地的安全,减少外部安全隐患。其次,教师也要适时地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受伤现象。

比如,当发现有幼儿口里含着没吃完的棒棒糖就出来做游戏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阻止,并讲明其中的安全隐患。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告诉其他幼儿,在运动时嘴里含着糖,尤其是棒棒糖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如果不小心磕倒在地,棒棒糖很可能会戳到嘴巴,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再比如,在运动类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带领幼儿进行一定的热身。许多幼儿可能不理解热身的作用,觉得热身不如游戏有趣,因此不好好热身,总是晃来晃去。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例子让幼儿知道热身可以有效地帮助身体放松,如果不热身就突然进入一个比较高强度的运动当中,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会非常痛苦。虽然幼儿可能对肌肉拉伤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告知他们不热身会容易受伤能够让他们理解热身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

总之,幼小衔接作为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桥梁,在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幼儿园承载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使命,应当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运动类游戏作为一种高效而受欢迎的教育方式,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小衔接阶段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