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慧劳动 乐生活 巧衔接

2024-07-26高燕贾宗萍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6期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意见强调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指导意见》将“参与劳动”作为幼儿园生活准备的一条重要发展目标,阐明了具体表现与教育建议。

科学的劳动教育是幼小科学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幼儿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有益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园地处城中心,场地、资源有诸多局限,基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深入解读幼小衔接对幼儿园劳动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从幼小衔接视角探索指向生活准备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形成科学衔接的劳动教育生态。

一、面向生活 巧连目标 以劳育人

近年来,党和国家强调切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引领着我们坚持育人导向,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我们内化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赋予的新内涵和时代价值,把劳动教育纳入儿童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霍力岩认为:劳动教育充分体现了幼儿的整体性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艺术和科学五大领域的发展及其相互的融合渗透。[1]基于此,我们在“乐玩乐学”园本课程发展目标的引领下,以培养幼儿初步的劳动意识、基本的劳动能力、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最终促进幼儿快乐生活、智慧发展。

值日生是幼儿从中班就开始尝试的日常劳动活动,每个幼儿都会参与其中。由于我园特有的园区设置,中班幼儿升入大班后,需要来到一个新的园区、新的班级。面对全新的环境,幼儿往往比较关注班级中值日生负责的事情,比如照顾自然角、班树、种植园地、清理简单的垃圾、发放碗筷、叠放毛巾等。同时,教师也会跟随幼儿的兴趣和想法动态调整值日方式。例如,我们为大班幼儿提供与小学的哥哥姐姐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走进小学,通过调查、观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小学生劳动的内容与方式。幼儿从小学的哥哥姐姐那里了解到小组值日模式后,对这样的值日方式也颇感好奇。于是,教师支持幼儿创新值日制度,由原来的单人值日调整为小组值日,鼓励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分工的方式完成值日任务。幼儿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时,发现有的任务会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他们主动提出需要增设值日小组长以及制订值日计划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前制订值日计划并做分工记录,让每项值日任务都得以落实。此外,教师经常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值日感受,增强幼儿在值日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并鼓励幼儿互相分享自己新掌握的劳动技能,建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活动氛围。教师还通过呈现幼儿的劳动过程、记录,投放《来帮忙喽!家务小帮手》等绘本,帮助幼儿学习打扫、整理、做饭前准备和饭后收拾等方面的生活技巧,激发幼儿为班级、幼儿园服务的热情,增强幼儿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劳作学校”不能只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显性”能力,也要着眼于学生“隐性”能力——精神或心理能力的发展,要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2]在日常的值日活动里,我们发现值日不再局限于做什么,而是通过讨论、计划、实践、调整的过程,发展幼儿的主动性、社会性,促进他们手脑共同发展的同时,培养责任担当。这些品质、能力都为幼儿未来适应小学的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基于生活 巧理内容 融于一日

诸多国内外学者、教育家在家教家训、儿童启蒙教育中,都将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杜威指出: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我更新的历程。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就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要求“指导幼儿进行餐前准备、餐后清洁、图画书与玩具整理等自我服务,引导幼儿养成劳动习惯,增强环保意识、集体责任感”。《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由此可见,作为衔接内容之一的劳动教育也应当融入幼儿在园的三年生活,为此我们经过反复研讨,以幼儿一日生活为线索,制定了劳动教育清单,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日常性

霍力岩提出:开展以劳动为核心的综合主题活动能够直接且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劳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区域游戏活动是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应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关联,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和为集体服务劳动两种途径。[3]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从入园、晨锻、早点、午餐、游戏、起床到离园,都是幼儿体验劳动、参与劳动的重要环节。

2.全面性

一般来说,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为集体服务的公益性劳动,种植饲养劳动和手工劳动等。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根据幼儿发展需要,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梳理了劳动任务群、劳动项目、实施内容及实施路径,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有趣,学习自我服务、帮助他人、照料动植物、服务集体等的方法,逐渐形成初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3.阶段性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小、中、大班的劳动内容和目标做了梳理。如:在整理生活物品的劳动项目中,小班幼儿的目标是在教师帮助下穿脱衣服和鞋袜,学习叠裤子和外套;中班则是在如厕或起床后,知道要整理好自己的衣裤,尝试简单整理;到了大班,幼儿需要在如厕或起床后将自己的衣裤基本整理好。在为班级服务方面,小班主要是观察哥哥姐姐的值日活动,愿意承担一些小任务;到了中班,突出幼儿对值日活动的主动参与;大班幼儿是在此基础上与同伴自主协商并分工。

三、浸润生活 巧创情境 寓教于乐

一日生活中,我们主要通过环境、途径、策略三方面支持幼儿体验劳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实现衔接的生活化、具体化、科学化。

1.环境支持方面

我园共15个班级,每个班级有着各自的空间特点。我们鼓励教师结合不同空间发挥创意,开辟生活区、自然角等多样化区域,伴随季节和主题更新材料、动植物等,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探索能力,丰富了幼儿关于自然的经验,更通过幼儿间的交流讨论、共同种植采摘、个别照料等,激发了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劳动意识。

同时,我们还根据现有场地条件,针对园区的不同特点,种植了多样化的植物,让幼儿一年四季中都能观察到具有鲜明季节特征的植物;在楼顶开辟种植园地,结合季节培植青菜、辣椒、棉花、甘蔗等植物,让楼顶花坛成为幼儿了解植物生长,自主播种、收获的乐趣天地。不仅如此,我们还打造了木工坊、消防馆、科技与发明长廊等专用活动空间,供幼儿在其中用多种工具探索劳动的方式与方法。教师还通过在环境中提供劳动工具,呈现图标、幼儿劳动照片、幼儿劳动表征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具体的劳动活动及做法,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相互学习。

2.途径支持方面

为进一步支持幼儿的劳动活动,我们将生活中的劳动与多样化的实施途径有机结合,在幼儿的真实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问题与需要,在共同分享的谈话活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活动中丰富幼儿对劳动的体会与认知。如:“快乐爱国节”主题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提出要用民族大联欢的方式来庆祝后,便开始自主商量场地的布置、确定游园的游戏,欢乐的大联欢让幼儿印象深刻,结束后纷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活动的感受;“快乐阅读节”主题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园内、家里,独自或与同伴、家长共同阅读自己喜欢的图画书,有的幼儿选择了与劳动有关的故事,还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同伴分享,有的还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劳动图画书,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自己对劳动的独特理解。

3.策略支持方面

我们还通过营造爱劳动的良好氛围,鼓励幼儿适度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活动的趣味,感受劳动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满足。从小班开始,我们为班级购置适宜的餐具,逐步推进自主早点、自主午餐;用适宜的标记引导幼儿有序收拾整理、归放物品;提供与幼儿身高、操作方式相匹配的劳动工具,如小扫帚组合,鼓励幼儿尝试抹桌椅、扫地面……

过程中,教师会用观察便签、观察表、观察笔记记录幼儿劳动中的点滴表现,作为了解幼儿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的重要依据,并适时提供激励与引导,如幼儿清理蜗牛的排泄物后,教师可为幼儿的劳动做上标记,记录下幼儿的劳动成果;当小班幼儿自己穿衣服、吃完一份饭时,教师会为他们盖上可爱的印章图案……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不仅能激励幼儿,也方便他们对自己的劳动行为进行自我评估。此外,教师还会结合幼儿的兴趣,邀请祖辈家长进园当劳动老师,丰富幼儿的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感受到劳动的成就感。

幼小衔接是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包括了内容、环境、途径、手段等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劳动教育置于幼小衔接的背景下,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面向生活、基于生活、浸润生活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指向幼儿的生活准备,促进了幼儿在快乐的劳动中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衔接与过渡。

参考文献

[1][3]霍力岩.幼儿劳动教育:内涵、原则与路径[J].福建教育,2018(47):6.

[2]周瑞琼,贺艳芳.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江苏教育研究,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