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人小船成功启航

2024-07-26尤天怡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6期

丨背景

幼儿园有一处叫雨露莲池的地方,里面不仅有小桥、水车、石雕、喷泉、假山、小鱼等人文资源,还有水、植物、动物、土地等自然资源,为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提供了可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要“综合开发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看来,“综合开发利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是玩什么、怎么玩的决策者。幼儿对雨露莲池产生了兴趣,想要与其中的资源展开互动,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便是抓住这样的契机,为幼儿提供选择的机会、大胆探索的环境、游戏和学习的材料以及适宜有效的支持。

丨我想这样玩——确定游戏玩法

当幼儿提出要去语录莲池玩的时候,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在雨露莲池可以玩什么?”随后请他们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然后集体分享。孩子们想玩的项目很多,有打水枪、踩水、游泳、喂鱼、划船、开遥控小船等。

所有幼儿表达想法后,教师的反馈尤为重要。按照以往的流程,为表示公平和民主,教师会让幼儿投票选择一种玩法。但是,如果幼儿选择相对简单、重复、相似的活动,那么他们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选择不符合年龄特点、难度较大的活动,又会给幼儿乃至教师的支持带来过大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本着既满足幼儿兴趣,又能达到“够一够,摘到桃”的目标进行适度引导。投票前,教师这样说:“在你刚刚说到的玩法中,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以前没玩过的、这次你想玩的游戏。”

这一次,孩子们在选择前开始有所权衡。

果果:我玩过打水枪了,我想游泳。

清清:我照顾过小鱼了,这次我想划船。

奕然:下雨天我们踩过水了,我也想游泳。

萱萱:我想划船,我还没在幼儿园里划过船呢!

洋洋:我吹过泡泡了,我想清理水池。

最终,孩子们罗列了呼声最高的几种玩法,投票选出此次去雨露莲池玩的游戏:划船。

丨我知道玩什么——确定游戏目标

幼儿知道了游戏的主要内容,但对于具体要做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最后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等,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了头脑风暴。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比如“做小船还是载人大船?漂浮的船还是电动的船?”“船从哪里来?自己制作还是购买?”“怎么制作一艘船?制作船的材料是什么?”“幼儿的经验在哪?需要提供的支持又在哪?”在列出这些问题后,教师和孩子进行讨论,共同梳理。

很快,幼儿明确了下一步行动任务——制造载人小船。围绕这一任务,幼儿需要先认识船、了解船,再从制造小船开始,发现问题,熟悉操作的步骤,最后实现自制载人船的愿望。幼儿有不同材料在水中有沉有浮的经验以及坐船的体验,但对于船本身,比如船的类型、内部结构、船的材料、作用、行驶原理等内容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接下来他们需要了解关于船的一些内容,积累有益的经验。

丨我想要这样玩——享受游戏过程

认识船的结构

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片及视频、绘本阅读、实地调查、亲子指导以及师幼互动的方式对船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源源:我看到视频里说船最外面有一层船壳,就是它的形状。

师:什么样的形状呢?

源源:有一点弯弯的,像月亮一样的,他的两边是翘起来的。

梦梦:不全是这样的,我看到西游戏里面孙悟空坐过那种平的船。

师:是竹筏吗?

梦梦:对,就是竹筏。

小连:船上还要有长长的桅杆。

师:什么是桅杆?

小连:就是帆船上的桅杆,没有桅杆船就前进不了。

对大班幼儿来说,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十分复杂,他们很难真正理解,但是这次探索让他们对船的不同种类及基础组成有了基本的认识。经过大量的了解和讨论,教师提供了合适的材料供幼儿进行“造小船”初探,目的是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不同材料的特质及其制造的小船在水中航行的状态,从而为制作载人小船做准备。

分组制作小船

1.第一次尝试——多种材料的组合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制作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促进同伴间的合作、协商,教师将3~4个幼儿分为一组,引导他们用各种材料去尝试,感知材料的特点和材料组合的特性。教室提供的材料中,既有塑料瓶、筷子、粽叶、纸盒、气泡纸、树枝等主材料,也有线、胶带、双面胶、泡沫胶等辅助材料。

(1)操作前的构想

教师把以上材料摆在了孩子们的面前,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有一部分是较少见到但认识的。

师:如果我们选择其中的材料做船,你们想选择哪些材料?怎么做?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一试。

在一番操作后,教师听到了孩子们的对话:

乐乐:这个筷子可以干什么?

洋洋:我们需要这个粽叶,选这个材料吧。

佳佳:我们要筷子吗,这里还有树枝。

小连:要吧,拿几根筷子。

乐乐:再拿点瓶子,可能要用到。

洋洋:我们已经拿了粽叶了呀。

小连:不要拿太多,拿几个,拿3个吧,哦哦,拿4个吧,可能要用到。

洋洋:我们只要粽叶就够了。

小连:拿瓶子吧,到时候可以把粽叶固定在瓶子上呢。

可以看出,小组中出现了领导者,他带领其他组员选择制作小船所需的材料,说服他人时能用恰当的理由。幼儿通过简单接触、操作材料,对小船的制作有了初步的想法,但对于小船的结构、外形以及材料的用处还不是十分清楚。

在孩子们结束讨论后,教师意识到,为了让幼儿的制作更有目的,需要请他们将自己的想法、方案用图纸记录下来,比如:想做的船的外形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数量是多少,每种材料的作用是什么,等等。幼儿只有明确了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想要实现什么目的,才能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有条不紊。这一步骤不仅培养了大班幼儿的计划性,也让他们明白,实际制作时需要留出时间来调试和修改。

(2)正式“造小船”

在制作过程中,洋洋发现粽叶太软,而矿泉水瓶会摇晃,不太稳固。萱萱提出用筷子固定,小连立刻想到用两根筷子交叉来做支撑。

制作过程中,幼儿各有分工、配合默契,有发出指令的领导者、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者、有提供想法的“军师”,也有勤勤恳恳的配合者。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其中,既能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包容配合、听从他人合理的意见。同时,从用筷子交叉摆放来固定物体的行为可以看出,幼儿对稳定原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模仿并迁移。

(3)试航

试航时,分歧出现了:有人认为粘有粽叶的一面应该接触水面,也有人认为矿泉水瓶应该作为船底。教师鼓励他们分别试一试。很快幼儿发现,当粽叶作为船底在水上漂时,水慢慢渗了进去,船开始往下沉。于是,幼儿调整策略,让矿泉水瓶作为船底,发现船不仅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轻轻一推还能往前漂很远。

完成小船制作后,教师引导幼儿记录下各自组的制作过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共同讨论了此次制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遇到的问题有三个:第一,连接材料不牢固,不能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小船会在水中散架;第二,船的左右没有遮挡,很容易侧翻;第三,船底容易进水,不能很好地浮于水面。与此同时,也有孩子分享了成功的经验。大家发现,在多种材料中,矿泉水瓶制作的小船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他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到底哪种材料能够长时间地在水面漂浮”这个问题上。

教师分析及支持策略:各个材料有软硬、形状、大小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因此在组合时会出现连接不牢固的问题,甚至有些材料的连接和组合是无效的,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但幼儿因为经验和思维的局限,不见得能注意到并且完全理解。由于活动涉及的材料较多,多个变量对孩子的建构会造成干扰,因此教师需要考虑针对单一材料进行深入搭建。如果最终目标是制造载人小船,那么就应该最大限度地使用最合适的材料,也就是使用一种材料进行建构。因此,接下来需要幼儿进行二次尝试,对单一材料进行探索和验证,最终择优选择一种材料进行载人小船的实践。

2.第二次尝试——确定主材料

本次尝试,教师让每组幼儿选择一种特定材料,针对第一次尝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连接不牢固等,再次尝试。之前幼儿连接小船用的是双面胶,这次教师又增加了松紧绳、皮筋、自锁式尼龙扎带等不易溶于水的连接材料。

幼儿开始进行第二次的小船制作,并在尝试过后展开集体讨论。他们发现,用粽叶做船底容易沉船,用纸板则容易侧翻,用纸板和矿泉水瓶一起做小船最合适。接下来便是载重情况的测试了,这对小船的稳定性、密封情况要求很高,为模拟载人小船的重量,教师增加了相关材料。测试活动以运粮为情境,幼儿将所有的“粮食”(石子)放在船上,顺利运到终点则成功。

试航结束后,幼儿对第二次尝试做了整体梳理,大家一致认为,比起纸类和植物类材料,塑料制品不易进水、侧翻和散架,并且塑料制品做成的船在承重上更有优势。因此,大家选择将矿泉水瓶作为载人小船的材料。

(三)制作载人小船

由于载人小船体型较大,本次制作不再分组,而是所有幼儿集体合作完成。制作前,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大小不一的矿泉水瓶,幼儿按照以往的平铺、围合、垒高等建构经验进行讨论和尝试搭建。在感受、熟悉、了解瓶子与瓶子的连接结构以及搭建中的注意事项后,幼儿对选择何种大小、形状的瓶子以及如何搭建有了初步的设想。

很快,幼儿便按照共同商定的方式将小瓶子摆成一排对齐,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用透明胶带将其上下封住,再摆同样的一排封住。接着将这两排瓶子底对底合并封住。最后在瓶子竹筏的四周围上一圈小瓶子。

接下来,便是载人试航。试航的幼儿需要穿上防水衣,坐到矿泉水瓶做的小船中,拿着船桨往前划行。雨露莲池的水到幼儿膝盖处,一名幼儿坐在船中,助行的幼儿依据情况在水中帮助其航行。

虽然水不深,但真要选一个人坐上去测试,幼儿还有些害怕。洋洋自告奋勇,第一个坐上去。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坐到船底,说:“有点挤。”然后把身子缩成一团,两只脚蹲在船里:“好像有点沉下去了,你们先不要推。”说着由蹲姿变成了跪姿,等渐渐稳定下来后,就慢慢拿着船桨往前划,旁边的孩子辅助前行。

上岸后,洋洋提出船底不够宽、不够厚,船在行驶过程中有轻微下沉的问题;萱萱觉得船体太小,而乐乐则提出了船不够稳的问题。于是,第二次造船便有了方向。

在大家的提议下,幼儿这次选择了更大的塑料筒作为船底,按照之前同样的结构将小船组装起来。试航过程中萱萱主动要求下水帮助划船的小朋友。这一次,船没有漏水的问题,小船稳稳地在水面上前进,老师和孩子们伴着温暖的阳光,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唱道:“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丨我还能玩什么——总结游戏经验

活动结束后,师幼共同总结这次载人小船之旅的收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未散,还想继续做更高、更宽、更大、能容纳更多人的船,我们的探索还在继续……

丨反思与评价

1.迷宫法则——相信彼此,逆向思考敢试误

这是孩子们的第一次尝试,也是教师第一次以“载人小船”为主题进行指导并提供支持。在制作载人小船的整个过程中,与其说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支持,不如说是教师跟着幼儿的步伐,依据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整个活动流程没有提前设定好的“剧本”,是师幼共同摸索出来的。往往是在一个小片段结束后,教师才发现某个环节应该提前进行。起初教师是非常担心和忧虑的,固执地认为不符合逻辑的课程或是衔接不顺利的课程就不是所谓的好课程。最终,打开锁的是孩子,引领教师向前的也是孩子。我们总能在孩子的语言、行为等表现中发现努力的方向。

就像一座迷宫,它有很多条通往终点的路,教师也许会心心念念寻找那条“完美的”“安全的”“有前人铺垫的”A线,以为不走A线就是错误的,但其实孩子有自己的B线,甚至在过程中还会发现C线、D线和E线。即使一些线路会曲折、重复,甚至让你碰壁,但它教会了你,下次可以换个方向和思路。这些七弯八拐的线路每一条都很精彩,并且均能通往终点。课程亦是如此,它没有既定的模式,只要我们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到达终点。

2.掌舵原则——守住目标,亲自试验要预设

想让幼儿得到什么,要看教师给予什么。幼儿通过操作材料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期间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作为教师如何支持、帮助解决?此次探索告诉我们,在幼儿正式探究之前,教师需要去体验和感受整个过程,标记符合幼儿年龄特征、能促进他们经验提升的关键要点,减少过于简单、弱化难度较大的无效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整合关键问题,确定下一阶段的目标。当然,如果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教师需要提前预设多种方案,以防在过程中偏离轨道、迷失方向。

这样的教师预设看似与上一条幼儿的自主选择互相矛盾,但其实不然。教师预设的只是方向,并不是细节和内容,幼儿可以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选择自己想走的线路。

3.3D格局——勇于创新,查阅资料搭支架

大班幼儿的提问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科学性,教师有时很难给出及时、专业的解答和指导。实际上,当活动遇到了瓶颈难以进行时,不是困难难倒了我们,而是我们停在了原地。譬如2D世界的人,如果不去思考或做出尝试,将永远不相信3D的存在,甚至会觉得提出该想法的人十分荒谬。

教师在感到没有头绪时,可以先就一个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点的补充,最后把要点有逻辑地连起来建构支架。支架的提供既要是材料上的,比如组合、拆分,由小船到大船;也要是情感上的,比如期待、激情、苦恼、担心、失望、成就感……甚至也可以是空间上、时间上的。当然,幼儿获得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具备支架信念感。

4.弹簧视野——范围灵活,每个每组和每群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多方群体,既要看到“大集体”,也要关注“小个体”。要看到集体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和情绪状态、学习氛围和习惯、交往方式等情况,也要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关注组员的协作和沟通,注意小组中的每一个个体,比如具有领导力的幼儿、具备亲社会行为的幼儿、无所事事的幼儿,并给予不同的积极回应。这是因为,幼儿对自我的认知是由同伴间、师幼间、亲子间的关系决定的。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幼儿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对每一句评价都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