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神话中“神” 与“人” 的关系

2024-07-25石峻宇

今古文创 2024年25期

【摘要】日本神话中的神明处于一个中间态,既不像中国神话中的神明那般超然世外,也不像希腊神话中的神明那般狂妄。正是这种特质,构造了日本神话中神与人之间略显平衡的关系。

【关键词】《古事记》;日本神话;神人关系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5-006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5.019

在日本神话中,有人类描写的情节出现得十分晚。据《古事记》序言记载,远古宇宙初生时,天地混沌不清,后经过无数时光,清浊分开,清者上升为天,浊者沉落为地。经天地始分,诞生了五别天神,五别天神的诞生象征着世界就此出现。随之而来的是神世七代,以及高天原众神时代,最后再经历天孙降临,日本神话中才有了人类的身影。与中国、希腊神话不同,日本神话中人类的出现十分暧昧,没有明确的造人事件标志,神人界限模糊,没有固定的阶级性,人亦可成神。本文将从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梳理日本神话中神对人的行为与态度及人能够得道成神的原因,分析日本神话中神与人的关系。

一、日本神话的诞生和发展

神话是以解释自己民族的国家是如何诞生且发展为目的所创造出来的带有传奇性质的故事。同时,神话中必然有着开拓国土的情节,因为可以从中引发出对立与矛盾,继而到战争爆发,这样也有了英雄活跃的空间。日本神话中神的故事和人的故事分得很开,神的故事讲述了宇宙起源、众神诞生、国土出现等相关内容,可以窥见远古人类是以他们FxdoCnHyEBdDKubZ25S9sQ==那丰富的想象力来对强大的自然力量进行拟人化,从而达到满足自己求知欲这一过程。人的故事则讲述了远古人类英雄的各种事迹,主要是各种开拓国土的征服战争,本质上是日本人民为了给自己的来源做解释以及对远古祖先的崇拜而产生的,表达了当时人类对自己存在的思考和想要对抗大自然的想法。

日本神话中的神明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古事记》开头有如下记载:“天地始分的时候,生成于高天原诸神之名号是:天之御中主神,其次是高御产巢日神,其次是神产巢日神。此三神并是独神,且是隐身之神。”从此段叙述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最早出现的三位神明是无形的“隐身之神”。这与日本民族的传统思想观念,即最古老的事物一定是混沌无形的相一致。后来诞生了“国之常立神”和“丰云野之神”后,才出现了有形之神,有形之神的出现,证明当时的日本人民已经开始试图把大自然的力量具象化。而到后面神世七代的出现,就可以看出人类开始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塑造神,神世七代一共两尊独神和五对成双神,除前两尊独神依旧是无性神外,剩下五对成双神全都是兄妹神。以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为例,《古事记》中对这两位神有着大量笔墨描写,其中有着如下记载“我的身子都已长成,但有一处未合”“我的身子都已长成,但有一处多余”,并且还有“想以我所余处填塞你的未合处”这种描写,此段内容是关于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身体发育状况的详细描写,双方被彼此的身体所吸引,之后“欲行房事”。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的神明已经有了人类的性别观念以及男女结合的生殖行为理念,这正是人类与神明两者之间关系更加密切的体现。

二、神对人的行为与态度

日本的神明并不像中国的神明一样无欲无求,一片心思为人间,也不像希腊的神明一样高高在上,视人类为蝼蚁。在日本神话中,神明与人类同形同性,有着人类的体态,也有着人类的七情六欲,因此神明会以隐晦的方式,例如神谕等方式介入人类的活动,让人类去按照自己的命令想法行动,对不听命于自己或轻视自己之人,则会通过下咒等方式去杀害。

据《古事记》中篇记载,神武天皇与其兄五濑命二人商讨东征之事,打算东征,并在东征开始时,得到了本地神宇豆毗古的向导,得以将大军引至浪速国,在与浪速国作战时,五濑命受伤,几天后伤口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这时五濑命才醒悟过来,他们不能向着东方——太阳升起之地作战,因为这是对天照大御神的大不敬,神武天皇听从了他的建议,让大军转向了南方。大军转向南方后,天照大御神等神因为担忧神武天皇应付不了南方的许多荒神,因此在熊野村安排了一位名为熊野之高仓下的人帮助神武天皇,熊野之高仓自称在梦中梦到了天照大御神和高木神以及建御雷神商讨帮助神武天皇,天照大御神本打算让建御雷神下凡,但建御雷神只是降下了一把大刀,熊野之高仓醒后,在自己的仓库里找到了这把大刀,他认为这是建御雷神的旨意,让他把大刀献给神武天皇。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神明确实是在操纵人类的行为,人类该怎么做,全凭神的旨意,让你往西就不能往东。但是在人类改正后,神还是会选择去帮助人类,神明没有选择直接下凡,靠自身力量推翻一切的方式,而是给予一定的外力,让人类自己运用。人类在通过一系列征战后,有了成就感也顺利完成了事业。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的神明在对帮助人类的方式选择上,一定程度上还照顾到了人类的感受,这似乎可以证明,日本神话中的人神关系还算和谐。

再例如仲哀天皇与其妻子神功皇后,仲哀天皇是传说中前往东征的倭建命之子。仲哀天皇在准备前去进攻熊曾国时,打算先请神为自己占卜运势。于是他一边弹琴,一边请神,神附身在了神功皇后身上,指示道:“西方有一国,黄金白银,以至种种闪耀照耀人眼睛的珍宝,其国多有,我今将其国赐给你们。”仲哀天皇登高往西方望去,却只见一片茫茫大海,即“谓神说假话,推开琴不弹,默不作声”。此神大怒,对仲哀天皇下咒,这位不听神明话语的天皇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而其妻子神功皇后听从神谕,率军征讨西方国家——也就是新罗。因为听从神谕,她则受到了神明的庇佑,在集结船队时遇到了顺风,并且胎中腹子还被神指认为下一任天皇。在国内的香坂王和忍熊王揭起叛乱反旗时,神明给出了预兆:“有很大的野猪愤怒奔出,将香坂王咬死。”忍熊王也败于神功皇后,入海而死。

以上两个故事展现了一个众神给予命令,人类必须按照神谕执行,否则就会遭到惩罚的世界。但正如前文所说,人类如果在后面选择继续听从神明的指令,神明也还是会大人不记小人过,继续帮助人类。给予惩罚也只有人类不听从神谕或轻视神明时才会出现。可以看出,日本的神明并不像中国神话中神明那般超然世外,也不像希腊神话中的神明认为触犯了自己的人类就该死的那般狂妄。与其说日本神话中的神明是神明,更不如说祂们更像是一群掌握了力量的“高级人类”,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人类少走歧路,走上正轨。

三、成神的人

无论哪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里,都有人类得道成神的情节。中国神话中的张天师,亲受太上老君传法,修炼仙丹,并于青城山收斩六天鬼王,始分人鬼。功德圆满而白日飞升,后世尊称老祖天师。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完成了十二项不可能的任务,途中还解救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死后升入奥林匹斯山,被宙斯封为大力神。这些人类得道成神的传说,本质上反映的,是古代人们对力量的向往,并期望获得力量后可以脱离当前的苦难。

在日本神话中也有相应的人类得道成神剧情,但有部分神明的类型与成神过程则与中国、希腊神话中的不太一样。日本神话中有着“怨灵神”这一存在,所谓“怨灵神”就是人在死后还留存有极大怨念,最后人们为了平息此人的怨念而把他封为神。天满宫的主神菅原道真就是这类型的神明,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公卿学者,在唐朝派使者来给天皇绘画御像这一事中得罪了藤原时平,后被藤原时平抓住机会,污蔑菅原道真意图谋反,菅原道真被天皇发配流放九州,在他到达九州时,都城传来了藤原时平谋反、亲近之人死去的噩耗,菅原道真带着满腔仇恨自杀,用生命作祭奠,抛却人身,换来怨灵的力量,成为雷神,“都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劈死了藤原时平好几个部下”,藤原时平受不了其压力,最后忧郁至死。后来,恢复了权位的天皇为菅原道真平反,并封他为“天满大自在天神”。

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怨灵神”的成神过程与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人类成神的过程差异较大。希腊神话中的世界阶级严明,人神泾渭分明,哪怕是后来成为神明的赫拉克勒斯、阿斯克勒庇奥斯等人,也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神明,他们本人则是半神,在这样一种前提条件下,希腊神话中的人类才能成为神明。而中国神话和日本神话中则没有这种限制,都是凡人也可成为神明,但中国神话和日本神话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中国神话中,只有英灵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之人,才会成为神明,比如关羽,因他忠义无双,被儒释道三教力捧,所以死后封神,神格神位还处于高位,可以说是中国神话中“人变神”最成功的例子。日本神话中,则一切可为神,在日本有一个简单的鉴定神明的标准,那就是信仰,无论被信仰的是人是鬼,甚至是物品也好,只要有一群人信仰,就都可以成神。

因此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日本神话中,人神界限十分模糊。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日本的创世神话中,只有创世情节,没有造人情节,这就造成了神与人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神明对人类没有天然的“血缘压制”,管不了人类。神明固然可以靠其强于人类的力量去命令人类,甚至杀害人类,但祂们却无法控制人类去信仰什么,什么就成神的这一现象。或者反过来说,神明之所以不阻碍任何事物皆可成神的这一现象,说不定是在希望这些成神的事物,可以分担自己的一些任务,来更好地去帮助人类。

四、日本神话中神与人的关系

天地始分,众神诞生,人类出现,两者便在这个世界中开始生存,但似乎是在“各过各的”,人神并无其他民族神话般互动得那么密切。日本神话把“重神轻人”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不仅在笔墨中多着眼于神,在情节中,也无其他民族神话中有人类对神明造成影响的故事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以天照大御神为首的高天原众神,给神武天皇降下神谕,让其开拓国土,还给予他各种宝物助一臂之力,但却又不亲自下凡帮助神武天皇,而是让他自己行动。从这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的神明虽会帮助人类,但也不会过分地庇佑人类。总的来说,日本神话中神明与人类的关系有种“点到即止”的味道在里面。

如前文所述,日本神话中的神明既不像中国神明不占一丝人间烟火,也不像希腊神明有着完整的七情六欲,日本神明处于一个中国神明和希腊神明的中间态。尤其在面对人类时,既不像希腊神明不但不以庇护人类为己任,甚至还对人类生存加以阻挠,迫害人类;也不像中国神明对人类有求必应,为拯救天下苍生可以牺牲自己。日本神话中,有关神明向人类索取供物的情节极少,只要不是祂们自己行动或触犯到祂们,也对人类的生活也漠不关心。日本神明对人类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当祂们降下神谕时,人类只需要顺从就足够了,其他的一切都不用管。这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的神明对人类来说,更像是一个“引导者”,给人类降下神谕后也不是简单的撒手不管,而是会在不超过自己底线的情况下,去尽力帮助人类。

再来看看人对神明是什么样的,日本神话中,有许多人类轻视神明,导致神明下咒杀害他们的情节,《古事记》中有这么一段情节:在倭建命的东征接近尾声时,倭建命感到心情愉悦,对最后一处目的地伊吹山起了轻视之心,在遇到山中出现的巨大白色野猪时,也嘲笑这头野猪,认为它是山神的使者,先留它一命,回程再来杀它。不料这白色野猪正是山神本人,山神很生气,使出法术砸向倭建命,倭建命狼狈逃脱,但之后却生病了,倒在了东征途上。这段情节表面在宣扬神明不可违抗,神明有着超越人类的力量,轻视神明就要被杀害,但仔细来看,其实是倭建命轻视神明在先。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人类对神明其实并没有像希腊神话中人类对神明的恐惧,也没有中国神话中人类对神明充满敬畏,人类反而可以轻视神明,甚至《古事记》中还有“倭建命往东国去了,将山里河里的凶神悉皆平定”这么一段话,人类还能降服神明,这在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日本神话世界中,人类与神之间,在某一个点上可以说是对等的。

五、人类在神话世界中所处的位置

在一个天上是众神,地下是荒神,这种有着超自然力量的神话世界里,人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人类的生存价值是什么?源赖光讨伐酒吞童子的神话传说中告诉了我们答案。据《大江山绘词》记载,平安时代的京都都城内不断有年轻女子失踪,经过安倍晴明占卜后,确认是大江山的恶鬼首领——酒吞童子所为。一条天皇就派出源赖光前去讨伐酒吞童子,源赖光受命后,带领自己的手下扮作修行者潜入当地,打算从内部击溃敌人。可是几人刚到地方就被当地的神明识破,几位神明告诉源赖光,祂们也想收服酒吞童子,但奈何酒吞童子的城堡有结界,祂们无法进入,所以便采取迂回的方式,来帮助源赖光,替祂们收服酒吞童子。神明给了源赖光几件法宝,让他用这几件法宝去收服酒吞童子及其手下,有了这几件法宝后,源赖光顺利地打败了酒吞童子的势力,救出了被囚禁的年轻女子,最后请得道高僧封印了酒吞童子的头颅,还在上面建了一座寺庙,永镇鬼王。

源赖光讨伐酒吞童子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神合作打败妖魔的故事,与中国神话中许多故事相类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酒吞童子事件里很明确地提到,是神明无法进入酒吞童子城堡的结界,所以无法降服酒吞童子,从这可以看出,神明是求助的那一方。而人类那边一开始则没打算求助于神明,是打算靠人类自己解决这一事,虽没有明确说出源赖光等人能否战胜酒吞童子,但可以确定的是源赖光等人是可以进入结界内的,也许需要大费周章才能打败酒吞童子,即便如此,在先决条件上,人比神占优。

在这样的情况下,神明选择了向人类求助,人类也听从神明的话语,于是在人神合作下,恶鬼被消灭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神话中的人类从一开始只需听从神谕行动的形象,变成了可以和神合作,甚至讨价还价的存在。这就是日本神话中人类的生存价值所在,虽然力量不及神明,但依旧存在着“人可抗神”这么一种可能性在。神话中人类形象的改变,意味着古代人们对世界知晓得越来越多,知识会促进人类自身的勇气,这种勇气让人类即便身在神魔的世界中,仍能勇敢地进行抗争。

六、结语

日本神话中的世界和其他神话世界观一样,神的力量强大无比,人类需遵从神意,但实际上是一个人神联系不那么密切的世界,神对人的控制没到极致,人对神的敬畏也不算崇高。另一方面,又因人神同形同性,所以神会去帮助人,人也会听从神的旨意,在这一点上,人神又显得不那么疏远。正是在这种“点到即止”“对等”“合作”的关系中,人类在神存在的世界里,才能有更大空间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才让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凸显出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日)安万侣.古事记[M].周作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日)海熊童子.超译大江山绘词[M].东京:岩波书店,2019.

[3](日)次田润.古事记新讲[M].东京:明治書院,1956.

[4]李洁.日本神话[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

[5]张岚.神人“同形同性” —— 希腊神话特征探析之一[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