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设计

2024-07-22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3期

摘要 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肇庆市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建设国家储备林。按照培育周期的不同,设计了6个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并从主栽树种、混交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集约人工林栽培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示范带动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集约人工林栽培;栽培模型;肇庆市

中图分类号 S7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3-009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3.02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sign of Intensive Plantation Cultivation Model for National Reserve Forest Construction in Zhaoqing City

LIU Jun

(Guangdong Shuangmulin Technology Co., Ltd., Qingyuan, Guangdong 511515)

Abstract Wood is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production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and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of the country. The natural condition of Zhaoqing City is superior,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reserve fores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ultivation cycle, six cultivation models of intensive plantation were designed, and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models of intensive plantation were mainly elabo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main tree species, mixed tree species, applicable region, leading function, cultivation cycle, target forest phase, management measures,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and demonstr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reserve for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Key words National reserve forest;Intensive plantation cultivation;Cultivation model;Zhaoqing City

作者简介 刘军(1992—),男,江西赣州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林业规划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9-13

我国木材“总量不足、效率不高、结构失衡、进口受限”,资源结构性短缺突出,原木进口断供风险逐步加大[1-2]。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国家储备林建设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层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了《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4]。在政策层面,积极沟通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支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撬动两行贷款支持林业建设。中央财政给予造林补贴、林业贷款贴息、森林保险等资金和政策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作为项目资本金[5]。在规划层面,先后印发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和建设年度[6-9]。在技术层面,出台了《造林技术规程》[10]、《国家储备林现有林改培技术规程》[11]、《国家储备林可持续经营指南》[12]和《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2019年版)。在管理层面,印发了《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管理国家储备林建设,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高质量发展[13]。

广东省抢抓国家储备林建设机遇,率先将肇庆市列为全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权收储工作试点市,先后印发了《广东省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实施方案》,从规划建设、科学推进、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强化支撑保障等方面全面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为探究国家储备林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式,笔者结合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目标,根据造林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的不同,设计了6个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肇庆市,建设范围包括高要区、四会市、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以及肇庆市属国有林场(北岭山林场、清桂林场、葵垌林场、大坑山林场、新岗林场、大水口林场、大南山林场)。肇庆市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西北高、东部以及南部较低,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呈西北往东南倾斜走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21.6 ℃,年有霜日数约4 d;年日照时数为1 636.8 h;降雨充沛,年降雨量在1 646.8 mm,集中在雨季4—9月。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14]。

2 基本原则

2.1 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充分发挥桉树生长快,培育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优势,采用边收储、边改培、边经营的思路,合理配置短中长周期树种面积和建设年度,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利用自身的造血功能,最终实现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为国储材[15]。

2.2 适地适树,科学绿化

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和项目区的立地条件、气候条件、水分条件等自然条件,树种选择参照《广东省主要乡土树种名录》和《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2019年修订版),以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为主,做到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林地潜力。坚持走科学、生态、节俭绿化之路,牢固树立科学绿化意识,科学务实建设国家储备林,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16]。

2.3 多重功能,多种效益

国家储备林培育以用材为主,兼顾生态服务功能,培育多功能林;积极探索“储备林+”发展模式,带动林木加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发挥国家储备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等多种效益[17]。

3 树种选择

紧密结合广东省未来木材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具有木材市场的树种,突出树种优势[18-19]。参照《广东省主要乡土树种名录》,选择相思树类(Acacia spp.)、桉树类(Eucalyptus spp.)、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木荷(Schima superba)、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青冈(Quercus glauca)、柚木(Tectona grandis)、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楠木(Phoebe zhennan)、檫木(Sassafras tzumu)、铁刀木(Cassia siamea)、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等列入《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2019年修订版)的乡土树种(组)。

4 栽培模型设计

4.1 短周期速生丰产用材林栽培模型

短周期速生丰产用材林栽培模型适用范围包括高要区、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四会市,主要栽培桉树等短周期树种,重点培育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林。

桉树类纯林栽培:

(1)模型编号:Z1。

(2)造林树种:桉树类。

(3)适用区域:高要区、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四会市。

(4)主导功能: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林。

(5)培育周期:8~10 a。

(6)目标林相:桉树纯林。

(7)经营措施:以桉树为主栽树种,初植密度为2 490株/hm2。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雨后,以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后连续抚育3 a共3~6次,清除林内杂草和一些攀爬藤本植物并进行松土、施肥。在幼龄林抚育过程中,对培育树种进行修枝整形,期间不间伐,最终保留树种密度2 490株/hm2。成林后,定期开展抚育管护工作,保证林木健康。主伐后进行下一轮国家储备林建设。

4.2 中长周期一般树种大中径材栽培模型

中长周期一般树种大中径材栽培模型适用范围包括高要区、四会市、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市属国有林场,重点栽培灰木莲、黑木相思、米老排、杉木、湿地松、马尾松等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定向培育一般树种大中径级用材林。

杉木纯林栽培:

(1)模型编号:Z2。

(2)造林树种:杉木。

(3)适用区域:以怀集县为主。

(4)主导功能:用材为主的多功能林。

(5)培育周期:11~30 a。

(6)目标林相:杉木纯林。

(7)经营措施:以杉木为主栽树种,初植密度为2 490株/hm2。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雨后,以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后连续抚育3 a共3~6次,清除林内杂草和一些攀爬藤本植物并进行松土、施肥。在幼龄林抚育过程中,对培育树种进行修枝整形。第8年进行透光伐,采伐强度为33%,最终保留主栽树种1 650株/hm2。成林后,定期开展抚育管护工作,保证林木健康。目标树种培育目标直径35 cm以上,主伐后进行下一轮国家储备林建设。

一般树种针阔叶混交林栽培:

(1)模型编号:Z3。

(2)造林树种:主栽树种可选择杉木、湿地松、马尾松等针叶树种;混交树种可选择木荷、杜英、火力楠、枫香树、香樟、相思、黧蒴锥等一般阔叶树种。

(3)适用区域:高要区、四会市、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市属国有林场。

(4)主导功能:用材为主的多功能林。

(5)培育周期:11~30 a。

(6)目标林相:一般树种针阔叶混交林。

(7)经营措施:以杉木、湿地松、马尾松等为主栽树种,以木荷、杜英、火力楠、枫香树、香樟、相思、黧蒴锥等为混交树种,按照6∶4的混交比例进行块状混交。初植密度为:主栽树种1 500株/hm2;混交树种660株/hm2。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雨后,以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后连续抚育3 a共3~6次,清除林内杂草和一些攀爬藤本植物并进行松土、施肥。在幼龄林抚育过程中,对培育树种进行修枝整形。第8年进行透光伐,采伐强度为33%,保留主栽树种1 005株/hm2,混交树种435株/hm2。之后每5 a进行一次抚育间伐,每次间伐强度均为33%,最终保留主栽树种450株/hm2,混交树种195株/hm2。成林后,定期开展抚育管护工作,保证林木健康。目标树种培育目标直径35 cm以上,主伐后进行下一轮国家储备林建设。

一般树种阔叶混交林栽培:

(1)模型编号:Z4。

(2)造林树种:主栽树种可选择灰木莲、黑木相思、米老排等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树种可选择木荷、火力楠、枫香树、华润楠等一般阔叶树种。

(3)适用区域:高要区、四会市、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市属国有林场。

(4)主导功能: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林。

(5)培育周期:11~30 a。

(6)目标林相:一般树种阔叶混交林。

(7)经营措施:以灰木莲、黑木相思、米老排等为主栽树种,以木荷、火力楠、枫香树、华润楠等为混交树种,按照6∶4的混交比例进行块状混交。初植密度:主栽树种990株/hm2;混交树种660株/hm2。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雨后,以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后连续抚育3 a共3~6次,清除林内杂草和一些攀爬藤本植物并进行松土、施肥。在幼龄林抚育过程中,对培育树种进行修枝整形。第8年进行透光伐,采伐强度为33%,保留主栽树种675株/hm2,混交树种435株/hm2。之后每5 a进行一次抚育间伐,每次间伐强度均为33%,最终保留主栽树种300株/hm2,混交树种195株/hm2。成林后,定期开展抚育管护工作,保证林木健康。目标树种培育目标直径45 cm以上,主伐后进行下一轮国家储备林建设。

4.3 长周期珍贵树种大径材栽培模型

长周期珍贵树种大径栽培模型适用范围包括高要区、四会市、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市属国有林场,主要培育珍贵树种用材林。重点栽培交趾黄檀、降香黄檀、印度紫檀、红锥、青冈、格木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珍贵树种用材林,满足国家对珍贵树种用材的需求。

珍贵树种阔叶混交林栽培:

(1)模型编号:Z5。

(2)造林树种:主栽树种可选择红锥、青冈、格木等珍贵树种;混交树种可选择楠木、檫木、铁刀木、柚木等珍贵树种。

(3)适用区域:高要区、四会市、封开县、怀集县、德庆县、广宁县、市属国有林场。

(4)主导功能: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林。

(5)培育周期:30 a以上。

(6)目标林相:珍贵树种组成的阔叶混交林。

(7)经营措施:以红锥、青冈、格木等为主栽树种,以楠木、檫木、铁刀木、柚木等为混交树种,按照7∶3的混交比例进行块状混交。初植密度:主栽树种1 155株/hm2;混交树种495株/hm2。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雨后,以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后连续抚育3 a共3~6次,清除林内杂草和一些攀爬藤本植物并进行松土、施肥。在幼龄林抚育过程中,对培育树种进行修枝整形。第8年进行透光伐,采伐强度为33%,保留主栽树种780株/hm2,混交树种330株/hm2。之后每5 a进行一次抚育间伐,每次间伐强度均为33%,最终保留主栽树种345株/hm2,混交树种150株/hm2。成林后,定期开展抚育管护工作,保证林木健康。目标树种培育目标直径45 cm以上,主伐后进行下一轮国家储备林建设。

珍贵树种-一般树种阔叶混交林栽培:

(1)模型编号:Z6。

(2)造林树种:主栽树种可选择交趾黄檀、降香黄檀、印度紫檀等;混交树种可选择桉树、灰木莲等一般阔叶树种。

(3)适用区域:高要区、四会市、市属国有林场。

(4)主导功能: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林。

(5)培育周期:30 a以上。

(6)目标林相:珍贵树种-一般树种阔叶混交林。

(7)经营措施:以交趾黄檀、降香黄檀、印度紫檀等为主栽树种,以桉树、灰木莲等为混交树种,按照7∶3的混交比例进行块状混交。初植密度:主栽树种1 155株/hm2;混交树种495株/hm2。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雨后,以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后连续抚育3 a共3~6次,清除林内杂草和一些攀爬藤本植物并进行松土、施肥。在幼龄林抚育过程中,对培育树种进行修枝整形。第8年进行透光伐,采伐强度为33%,保留主栽树种780株/hm2,混交树种330株/hm2。之后每5 a进行一次抚育间伐,每次间伐强度均为33%,最终保留主栽树种345株/hm2,混交树种150株/hm2。成林后,定期开展抚育管护工作,保证林木健康。目标树种培育目标直径55 cm以上,主伐后进行下一轮国家储备林建设。

5 结语

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肇庆市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建设国家储备林。肇庆市立足国内木材供需矛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坚持国家储备林建设与国有林场改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持续收储、分类经营、长短结合、创新机制”的思路,遵循“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采取边收储、边改培、边经营的模式,着力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集约经营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实现国家储备林建设可持续发展,打造“广东版国储林共赢模式”,示范带动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有利于肇庆市国有林场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也有利于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建设意义重大[20]。

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作为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在准确把握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树种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未来木材市场需求,坚持以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选择目标树种,合理配置树种组合,定向培育一般树种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笔者按培育周期的不同,设计了6个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并提出了主栽树种、混交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内容,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许传德.关于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几个问题的探讨[J].林业经济,2014,36(9):36-39.

[2] 许传德,韩璐,张学军.新世纪以来我国木材进口情况分析及预测[J].林业经济,2015,37(10):48-52.

[3]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EB/OL].(2015-09-21)[2022-09-21].https://www.gov.cn/guowuyuan/2015-09/21/content_2936327.htm.

[4] 国家林业局.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的通知:林规发〔2015〕192号[EB/OL].(2016-02-17)[2022-02-17].https://www.gov.cn/xinwen/2016-02/17/content_5042242.htm.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关于进一步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通知:发改农经〔2017〕140号[EB/OL].(2017-02-14)[2022-02-14].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14/content_5167833.htm.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A].201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A].202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A].202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A].2023.

[1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2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

[11] 国家林业局.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LY/T 2787—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储备林可持续经营指南:LY/T 3313—202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2.

[1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林工规〔2023〕2号[EB/OL].(2023-03-16)[2023-03-16].http://www.forestry.gov.cn/c/www/lczc/370114.jhtml.

[14] 林文昌.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8.

[15] 刘军,刘佳.海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技术模型设计[J].热带林业,2023,51(1):17-21,25.

[16]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EB/OL].(2021-06-02)[2016-06-0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2/content_5614922.htm.

[17] 陈京华,国红,贺鹏,等.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设计[J].林业资源管理,2021(3):47-52.

[18] 封加平,陈圣林,刘一,等.国家储备林树种选择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23(1):12-19.

[19] 宋经纬,徐子然,陈家鑫,等.我国木材市场供给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建议[J].中华纸业,2021,42(5):43-47.

[20] 肇庆市林业局.广东省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2年)[A].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