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4-07-22高俊兰唐菲王晶晶施六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3期

摘要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集果用、油用、材用及园林绿化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型树种,综合利用效益高,产业潜力大。标准化是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通过总结我国薄壳山核桃标准制修订现状及其标准体系,分析当前薄壳山核桃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薄壳山核桃标准化工作的建议及措施,旨在为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标准体系;标准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3-007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3.01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urrent Situation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 Carya illinoensis Industrial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GAO Jun-lan,TANG Fei,WANG Jing-jing et 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Anhui 230031)

Abstract Carya illinoensis is a kind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ree species which integrates fruit,oil,wood and landscaping.It has hig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great industrial potential.Standardization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ya illinoensis industry.In this paper,the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Carya illinoenis standardization system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Carya illinoenis standards were analyzed,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Carya illinoenis standardization work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arya illinoensis;Standards system;Standardization;Situation

基金项目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103a0602000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项目(2023YL004)。

作者简介 高俊兰(1985—),女,山西代县人,副研究员,从事经济林育种研究。*通信作者,研究员,从事林业生态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8-28;修回日期 2023-10-10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北美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集木本油料、优质用材和园林绿化一体的生态经济型树种[1-2]。其坚果壳薄仁厚,营养丰富,含油脂率高,油脂含量达70%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是理想的健康食用油原料[3-4]。木材结构致密,材性优良,纹理细腻,是制作高档家具、军用器材和工艺品的优质材料。薄壳山核桃综合利用价值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2]。

我国引种薄壳山核桃已有逾百年历史,但受限于良种资源匮乏,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规模化扩繁技术落后等因素,薄壳山核桃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缓慢。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木本油料产业大力支持,促进了薄壳山核桃生产技术日趋完善,薄壳山核桃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薄壳山核桃主要在安徽、江苏、云南、浙江、湖北、江西等地栽培种植,其中,安徽省栽培面积居全国之首,种植面积已超过40 000 hm2 [5-8]。

林产品标准化生产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促进林业产业现代化、保障林产品质量安全及提高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体系是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其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使用关系到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水平。尽管我国引种薄壳山核桃历史较早,但受限于产业发展缓慢,我国薄壳山核桃相关产业的标准制定工作起步较晚,薄壳山核桃相关第一项行业标准在2011年制定发布。近年来,随着薄壳山核桃产业快速发展,其产业化相关地方标准在江苏、云南、安徽、浙江和湖北等地相继发布实施。笔者总结并分析了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现状及进展,对完善现有标准,构建标准化实施与效果评价体系,促进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与发展思路。

1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1.1 标准类型构成

1.1.1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记录国内已累计发布的薄壳山核桃相关标准共计73项,全部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薄壳山核桃行业标准6项,均由林业(LY)行业制定颁布。薄壳山核桃国家标准尚未制定发布。现行的行业标准有4项(表1),其中2项为产品标准,2项为通用标准,涉及薄壳山核桃良种选育、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坚果质量等级及种质资源调查等生产基本技术规范领域。2021年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薄壳山核桃林业行业标准LY/T 1941—2021《薄壳山核桃》,代替其中4项行业标准LY/T 1941—2011,LY/T 2314—2014,LY/T 2433—2015,LY/T 2033—2016,旨在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链全程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促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1.1.2 地方标准。

我国薄壳山核桃地方标准主要由主产区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省区制定发布。由表2可知,截至2022年我国累计发布薄壳山核桃地方标准共25项,目前现行的地方标准有22项,废止的地方标准有2项,修订的地方标准1项,涉及方法标准18项,通用标准3项,管理标准1项。按照地域统计,现行的地方标准安徽省8项,江苏省7项,浙江省2项,湖北省2项,云南省2项,河北省1项,主要涉及薄壳山核桃营造林,嫁接育苗、砧木培育、丰产栽培、授粉树配置、种子催芽、坚果分级及油加工等生产技术领域。

1.1.3 团体标准。

目前,我国累计发布的薄壳山核桃团体标准有4项(表3),分别由中国林学会、中国林业产业会联合会、江苏省园艺协会和安徽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协会各发布1项,涵盖薄壳山核桃种质适应性评价、栽培技术以及初加工技术领域。

1.1.4 企业标准。我国累计发布的薄壳山核桃企业标准有38项,现行的企业标准29项(表4),企业自行废止的有9项,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和山东等地的薄壳山核桃生产企业。

1.2 我国薄壳山核桃标准标龄分析

我国薄壳山核桃现行标准标龄较短(表5),暂无标龄10 a以上的现行标准,标龄5~10 a的标准有12项,其中,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9项,标龄低于5 a的标准47项,其中,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3项,团体标准4项,企业标准29项。

2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薄壳山核桃产业链包含种质种苗、营林育苗、栽培管理、采收分级、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包装运输等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现行的薄壳山核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中涉及营林育苗13项,栽培管理9项,病虫害防治2项,采收分级2项,初加工1项,精深加工1项。总体来看,薄壳山核桃标准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缺乏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存在交叉重复现象,生产前标准居多,生产后标准稀少。涉及质量安全、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配套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因此,现有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2 薄壳山核桃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亟待制定

质量安全标准是保障林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产业生产,提升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技术基础[10]。目前关于薄壳山核桃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尚未制定颁布。随着薄壳山核桃产业快速发展,大面积薄壳山核桃栽种区域林分将进入稳产、丰产期,薄壳山核桃产量将会倍增,届时大量薄壳山核桃产品将会流入消费市场,为满足国内外薄壳山核桃生产和贸易的需求,提高生产标准化程度,提升薄壳山核桃产业综合竞争力,制定相适应的薄壳山核桃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标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现有薄壳山核桃标准实施力度有待加强

薄壳山核桃标准只有贯彻实施,落地应用才能发挥其规范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薄壳山核桃标准的实施推广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林业标准制修订过程包括制定、宣传、实施、反馈和复审等环节,多由主管部门、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主导完成,实际生产相关的企业及从业人员参与度较低,标准信息受众范围狭窄,标准可获得性不高;二是林业标准化运行机制落后,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制定,轻宣贯现象,宣贯方式方法陈旧,宣贯力度不够,导致从业人员对标准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三是缺乏基层林业标准化人才,标准宣传贯彻、实施、监督执行力薄弱,标准实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10-11]。

3 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的建议

3.1 完善标准体系结构

根据薄壳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强薄壳山核桃标准化研究,加快各类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尤其是薄壳山核桃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各级加工等标准的制定步伐。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参与优化、完善现有标准,积极培育和发展团体、地方、行业和国家标准,规范薄壳山核桃种苗培育,栽培管理、加工利用、质量安全等全过程各环节标准化生产,构建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提高薄壳山核桃产品质量,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3.2 强化标准实施进程

一是提升林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完善林业标准数据库,提高标准化服务水平,增加标准可获得性。二是借助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类新闻媒体,加强薄壳山核桃标准化宣传工作,普及标准化知识。三是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宣传和引导标准在生产、管理及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加强基层林业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加强薄壳山核桃标准培训、解读、咨询、技术服务和标准示范区建设,促进从业人员认识标准、掌握标准,高效贯彻实施标准,提高薄壳山核桃产业标准化水平。

3.3 构建标准实施监督评价长效机制

健全的标准实施监督评价长效机制是薄壳山核桃标准技术体系实施落地的有力保障。构建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高效运行标准化监督管理评价体系,加强对薄壳山核桃标准制修订,贯彻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及时反馈标准及实施过程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及时修订或废止交叉重复、技术落后、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标准,定期调整完善现有标准体系,提高薄壳山核桃标准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方仁,李永荣,郝明灼,等.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12,26(4):1-4.

[2] 张计育,李永荣,陈智坤,等.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果业信息,2021,38(11):21-23.

[3] 黄梅,任华东,姚小华,等.薄壳山核桃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23,48(6):99-104.

[4] 赵喆,王菲,胡甜,等.薄壳山核桃脂肪酸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23,48(2):173-178.

[5] 王鸿玲,王春雷,方建民,等.安徽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J].安徽林业科技,2023,49(1):52-53,59.

[6] 杜洋文,邓先珍,徐永杰.湖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9,48(5):42-44.

[7] 程静,杨建华,习学良.云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低效林改造技术[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6):85-86,103.

[8] 左继林,占志勇,黄建建,等.江西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及苗木生产现状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2):54-57.

[9] 王雨,李忠魁.国内外林业标准化研究概览[J].中国标准化,2018(13):72-76,82.

[10] 陈小华.我国林业标准制定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2018,40(11):102-106.

[11] 孟杰.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5):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