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问题

2024-07-21杨志洁

中国市场 2024年19期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会计内部操作和风险控制中的一些制度和人员方面的因素,导致政府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政府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文章主要分析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6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9-016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9.040

1引言

在当前背景下,我国政府事业单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会计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给政府事业单位带来了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必须加大对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为保证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笔者根据自己的调研和实践,从会计内部操作存在的风险和解决办法进行讨论。

2会计内部控制环境风险

2.1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财政部2017年颁布的《政府会计制度》[1]已于2019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我国政府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大多依靠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在会计人员素质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政府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没有意识到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导致个别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低下,不能满足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需要。部分政府事业单位会计等财务人员缺乏一定的实务操作,应对各种风险时经验不足,导致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缺乏有效的保障。

2.2权责划分不明确

权责划分是实施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在政府事业单位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制度,导致权责划分不明确。政府事业单位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权责划分方案。在某些政府事业单位中,领导将自己的职权无限放大,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对于那些涉及财务相关工作的领导,则将自身职权与其他部门分割开来。这不仅导致政府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不堪,而且不利于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

2.3岗位设置不合理

岗位设置是实施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政府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划分不清等问题。首先,由于部分政府事业单位领导认为财务工作比较简单、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在财务工作上,所以就会给财务人员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中继续安排一些较为轻松、简单的工作,导致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其次,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在财务方面的人员配置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和质量,会计人员的工作往往难以开展。

3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风险

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政府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构的职能比较模糊,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明确的定位,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二是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意识不强[2]。很多政府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在进行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时,只是一味地强调会计信息质量,对其内部操作风险控制认识不足。三是我国大部分政府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四是会计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很多政府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没有根据新形势下的新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导致政府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政策和法规时出现偏差。具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论述。

3.1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政府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时,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首先由高层管理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其次由中层管理者监督执行,最后由基层管理者实施。

但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由于部分政府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企业中的一项管理制度,不能直接应用到政府事业单位中;二是部分政府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够合理,只关注内部控制中的某一个方面,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三是部分政府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时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没有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某些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很多漏洞和问题。而这些漏洞和问题不仅会导致政府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还会对政府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2内部审计监督不足

政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一般都是由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无法独立行使职责,其工作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影响,从而导致内部审计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政府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是由会计人员或财务管理人员等兼职,审计流程不够专业,难以对单位的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难以保证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不被曲解和违反。

4对会计内部操作制度风险的控制措施

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和分析,会严重影响政府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提高政府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水平,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操作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预算工作必须做好,将预算内容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开支范围上[3],明确项目开支标准、预算支出标准以及资金使用方向和金额,并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其次,要强化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资金分配不合理现象。最后,要加强对财务预算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把各项预算指标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

政府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对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政府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针对政府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实用性强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使政府事业单位能够及时发现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改善。

4.1加强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政府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制度,为政府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会计数据,提高政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其一,政府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建立包括资产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支出管理、收支核对和往来清理等内容体系。其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明确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人员的责任,健全岗位责任制。其三,要明确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人员的奖惩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违规违纪的工作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其四,加强对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其五,还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工作,保证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提高工作效率。

4.2强化监督,保障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为了加强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应该强化政府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明确监督管理的主体和权限,加强对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要加大政府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政府事业单位能够严格按照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制度执行。

5对会计人员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中,对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政府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流程,很难有机会提升,导致会计人员无法有效地执行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工作,进而导致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效果不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政府事业单位应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4],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对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此外,还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确保财务人员可以更好地执行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同时,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其严格遵守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法律法规;应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对积极配合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财务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

5.1加强政府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5]。政府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定职业道德规范等方式,教育会计人员增强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规范会计行为,保障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考核,定期检查和评价会计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要加强对财务负责人和授权审批人的监督,促使其正确行使职权。政府事业单位在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监督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5.2建立科学的会计岗位责任制

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处理好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还要与单位领导以及各个部门的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会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岗位责任制。根据会计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应该明确自己在工作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要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比如,在出纳工作中,要及时将现金、有价证券等各种货币资金与实物进行核对;在发票管理中,要认真核对发票上所列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是否一致;在原始凭证登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

此外,会计岗位责任制还包括对会计人员工作业绩的考核制度。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用定期考核制度。比如,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对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且按照这一考核指标体系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于那些业绩较差或者连续几年没有完成单位业绩目标的会计人员,应该进行及时、适当的培训或者调离工作岗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及时培训。

6对会计工作体系风险控制的措施

我国政府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在政府事业单位内部,很少有专门的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监督,这就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甚至出现了部分会计人员将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混为一谈,在单位财务管理中隐瞒真实情况。其次,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财政部门只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监督,但是对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却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影响了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最后,社会监督力量不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监督体系,导致政府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我国审计部门对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监督时多采用事后监督方式,而对于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会计核算工作难以进行有效监督。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6.1建立完善的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政府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使其在进行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时能够有法可依。首先,政府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单位发展情况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好地适应政府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其次,政府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通过考核和评估结果对其进行奖惩。再次,政府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力度。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6],使其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能够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从而减少内部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时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政府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执行步骤,在编制预算时要做到预算编制方法合理、预算编制依据充分、预算编制程序规范、预算执行方法科学。此外,要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特点。

6.2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

政府事业单位应树立科学的预算编制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预算编制部门应根据政府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年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目标,合理地预测下一年财政资金的需求,并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对预算编制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批,以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注重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算编制方法和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政府事业单位可采用零基预算、增量预算以及滚动预算等方法。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以提高各部门对预算编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府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管理目标和任务。在调整过程中,应结合政府事业单位发展情况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情况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要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使其符合预算管理要求。加大对政府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认识到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对财务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控制方法。同时,应加大对政府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披露程度和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的宣传力度。

6.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政府事业单位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应注重明确政府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政府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在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在政府事业单位中,每个岗位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各岗位人员应该定期进行轮换。这不仅能保证各岗位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还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应注重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在政府事业单位中,会计信息是进行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政府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财务信息质量内容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6.4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首先,政府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和作用,并将其纳入单位的整体管理中。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应先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情况。其次,政府事业单位还应明确内部审计的对象、内容和重点,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在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会计岗位责任制能够有效地减少会计操作风险,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由于我国政府事业单位存在一些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解决。

因此,在今后政府事业单位中要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其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我国政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效果,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促使政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切实强化监督检查[7],促进业务规范、保证数据质量,才能使我国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7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是政府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从分析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提高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水平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也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会计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促进政府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慧君.基层央行会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

[2]杜青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探索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232.

[3]潘宁.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3):67-68.

[4]朱艺芬.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2):118-120.

[5]李霞.政府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关联数据分析[J].财会通讯,2021(19):173-176.

[6]王晶.会计内部控制操作方法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34):155-156.

[7]孙付欣.浅议政府会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构建[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2(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