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4-07-21王雅月
摘要:[JP+1]预算管理作为财政体制中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紧密融合并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预算管理一体化构建主要是指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嵌入统一的规则,使预算编制、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等工作变得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从而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有效管控。另外,将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够有效地监督目标单位财务运作,了解该单位资金的运转情况,还能为以后的业务拓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从而提升决策效率。文章旨在对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新形势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3.7;F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9-0106-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9.026
1引言
国有资产作为十分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其有效管理不仅对政府的职能履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实际使用效率。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其中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就是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紧密的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
现阶段,我国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个课题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尚存在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2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讲,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都是对资产的增量和存量的管理与控制,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国有资产的主要来源是财政预算,其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公共财产的合理配置。而国有资产存量又是衡量其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若将这两种方式进行紧密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降低资本支出,还能避免资产的浪费,减少对资产的重复购置,从而有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产的有效利用。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管理转型的重要体现,其中预算管理正在逐渐从资金投入方面转化为支出效果方面的绩效管理,这种方式为预算开展深入改革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推动了资源配给的效率与预算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建立起更加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另外,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中,资产预算效益考评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资产预算作为突破口,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资产建设、资金支出、资金产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并通过设计科学的预算指标来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效果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1]。
与此同时,还应结合自身资产的基本特征,对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配置合理性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将最后的结果作为预算计划和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需要指出的是,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绩效预算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进行深度融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在预算编审的过程中,可将增量和存量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度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存量资产的作用,从根本上对一些不必要的资产重复、购置超标等现象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降低对预算管理资金的投入[2]。
除此之外,在开展预算管理时,要始终坚持将资产管理与预算执行进行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单位现有的资产预算执行机制,并追踪和控制资产预算执行全过程,加强资产预算的约束和导向作用,对内部资产运用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把握,确保国有资产的最优配置,防止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把极为有限的预算资金投入到相关公共服务中,从而产生更多的使用价值和应用效益。
3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3.1预算编制规范
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体系当中,预算编制可称为其基础环节,也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实践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各部门需结合当前实际做好各分项预算编制,随即对预算编制内各细节进行科学规范,并结合本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对各项资金的来源进行科学分析,以收定支,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单位资产购置预算表的制作,并在各项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同步完成详细数据的跟踪记录[3]。
为保证该资产购置预算表内容的完善性,需在其中重点体现出各项资产中明确的数量、存量资产限额等,同时详细记录拟购置资产、拟报废资产的数量与金额,并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进展情况做好资产管理计划的科学调整。此外,还应在该预算表中明确审批管理标准以及按照资产配置标准申报的各项计划。
3.2加强预算审查
在落实国有资产预算审查过程中,需确保内部各部门之间工作责权的明确划分,并始终以资产系统、限额核定中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坚持“三管四不批”这一工作基准点,重点进行资产投入量、投入方向以及资产投入使用实际情况的严格管理,如若发现资产及资金来源不明的情况,则一律杜绝予以审批。
同时,针对申报经费超出相应限额以及申报资产与本单位业务并无联系等情况,也不得予以审批。在此基础上,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中还应充分确保预算方案内容的科学合理性,防止账实不符问题的滋生而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严格管控资产审批,杜绝一切资产重复购置及不合理购置等问题的发生,以宏观的视角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类国有资产配置的最佳优化。
3.3深化预算执行
在年度预算工作中,资产预算被纳入分项预算的行列中,为确保预算执行的实际质量,需在预算审定之后快速上报至财务部门,由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预算审批,通过后根据相应的指标完成业务的逐层落实[4]。
与此同时,还需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工作,以此进行预算落实过程的有效监督,重点加大对各部门资产采购、支出计划的审核力度,如若发现有购置的资产未纳入预算内容,则不可给予审核批准,必要情况下还需追究其责任。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中,预算的执行过程需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效用,以此完成对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结果分析的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明确其中存在欠缺的部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整改。一旦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进行超预算的资产购置,这需严格遵循特定的执行流程,逐层审核批复。在对国有资产预算执行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需坚持“三查三避”的基本原则,全面保证各项资产购置活动等完全合理、合规、合法。
4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
现阶段,由于有些单位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理念不够了解,尤其是对如何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也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了解,存在过于看重财务管理而忽视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行政单位只顾着增加资产购置的规模,而忽视对已有的存量资产进行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现阶段,这种情况已成为制约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
4.2管理制度比较落后,管理效率相对低下
当前,制度的滞后也是影响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制度的滞后大体会表现在相关资产配置方面,这个问题也是制约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很多单位并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资产配置体系[5]。另外,一些单位尽管意识到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创建的制度体系却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工作可知,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职责不明的问题,这样不仅会给预算审核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还会影响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预算审核的范围过窄也是当前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很多单位并没有将预算和一些待编预算纳入单位资产预算审核中,因此在预算的实际落实上缺乏一套比较科学的流程模式,从而降低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4.3审核流程不健全,部门职责分工不科学
由于某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在审核预算过程中责任分配不够清晰,审核预算的流程不够科学,部门间配合不协调、不合理等,因此导致在实际开展资产配置预算的审核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很难进行深入的调查,导致预算审核的范围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行政部门追加的资产购置预算部分尚未纳入单位资产预算审核的有关范围之内。因此,资产管理部门对其资产配置预算的编制内容和审核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无法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一体化建设。
4.4预算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在查询功能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查询消费详情记录时,仍需要手动输入各种信息,并且只有在所有信息都输入正确的时候才能进行相关的查询。另外,一些批量支付的资料无法直接在账单上展示,需要通过使用其他的功能模组才可以对每笔账单上的付款资料进行打印查询。此外,在查询余额时,也需要人工进行计算,无法由系统自动产生两个模块的资料,因此需要不断地完善预算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
4.5资产收益管理缺乏针对性,预算编报效率低
一直以来,各单位在资产收益的管理方面都比较薄弱,不但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规范,而且相应的监督机构也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对于资产的租赁、出借等问题,单位对此不够关注,操作流程不够规范,管理模式不够合理,操作方式不够严谨,导致出现大量的违规转让、低价租赁等问题[6]。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单位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效率,还会给单位资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4.6单位人员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单位内部的竞争比较少,所以存在从业人员不求上进、“躺平”的情况,这种情况体现在工作中主要是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知识匮乏。尤其是现代社会,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设备更替方面,都在以一种十分迅速的发展趋势进行迭代更新,由此导致许多从业人员已经跟不上现阶段工作的节奏,尤其是在面对新的设备和仪器时经常感到不知所措,且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5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策略
5.1提高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重视程度
为了更好地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紧密的融合,单位相关领导应对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把一体化建设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落实,这就要求预算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严格遵守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落实科学的制度体系,并对一体化建设的流程实施严格的规范,从而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7]。另外,只有制定科学的资产监测系统,确保准确覆盖资产的购买、配置以及使用的整个流程。除此之外,单位领导应以身作则,加大企业内部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为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氛围,探索出更多适合企业的资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的运营费用,使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能够更好地融合,从而获得理想的经营效益。
5.2制定科学、严谨的资产管理制度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制订出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并对其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和规范性的操作。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资产验收、管理登记、资金核算、设备维修保管、资产的领用移交、设备对外投资以及清查盘点和固定资产的回收处置等环节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将配套的制度体系落实到位,实施严格的资产管理流程规范,从而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清晰。
5.3严格规范资产配置和预算编制的基本流程
在推进和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一体化相关工作时,要对资产配置与资产预算编制的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进而对两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控。在实际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时,应该对其进行科学规范和及时的梳理,使两者能够更好地融合,从而确保编制过程的高效、完整,使其能够逐步走向正规化[8]。
同时,要对现行的资产经营成本定额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与改进。例如,对于一些大型办公设备、保供车辆、地产和房屋等有关资产的运营及维修成本等,要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还需完善预算编审流程,即结合本单位实际管理工作需求而调整、优化各处细节的资产配置指标,加强资产活动管控,防止资产购置重复、资产超标购置等问题的发生,并据此构建科学的资产预算管理机制,对现行预算审批程序加以完善,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建立专项资产信息数据库,从而为业务管理及预算安排等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
5.4设置合理的资产绩效考评模式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其所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要根据单位实际的经营状况制定出一套健全的企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第一,创建科学的资产评估的指标结构,把资产考评与预算考评进行紧密的结合,对各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确保业绩考评的公平性,对其进行逐级的全面考评。
第二,要想利用一体化预算管理体系提升工作效率,就要确保每个部门都进行自我评估,并对资产的真实状况有一个较为详尽的认识,通过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优化考评制度。因此地方财政部门要不定期地开展相关的抽查工作,并对各单位资产自评进行严格的调查,从而确保其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9]。尤其是在对重要资产进行绩效考评时,需要有关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并对其本职工作进行精细化分析,确保重要资产的应用价值最大化。
第三,可通过对资产评估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利用,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奖惩制度,将资产评估的结果与资产配置、使用和员工薪资等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充分调动员工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并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奖惩。
5.5加大资产收入的一体化管理力度
目前,对国有资产收入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相应的应对手段也很薄弱,这是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实施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资产类别以及性质,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分类,并采取分类管理和区别对待的方式,提升信息更新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制度的规范性。
此外,要将资产租赁、出借等所得到的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中,实行统一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的一体化。
5.6创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建设理念
加大对业务学习的力度,提升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更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理念,激发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同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要把一个单位的资产购置和相关经费全部纳入预算中,以目前存在的资产量和配置标准为基础,对资金进行一体化规划,并对资产使用与管理进行科学运筹和谋划,从而实现对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提高预算编制的计划性和精确性,进而扩大预算管理的深度和广度[10]。
除此之外,不仅要从提高资产效益方面入手,逐步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还要对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体系。
6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资源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发展的资金保证,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进行紧密结合,是目前实现国有资产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新时代背景下,不仅要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重视,将国有资产管理合理地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系统内,还要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及时对资产状态进行优化、调整和变更,从而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预期目标,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探讨[J].财会学习,2023(2):49-51.
[2]张绘.公共预算管理衔接性不足与政策建议[J].财会月刊,2023(7):142-148.
[3]马凌鹂,俞晓.行政事业单位智能财务共享管理平台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22(34):102-104.
[4]付小佳.探讨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23(1):141-144.
[5]朱丹,苏宏通.基于条例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协同的路径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7):1-4.
[6]方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应用探微[J].财经界(学术版),2022(27):81-83.
[7]马蔡琛,潘美丽.组织文化视角下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2(1):3-10.
[8]罗茜.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资产管理模块项目建设风险与对策[J].中国财政,2022(4):52-53.
[9]郭江.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状况分析——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财政科学,2022,79(7):137-147.
[10]马蔡琛,赵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改革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43(3):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