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视域下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经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
2024-07-20唐增亮唐清
■摘 要:本文重点探讨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经素养培养策略,提出在资助育人视域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将财经知识融入专业课程,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把扶贫、扶志、扶智与财经素养教育有效结合,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财富观。
■关键词:资助育人;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经素养
■课 题: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资助育人视域下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经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ZJY861)的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既是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又是促进教育公平之举,也是践行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在财经素养方面存在着经济意识淡薄、财经素养欠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应该创新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经素养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育人实效。
一、培养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经素养的重要性
(一)财经素养教育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面临更多的经济压力和挑战,因此,了解如何有效管理财务、制定预算,以及理性消费和投资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通过掌握上述技能,他们可以更加自主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避免经济风险。
(二)财经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
在现代社会,财经素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个人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良好的财经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财经素养教育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了解财经知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经济社会的运作规律,认识财富积累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金钱和物质财富,避免陷入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误区,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财经素养也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通过财经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财经素养培养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1.完善经济资助流程
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这一体系应当从单纯的经济援助转变为综合性的支持服务。在经济援助方面,可以设立更多的奖学金项目,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优异和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能够激励他们追求卓越。同时,应该简化申请流程,确保资助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获得性。此外,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给予其学费补助,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2.注重非经济性支持
除了经济资助,非经济性支持同样重要。多元化资助体系还应该包括对学生进行财经教育。例如,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财经课程,教授基本的金融知识、财务管理技能以及投资理念。还可以举办各类财经工作坊、讲座和模拟投资活动,通过实践和体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财经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财经知识的兴趣。
3.完善管理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和评估机制。这意味着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资助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类资助资源,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同时,通过定期收集反馈意见和进行效果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和完善资助政策,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将财经知识融入专业课程
1.更新课程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财经素养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增加财经知识的比重是非常有益的。在会计课程中,可以引入财务分析、预算编制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财务报表、制定预算以及进行成本控制等。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无论是在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工作,都需要具备上述基本技能。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可以加入金融市场和投资策略的教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方式,还能帮助他们理解投资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订有效的投资计划。
2.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授财经知识的过程中,传统的讲授法可能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和应用财经知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会计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企业财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市场营销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模拟的投资环境,让学生扮演投资者的角色,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投资策略,从而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司的运营过程,包括制订财务计划、进行投资决策、处理财务风险等。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校企合作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一些实际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财经知识。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经验,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网络,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课程。例如,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财务管理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掌握财务分析、预算编制等技能。还可以开办财经讲座或者研讨会,邀请业界专家和企业家来校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财经动态和趋势,还可以让他们与业界人士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财经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三)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1.多维度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以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针对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计心理辅导内容时,应当充分考虑他们面临的特殊压力和挑战,如经济负担、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辅导。
一是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经常面临负面情绪的冲击。通过开展及时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学会合理控制和调节情绪反应。这包括教他们如何通过呼吸练习、正念冥想等方法来缓解焦虑和压力,以及如何在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角色扮演、自我探索练习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价值观,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三是压力管理。面对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学生可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可以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压力缓解技巧,比如放松训练、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此外,还可以提供相关资源和信息,帮助学生获取经济援助和其他支持服务。
四是人际关系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可以开展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策略的培训,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包括学习如何倾听他人、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冲突。
2.多元化的辅导方式
在实施心理辅导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偏好。
一是个体咨询。为学生提供一个私密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安全和非评判性的环境中分享自己的问题和感受。采用个体咨询的方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探讨学生的个人问题,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二是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可以在小组设置中进行,让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形式的辅导有助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其他同学也可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三是心理讲座。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实用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比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四是互动工作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心理技能。
(四)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在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专业的职业兴趣测试和能力评估,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和潜在能力,为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1.职业兴趣和能力评估
开展职业兴趣测试,旨在探索学生对不同工作领域的偏好。可以帮助学生识别他们对哪些活动感兴趣,哪些工作能激发他们的热情。能力评估则侧重于发现学生的技能和天赋,如逻辑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等。这些信息对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合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2.一对一咨询
通过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职业顾问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背景、教育经历、兴趣爱好以及职业期望。这种个性化的咨询方式允许职业顾问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定制化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制订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计划。
3.实践机会
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这是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习,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还能了解行业现状,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还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建立职业网络的机会。
4.职业规划工作坊
创办职业规划工作坊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优势,制定长期和短期职业目标的有效方式。在工作坊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讲座、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如何分析职业趋势、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确定具体步骤。
5.持续跟踪和反馈
为了确保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建立一套有效的跟踪系统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更新学生的信息,职业顾问可以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帮助,确保学生在就业准备过程中不偏离预定目标。
三、结束语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路径与非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在资助育人的视角下,中职学校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经济资助体系,将财经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路上的后顾之忧,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增强自信心、抗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成为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运堪.财经素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与实践策略[J].高教论坛,2024(3).
[2]韦文东.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财经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才智,2024(7).
[3]麦艳云.中职生财经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职业,2023(18).
[4]杨爱华.中职财经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研究[J].广西教育,2023(23).
[5]姜庆华.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支持研究——基于职业素养提升视角[J].职教通讯,2024(2).
[6]王雨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就业工作推进措施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12).
(作者:唐增亮、唐清,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学生科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