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药膳制作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前景研究
2024-07-20黄明验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药膳文化,积极打造桂药膳品牌,近年来在药食同源、中药材交易等领域获得积极成果,以中药壮瑶药膳为代表的桂药膳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药食同源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为桂药膳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市场机遇。本文深入研究中药壮瑶药产业现状,通过分析桂药膳行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性地在桂药膳理论研究、药膳文化传承发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和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桂药膳制作人才和桂药膳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桂药膳;中药壮瑶药膳;发展前景;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大健康背景下中职院校烹饪专业‘桂药膳制作技术’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23A019)的研究成果。
一、桂药膳发展前景
(一)桂药膳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桂药膳作为中医药膳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随着国家对弘扬药膳文化、打造药膳经济的重视,桂药膳这一独特的饮食养生方式,正在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和喜爱,桂药膳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
(二)桂药膳产业将促进行业融合发展
在健康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广西如何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医药产业与健康服务业有机融合,构建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谱系,并对康养产品提质优化是一项重要课题。中国康养产业政策红利确实在近年来持续释放,政府层面不断推出新的支持措施以推动该产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依托中医壮瑶医药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广西康养产业的龙头企业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把握康养产业的发展机遇,依据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资源,积极布局并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康养产品及服务,整合医疗、养老、健康管理等多元业态,推动康养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三)开发桂药膳是助力广西壮瑶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
广西康养企业对桂药膳进行深度开发,不断发掘和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如智慧康养、文旅康养、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等多个细分赛道。努力开拓桂药膳养生市场,打造独特的桂药膳品牌,打造集自然生态的和谐、民族文化的智慧、养生食疗的实践于一体的全方位养生健康旅游体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品质健康养生需求,充分带动广西餐饮业、种植业、旅游业、医疗卫生和养老养生产业等多元业态的协同发展,进而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内相关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提升。
二、桂药膳发展条件及优势
(一)中药材资源丰富
广西植被繁茂、树木葱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和丰富的食用资源。广西的少数民族药用资源也相当丰富。2021年《自治区中药局等八部门关于公布“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区域特色药材品种的通知》公布了“桂十味”以及31种广西区域特色药材,如龙眼肉、罗汉果、鸡骨草、铁皮石斛等,很多物种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为桂药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二)药膳文化历史悠久
广西药膳历史久远,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确切的文字典籍记载。如《淮南子·精神训》中记有 “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可见广西人已知晓蟒蛇肉的强身健体作用,视为上肴食用;史书《后汉书·马援传》形容广西“出征交趾,士多瘴气”,故人们常服“薏苡仁”“扁豆”等以防治瘴疾;早在宋代,桂北地区的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就将油茶作为一款能够抵御严寒和排除体内湿气的药膳饮品。相传梧州特产的龟苓膏曾是清代仅供皇宫内享用的名贵药品,具有滋阴补肾、美容养颜的功效。
(三)民族特色药膳底蕴丰厚
广西各少数民族人民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形成了各具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医药。如每逢三月三,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会遵循古老习俗,以枫树叶、红蓝草等制作具有滋补强身、清热降火等功效的五色糯米饭;瑶族的一身保暖养生汤有清补滋阴、补肝益肾、补气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苗族酸汤,由米汤或淘米水发酵而成,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胀、祛湿止泻的功效;侗族食用酸姜、酸辣椒、酸鱼、酸猪肉等以防止食糯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四)商贸市场优势
广西拥有中国“南方药都”和“南国香都”两大交易市场。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是全国四大中药材市场之一,享有“南方药都”的美誉,尤其在西南地区,它堪称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集散了中国80%、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香辛料,享有“南国香都”的盛誉。此外“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药膳是广西壮族瑶族地区民间常用膳食,“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广泛的区域辐射能力,促进了桂药膳的发展。
三、桂药膳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桂药膳制作人才相对不足
桂药膳注重烹饪技巧,以保留食品、中药的原汁原味,要想把食品和药物的味道紧密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发挥治疗以及保健的作用,在烹饪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目前我国对药膳人才培养与课程的研究,无论是行业需求还是教学内容、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比较少,桂药膳制作人才培养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培养一支高素质桂药膳制作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二)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目前,职业院校在药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专业发展与行业发展不匹配。随着桂药膳产业的快速发展,桂药膳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但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这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其次是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行业企业对于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桂药膳制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部分职业院校输出的人才在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或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未能满足这些要求。最后是部分职业院校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即学校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桂药膳制作技术尤为强调理论知识与烹饪技艺、中药炮制等实践技能的结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可能难以直接适应岗位需求。这些因素导致部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匹配,进而导致企业用工难、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制约了桂药膳行业的发展。
(三)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有待加强
据了解,广西部分已开设烹饪专业的职业院校,未能紧密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同时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未能充分融入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在日常上课中缺乏职业素养学习和技能训练,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桂药膳制作的相关岗位工作。
四、桂药膳人才培养发展对策
(一)通过职业教育,定向培养桂药膳制作人才
为了满足现代药膳市场需求,尤其是针对桂药膳这一特色领域,可以在相关职业院校设立专门的桂药膳课程来传授中医养生理念、中药配伍原理、营养搭配原则以及食品加工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进行人才的定向培养,在定向培养过程中,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桂药膳制作人才的教育质量和素质,有效提升桂药膳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专业化药膳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推动产学研结合,建设桂药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通过构建一体化育人机制,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于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动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西深厚的少数民族药膳文化底蕴,建设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及社会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桂药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满足桂药膳技艺传授、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职业体验、创新药膳产品等需要,为桂药膳课程提供接近真实工作环境、设备齐全的桂药膳学习工作站,从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三)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培养高素质药膳制作人才
创新桂药膳制作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思路,充分发挥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在桂药膳制作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紧跟广西药膳行业发展需要,创新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桂药膳制作人才培养,有效提升桂药膳制作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开展桂药膳理论研究,健全创新课程体系
为构建和完善广西少数民族药膳理论体系,须对桂药膳进行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以期形成一套严谨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桂药膳理论指导框架。深入挖掘桂药膳养生文化资源,着力开展桂药膳理论研究,精准匹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学科建设与产业升级、课程内容与职业定位、教材编写与技能标准,深化桂药膳课程开发与实施。可以将桂药膳知识体系细分为多个专业岗位,并进一步将这些岗位细化为核心技能点。紧密跟随行业动态及岗位技能要求,科学、合理地提炼岗位核心技能,将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作为合作平台,集合行业、企业、学校及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制订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满足行业需求的桂药膳课程教学计划,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质量桂药膳课程教材,强调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融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桂药膳制作技艺。
(五)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多方参与质量监控新机制
一是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共同作为学生桂药膳制作学习效果评价的组成部分。二是在桂药膳制作技术证书获取的途径上,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作为教学的核心区域,着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在桂药膳人才就业方面,以用人企业的考核为主要评价标准,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考核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如专业技能、考勤情况、岗位职责、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结协作、对企业的贡献等。
(六)推广桂药膳,建设桂药膳资源信息数据库
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中医院、技能大师工作室、餐饮龙头企业及民族药膳专家团队,一方面,共同打造桂药膳品牌,以广西药膳大会为桂药膳的推广平台,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和多层次的推广策略,扩大桂药膳文化的传播范围,提升桂药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认知度,着力强化桂药膳的品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同步强化桂药膳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激发桂药膳产品资源的创新活力,推动桂药膳从地方特色向全国名牌跨越,并带动广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的整体繁荣与发展。
五、结束语
桂药膳作为广西民族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特的药膳食疗文化在传承与推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充分利用民族医药及健康产品的优势,开展桂药膳相关新领域的研究探索,有效推动药膳保健产品及康养产品的创新研发,丰富和完善桂药膳的产品体系。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桂药膳制作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繁荣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史艳财,韦霄.大健康背景下广西药食同源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3,39(1).
[2]宋书彬,李海燕,闫丽.关于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探索——基于康养类人才培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5).
[3]王明山,韩春叶.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J].现代农业,2016(6).
(作者:黄明验,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