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4-07-20李玉刚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品德素质的双重任务。为了完成好这双重任务,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即“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进行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路径,以期提升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质量。
■关键词:三全育人;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职业院校数学教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使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其次,它能促进职业院校数学文化内涵和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等都能得到提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职业需求。此外,实施课程思政还能够推动职业院校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职业院校数学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升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开展“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目标,提高职业院校数学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还能够促进职业院校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三全育人”理念概述
“三全育人”理念是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该理念源于教育部在 2018 年提出的“三全模式”(全面推进、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 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所有部门、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育人工作,即“全员参与”。强调人人参与、全员参与,注重发挥每一位师生的作用,形成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即“全方位覆盖”。包括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育人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全过程育人是指学校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即“全过程渗透”。强调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通过不断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和思政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
二、“三全育人”理念对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影响
“三全育人”理念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它对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全过程育人,即教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职业院校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思政教育任务,通过数学课程的传授,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科学精神、逻辑思维等思政教育。其次,“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全员育人,在这个过程中“三全育人”理念将被赋予思政教育任务,即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组织主题班会、举办数学文化讲座和举行数学竞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全面育人,即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通过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设计现状
首先,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设计缺乏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难以被激发出来。其次,一些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缺乏实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再次,一些数学课程思政设计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不够,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一些数学课程思政设计缺乏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教师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程中。
四、“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挖掘数学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挖掘数学传统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如《数书九章》和《算经十书》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数学竞赛、数学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和传统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例如,教师可以邀请数学家来学校开办讲座,介绍数学在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二)推动专业融合,实现全过程育人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通过数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和技能。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例如,在讲述代数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代数式在会计、财务等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和作用。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数学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和职业前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职业意识。可以邀请专家来学校开办讲座,介绍数学在工程、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范围和广阔前景。
(三)创新数学实践,实现全员育人
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职业院校数学教师应该创新开展数学德育实践活动,以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首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通过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模拟实验等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职业学校各个部门及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育人工作,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举措,营造出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四)重构课程评价,形成教育重视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职业院校数学教师需要改变课程评价方式,并将德育价值纳入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实验报告评价等,以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应该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可通过讲解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强调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育人。在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要求。通过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全面发展。职业院校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将德育元素融入数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黎秋名.基于“三全育人”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
[2]张大海,张玉杰.“三全育人”视域下数学建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
[3]吴春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思政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2021(2).
(作者:李玉刚,宣城市工业学校教务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