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背景下北京市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效果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4-07-18孟梅陈立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7期

【摘 要】本研究基于数字技术的视角,研究与探讨了北京市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就如何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开展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普教育;青少年;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7-078-02

北京市开展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实践

农业科普教育,是在农业发展之中,引入与农业相关的科学知识、技术、思想和精神,实现科普教育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统一[1]。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不仅实现了教育内涵外延的更新拓展,还有效地拓宽了农业科普教育活动的平台阵地。近年来,北京市在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科普教育教学中,要求各区农业科普基地积极创新升级,引入数字技术,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创新科普教育方式,通过整合数字技术,不断提升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学习水平。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弗莱农庄在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中,将“学农六艺”四季任务作为农庄的教育主题,在科普教育中,按照一年四季的自然规律,把课程分解成符合农时的农业生产劳动的任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课程活动,让学生以在基地、居家或在校等方式开展任务式学习,使之逐步养成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

开展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困境

数字技术是集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产业形态,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职能装备,有效的实现了农业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2]。然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数字技术,无论是在科普宣传还是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关农业的认知观念较为落后,有待提高。

1.供给主体单一化制约了科普开展

目前,国内有关农业科普项目供给主体单一化,科普服务产品及种类较少,受众群体选择性较小。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科普项目,大部分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项目,项目发展主体市场化、社会化程度非常低;二是科普项目服务,缺乏协同性,公益性为主,缺乏企业参与的商业性;三是供给机制严重缺乏。从实质上来说,科普即为传播科学,这种传播活动由于受到科学独有属性的影响,要求专业人士以严谨的态度传播专业的知识。而国内的农业科普活动,缺乏规范性,很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科普活动内容严谨性不高。

2.科普内容的单一影响了科普效果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创新方式方法,实现科普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推进科学普及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就农业科学普及的发展现状而言,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有关科学普及的产业创新研发资金投入不足,阻碍着农业科普的产业化发展。面对社会公众对科普服务和产业的个性化需求、多元化诉求,传统的科普服务行业展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当前较为流行的农业科普活动主要以植物园为载体,以开展观赏、认知等活动为主。这种类型的农业科普活动,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无独特性可言,缺乏品牌创新。农业科学普及的持续发展,要求科普活动必须具备鲜明的品牌性、独特性、导向性。

3.科普方式的滞后性带来了教学困境

科学技术普及,指的是运用为社会公众所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引导公众参与其中,认知、理解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在传播科学思想的同时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的应用范围。自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网络自媒体和智能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呈现出全民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之下,农业科普信息传播也应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在宣传方式、活动形式等方面,要突破传统人工讲解、纸质宣传、实体展览等方式方法,采用公众便于接触、理解、掌握的方式,开展农业科学普及活动。

推动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有效对策

1.加大技术创新,挖掘青少年农业科普的教育价值

在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中,引入数字技术并与之相融合发展,是农业科普教育的全新创新举措,丰富了农业科普教育的功能。为此,在利用数字技术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时,应进一步深挖教育价值,在对青少年智慧科普教育工作重要性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一方面引导并培育青少年的实践技能、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将数字技术的科研成果、科学技术知识播撒在青少年心中,培育现代型农业人才;另一方面扩大现代农业理念及先进生产方式的宣传,提升全社会对农业的认知水平,提高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明确教育目标,完善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工作机制

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科普教育工作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和目标。具体而言,一是根据教育主体、对象的不同,对农业科普教育制度和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设计,确保顶层设计科学、合理;二是根据科普对象年龄段的不同,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形式进行细化,确保行之有效;三是对相关教育指标进行标量界定,便于科学地评价和评估,提高科普教育的实效。

3.探索科普方法,搭建青少年科普教育联动机制

不同教育主体,既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承担起利用数字技术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职责,同时还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集中配置分散的教育资源,实现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如丰台区的向阳花公社,在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中,以中国农业标志化的“人民公社”为主题场景,以生产大队、生产任务、工分制等劳动模式,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老一辈曾经的火红年代,让中小学生在辛勤而又快乐的劳动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探索科普教育方法,还需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通过社会、学校和科普基地搭建联动机制,推动农业科普教育的有序开展。为此,笔者认为,一是政府方面,强化引导、组织、宣传、财政扶持职能,扮演好服务及居中调度的角色;二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方面,充分发挥专业化的优势,培育高素质的科普教育从业人员,保障教育水平的专业性;三是企业方面,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角,在利用数字技术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直观的数字技术装备、管理系统的体验式服务,提升教育质效;四是其他社会主体方面,可以广泛参与到科普教育效果评估评价之中,促进教育活动的提质增效。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自媒体等新型信息传播手段,加大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推动科普教育发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结 语

农业科普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3]。从教育范畴来说,在数字技术影响下,青少年科普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教育内容,需要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主体等参与,共同构筑多样化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北京市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进而发挥其内在农业科普价值。

参考文献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 资源科学,2010,32(6): 1015-1021.

周丽川. 新时代智慧农业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22,41(3): 49-52.

于文瑶. 浅析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J]. 农村实用技术,2021(11):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