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融合:苏南县域高职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4-07-17杨诗怡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苏南县域经济强劲、县域高职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玻璃天花板”。通过分析“四链融合”价值意蕴,立足苏南战略定位,探究县域高职“四链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就平台创新、专业群搭建、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四方面为人才培养路径提出建议,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中实现人才培养和县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关键词:四链融合;县域高职;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列一章,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并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1]。
苏南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高地,这当中离不开强劲的县域经济。2023年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入围数达到了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以下简称“苏锡常”),苏州下属4个县级市更是连续多年位列前茅,是GDP千亿县。与苏南县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是当地高职教育也起步早、发展快,目前苏南县域已有8所高职院校。
县域高职是职业教育分布在中国大地的“毛细血管”。经过30年尤其是最近10多年的发展,苏南县域高职教育实现了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升。“双高”校建设,更是督促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高歌猛进,产出了一批优秀的国省级教育成果奖,育人结果斐然,但仍然存在进步空间。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活跃,实体经济发达,如何让这些县域高职院校成为服务地方产业创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箭”?立足苏南战略定位,探究县域高职“四链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做深做实职业教育,对区域创新发展、产业提质增效、引人留才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四链融合”的价值意蕴
“链”,字面意义是金属环连接成的长条形的东西。“链”上分布着一个个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不是简单无序的随意排布,而是互相交织、互相贯通,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列,每个节点的存在都能促进整条链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及连接方式。
创新链是产业链上各企业、行业、高校、政府等通过共享整合创新资源,从理论、应用技术研究到产业化扩散进行的创新实践。在让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的同时,新技术、新发明催生新产业。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是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产业链条。资金链是维持产业链、创新链全过程良性运行所需要的基本资金链条,是一个让资金顺畅流通的机制。人才链是通过一系列环节将人才联系在一起的机制,以促进在产业链发展的上、中、下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生产、服务等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的高效流通。
“四链融合”的本质是人力、技术、资本、政策、生产资料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共享,高校教师、学生、企业主、工程师等创新主体互联互通,形成互相交融的良性循环。“四链融合”关键在“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创投机构等主体相互作用,构成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链、产业链在供需端上进行主循环。产业链位于需求端,产业发展中的新需求引发新科技革新,为“四链融合”提供动力。创新链位于供给端,为“四链融合”提供科技力量,提升产业链的韧性。资金链为“四链融合”提供资本支持,促进各要素高效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发挥催化剂作用。人才链则为“四链融合”提供智力支撑,是关键所在。
二、成效与困境:苏南县域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玻璃天花板”
2020年9月,苏锡常都市圈被确定为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从经济发展“苏南模式”到职教发展“苏南模式”,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在长三角一体化、环太湖科创圈发展等机遇下,高职教育正走上发展“快车道”,但依旧遇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玻璃天花板”[2]。
(一)取得成效
1.人才培养体系成果丰厚
在苏南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模式全面铺开。位于太仓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太仓“德企之乡”的优势定位,引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主导起草地方标准《双元制职业教育学徒管理规范》,其智能制造学院率先与地方德企开展订单班,从学徒的选、育、退、评等方面进行双边全过程管理。十多年来,学徒制本土化实践输送了2万多名高素质技术人才,学生留太率、就业满意度高,人才链成为太仓德企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当地吸引了更多的德企投资,“定岗双元”成为多方受益的良性循环。位于昆山的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产学合一”护航保障,形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体两翼”的办学体系,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沙洲职业工学院从乡镇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培养人才,积极推行“双元双证、四开放”人才培养模式。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江南工匠”苏信模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将培养目标落在“现代班组长”型人才上。坐落于宜兴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陶文化+”文化育人工程,实施师资队伍“三一工程”,构建“教师+大师”“师傅+学徒”“艺术+技术”“三对接”非遗传承教学体系,推动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2.人才培养锚定县域产业
突出县域产业集群特征。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将办学思路更新为“深耕太仓、深化双元、深入创新、深得人心”,立足太仓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学院和生物医药学院,针对数字产业和太仓港港口经济,配套人工智能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把握“台商高地、金融硅谷”花桥国际商务城的优势进行产教融合,2023年开设首个“华为数字机器人定向班”,同时建立数字机器人联合实训中心,先后与京东等几十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紧贴江阴“345”产业发展需求,实现产、校、生“三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陶艺特色,多层次的艺术教育体系助力宜兴文艺产业发展。沙洲职业工学院聚焦张家港“4+4”产业链,重点围绕化工企业建设生物医药专业群。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建设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为主的专业体系。
(二)面临困境
1.人才培养滞后于县域产业升级
苏南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是世界级制造基地。如今,苏南正在打造智慧产业发展先行区,县域块状经济快速升级为产业集群,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方面转型突破,急需更多数量、更多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虽然近几年这些高职院校纷纷调整二级学院设置、开设新专业、升级传统专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等,如传统的机械制造学院调整为智能制造学院,软件学院升级调整为人工智能学院,会计学专业调整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新增虚拟现实专业等,但转型无法一蹴而就。一方面,人才培养产出速度赶不上产业人才需求增长速度,人才供需两头表现出较大的“剪刀差”,学校育人态度积极而节奏较慢,产业端需求强烈且迫切。另一方面,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无法完全满足当下县域产业集群的需要,老教师一时无法立即调整教学节奏适应新专业、新课程,教学知识更新不及时;学校由于位于县域,吸引力不如其他高层次院校,师资引进较难,一些专业在引进博士人才方面薪资福利竞争不过企业,造成学校培养“有心无力”。人才链无法及时响应产业链需求,对创新链的科创贡献力度不大。
2.“四链融合”育人资源分布离散
现有人才培养资源尚未实现有效聚合并形成有序结构,校企政在资源融合上对接难,自觉性、主动性不够。一方面,与处在苏南地市级的高职院校相比,8所县域高职存在偏居县市一隅的劣势。苏南县域8所高职共有1所省属校、4所由县办校和3所民办校。学校资金链依旧离不开政府的办学经费投入和行政支持,有的地方政府对高职办学不够重视,导致学校取得的财政投入不足,教学设施改造更新不及时,重大项目难以开展,获取其他外部资金占比很小。另一方面,企业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根本目的在于打造一流产业,获取利润。而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定岗双元、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环节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大精力投入,收益却不稳定,无法让企业短期获益。校企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导致“四链融合”育人资源分布离散[3]。
三、“四链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审思
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的综合体。在这之中,立足地方的县域高职更是区域的“人才仓”“技术仓”和“服务仓”,“四链融合”旨在通过产教融合与产业结盟、与企业结对、与政府共建、与行业共舞,实现“四链”的全面交融互通,形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政校企行四融合创新生态系统,为区域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高职智慧。
(一)建链:创新平台搭建跟进
“四链融合”育人体系要求从“政府—学校”二元治理结构,转换为行业企业同加入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内外互嵌的互补性治理结构[4],组建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创投机构等主体进行资源整合、项目共投、运行共管、人才共育、利益共享,统筹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带动“四链”深度融合[5],推动产业高级化、现代化,进一步强化“四链融合”发展的优势。政府通过完善经费支持、设置双元专项基金、提供专项贷款、减免税收等,完善资金链保障;引导产学研共建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等提供政策支持;定期评估双元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成果验收,及时表彰奖励典型做法、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查漏补缺政策制度短板。学校还可积极推动建立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联盟,共享优质资源,共建区域智库,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引领,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研发为载体,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二)强链:专业规划群与产业链耦合
苏南地区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基础,苏州是我国三大工业城市之一,拥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电子、机械、纺织和食品。无锡启动“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推进物联网、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产业群和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六个优势产业。常州实施“532”发展战略,形成了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新型碳材料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基于此,高校应构建与当地重点产业群耦合的专业集群,打造“高而强”的核心专业、“大而强”的优势专业和“新而强”的未来专业,打造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应面向先进制造,组建服务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特色专业群;面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建设智慧物流、智慧经管等支撑保障专业群;建立县域产业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新机制,完善学科预警和专业退出管理办法,及时更新调整不适应县域产业发展的专业,让人才链更“适销对路”。
(三)补链:课程建设与产业链对接
课程必须兼顾区域产业布局和时代需求,进行前瞻设计,推动教学方式改革,跟上未来赛道。跟不上区域企业需求、未来需求的课程,就要动态调整,重新建设。苏州拥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人工智能,无锡拥有人工智能等5个具有明显发展潜力未来产业。针对苏南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物联网、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的课程需及时开设。洞察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教师需要“走出去”,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市场最新技能要求,也需要“引进来”,邀请企业经理人担任兼职教师,把岗位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入真实企业案例。进行模拟化、场景化、实战化教学,校内教室、实训设备要与企业协同调整。在“家门口”精细耕作高技能人才“沃土”,让人才培养为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提供不竭动力。
(四)延链:科学研究与产业链协同
借鉴“威斯康星理念”,高校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高职院校也不例外。近几年,苏南县域高职也愈加重视科研赛道,纷纷进行博士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促进科研平台建设。双创竞赛历来都是培育创新人才和产教融合的广阔平台,鼓励博士组建学生团队,启动“金种子”科研项目培养计划,通过设立双创学院整合资源,在下设大学生双创基地中培育高水平双创竞赛。以赛促建、以赛共育,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打造成果转化生态,通过应用型科研创新反哺产业链发展,在科研训练中贯穿技术创新型、技术技能型和技术服务型三类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为人才链培育找准“方向靶”。
结语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开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人才培养,在创新要素集聚共享中激发产教融合活力。“四链融合”人才培养不仅能让校企政行多方育人资源更集中,使学生获得更优质的职业教育,更对区域创新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引人留才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让职业教育在中国大地上继续走得更深、更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101(001).
[2]刘玉娟.县域高职发展的“玻璃天花板”效应及破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3):4851+57.
[3]王久梅,崔晨秋.技能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1):1115.
[4]范可旭,姜乐军.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04):4651.
[5]蒋菲,郭淼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四链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对策审思[J].大学教育科学,2023(05):7684.
作者简介:杨诗怡(1994—),女,汉族,江苏太仓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