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建设研究与探索
2024-07-17陈胜华
摘要:实验室是高校科学研究、工艺创新和教学的重要场所,随着高校实验室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挑战。实验室的安全影响学校全体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既要教学也要开放才能适应新时代高校的发展需求。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加强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探讨构建高效的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的理念与途径。利用数字化手段,以制度促进安全,提升实践育人具有新时代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高校实验室;安全联动
高校实验室是激发创新灵感、诞生科研成果的重要摇篮,人才培养探索科学真理、掌握科研方法的重要实验环境,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实验师生、技术创新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安全最薄弱的地方,危险源多、安全隐患分布广、人员相对集中。近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许多学校的实验资源人均比例不协调,实验室数量建设跟不上扩招学生比例,造成实验课程安排比较满,实验设备负重运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责任人落实不到位。这要求高校必须从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投入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和创新,构建高效的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管理环境下出现的种种困境与挑战。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相关概述
高校实验室是安全事故易发、频发的危险地带,所以为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必须要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在此之前,需要明确高校实验室所表现出的各项特征:第一,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虽然高校实验室每次进行实验运用的化学品数量不多,但因为各种实验需求,实验室中往往储存各式各样的化学品,由此造成禁忌化学品储存于同一空间、化学品柜拥挤等情况,加大了安全隐患。第二,人员组成结构复杂。高校实验室除去学生,还涉及校企合作人员、联培生等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实验室人员管理难度,并且人员复杂性、结构性问题也极易引发实验室仪器设备、化学品等重复采购及利用率不足现象。第三,安全风险累加效应高。危险化学品、加热设备、高温设备、高压气瓶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材料存在于同一室内空间是高校实验室广泛存在的现象,如果一方发生安全事故,其他安全隐患发生故事的概率也将大幅提升,因此会对实验室安全构成极大影响。第四,创新活动不确定性突出。高校实验室每年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科研活动,这些科研活动涉及各式各样的探究性实验、课题实验,通常需要不断变换实验配料、比例、反应时间等因素,并通过反复试错以找到理想反应方案,由此存在着较高的科研实验安全风险。第五,一些师生安全意识不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薄弱。高校师生缺乏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往往会表现出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使得师生缺乏良好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二、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随着高校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迅猛发展,高校实验室数量剧增,种类也日趋复杂,涉及化学、生物、放射等高危领域。这使得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明显增加,严重威胁了人身与财产安全,也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
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局面复杂严峻。这要求高校必须从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投入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和创新,构建高效的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管理环境下出现的种种困境与挑战。
三、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的理念基础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遵循系统和预防理念。不同学院和各实验室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上下联动、视实验室安全为一项共同责任,发挥共治理念,密切配合开展各项工作;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
(一)系统理念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涉及教学与科研多方面,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只有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扎实、系统地来抓,才能全面覆盖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预防为主
要遵循系统理念、预防为主、共同责任和持续改进等原则,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检查是最有效发现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开展安全学习和安全知识实验技术与管理,深入开展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消除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三)共同责任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校、院、部门、实验室等不同层面共同参与和配合。只有树立“一盘棋”理念,共同承担起安全管理责任,通过密切协作推进安全治理,才能取得成效。各层面要匹配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与设施保障。
(四)持续改进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逐步完善、与时俱进。要定期评估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行状况,发现薄弱环节和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等方式,持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四、高校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的组织保障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管理权责;成立校级实验室安全委员会,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和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匹配的管理机制是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联动的重要基础。高校要注重管理机构的构建与制度的完善、区分管理权责、提供投入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运行机制,通过这些措施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系统的组织与程序上的保证。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
要成立校级实验室安全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检查指导实施情况。各学院也要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实行独立管理和横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要加强实验室主任、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与管理,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二)明确管理权责
要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权责分解到校、院、部门、实验室不同层面。在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开展具体工作时,要明确各管理主体的权责范围,防止出现“多头管理”或“无头管理”的现象。
(三)加强培训与教育
要加强对从事实验室管理和教学工作者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实验室主任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要深入开展学生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规范的操作习惯。
(四)提供必要保障
要加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为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实验室提供必要的经费与设备支持。要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与避免危险源的监测手段。
(五)完善运行机制
要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和总结工作。要建立实验室安全巡查、安全事故报告与隐患通报制度,发现和解决问题。要组织开展定期的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五、高校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的运行路径
要制定系统全面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要加强实验室改造和安全设施建设,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评估和隐患排查。要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利用安全监控和网络技术加强危险源监测防控。要建立奖惩机制,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一)制定系统全面的安全规章制度
要制定涵盖实验室设施、危险物品、操作规程、事故应急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现系统与预防理念,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二)加强实验室改造和安全设施建设
对于设施陈旧和安全条件差的实验室,要订定改造计划,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能。要加强危险废物贮存间、防火门等安全设施的建设,做好通风排气与急救设备配置。
(三)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和评估
要组织开展定期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要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对高危实验室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四)建立事故报告和应急预案
要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与隐患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火灾、爆炸、放射等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定期演练。
(五)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监控
要利用视频监控、专业监测设备加强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建立与应急中心联动的安全预警机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实现数据共享与联动。
(六)建立激励制度
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和安全追踪记录优秀的实验室给予奖励,以此激励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相对简单,无法有效指导实验室复杂多变的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这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培训,提高执行力。
(二)部门协调机制有待提高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教学、科研、设备、后勤等多部门,部门间协同度不高会影响工作效果。这需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加强工作协商和经验交流,形成工作合力。
(三)安全管理经费和培训投入较少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实验室改造、安全设施建设、专业设备采购等,但许多高校的投入不足,无法有效实施各项工作。这需要高校加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四)网络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有待发挥
当前许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未能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安全监控、数据共享和在线培训等,这制约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这需要加快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发挥好网络技术在提高管理联动和预警机制中的作用。
(五)管理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受限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一定程度影响了管理效果。这需要加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力度,培养专业化管理团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
七、数字化“5G+智慧”创新实验室管理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瓶颈得到有效的解决,万物互联已是时代所趋。构建一个以5G为网络基础,智慧设备物联入网,联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打造“5G+智慧”实验室创新管理。将终端设备以物联收集数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高校实验服务效能提升,以大数据技术助力高校实验室管理决策效率提升,以5G技术为应急指挥和实验室管理等领域提供保障,共同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发展赋予新动能(见下图)。
“5G+智慧”网络管理平台图
(一)利用数字化“5G+智慧”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监、管、运”的信息管理手段
实验室管理者通过数字化可以实时监测整个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对整个实验室环境进行智能控制,对一些问题进行提前诊断和预警,从而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的安全性。
(二)智能安全节能,实验室能耗很大
通过“5G+智慧”智能技术,把气、水、电、风等环境监测设备运行情况管控起来,收集源端使用数据,从根源上实现节能的方案。通过各种智能化设备的感应,以及元器件的系统分析,把整个实验室变得更加智慧。根据在有人状态和无人状态下进行动态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增减,启动设备运行数据过载保护和自动报警,从源头有效提高实验室安全及节约的运行成本。
(三)整个实验室信息化环境控制,消防、智能安防等通过平台管理
每一栋实验楼、每一座独立实验室的数据都会统一传到平台上,由人的管理监控变成平台智慧监控,进行实时监测,自动预警。通过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等职能部门共同“管、监、运”三级安全联动制度调动各个部门的高度配合,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性保障。
结语
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通过制度保障、组织实施、技术支撑,实现安全管理的整体联动才能创造更安全稳定的教学科研环境。各高校要立足自身情况,构建与本校实际需求相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构建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运用“5G+智慧”实验室创新管理手段,利用“管、监、运”数字化方法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监控预警系统,促进信息系统与安全工作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Z].2019.
[2]叶秉良,余建潮,陈奂丞,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9):296299.
[3]李文涛,俞建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探索[J].实验研究与探索,2020,39(8):304307+312.
[4]余建潮,叶秉良,陈奂.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7):300304.
[5]李兆阳,王羽,方东红.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2):289292.
[6]尹皓.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0):5758.
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2022年院级项目“高校实验室安全联动体制建设的应用研究”(编号:2022YKYZ008,主持人:陈胜华)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胜华(1979—),男,汉族,广西玉林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