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腿梗”拖了你的后腿
2024-07-15潘以锋冯燕飞
受访专家

陈 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血管外科党支部书记。擅长血管外科各种介入、开放手术,对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大动脉炎、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闭塞及狭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周围动脉瘤、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和脑梗死(简称“脑梗”),这两种“梗”导致的疾病, 如果不及时救治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其实人体的动脉“梗塞”,不仅仅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上,虽然还会发生在下肢部位,引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俗称“腿梗”。“腿梗”虽然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它其实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由血管狭窄、闭塞造成的,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什么是“腿梗”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改变,好发于颈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腿梗”,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导致下肢缺血,进而引起的下肢发凉、麻木等一系列症状。“腿梗”的发病率、危险程度不亚于“心梗”和“脑梗”,如果没能及时发现并救治,严重的可能因肢体缺血坏死而要截肢,更有甚者,还会危及生命。患上“腿梗”,往往提示心脑血管也存在问题,患者需要留意一些危险信号,并及时就诊。
和“脑梗”、冠心病一样,“腿梗”也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三高”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群也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群需要警惕“腿梗”发作。
“腿梗”初期症状不明显,须格外警惕
“腿梗”病情初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仅有肢体发麻、发凉等轻微症状。随着缺血情况的加重,有些人会在走路时感到腿疼,但休息一会儿又会缓解,这种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通俗地讲,就是走一段路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包括臀部、大腿和小腿肌肉酸痛,疼痛会持续存在,直到停下来站立、休息一段时间后才会缓解,行走距离的长短,往往能反映缺血的严重程度。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缺血的情况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肢体的疼痛,且疼痛程度比较明显,再发展下去,就会出现足趾的溃烂、发黑、坏死。
简而言之,“腿梗”会经历以下4个阶段:
1.无明显症状期:只是腿脚出现发凉发麻,感觉不舒服。
2.间歇性跛行期: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和疲乏无力,被迫停止活动或行走,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
3.静息痛期:即使不运动、不走路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这个阶段必须赶紧积极治疗,否则就会进入坏疽期。
4.坏疽期:发展到最后,脚板儿出现发绀(就是有紫色瘀斑)、溃疡、坏疽,这个时候截趾、截肢的风险极高。
须特别注意,有家族史或危险因素的人群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若出现“腿梗”的症状,应尽快前往血管外科就诊,医生会做以下4种检查:
1.查体:首先医生会观察下肢的皮肤颜色,有没有颜色苍白或发紫;触摸足部的皮肤温度,感觉有没有明显的皮温下降;另外还会检查下肢动脉的搏动情况,包括股动脉、腘动脉,以及足背、胫后动脉,如果这些部位的脉搏减弱或消失,提示存在“腿梗”的可能。
2.踝肱指数(ABI)检查:这是专门针对下肢动脉的一项无创检查。医生通过专门的设备,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估下肢动脉缺血的程度,适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筛查。
3.超声检查:可查看下肢动脉血管里的斑块情况、管腔的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
4.血管造影检查:除了上述的检查,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医生还会通过下肢动脉CT或经皮血管造影检查,获得更多的信息,制订个性化手术方案。
“腿梗”如何治疗
如果明确诊断为“腿梗”,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来制订治疗方案。
如果在疾病早期,可通过药物控制疾病进展、缓解腿部症状,但并不能根治疾病本身。除了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还可以使用一些抗血小板、扩张外周血管的药物来改善下肢缺血的情况,缓解肢体的疼痛,延长间歇性跛行的距离,但这些药物均需要经过医生评估后才能使用。
如果肢体缺血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出现明显的肢体疼痛或组织溃疡、坏死等症状,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可能效果就非常有限了,这个阶段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疏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改善远端肢体的血供,避免截肢或尽可能降低截肢平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的手术方案多以微创的血管腔内治疗为主,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可重复性等优点,主要的方法包括球囊扩张、血栓的吸除、斑块的旋切、支架的植入等。
如果血管闭塞严重,微创手术无法开通,可通过血管搭桥手术、开放与介入相结合的复合手术来恢复肢体的血供,医生会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腿梗”并不能够通过手术进行根治,术后规律的用药、合理的锻炼、定期的随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保持血管的长期通畅更为重要。
坚持5点,远离“腿梗”危险
诱发“腿梗”的直接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吸烟、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有冠心病史、超重或肥胖会增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远离“腿梗”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还应坚持以下5点良好的生活习惯:
1. 戒烟,远离二手烟。
2. 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遵循高膳食纤维、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一高三低”的饮食结构。少吃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如肉类、黄油、全脂牛奶和奶酪;少吃含反式脂肪的油炸食品和包装零食,如饼干、薯条。
3. 控制好血压、血糖水平,关注血脂的情况,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4. 加强下肢锻炼,并长期坚持。走路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
5.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