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颜观色知健康
2024-07-15王幸
专家简介

简 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激光和理疗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分会激光学组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激光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新技术、新材料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继续教育分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面部皮炎、黄褐斑等损容性皮肤病光电治疗。
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也被这五颜六色的魅力所吸引。然而,当这些五彩的颜色出现在我们的皮肤上,那可能就不是一件美妙的事了。这反而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身体里可能暗藏某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疾病。
皮肤变蓝,是中毒了吗
在一部电视剧中,女主角一觉睡醒,站在镜子前正准备洗漱,谁知她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皮肤变成了蓝色,惊恐万分的她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随后赶来的医生快速对其进行脉搏、瞳孔、呼吸等全身检查,同时医生还询问女孩是否食用过含胶体银离子的保健品或眼药水。女孩通通否认了,只说前一晚因为牙疼剧烈,将一整管止痛凝胶挤在了嘴里。说话间,女孩突然开始不停地抽搐,医生立即对其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这一检查发现,女孩的高铁血红蛋白数值是正常水平的60倍,而且还在不断飙升,情况万分紧急,女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剧中这看似离奇的一幕,确实有真实存在的可能。剧中女孩全身皮肤变蓝的原因是使用了一整管含有苯佐卡因成分的止痛凝胶,过量使用会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上的亚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失去携氧的功能,导致血液颜色加深,使皮肤呈现蓝色。剧中医生确认病因后,立刻给女孩进行气管插管、输氧,并注射了亚甲基蓝。亚甲基蓝可以让红细胞内的铁元素还原,使血液恢复成红色,相当于“解药”。果然药物注射到体内后,女孩的高铁血红蛋白水平直线下降,肤色也慢慢恢复了正常,变回了正常人。
苯佐卡因是一种常用的止痛药,也是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速效局部麻醉剂。因其是非处方药物,所以可在市面上的药房买到,服用此药时我们一定要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严格遵医嘱用药,防止过量使用出现一些不良后果。
除了过量使用苯佐卡因,银离子和亚硝酸盐中毒也可能使人变蓝。过量使用含胶体银离子的保健品或眼药水、喷雾剂等会引起银离子中毒,身体在短时间内过度接触银化合物,造成其外在表现是全身性银质沉着病——全身皮肤变成蓝色。
严重的亚硝酸盐中毒会使人体变蓝,除了皮肤会变蓝,还会使我们的血液呈现出蓝黑色,着实很吓人。亚硝酸盐中毒以误服最为常见,多见于食用亚硝酸盐超标的腌肉、腌菜、泡菜或变质的蔬菜等,少数情况下是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做菜。当肠道功能紊乱时,沙门菌或大肠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当然,每个人对亚硝酸盐的耐受度不同,同样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些人吃了会中毒,有些人则不会。亚硝酸盐所导致的急性中毒症状一般包括恶心、胸闷、呼吸急促等,其最有特征性的表现就是皮肤、黏膜会呈现出特殊的蓝褐色。此外,过度摄入亚硝酸盐,患者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大家一定要避免摄入亚硝酸盐,尽量做到:①不要进食不新鲜的腌肉、蔬菜;②剩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过长时间后食用;③夏季,瓜果蔬菜肉类等食材最好当天购买新鲜的,并在一餐吃完;④亚硝酸盐很难排出体外,如果已经吃了,可尽快摄入丰富的维生素C,在胃内阻断亚硝酸盐生成致癌物;⑤如果吃了烧烤等路边摊,不妨搭配蔬菜、水果,把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都补充进去。
皮肤发红,久晒易长红斑,小心癌前病变
很多人都觉得皮肤发红是面色红润的表现,但有些异常的“脸色发红”可能是疾病,甚至是癌症的信号,我们不可小觑。
有统计数据表明,当患有胃癌时,约有10%—18%的人会出现皮肤发红的情况,且发红部位往往集中在脸颊部、鼻部,看起来好似一直喝多了酒,这种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为“红皮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的潮红和脱屑。如果你平时总是面部潮红,还伴有消化不良、上腹部饱胀疼痛、柏油样黑便等症状,则应警惕胃癌风险,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为皮肤病或消化道疾病,排除常规因素后则应警惕胃癌风险。
但也不是所有的皮肤发红都预示着恶性肿瘤,大部分依然是皮肤疾病。例如玫瑰糠疹的典型表现就是皮肤上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玫瑰红色皮疹,微微高出皮肤,这种皮肤病是自限性疾病,好发于春秋两季,除了偶尔发痒,一般无其他症状,6—8周会自行消退。有瘙痒感者,可酌情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片等,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弱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来缓解痒感,切忌搔抓患处,饮食应忌辛辣,避免患处留下色素沉着。
炎症性皮肤病也会导致皮肤显著发红,典型的就是日晒伤。一次、两次晒伤一般对皮肤的损伤都是急性且短暂的,做好晒后修复即可,影响不会过于长远,但如果年轻时一直不注重防晒,日光性老化日积月累,等到老年时面部就可能遍布一种红中带黄的斑,而这些斑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日光性角化。日光性角化的红斑一般呈非对称性分布,红斑表面会附着鳞屑,即使外涂相应的药膏,也会持续存在,难以自然消退。初期这种红斑只局限在表皮层,但随着病情发展,斑块突破到了真皮层,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鳞状细胞癌。有数据显示,未治疗者发展为浸润型鳞癌的概率为8%—20%。因此万不可讳疾忌医,如果您的脸上或其他皮肤部位已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尽早就医检查。经活检确诊,如果是早期癌变,只需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即可解决;如果是面积比较大的癌前病变,还可以采用光动力治疗。
皮肤有紫红斑,可能不单单是过敏
说到紫色,很多人可能立刻会想到“红得发紫”“紫气东来”这类寓意吉祥美好的词,但是当紫色大面积出现在我们身上时,可能情况就不太“美妙”了。人体皮肤出现紫红色的斑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过敏了,这可能还是我们临床上说的“紫癜”,紫癜虽小,却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下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斑点或斑块,这些斑点或斑块通常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可单发也可多发。紫癜的皮损压之不褪色,不伴有疼痛或瘙痒。在某些情况下,紫癜可伴随其他症状,如关节疼痛、腹痛、血尿等,这通常与紫癜的特定类型或并发症有关。临床最常见的是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一般多见于下肢的伸侧,表现为略高于皮肤的鲜红色至紫红色的斑丘疹,大小不等,成片出现,有些可伴有腹痛、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的症状,在发病前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药物服用史,还有可能是食用某些特殊食物所致。通常情况下血小板的计数、出凝血时间都在正常范围,只有尿常规中尿蛋白指标呈阳性及大便常规显示潜血阳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瘀斑和瘀点,一般是针尖至粟粒大小,皮损的发病范围较广泛,可以遍及全身。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因血小板与人体出血密切相关,故当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出血点、鼻出血、牙龈渗血;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危重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早期也可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紫癜,容易被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现皮肤紫癜时,一味观察病情、止血治疗,可能会耽误疾病的治疗,应尽早到医院做详细的血液学检查,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病情,排查血液疾病。
一白遮百丑,皮肤越白就真的越美吗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不少人为了追求白皙的皮肤更是绞尽脑汁,但白里透红才是健康的肤色?如果脸色白得毫无血色,很可能与疾病相关。
皮肤苍白的主要原因是贫血。主要由2个因素引起,一是营养不良,减肥吃素、爱挑食、胃肠功能虚弱的人群,体内易缺少铁元素,从而导致面色苍白,可伴有头晕眼花、指甲变脆变薄、注意力难以集中、总是身怠懒言等症状,多食用些猪肝、红肉、毛血旺等富含铁的食物即可恢复。二是因某些疾病或外伤原因血液流失过多,例如胃溃疡、痔疮等疾病会导致患者处于一种慢性失血却不自知的状态之中,女性月经量过大等,都可引发失血性贫血,造成面色苍白。
白癜风是皮肤变白的常见病理性原因之一。它是由于黑素细胞被破坏或黑素合成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与遗传、免疫、神经、分泌及代谢功能等有关。如若确诊应尽可能去争取早期治疗,通过坚持规范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和缓解病症,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儿童和青少年的面部有时还会出现一种表面带有细小皮屑的白斑,这很可能是白色糠疹(单纯糠疹)。这是一种病因不清的慢性鳞屑性皮肤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面部,偶有轻微痒感,但也无需太过紧张,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用药,做好防晒可自行消退。
有一种无法治愈的单基因遗传病,名为白化病,此病主要是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所引起。不同类型的白化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白化病的主要危害是眼部损害和易患皮肤癌。当出现眼部问题、皮肤和毛发颜色发白或浅淡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和眼科就医。由于白化病患者的皮肤色素缺乏,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害,增加晒伤和患皮肤癌的风险,因此,白化病患者应避免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尽量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生活中我们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季节、光照、气候、年龄等因素而稍有变化,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皮肤在短期内突然发生颜色的巨大改变,需要提高警惕,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
(编辑 董 玲、姚宇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