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要素框架和路径选择
2024-07-11王永钊薛彦华
王永钊 薛彦华
摘 要 高质量建设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应然所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一种省部共建助力赋能、根植区域产业特色、优化校企治理结构的组织。产业学院建设内适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依据和保障,外适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外在表现和检验标准,要将内适性标准与外适性标准有效衔接,构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框架。政府要为产业学院建设保驾护航,院校要开展产业学院运行实践探索,行业要为产业学院发展定轨导向,企业要参与产业学院现代化共生治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 产业学院;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要素框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8-0042-05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设立产业学院。2018年,教育部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第一次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会议,并举办全国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现场会,总结“广东经验”。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新要求。面对社会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复杂性,产业学院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以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呈现,具有诸多天然优势。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产业学院的建设逻辑不清、实现路径不明、行业协同性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产业学院如何高质量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现状分析
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的探索实践兴于浙江,可追溯到2006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共建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1]。紧随其后,很多高职院校整合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产业学院,为国内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板。
(一)省部共建赋能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2020年,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提出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办专业或二级学院,推动开展股份制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同年,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提出支持园区学校和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或产教融合园区;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若干跨区跨校联合产业学院。2021年,教育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动能打造品质保定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职业学校与驻保汽车相关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024年,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开放型产业学院,探索实体化运作。产业学院在各省市迅速发展,特色现代产业学院密集涌现,为高职院校建立产业学院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根植区域产业特色推动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基于区域产业或产业集群建立的,也是地方产业链发展的需求。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一个以产业为核心的闭环,在一定的区域内呈现出来,它的区位性非常明显,不仅表现在地理位置上,而且在时间上也相对稳定,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学院的区域产业特色。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服务有具体指向性,服务产业链某个环节,延展产业链上下游,破解产业链“短”之困。高职院校依托专业特色优势,与当地的产业发生强关联,根据区域产业战略发展需要,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成立产业学院,以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产业的关联性与专业化特征,使得产业学院中的校行企联系更加紧密,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反哺产业学院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
(三)优化校企治理结构促进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产业学院治理结构特色在于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学院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已在业内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是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治理结构,从独立性上看,分为公司法人的机构、混合所有制、高校下属二级学院等;从管理机制上看,分为独立运营模式、学校直管模式、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校企共管模式等;从合作模式看,分为校企合作、校企政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和中外合作等[2];从投资主体来看,分为政府、行业、企业等出资。双主体治理结构改变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体单一的局面,提高了职业教育供给侧质量。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框架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适应性,有必要明确高质量发展要素框架。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沃伦·本尼斯(Warren G. Bennis)从组织内外环境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组织必须完成两项互相关联的任务才能长久发展下去,一个是维持组织内部系统的运转,即为“内适性”;另一个是适应外部环境,即为“外适性”[3]。美国学者乔杜里(Chowdhury)从系统动力学视角出发,认为组织适应性是一种组织拥有的学习与变革的能力,不具有适应性的组织就不能生存[4]。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框架以培养学生的适应性素质为核心,明确学生的发展标准,坚持内适性标准和外适性标准相统一。内适性标准由产业学院通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历证书以及职业技能等内容组成,是外适性的内在依据和保障;外适性标准是由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资格证书以及终身学习等内容组成,是内适性的外在表现和检验标准。因此,内适性标准与外适性标准是评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低的两个重要标准,见图1。前者属于预设性质量,后者属于检验性质量[5]。只有两者相互验证,才能使产业学院组织形态不断创新发展。
(一)内适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依据和保障
1.专业设置高站位
专业设置是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核心。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专业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专科层次职业院校也不例外。专业设置要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研判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确定专业设置方向。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设置,能有效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从源头上奠定基础。
2.课程内容高品质
课程内容是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灵魂。产业学院的课程内容要体现出职业性,将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技能学习和操作能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融为一体,培养懂技能、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教学内容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内容更新,捕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动向,加快新课程、新内容的迭代速度。注重企业真实项目利用和虚拟仿真项目开发,以项目制、任务单、情景串等方法进行课程内容前后贯通,保证课程载体的真实性和内容的趣味性。
3.教学过程高效率
教学过程是产业学院的运行轨迹。产业学院教学根据特定职业需求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在传授过程中要注重与职业相关的思维训练,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人文素质。教学过程高效率表现不仅是学科教学,还是活动教学,按照企业工艺流程和生产程序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实训实习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更强调实践性、技术性和职业性。
4.学历证书高质量
学历证书是产业学院建设质量的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代表学历证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所具有的文化程度或者学业程度的证明,也是一种锻炼经历、学习过程、经验的凭证。在产业学院学习的学生,按照企业与院校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共同加强学生管理、共同实施双向考评,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职业要求有效衔接。
5.职业技能高标准
职业技能是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任务。专业化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职业人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化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标准,不断调整职业技能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标准渗透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可迁移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6]。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实现高质量就业,可以提高学生和家长主动积极选择职业学校的意愿,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二)外适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外在表现和检验标准
1.产业需求新趋势
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产业学院坚持需求导向,适应国家倡导的先进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向,顺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通过政策激励和约束来引导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随着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结合越来越紧密,将更加促进产业学院的发展和繁荣,进一步打破技术技能边界、职业空间边界,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7]。同时对新技术影响的工作业态变迁、形态变换趋势进行推演,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世界需求的调适机制[8]。
2.职业标准新要求
产业学院建设在借鉴国外产业学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和制度鼓励行业企业共同研制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国际认可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对标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加快研制产业学院设置标准,如校长标准、师资队伍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顶岗实习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教学教材标准、“1+X”证书标准等。通过高起点布局,进行高标准建设,形成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3.生产过程新诉求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实质变化。高职院校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以产业学院为依托,对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再造,着眼整个生产过程,利用专业知识,采用精益生产消除传统技术带来的浪费,助力产业提高竞争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4.职业资格新挑战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在经济领域和生产活动中所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效力证明。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1+X”证书试点工作。如何实现“两制互动”“双证沟通”,提高证书含金量和社会公信力,产业学院扮演着重要角色。
5.终身学习新需要
产业学院承担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提升任务,受教育者须处理好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关系,它既关乎到受教育者个人未来的发展、成长,又关乎到产业学院的发展和前途。终身学习将制度化教育转变为个性化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产业学院能够保证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层面:为产业学院建设保驾护航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工程,为了确保建设有序推进,政府作为掌舵者,应鼓励多元利益主体积极参与,构建相关组织机构和机制,通过协商与合作等方式来解决各个层面的矛盾与冲突,力争实现“双赢或多赢”。
一是创造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政府为产业学院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以及内部协同育人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既要以国家颁布的政策为指导,体现政策的纵向顺承,又要发挥积极主动性,制定切合区域实际的举措,努力营造利于各区域产业学院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是搭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政府统筹搭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将区域内职业鉴定、职业培训等资源统一到产业学院使用。各级政府同步规划产业学院与经济社会发展,使产业学院先行融入各项政策,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统筹产业学院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产业学院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学院和产业联动发展。
三是优化产业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处理好产业学院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保教育系统、产业系统内部的稳定有序。“因地制宜”出台实施细则,建立校企合作补助机制,加大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办学的政策支持力度;处理好产业学院系统与各区域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产业学院内外关系的稳定有序。同时,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抵免、金融优惠、信用公示等方式,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切实提高企业积极性。
四是鼓励开展校企紧密型合作。政府根据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鼓励高职院校与行业领先企业开展紧密型产业学院合作,充分激发优质企业的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共同培养适用性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校企合作的生命力延续。
(二)院校层面:开展产业学院运行实践探索
学校要延伸办学服务链,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建立招生即招工一体化制度。创新育人理念,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用服务感染企业,让企业对校企合作形成依赖性,保障产业学院的稳定性发展。对企业开展需求调研,按企业计划量身定做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课程设置、教师选配、教材配套有序衔接。经过校企双主体培养,取得“学历证书+技能证书”双认证,实现“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二是打造校企混编型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在产业学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校企沟通的“桥梁”。要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一方面选派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另一方面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产业教授、产业导师特聘岗,邀请企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到学校工作。
三是构建理实一体、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为什么学一学什么一怎么学一怎么评”的逻辑对课程进行完善,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将“前置培养”引入课堂,用专创融合项目[9],连接学生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断层,增强学校与用人机构之间的契合度。在培养过程中,给学生规划好成长路径,引导他们适应岗位、提升专业技能,从而使职业生涯前置,进而提高培养过程质量,形成学生、企业和高校的三赢局面。
四是形成学生(学徒)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机制。高职院校主动了解和把握“产方”需求,及时跟进“产方”变化,将产、教双方的共同诉求点集中在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度上,促进产教融合最大化。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和规范,以及为职工搭建的职业成长通道,建立健全学生(学徒)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机制,构建增值评价体系,让政府、行业企业根据相对成熟的人才评价规范进行评价。
(三)行业层面:为产业学院发展定轨导向
行业组织是行业成员利益的代表者,是行业成员内部、行业与政府、行业与高校以及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沟通者及协调者,是产业学院建设质量的评价者,是行业组织作为产业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是组建专班负责产业学院运营。行业组织牵头,抽调高职院校、企业人员组成产业学院工作专班,将专班工作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业务线,另一条是行政运营线,专门负责产业学院的运营,开展院级月度例会以及季度运行分析会。校领导与企业管理层建立联席议事、交流学习制度,实行共同管理。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师傅带徒弟,把课堂搬进车间,把理论应用生产。在行业组织的协调下,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产业学院的师资、教学资源、实训资源建设都力求跨越空间上的界限,在最大范围内促进资源集成共享,推进产业学院资源的融合创新。
二是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发挥核心企业等产业主体优势。行业组织协调区域行业龙头企业或多个企业(产业联盟)根据自身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与省内外设置相关专业的一所或多所高职院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在校企合作机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入开展改革探索,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
三是创设稳定统一的行业环境。行业组织结合产业学院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各地区职业院校特色以及不同地区的企业发展状态、趋势进行政策调整和布局优化,为产业学院的发展创设稳定统一的行业环境。行业环境营造应避免过于空泛,要增强行业环境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提高行业准则的明确性和可执行性。
(四)企业层面:参与产业学院现代化共生治理
产业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大大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将为企业培育大批准职业人,满足企业未来发展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是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共建产业学院,全过程参与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将企业岗位要求与标准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将入职后新员工的培训前置于学校阶段,通过校企联合制定的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量身打造企业所需人才,使毕业生达到“入职即合格”的培养目标。
二是产业学院要培养与企业对口的优秀人才,将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促进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要找准融合切入点和发力点,让学生在校期间守住产业“本色”、擦亮产业“底色”,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是产业学院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岗位的技能人才。只有全面了解和把握岗位变化以及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让培养过程更有效、更能满足企业用人实际。进一步打破地方本位主义的思维局限,克服短期功利主义思想,将跨区域作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的整体。系统论证市场背景下高职产业学院资源优化配置规划,让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共谋发展,探索跨行政区合作“收益共享成本共担”的体制机制。
参 考 文 献
[1]郑荣奕,蒋新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组织特征与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30):14-19.
[2]金劲彪,侯嘉淳,李继芳.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基于江浙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1(5):20-27.
[3]BENNIS, W.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the fate of bureaucracy[J].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1996,7(2):41-55.
[4]CHOWDHURY,S 著,金马工作室译.21世纪的组织:组织的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林永柏.高等教育质量内适性与外适性的辩证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4):29-32.
[6]邓小华.论职业本科院校的职能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0):5-12.
[7]陈子季.时不我待 真抓实干 依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22-05-23.
[8]顾建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意蕴与职业教育调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20-25+32.
[9]王永钊,程扬,李丽军.职业院校专创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3):28-32.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lleg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ent Situation, Element Framework and Paths Selection
Wang Yongzhao, Xue Yanhua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lleges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workers and technical talents but also a natural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y. Industrial colleg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organizations that are jointly established by provinces and ministries to empower, root in regional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internal adaptability of industrial college construction is the intrinsic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hile the external adaptability is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and standard for examina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t is essential to effectively connect the internal adaptability standards with the external adaptability standards, thus constructing the element framework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lleg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colleges, colleges should carry out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colleges, industries shoul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modern symbiotic governance of industrial college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industrial colleg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lement framework; value logic; path selection
Author Wang Yongzhao, PhD candidate of College of Education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Hebe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ijiazhuang 050061); Xue Yanhua, professor of College of Education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