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提升社区韧性的研究

2024-07-10柴旺

公关世界 2024年11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

柴旺

摘要:数字化浪潮席卷和各类风险叠加出现的当代社会,对我国社区治理能力发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在数字时代,发展建设智慧社区是未来社区发展的风向标;与此同时,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韧性也成了社区发展的“标配”。研究发现,智慧社区的未来发展必须有社区的韧性作为保障,而智慧社区的数字技术可以为社区韧性的发展赋能。虽然在二者相互促进发展的进程中,仍有主体参与不高、技术与体系融合不深、社区学习能力不高等挑战,但经过论证,这些挑战都是改革必经的阵痛,未来社区的发展,仍然要以智慧为导向,以韧性为底色。

关键词:数字技术;韧性治理;韧性建设

引言

在数字时代,我国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搭上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快车,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社区的行政效能、治理水平和社区居民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智慧社区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现代的人类社会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等额的风险,社会的发达和复杂程度越来越深,复合型风险也越来越多,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会由一根导火索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在风险社会下,社区作为基层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更加突显,社区治理完成向着韧性治理转型的任务更迫在眉睫[1]。

我国社区的数字化转型不可逆转,智慧社区的建设不能停滞,数字技术对社区治理的助推更不能忽视。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社区的数字化转型更不能忽略社区的韧性建设。面对数字化的浪潮,我们要重新考虑社区数字化和韧性建设的关系,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结,更要抓住机遇,利用好数字技术助推社区的韧性建设,顺水推舟、顺流而上地建设现代化社区。

一、韧性治理:数字时代社区治理的必然要求

在数字时代,智慧社区是我国社区未来发展方向的风向标,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21年12月),提出“到2023年,基层智慧治理规划、政策和标准规范更加完善,数据资源整合取得明显成效,支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精细化服务感知、精准化风险识别、网络化行动协作的基层智慧治理体系基本建成,有力支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近年来我国建设智慧社区的实践表明,数字技术的应用确实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催化剂,但是,发展过快的智慧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区的韧性建设。这样的后果就是,在常态化时期,智慧社区能够保证高效运转,但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非常态化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变得“手忙脚乱”[3]。

毫无疑问,未来的社区必须是智慧的,数字技术能够全方位地提升社区的治理能力,是我国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同时,社区也必须是有韧性的,在各类风险叠加的风险社会,社区的发展必须有韧性作为支撑[4]。总而言之,智慧社区的向深发展必须有韧性托底,韧性是数字时代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数字技术对提升社区韧性的优势分析

(一)赋能社区治理,强健韧性根基

1.精准、及时地识别社区内关键重大的公共问题,防止问题催化和不良影响的扩散。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社区的感官获得了极大延伸,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大幅增强,在能够准确全面地找出问题的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预警系统能够清晰地标注出紧急问题,大幅提升社区的预防功能。

2.能够显著提升社区的行政效能。数字技术的运用能够减少很多非必要的、机械式的人工工作,并且数字平台的整合作用能够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及时共享和资源的精准调配,不仅如此,由效能提升节省下的时间能够为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留有较多的准备空间,有助于更好地应对风险。

3.能够动态追踪到社区的治理进度和决策的执行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动态调整,能够确保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效果。在非常态化时期,动态追踪技术也可以充当社区的“眼睛”方便社区集中指挥,科学调度,提升抗风险能力。

(二)赋权社区主体,激发组织韧性

1.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社区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提高,社区有能力承接更多的事务,上级也有信心将权力下放到社区。权力的下放和治理重心的下沉,不仅能激发社区部门的组织活力,而且社区还可以进一步将一部分权力赋予社区各类主体,使得更多的社区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更进一步、更全面地激发了社区的组织韧性。

2.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多了社区主体参与治理的渠道,社区内的公众、市场甚至高校等都可以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当中,实现社区的多中心共治。综上,数字技术能够通过层层赋权,通过还权于民,激发社区的组织韧性。

(三)提高社区学习能力,整体增强社区韧性

1.凭借大数据的信息捕获能力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特征,能够将社区治理的全过程以数据的形式完整客观地保留,为社区总结学习提供了最客观的资料。

2.人工智能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能够周期性地分析社区治理的优点、不足以及对各种细节的评估。并且还能将这些分析结果清晰地展示出来,将日常看不见、摸不着的治理过程具象化、模块化[5]。在社区抵抗风险之时,还能挑选合适的模块进行组合,加固社区的韧性壁垒。

3.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构建模型,设置不同风险类型,组合不同模块应对,通过模型结果找出最优解,为社区真正面对风险时提供最大的缓冲。

三、数字时代我国建设韧性社区面临的挑战

(一)社区居民主体参与程度不高,主体韧性难以激发

虽然数字技术能够推动社区主体参与社区管理,激发社区的主体韧性,但是,影响主体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的主观价值判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6]。

1.社区主体的归属感不强,参与意识薄弱。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超过了60%,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社区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人口也占据了城市社区人口构成的大部分。这些人口大多背井离乡,并不把迁移到的城市当做故乡,所以非常缺乏城市的主人翁意识,大多数情况下都把自己当做这座城市的局外人。加之这些外来人口也会受到本地居民的排挤和各种歧视,使得这一部分的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更加淡薄,对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十分低。

2.社区内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难以调和,造成社区主体不愿意参与社区治理。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居民个体利益受损来保证集体利益的情况。从个体来看,居民过于强调维护自身利益,而承担社区建设成本的意愿却明显低于前者,反映出传统社会形态下“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导致个体难以生发出关注公共利益的公共精神,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尚未有机结合,社区主体韧性缺乏保障。

(二)数字技术尚未与社区治理达成深度融合

数字技术将基层社区的治理能力抬高了一个台阶,智慧社区的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争前恐后地开展[7]。但是,过快的发展往往会忽略质量上的问题,这也是改革必须经历的阵痛。在我国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数字技术与社区治理的融合程度以及耦合性,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1.由于我国压力型体制和传统激励模式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弊端。主要表现为:社区的数字平台,仅是一些应用的简单堆砌;数字手段的运用还停留在数据获取层面;社区公众号等平台的运营缺乏维护等等。这种应付式的智慧建设,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为社区徒增负担。

2.社区的智慧工具缺乏整合,无法发生良好的连锁反应。我国大量社区在引入智慧工具前,都缺乏对新技术的深入了解,加之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存在着盲目引进的现象,这就导致了部分社区的智慧工具功能上的割裂,甚至是相互掣肘。上述两点,是我国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两点问题。

(三)社区缺乏学习意识,韧性成长难以突破

缺乏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我国社区在智慧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非常容易被忽视,但是,社区往往就因为缺乏学习,导致了社区的韧性成长难以突破瓶颈。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深远,在认识论层面社区治理尚未完成转变。我国基层社区的治理长期受到上级政府管制,社区管理绝大多数听命于上级政府,社区治理主体思想僵化。虽然社区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社区主体的思想没有跟上脚步,在对社区治理的认识论层面,仍然停留在听命上级的阶段,缺乏自主管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

2.社区治理过于注重事中阶段,忽视事后和事前阶段的管理。长期以来,我国社区在对抗风险的实践中,将几乎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事中应对上,缺乏对事前预防和事后反馈的关注,这种治理格局就导致了只注重结果,不注重教训的结局,这就会给大众造成社区无能的印象。并且,在事中应对阶段,社区治理主体的精神高度集中,在事后,懈怠的精神也会使得社区部门忘记或者故意忽略学习总结环节。总之,跟不上发展步伐的思想,往往会成为限制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要素。

四、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社区韧性的建议

以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建设韧性社区面临的挑战和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社区韧性的优点和可行性。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应该用什么方式或手段能够将数字技术与社区的韧性治理完美结合是当前更大的难题。以下提出相应建议:

(一)推进社区智慧平台建设,用平台带动韧性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数字时代建设韧性社区,必须有与之相配的有效手段。社区的智慧平台,就是建设智慧韧性社区的重要抓手。牢牢抓住这一抓手,从以下两点利用好平台提升社区的治理水平。

1.完善平台建设,整合平台资源。数字平台作为智慧社区各类主体参与治理的主要场所,必须更进一步地完善平台的建设才能保证社区治理的顺畅进行。首先要对平台及时更新,减少平台的各种漏洞,还要加强平台的日常运营维护,要确保在平台上有问必答。其次,要将尚未接入平台的管理部门及时接入,以便整合社区资源,进一步提升社区的行政效能和资源使用效率。

2.在推广数字平台的同时,注意规范平台秩序。使用平台的人数越多,其所能影响辐射的面就越广,平台所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在社区范围内大力推广数字平台使用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主体参与不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秩序良好的平台往往更受群众欢迎,所以社区平时一定要注重维护平台的秩序,提高社区居民的使用意愿。总之,在数字时代,社区要建设技术成熟、效率顶尖、秩序清明的平台,以此助力社区的韧性建设。

(二)深耕数字管理体系,助力社区韧性管理

1.要学会正确使用智慧治理工具,催化技术与治理的良性反应。社区可以与本地的企业或者高校合作,邀请这些有能力的人根据社区实际帮助社区设计选取合适的智慧工具,并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智慧工具既符合社区实际,又能发挥最大效能。

2.是要积极探索和设计匹配用数字技术管理社区的权力机制,为提升社区韧性提供机制保障,确保社区韧性建设不会被制度和权力阻拦。

(三)形成学习总结制度,推动社区学习能力提升

上文已经提及社区学习能力的薄弱,是由于思想层面的滞后所导致的,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人的主观思想,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制度形成硬性规定,来形成学习的习惯。

1.可以从制度上规定在一定周期社区必须学习的次数,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形成学习能力。为了避免应付,要定期开学习汇报会,将学习心得形成文件汇总,并且交由专业机构评估,以证实学习的真实性。

2.社区的学习场所、时间、内容等要向公众公开,并且要邀请一定数量的居民到场参观监督,以确保社区的定期学习。上级也要定期对社区的学习效果进行巡查,对社区工作者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考核,来保证学习效果。总之,我们要通过制度来迫使社区提高学习能力,才能突破社区的韧性瓶颈。

结语

在人类文明发展至鼎盛的当今时代,为了保证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充实,社区的韧性化转型势不可挡。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数字技术为更快更好地提升社区韧性提供了新的窗口和机会。我们必须高度认真地对待数字韧性社区的建设,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当中。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GLE38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杰.数字时代,如何使社区更“韧性”[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04):105-111.

[2]张勤,宋青励.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J].理论探讨,2021(05):152-160.

[3]梁正.数字双赋打通韧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Z1):26-34.

[4]钟晓华.纽约的韧性社区规划实践及若干讨论[J].国际城市规划,2021,36(06):32-39.

[5]张勤,宋青励.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J].理论探讨,2021(05):152-160.

[6]施生旭,周晓琳,郑逸芳.韧性社区应急治理:逻辑分析与策略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03):85-91.

[7]梁珺濡,刘淑欣,张惠.从被动韧性到转型韧性:智慧社区的灾害韧性提升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2):47-54.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析数字技术在电力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数字技术对影视技术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动画“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