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的文化记忆建构
2024-07-10闫新雪梁延芳
闫新雪 梁延芳
一、引言
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非遗文化,激发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促进文化记忆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特定载体的文化记忆可能会导致其逐渐消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以纪录片的形式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民间舞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记忆,研究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对记录和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二、续故事: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的叙事内容
(一)古今时间叙述再现空间文化之旅
在纪录片中,采用古今时间叙述的方式,借助舞蹈特征呈现其历史背景和渊源,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介绍古代舞蹈时,可以利用历史文献、文物和考古发现等资料进行佐证和说明,增加纪录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例如纪录片《非遗·本心》所提到的龙舞,介绍其历史渊源时,通过查阅历史书籍、地方志、古代诗歌等文献资料,获取关于民间舞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重要信息。通过邀请专业的演员来重现龙舞的表演场景和舞蹈动作,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龙舞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纪录片《敦煌伎乐天》的第一集《飞天伎乐》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情景再现手法,通过演员的舞蹈表演和人物访谈,再现了常书鸿先生在巴黎求学期间的经历,以及他如何被敦煌石窟这一世界最长的古代音乐舞蹈画廊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最终决定回到中国投身于敦煌石窟的研究事业。该纪录片通过还原敦煌壁画中的歌舞场面,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敦煌舞蹈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总分式结构承载非遗文化记忆
总分式结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意识和思维方式。首先,在宏观叙事部分,纪录片可以对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为观众提供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其次,在微观叙事部分,纪录片可以深入挖掘每一个舞蹈传承人的生活体验和艺术追求,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展现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坚持和传承;[1]最后,纪录片可以对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发观众对民间舞蹈的关注和保护。例如,在纪录片《长江流域非遗舞蹈之美》系列视频·第1集《一起探寻奉贤滚灯之美》中,纪录片的开头讲述了奉贤滚灯舞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传承现状,通过简短的介绍为观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通过访谈专家、传承人以及表演者让观众感受到奉贤滚灯舞的独特韵味和舞蹈美感,引发观众对奉贤滚灯舞的兴趣。同时,纪录片还介绍了奉贤滚灯舞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探讨了奉贤滚灯舞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纪录片的结尾部分,对前面介绍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奉贤滚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通过呼吁观众关注和支持奉贤滚灯的传承和发展,引发更多人对非遗的关注和保护。
(三)情节化内容引发人们情感共鸣
情节化内容可以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情感表达,激发人们对民间舞蹈的情感共鸣。这需要纪录片制作人在真实反映事实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感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对生活素材进行故事化的裁剪与组合,让故事更加紧凑和生动。
三、学艺术: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的叙事形式
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传承文化记忆的过程,可以视为通过符号化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存储、传递和重构。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制作人会运用各种视觉和听觉符号来表现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2]当观众观看纪录片时,他们会对这些符号进行解码,将它们转换成具体的形象、情感和意义。这个解码过程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审美能力,以便正确理解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
(一)听觉语言反映文化底蕴
首先,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只能记录当下的时空,其解说词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桥梁。纪录片中的解说词不仅体现了纪录片的内在逻辑,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承担叙事的重任。[3]在一部关于阳信鼓子秧歌纪录片的开篇,制作人的目标是向观众展示阳信鼓子秧歌的发展历程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由于影片的时长有限,画面难以充分展现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因此通过解说词的方式使故事叙述得更加完整。在影片最后通过解说词还介绍了当今阳信鼓子秧歌的传承现状。其次,在传播非遗文化时,注重声音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丰富的音乐元素,可以更有效地塑造一个立体的追忆时空。该纪录片中,鼓子秧歌表演中的大鼓和大锣是主要的伴奏乐器,这两种乐器不仅声音浑厚、节奏鲜明,而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和地方气息。将它们震撼的音响效果与鼓子秧歌的灵动舞姿相结合,展现出阳信地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此外,大鼓和大锣的伴奏不仅仅是音乐层面的支持,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它们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历史,引领观众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二)视觉语言彰显艺术内涵
纪录片以纪实为本,而画面恰好能够还原和记录真实的环境、场景和人物形象,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纪录片的内涵和价值。首先,特写镜头作为一种电影语言,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4]纪录片《硬头狮子》中特写镜头的巧妙运用,不仅让观众对硬头狮子的制作工艺有了近距离的了解,更在无形中弘扬了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这些镜头仿佛是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深邃神秘的传统文化世界。其次,色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传递情感,以及为观众创造出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在关于阳信鼓子秧歌的纪录片中,在服装上,伞、鼓、棒、花的角色服装色彩艳丽。伞的扮演者服装颜色以白色和淡黄色为主,这种明亮的色调象征着阳光和活力,与伞在秧歌中的引领作用相呼应,展现出威严而又欢快的氛围;鼓子扮演者的服装颜色以黄色为主,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常被视为尊贵和权力的象征,这种颜色搭配旨在凸显鼓子在表演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他们矫健的身姿和豪放的个性;棒槌扮演者的服装颜色通常为红色,这种颜色选择旨在强调他们的力量感和矫健的身手;花扮演者的服装颜色以绿色为主,尤其是红褂绿裙的色彩搭配使整体装扮既鲜艳又不失端庄,这种颜色选择旨在展现女性的娇美和活力,同时也与秧歌表演中欢快热烈的氛围相契合。
四、寻文化: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的社会价值
通过记录与传承、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文化认同与教育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纪录片为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从地域传承到共同传承的文化传承
地域性特色是民间舞蹈的核心。地域性特色不仅体现在舞蹈的动作、节奏和服饰上,更体现在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上。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不仅能够维系人们之间的情感,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纪录片《远方的家》长城内外(77):边塞文化的活化石——横山腰鼓开篇便展示了长城边塞独特的地域特色,这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等,都为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纪录片通过横山区当地村民表演的横山腰鼓等,捕捉长城边人们的生活场景、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将地域性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纪录片的展开,观众会发现长城脚下的民间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体现。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人们突破了地域的界限,互相分享着舞蹈所带来的快乐。这种民族认同感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5]
(二)从个人记忆到集体回忆的群体意识
个人记忆是相对于集体记忆而言的概念,由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组成。集体回忆的完整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他将其定义为某个社会群体中成员共享过去经历的过程和结果。为了保持集体记忆的连续性,需要社会交往和群体意识来不断提取和传承这些记忆。集体记忆既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内涵,它们依赖于物质载体而存在。简而言之,集体记忆是由一个社会群体共同创造、保存和传承的历史记忆,它是社会交往和群体意识的产物,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在民间舞蹈类非遗纪录片中,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古老而厚重的民间舞蹈文化,成功地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紧密结合,能够为国内外观众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舞蹈世界。纪录片可以聚焦于中国多个地区的民俗舞蹈,如水族的甩帕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以及彝族羊皮舞、哈尼族舞蹈嘎尼尼等。这些非遗舞蹈不仅仅体现出身体的律动和音乐的节奏,更是集体记忆的载体。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个音乐节奏都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是本民族人民共同回忆和传承的文化遗产。[6]
(三)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文化认同
首先,纪录片制作人通过对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等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充分考虑纪录片所要呈现的内容,对其进行精准地提炼后巧妙地运用影视语言进行传播,有效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觉性,使观众自觉加入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队伍中。
其次,制作人还注重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纪录片作为民间舞蹈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旨在引导观众认识、理解并欣赏民间舞蹈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最终达到文化繁荣发展与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这两个层面相互依托、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纪录片叙事中文化内涵的逻辑架构。同时,文化自觉并不意味着守旧或排斥创新,相反,它鼓励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灵感,通过创新的方式营造当代社会的人文环境。因此,纪录片制作人在追求引导观众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间舞蹈。
五、结语
非遗纪录片是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文化记忆又为非遗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内涵。通过挖掘和呈现文化记忆中的细节、故事和情感,纪录片能够更全面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这有助于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非遗项目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文化记忆还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非遗纪录片,人们能够在情感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联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智慧和美好。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传达文化记忆的深厚情感价值,进而促使观众更加珍视和传承非遗项目。
参考文献:
[1]朱斌,张雅清.身份与认同:非遗纪实影像的“记忆之场”构建[J].天府新论,2023(03):131-137.
[2]陈文惠.让非遗民间舞蹈绽放绚丽光彩[N].汕头日报,2023-01-13(008).
[3]张敏.非遗题材纪录片文化记忆的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24.
[4]尚冉,韩丽.纪录片《舞蹈·非遗》:用镜头记录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J].四川戏剧,2020(12):149-152.
[5]刘广宇.非遗影像:传统、定义及论题域[J].民族艺术,2024(01):18-25.
[6]徐竟涵,王赫玺.非遗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传播逻辑与文化传承[J].新闻爱好者,2024(01):83-85.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山东‘非遗文化影视化表达”(项目编号:2023—WHLC—140);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山东‘非遗文化元素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探析”(项目编号:23C909210014)。
(作者简介:闫新雪,女,本科在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梁延芳,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创作与传播)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