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腔艺术发展困境及创新策略

2024-07-10田芳

参花(上) 2024年7期
关键词:秦腔戏曲形式

秦腔是陕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戏剧形式,历史底蕴深厚,其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巨大变化,而由于表演形式陈旧、资金与人才支持不足等原因,导致秦腔艺术发展陷入困境。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秦腔艺术的起源,并针对秦腔艺术的困境提出相应发展策略,以期为秦腔发展注入活力,推动秦腔创新发展。

一、秦腔艺术的起源

秦腔起源于西周西府的汉族民间歌舞,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表演形式。因西周西府隶属于秦国,故而被称为“秦腔”。秦腔在秦朝时期已经粗具规模,在此时期的演出常采用枣木梆子敲击的形式进行伴奏,因此也被称为“梆子腔”。秦腔发展到唐宋时期,开始与其他戏曲形式一同发展;至明清之后与其他剧种不断融合,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表演体系。秦腔最开始主要在陕西关中一带流传,形成完整的表演体系之后,逐渐流传至全国各地,成为深得民间群众青睐的地方戏剧形式。秦腔的起源、发展、传播都和当地的环境、社会发展、人文历史密切相关,无论是唱腔风格、表演形式,都充分体现了当地群众的审美。秦腔的表演通常从小切口着手,表现较大的场景,演员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诠释人物的情感变化,客观地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秦腔与陕西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部分经典剧目也集中体现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如《赵氏孤儿》《大登殿》《金沙滩》等。相比于其他的戏剧形式,秦腔的唱腔板式丰富多变,因此表演难度相对较大。但也正因为秦腔风格与众不同,在我国北方戏剧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腔艺术的发展困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给秦腔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这一时期,秦腔发展受到限制,大量的剧团解散,一些演员被迫转行,有的演员与民间班社搭班演出,主要用作农村地区婚丧嫁娶或者竣工、开业之类的庆典表演等。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在专业的剧院里观看高水平的秦腔艺术表演,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奢望。多年来,为了助力秦腔艺术发展,陕西以及西北地区的文艺工作者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虽然“振兴秦腔”的呼声一直未断,但是相比于越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的发展,其成绩仍然差强人意。这不仅与秦腔自身有着密切关系,也有社会方面的影响。

首先,传统秦腔表演的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难以充分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文化审美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尤其是多元艺术形式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导致秦腔艺术的观众数量在急剧减少。此外,从秦腔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表演的形式,还是表演的内容,均未跟上时代潮流,缺乏创新。

其次,现代社会中多元化的娱乐形式对戏曲艺术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任何艺术形式的长远发展都与群众的接受程度息息相关。在过去,观看戏剧是人们生活当中极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因此涌现出大量经典的剧目,成就了一大批秦腔艺术表演者,是人们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群众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而秦腔不再是群众的娱乐消遣的主要选择,市场份额迅速缩水,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因为群众审美的转变,许多盛极一时的戏剧剧场有的被迫改作他用,有的只能闲置,秦腔发展的舞台仅剩下农村地区的各种集市等。

再次,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秦腔的没落。秦腔振兴不仅需要良好的保护机制、一定的投入,还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新媒体成为群众娱乐消遣的聚集地,秦腔想要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再次走进大众视野,重获群众喜爱。但无论是保护机制的建立,还是发展环境的营造,抑或现代传媒的大力推广,都与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息息相关。

最后,剧团管理体系的局限性,限制了秦腔艺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剧团管理体系与外部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增加,剧团资金匮乏,难以为继,导致传统的剧目大量散失,秦腔传承人数量迅速减少,甚至造成秦腔艺术发展出现断代的现象,这也是秦腔艺术发展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三、秦腔艺术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加大扶持力度

秦腔艺术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能够为秦腔艺术的传承保驾护航,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抵御多元文化对秦腔艺术的冲击。具体而言,可以结合区域内秦腔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秦腔艺术发展提供助力。比如,陕西省相关部门针对区域内秦腔戏曲艺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秦腔艺术传承保护所应当遵循的原则,还明确了具体的保护对象,从组织领导、部门职能、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着手,对促进当地秦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划,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保护传承秦腔艺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进秦腔艺术进校园

首先,可以尝试将秦腔艺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纳入当地中小学课程之中,激发学生对秦腔艺术的兴趣,为秦腔艺术的传承注入新鲜力量。其次,可以结合学校条件,开办与秦腔戏曲相关的讲座,向学生传播与秦腔相关的知识。比如“秦腔脸谱文化”“秦腔表演技巧”“秦腔戏曲知识”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民间艺人担任教职工作,亲自为学生讲授秦腔知识,现场进行表演,以激发学生对秦腔艺术的兴趣。最后,学校可以举办与秦腔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秦腔的魅力。比如创设秦腔学唱舞台,鼓励各个年级、班级创办戏曲沙龙,组织学生观看戏曲艺人表演的影像,宣传秦腔艺术的精神,为学生提供学习秦腔表演与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秦腔的传承。

(三)创新表演内容和形式

秦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群众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此外,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和需求都在不断变化,秦腔艺术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表演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努力贴合当代观众的需求,才能受到当代群众的喜爱,进而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1.创新表演内容

传统秦腔剧目选材以历史故事、民间传奇,以及各类社会事件为主,以上题材也很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部分传统剧目由于内容过于陈旧、情节过于老套,难以使当代群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进行创作时,要结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生活背景,通过秦腔这一传统的戏剧表现形式,来讲述当代故事,激发当代群众的情感共鸣,进而让秦腔艺术重新焕发生机。以2023年7月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的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为例,该作品以几十年来在毛乌素沙漠奋斗的“治沙英雄”为原型,通过毛乌素沙漠从“千年沙漠”变为“万年绿洲”的故事,表现治沙人锲而不舍、努力拼搏的精神。演员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极具张力的唱腔,成功塑造出面对利益毫不动摇、始终坚持本心的角色形象,获得各界人士一致称赞。

2.创新表演形式

在传统社会中,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占据主流地位,戏剧艺术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戏剧艺术“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要想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秦腔艺术应该积极寻求变革,学习并借鉴流行音乐以及其他艺术的精髓,将歌舞、杂技、舞蹈等多种元素融入表演之中,通过创新表演形式激发秦腔艺术的活力,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支持。比如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推出的秦腔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该作品以秦腔为主,采用西洋歌剧的艺术结构进行衬托,并且采用“拼贴”的艺术形式增强视觉层面的美感,丰富了戏剧作品的内涵,将时尚之美与古典之美融为一体,赋予秦腔艺术旺盛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从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角度,通过融入现代元素、创新秦腔的表演形式,能够显著提升秦腔表演的艺术性,增强秦腔艺术的感染力。

(四)加大宣传推广

1.利用App和新媒体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非遗文化纷纷开始选择通过短视频、微博等进行传播,比如竹编、蜡染、刺绣、昆曲、京剧,等等。秦腔同样也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可以通过研发专门的App,或者与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平台合作,通过文字、音频、图片等不同的形式传播秦腔艺术,增强受众对秦腔艺术的认知,同时积极地与受众进行互动,增强秦腔艺术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具体而言,近年来,短视频逐渐成为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秦腔的特点,制作不同主题的短视频,包括与秦腔有关的服饰文化、脸谱文化,以及秦腔表演的精彩片段、表演绝活儿等,再通过短视频平台推送给广大群众,在满足群众好奇心的同时,提高秦腔在群众中的知名度。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首先,当剧院演出秦腔剧目时,可以通过电视频道、移动设备等多种平台同步播出演出的盛况。观众无论身处任何场景,只需借助相应的设备就可以收看演出,最大程度上增强秦腔艺术的影响力。其次,相关表演单位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与秦腔戏曲表演相关的场景,邀请现场观众参加活动,比如可以让观众尝试扮演自己心仪的角色,从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成功拉近秦腔艺术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秦腔是一门源于群众的艺术,只有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因此,秦腔艺术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通过不同的渠道积极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加入研究、保护、传承秦腔艺术的队伍中,使秦腔艺术得以在新的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五)重视培养传承人

在秦腔艺术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秦腔艺术才得以保存至今。从现阶段的情况看,虽然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展开对秦腔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但是要想真正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只依靠单纯的认定仍然不够。因此,未来还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对秦腔艺术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首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形式,让更多群众认识到秦腔的艺术价值,提高群众对秦腔表演的接受程度,进而激发更多群众参与到秦腔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其次,为传承人提供相应的资助,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他人,为秦腔艺术发展培养更多年轻人才。比如可以结合当地条件,开办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者建立传习场所,由传承人担任负责人或者出任教职,帮助更多人掌握秦腔表演的技巧,成为新一代秦腔艺术传承者。再次,结合本地情况,以社区或村镇为单位,不定期组织秦腔艺术传承人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以秦腔艺术的创作、表演、研究为主,每一个阶段培训结束之后,可以面向社会群众通过展演的方式展示培训的成果,并根据群众的意见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案,优化秦腔传承人的创作能力和表演水平。最后,为传承人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秦腔艺术。目前有很多传承人的年纪都比较大,自身精力有限,与外界接触的时间较少,部分传承人虽然技艺精湛,但缺少正式登台演出的机会,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对秦腔艺术形成错误认知,认为其无足轻重,进而不愿意学习,更不愿意成为传承者。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公演、区县文艺会演、村镇巡演等多种方式,为秦腔戏曲传承人提供更多在群众面前“露脸”的机会,让传承人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进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秦腔,成为老一辈传承人的“弟子”,从而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后起之秀。

四、结语

作为陕西地区最负盛名的地方戏剧形式,秦腔表演风格独特,题材广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被更多新颖、有趣的娱乐形式所吸引,秦腔发展也因此陷入困境。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秦腔艺术的重要意义,积极探寻秦腔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创新秦腔艺术的表演形式、丰富秦腔戏曲的表演内容、拓展秦腔戏曲的传播途径、加大传承人培养力度等方式,促进秦腔艺术在新时代传承不绝、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田芳,女,大专,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副高,研究方向:戏曲)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秦腔戏曲形式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小议过去进行时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