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丽·凄婉·幽微

2024-07-10李相斌王洋

参花(上) 2024年7期
关键词:西楼李清照词人

李相斌 王洋

“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这是晚清学者沈曾植对她的盛赞,透过那些珍贵的金石和泛黄的信笺,我们看到了一位聪慧率真的少女、一位惊世骇俗的才女、一位命途多舛的嫠妇。温婉清丽的辞章,香如兰芷的慧心,以及她辗转浮沉的一生,曾无数次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悸动。本文以李清照的人生轨迹为基本线索,循着易安居士人生的主要经历,对其词风进行梳理。

一、待字闺中,清丽自然

轻快明丽是少女时期李清照词风的主要特征。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早年生活安定、无忧无虑,因此少女时期的李清照自然对青春尤为感怀,显示出独属于那个年纪的青涩与纯真。这一时期的李清照多写一些闺情词,借此抒发懵懂少女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点绛唇·蹴罢秋千》便记录了她小时候荡秋千时的一段往事。时值盛夏,微风揉碎了醉人的芬芳,院内少女微喘,薄汗浸透了肩头的飘飘云裳,也温润了身后的阵阵梅香。正当她心满意足“慵整纤纤手”之际,突然笔锋一转,“袜刬金钗溜”,写出了深闺少女忽见来客的那种羞涩,慌乱中金钗滑落,就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将青春少女的那种顽皮娇羞描摹得淋漓尽致,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少女形象。

除此之外,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词人隐约记起她年少时期畅游清溪的一段经历。暮霭沉沉,酒酣未醒,一位少女醉卧于扁舟之内,飘荡在接天莲碧之间,恍惚间竟迷失了归家之路。日薄西山,酒兴酣畅,但由于天色暗淡外加醉眼迷蒙,使小舟一不小心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写出词人因贪玩而耽误回家,同时又找不到归途的焦虑与慌张,以至胡乱碰撞间扎进了鸟巢,惊起一滩鸥鹭,倍感尴尬。这首词简练自然、生动传神,以细腻的笔触,显示出词人年少时期欢快恣意、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使人艳羡。

二、新婚宴尔,细腻深婉

琴瑟和鸣、相敬如宾是古往今来所有夫妻的普遍期许。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了一生中最爱的人,她与赵明诚虽同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二人婚后一直过着相对朴素的生活。即使“饭蔬衣练”,他们仍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在人生志趣和追求方面,二人可谓知己。也正是由于这样一段比翼连枝的美满婚姻,李清照此时的词作大都柔婉芳馨、情感真挚,为我们展现了许多平淡、幸福的美好瞬间。

新婚宴尔,甜情蜜意。身居汴京的这段日子可谓是李清照夫妇最为幸福的一段时间。《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便是李清照在新婚不久后的一首闺情词,词中截取了婚后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将夫妻二人的甜蜜生活跃然纸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卖花人行走在大街上,担中梅花含苞待放,色比彤霞,惹人怜爱。“春欲放”将梅花的娇艳体现得淋漓尽致,晓露如泪、“犹带彤霞”表现出梅花的楚楚动人,婚姻的幸福使词人满眼皆是粉红的春色,但一想到“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就难免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信手撷取一枝梅花斜簪云鬓,让自己的爱人说说到底是谁更好看。全词活泼灵动,乐而不淫,描绘了李清照夫妻婚后的幸福生活。

三、辗转相思,离愁哀怨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馨和谐的婚后生活却在一场硝烟弥漫的政治斗争中陡然转变。宋徽宗时期,李清照的父亲惨遭陷害,这使新婚不久的两人不仅被迫分居甚至还面临被拆散的风险。新婚的甜蜜使词人对离别的酸楚体会得更加真切,在《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词人以素淡的语言将思妇心中那份离别的酸楚真挚地描摹出来。

落红飘叶,枯荷残香,清冷的秋意凌乱了思妇的单衣,也将她的牵挂融入潺湲的秋水流向远方。同是流水泛舟,此时的词人却再也没有那份纵情于藕花深处的愉悦,转而是菡萏香消、玉簟彻骨。幽香弥散,词人轻解罗裳,独登兰舟。在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借秋水泛舟平复愁绪的思妇在盼望着与丈夫团聚。“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衔接舟中所想,词人凭栏眺望,只求这群高飞的鸿雁能为自己带来一封爱人的书信。可是直至月满西楼,她仍然孤独地伫立在清冷的秋风中。下阕兴起势,“花自飘零水自流”展示出落红飘花浮水远去的灵动画面,其所象喻的是那份离别的萧索和人生的慨叹。在秋水葬花的叹惋中,词人遥想远方黯然神伤的丈夫,自己的情绪更加失落。“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王士祯在其著作《花草蒙拾》中提到,易安居士此句词虽脱胎于范希文,但其离别之意却远比“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更加真切,使人神伤。其真意与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全篇相思之苦推向顶峰,情感真挚自然不加雕琢。

四、颠沛流离,沉郁幽微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随着金人的入侵,夫妻二人逐渐聚少离多。追忆屏居青州的闲适恬淡,那些幸福的往事成了平复易安居士相思之苦的一剂良药。然而南渡途中丈夫的溘然长逝却给这位颠沛流离的苦命之人致命一击,使她猛地陷落到沉痛的深渊之中,一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词人这一时期所书写的一曲生命悲歌。国家破败,夫君离世,再加上寡居的孤寂以及长久的病痛,这一系列难以言喻的苦楚反复撕扯着她的灵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从下意识地寻觅出发,连用七组叠词将丈夫离世后自己那种举目无亲、孤苦无依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来。她在寻觅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最终结果却显而易见。伴随着清冷的秋风,词人的心境又马上落入“凄凄惨惨戚戚”的悲绪之中。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秋风刺骨,淡酒难敌,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感受中,那种愁风恨雨、彻骨寒肌的凄冷意境便应运而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飘零江南、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凭栏远眺,偶然抬头间似乎望见了年轻时遇到过的那群鸿雁。可纵使鸿雁依旧,传书之人却早已阴阳两隔,旧时“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那抹希望,如今也只剩下一阵哀叹。黄花憔悴,独守寒窗,从前那个仰慕五柳先生的青年才女如今也已经被岁月打磨得不成样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昏沉,淋漓的细雨裹挟着清冷的秋风,这境遇,早已不是一个愁字能说得清楚。全词紧扣悲秋之意,以愁思为主要基调,尖锐、精准地传递了词人哀痛欲裂的心境,同时又能不断击中读者的心扉,引起痛感的共振,深沉凝重,意境缥缈。

五、结语

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纵观李清照一生,其横溢的才情无时无刻不浸润着古今文人的内心。在浩瀚的诗篇中,我们看到的是她一生的缩影,从一个聪慧率真的少女到一抹独守西楼的孤影,再到一位久经丧乱的老者。似乎才女的迟暮往往比常人来得更加平淡自然,青春的灵秀与晚年的沉健既是岁月的痕迹也是生命的馈赠,经历过苦痛洗礼的她,对生命的感悟也更臻于成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李清照以其绝妙的词句,写出了艰难的时世以及变幻的命运。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种别样的韵度,造就一颗温婉清丽的“词心”,耸立成一座令后世钦羡的丰碑。

(作者简介:李相斌,男,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王洋,女,博士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本栏责任编辑 程淼)

猜你喜欢

西楼李清照词人
处暑西楼听晚蝉
春花秋月望西楼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词人的职业
好是怡情处,西楼长景真——中晚唐赏石家张祜
喝醉的李清照
月宫折桂的女子——写给西楼的《穿越白》
李清照改嫁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