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4-07-10张璐
张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极为丰富,沿用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措施,显然和实际的需求不相匹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在众多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非遗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实现有序且长效的传承。当然,非遗数字化保护过程也会面临分类体系不科学、数字资源标准不完善、重技术轻文化等挑战,使得非遗数字化保护效果不如预期。基于此,现对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目前,区块链、AI等数字化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获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赋予传统非遗新的时代元素,多方遗产保护主体对数字化手段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效果却和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尚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还未构建完善的体系。但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图文扫描、数字摄影、全息拍摄等新的采集手段,效果显著,非遗保护主体都应对此形成清晰的认知,并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保真方式储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借助虚拟技术直观呈现。这是顺应时代的变革,是非遗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
数字化技术提升非遗保护模式的科学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必须寻找更为科学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非遗在以往的保护中局限于文字、拍照等方式,此种保护模式容易出现图片失色、文本发霉等众多问题。科技发展极为迅速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带来新的机遇,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可永久储存非遗信息,使其成为长期的共享财富。民族文化是通过口耳相传、口传身授延续的活态文化,要使得信息属性完整地保存与显示,采取的保护方式应是活态化的。步入信息化时代后,我们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保留下来,这也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应着重探讨的内容。因此,以非遗保护作为切入点,通过数字化技术转移转化非遗的原生形态,由此变换非遗的生存方式,从而完整地呈现非遗原生环境,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目标。
数字化技术促进非遗信息的采集和储存
非遗种类繁多、形式丰富,收集与储存难度相对较大,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提升收集与储存的便利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非遗信息。与此同时,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在技术层面为非遗储存提供辅助,使得大量非遗信息可获得及时、长久的储存及灵活高效的检索。时间推移,原始文化环境渐渐消失,众多非遗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要保持完整的形式相对不易,而数字技术可凭借自身的修复优势,使得非遗可以更好地还原出来,不再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消失。
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延伸非遗的发展空间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都获得新的可能性。数字化采集与储存可更好地保障非遗的完整性,复原技术为非遗的传承奠定良好基础,虚拟现实技术延伸了非遗的开发利用空间。为使得非遗的原生信息环境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可利用先进的技术延伸传承范围,进一步延长非遗的传承时间,丰富非遗的内涵。例如,应用数字动画技术可将非遗场景再现,让非遗通过可视化的形式留存下来,不会再出现濒临消失的问题。将非遗信息利用互联网上传到平台中,让更多人可利用平台获得非遗信息,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数字博物馆是极佳的非遗展示平台,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民族艺术形式、民间工艺等进行转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重新建设非遗内容,促进非遗的高效开发与利用,以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提升非遗原住民地区的经济水平。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
分类体系科学性不足
非遗资源分类过程中,若是项目类属科学性不足,必然会给数据采集方带来不良影响,从而使得非遗资源的查找、管理难度加大。目前,我国虽已专门针对非遗资源构建数据库,但在分类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刺绣、玉雕等项目归属不够明晰,被直接纳入传统美术项目。同时,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被划分开,单独归为一类,且传统医药和其他项在名录项目分布当中,有着数量不均衡的问题。这些都表明非遗分类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后续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数字资源标准不够完善
非遗数字化建设如今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完善的机制体制,尚未构建采集、保存等一体化的标准体系。非遗数字资源的格式、硬件设备等并非固定化的,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便使得各省市的非遗数据库存在显著差别,对接、共享等方面都有着不少问题。若要实现非遗数字资源的高效整合,消除信息孤岛的问题,完善的标准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且需要结合非遗资源的开发、检索、保存等各方面需求,加强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
非遗体验感相对较差
数字博物馆、新媒体平台等传播渠道,通常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展示非遗信息,受众对非遗的体验几乎都是利用视觉、听觉,其他感官无法被有效调动,由此难以通过沉浸式体验来感受非遗的魅力,因而整体的非遗体验感相对较差。而在数字化技术日益进步的同时,已营造了具有互动性的非遗体验场景,相比于从前已在一定程度增强体验感,但场景塑造不够真实,很难让受众对非遗魅力形成深刻感受,也会相应地减弱非遗的趣味性。若要使得受众自觉接触与传承非遗,就必须要确保非遗体验感,这也是当下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数字化传承重技术轻文化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引入数字化技术,不仅要恢复文化生态环境,也需不断创新传播模式。对于数字技术给非遗传承带来的影响,我们除了要对其正向影响有清晰认知外,还应对负面影响有相应的了解。数字技术促进群众获得丰富的文化内容外,也会影响弱势文化的生存,如今的数字保护技术一味地强调视觉冲击感、文化独特性,而未注重非遗原本的精神追求,非遗的传播局限于表面化,甚少涉及文化内核。非遗是某个种群的风俗习惯、历史遗留,是文化传统内的非物质存在,作为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手段,数字技术必须要对文化有足够的关注,全方位地保护非遗的表层与内核。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往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灵活应用数字化技术,从而推动非遗的高效保护与传承。
打造科学合理的非遗数字化分类体系
非遗包含民族学、民俗学等众多内容要素,其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文化有着丰富的种类,呈现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也有着各具特色的载体,融合了众多的知识和体系,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就必须对非遗信息的内在联系有清晰的了解,并通过整合非遗相关资源,将所有相关资源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可以更为完整地认知非遗内容。需要基于非遗活态特征之上,通过分析知识系统性,由民族学、人类学等角度对知识构成进行探索,并做好知识的总结归纳工作。构建多层次的非遗信息分类体系,对反映知识的文献、人物、空间等进行科学划分,完整地展现与之有关的知识背景。通过信息技术采集完整的非遗信息,可使得人们对非遗的认知更为全面,促进人们的相互交流,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良好助力。
构建完善的非遗数字资源展示平台
数字技术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非遗的展示与传播活动发展空间也会更加广阔。例如,虚拟现实技术、特效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数字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应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应用,可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并做好资源的整理、传播、展示工作。数字资源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静态、动态、三维等展示,使得公众能够实现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有更多机会接触非遗,逐步提升对非遗的认同感。将数字化技术的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可使得非遗的生存空间、潜藏的文化内容受到全方位保护,并更好地还原出来。从目前情况来看,数字博物馆已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其利用生动的展示方式,使得受众有更真实的体验感,也为资源的高效检索提供便利。这实际上也表明了,应结合非遗的特性打造数字化展示平台,利用可视化手段使得各时期的非遗魅力都可全面展现。此外,还可将文字、视频等资源的整合效用充分发挥,从而有效还原非遗的核心内涵。
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需注重文化关照
当前,大多数非遗保护都是静态性的,此种保护形式不但不利于对无形文化、文化内涵、民族精神的保护,还容易使得非遗信息出现失真的问题。若要保证非遗的活力、真实性,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仅是有形文化遗产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还要将文化遗产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都包含其中,在文化遗产中引入各类信息技术,为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有效支撑。非遗是一个地区文化及价值取向的反映,包含文化记忆、民族气质等众多内容。遗产地居民不仅是文化传承者,也是创新者,为使得非遗潜藏的文化特性被更深层次地挖掘出来,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应注重文化底蕴的挖掘。
引导传承人与非遗拥有者积极参与
非遗数字化传承过程中,传承人和非遗拥有者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缺少他们的参与,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成效也将大大减弱。地方社会在文化系统中扮演着“中转者”和“传承者”双重角色,依据现有的经验传承文化传统,使得非遗和日常生活保持联系。与此同时,文化创意有助于非遗的长期保存。所以,在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为更好地突破文化困境,应引入更多的传承人和拥有者积极参与其中。传承人与拥有者在数字保护方面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他们可站在自身的角度对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进行观察,并提出独特的见解。促进非遗传承人的积极交流和协作,为其提供和数字研究机构合作的机会,开展专属的非遗数字文创产品研发工作,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得非遗数字化项目可切实落实到位。此外,对非遗拥有者的创造性、传播价值形成清晰的认知,构建专门的信息库,激发传承人、拥有者的数字化建设参与动力,并提供各类培训活动参与机会,使得拥有者和传承人可不断提升数字化传承与保护能力,非遗项目也可更加长久地保持活力。
加快非遗数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步伐
不可否认的是,非遗的数字化保存可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文创业与艺术业的产业化发展。构建非遗的图像、动画、视频等数据库,可有效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而在数据库内容更加充实的同时,其对非遗开发设计的灵感获取也可起到显著的作用。引入数字化技术后,文化产业和产品的属性、消费途径不断变化,人们更为倾向于便捷化的消费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交易形式。非遗的保护应注重和数字技术进行融合,积极打造以非遗开发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园区,并积极开发非遗市场,加强产品的保护。同时,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塑造良好的非遗产品形象,打响非遗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使其商业价值有效提升,也可真正实现古老非遗的完全开发。数字化保存实则就是利用新颖方式对非遗进行保护、传承、创新,使得非遗的审美及功能都和新时代民众需求相契合。但在落实具体工作时,尤其是产业延伸过程中,应充分展现非遗的文化魅力,使其长久保持完整性、充满活力。
综上所述,数字化背景下,各类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得以拓宽,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模式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手段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非遗保护与传承成效不如人意。因此,相关工作者应充分认知数字技术的价值,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打造完善的分类体系与展示平台,并积极鼓励传承人与非遗拥有者参与非遗数字化传承工作,同时通过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结合的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的整合和最大限度地展示、传播与共享,为非遗的长久生存与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