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归来月正圆
2024-07-09王月明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神话传说。石雕作品《嫦娥奔月》正是以“嫦娥奔月”这一传统神话为创作题材,通过当代的诠释使这一故事富有时代感。从作品的创作技法,传统与当代、具象与抽象的语境转换所营造的独特美感等方面,探讨这一作品如何给神话故事赋予新的生命,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
[关 键 词]神话;嫦娥奔月;传统;当代;创新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4-0042-03
文献著录格式:王月明.嫦娥归来月正圆:石雕作品《嫦娥奔月》对中华神话故事的当代诠释[J].天工,2024(14):42-44.
一、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的内涵及其文化意义
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神话故事,长期以来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而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这些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如何与时俱进,融入当代艺术创作,成为当代艺术家探索的重要话题。神话故事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一直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源泉。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明清时期的仕女画、神话题材的雕塑,再到当代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演绎,神话故事在不同历史时期被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
远古时期,嫦娥这个神话人物便已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扎下了根,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深沉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月亮的崇拜与敬畏。月亮在中华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女性的象征,也寓意着团圆和美满。嫦娥飞上月宫,成了月宫中的女神,与月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加具有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这一动人的情感故事,蕴含了人类永恒的追求:对生命与爱情的意义、爱与孤独等问题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汲取力量与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嫦娥形象不断丰富、演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仅具有月宫女主人的神奇身份,更成为代表女性美、智慧和高洁情操的标志性形象。在诗词歌赋、绘画雕塑、戏剧影视等众多艺术形式中,嫦娥的形象时而神圣,时而凡俗,时而悲伤,时而喜悦,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笔下的多重面貌。这一形象的多元化演绎,使得嫦娥成为中华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神话人物之一。作为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嫦娥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总的来说,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不仅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嫦娥的形象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因此,探究嫦娥形象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全新诠释,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悠久神话在现代语境下的文化意义。
石雕作品《嫦娥奔月》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诞生的。笔者将神话人物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让嫦娥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得以在当代重新焕发光彩。这种将古老传说注入当代语境的创作手法,使得作品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活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和精神共鸣。
二、石雕作品《嫦娥奔月》形象的塑造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简单地复制和传承,而是通过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嫦娥奔月》的创作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刻践行。笔者运用当代艺术手法,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富有创意的诠释,使得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具有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作品中塑造的嫦娥形象,集中展现了女性力量与自然美的结合。嫦娥踏着祥云冉冉升空,长袖随风飘舞,张开的双臂好像要拥抱整个天空,整体造型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有诗意的视觉体验。
石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当代社会,这一艺术形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笔者在创作《嫦娥奔月》这一作品时进行了新的尝试,每一个部位都经过精心雕琢,将智慧与汗水注入坚硬的石头之中,在每一个细节处都展示着力求极致、完美的艺术追求。作品所使用的汉白玉材质在背光下呈现出一种朦胧神秘之美,仿佛将那温柔优雅、美丽动人、遗憾离去的嫦娥带回到了21世纪。人们在欣赏这件作品时,不禁会被嫦娥那自信从容的神情所吸引,她挺拔的身姿、飞扬的衣袂,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个神话故事。作品采用极简主义的视觉语言,突出了嫦娥飘逸华美的形态。相比于传统雕塑作品中繁复精致的装饰手法,这件作品以简洁大气的线条勾勒出嫦娥飞升的姿态,赋予了作品强烈的当代艺术气质。这种极简设计不仅反映了当代观众对艺术品追求视觉洁净的审美倾向,也体现了笔者对于雕塑形式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作品将嫦娥形象塑造得大气磅礴,也为观者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使整件作品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力量感。简洁大气的线条勾勒出嫦娥仙子飘逸的身姿,刚柔并济的曲线赋予了作品迷人的律动感和优雅韵味。浑圆饱满的造型,恰到好处的夸张比例,使得作品既具有典雅的气质,又注入了现代设计的时尚元素。以动态和剪影造型勾勒出对理想的追求,引发观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探索。这种将古今贯通,寓意深远的创作手法,无疑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更加厚重的人文内涵。
笔者精心雕刻出的嫦娥形象,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散发着独特的女性魅力。她既是追求自由的勇敢女子,又是眷恋自然的诗意化身。这些丰富的内在意蕴,通过笔者精湛的技艺得以完美呈现,给人以美的震撼和精神洗涤。作品中对嫦娥形象的塑造,生动地表现了女性的力量。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女性既是维系家庭和谐的贤妻良母,又是追求理想、勇于奋斗的卓越个体。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正是对这种女性精神的生动演绎。笔者以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让这个古老的神话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诠释了女性在追求自由与理想中的坚韧与智慧。
总的来说,《嫦娥奔月》这件石雕作品,通过简洁时尚的造型语言,将传统文化形象和现代审美相结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视觉表达。这不仅丰富了当代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观者呈现了一种别具特色的东方美学体验。
三、传统与当代的和谐共舞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塑和诠释已经成为艺术家探索的重要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素材。如何将古老的文化符号融入当代艺术语境中,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艺术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石雕作品《嫦娥奔月》以独特的创作技法和对传统与当代语境的巧妙转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作品不仅展示了笔者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全新诠释,更体现了创作技法上的大胆创新。
《嫦娥奔月》的创作技法独具匠心,融合了圆雕、浮雕、线雕等多种雕塑技法。这些技法的综合运用,使得作品在形态上更加立体、生动。同时笔者还巧妙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皮影剪影元素,将其与当代抽象表现手法相结合。这种跨界的艺术融合,不仅为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了传统与当代的和谐共舞。皮影戏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其独特的轮廓线条和阴影效果为观众带来了朦胧飘逸、梦幻缥缈的视觉体验。在石雕作品《嫦娥奔月》中,笔者借鉴了皮影剪影的艺术语汇,为嫦娥形象赋予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嫦娥的轮廓线条在保持一定抽象化的同时,又不失其神话传说的神韵。她踏着祥云冉冉升空的造型,更是营造出一种飞升月宫的神圣感。此外,笔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光影效果,使得作品背光展现出一种朦胧神秘的视觉美感。这种光影的处理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了传统与当代的完美结合。笔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追求为导向。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符号深层内涵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代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审美需求。这种以当代视角审视和诠释传统文化的做法,使得《嫦娥奔月》在保持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也具备了强烈的当代气息。
综上所述,《嫦娥奔月》以独特的创作技法和对传统与当代语境的巧妙转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和谐共舞的美丽画卷。这一作品不仅展示了笔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诠释,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传统与当代如何结合的重要视角。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嫦娥奔月》这样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作品。
四、结束语
石雕作品《嫦娥奔月》通过独特的艺术处理,成功地将中国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的内涵与当代语境相融合,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通过独特的美感,唤起了广大观众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在第四届河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上,石雕作品《嫦娥奔月》荣获金奖。更重要的是,这件作品成功地将“嫦娥”这一历史文化符号立体呈现,定格在当代人的心中,使之成为美丽与传承的象征,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观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这一传统神话故事通过跨越时空的艺术创作,得以在当代得到全新的诠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其文化内蕴。
(编辑: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