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空间语言探析
2024-07-09曹胡霞
[摘 要]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建筑师。她的建筑作品打破了传统建筑空间的形式,为建筑空间公共性的判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扎哈·哈迪德建筑作品的线与空间的流动性、以光营造空间维度、公共化的基地设置等方面分析扎哈·哈迪德塑造建筑空间的鲜明特征。
[关 键 词]扎哈·哈迪德;建筑空间;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TU2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4-0015-03
文献著录格式:曹胡霞.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空间语言探析[J].天工,2024(14):15-17.
扎哈·哈迪德生长在一个开放而又追求进步的环境中,这个天马行空的鬼才,终其一生都在打破各种传统的条条框框。她渴望能够诠释出不同的视觉美学,赋予建筑物一种全新的优雅气质及和谐感。她很早就决定颠覆传统,建造一座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建筑物,诠释她无穷的想象力。在她的作品里,流动性和曲线美是最有力的语言。通过一个个钢筋水泥创造的奇迹,扎哈·哈迪德颠覆了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让世界爱上了曲线和流动的“扎哈形状”。
扎哈·哈迪德相信,建筑共享着城市的公共性维度,设计和建筑都在努力使生活变得更加愉快、舒适以及充满激情,建筑设计应当服务于公众生活。营造何种空间、人们对空间的认识、空间形态如何作用于人的活动,这些是扎哈·哈迪德一直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她试图构建一个开放的、能够为人们提供多种利用功能的空间。扎哈·哈迪德以自己独特的设计方式和先锋的设计语言,诠释着建筑空间中的多种维度。
一、线与空间的流动性
扎哈·哈迪德在中国游历时,河流对于地形的切割所形成的流动感,推动她思考文脉的概念。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大多以线条为基础,通过线条的重叠和切割,达到了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她把自由的空间像音乐家作曲一样糅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生命的动感空间,展示了城市生命力的喷涌和流动。人们可以自由移动在各个空间中,空间之间没有任何隔阂或是阻碍,真正开拓了一种全新的视野。这些被赋予了独特功能的“线”在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且多变的运用。她始终坚持流动性的空间和个性化的曲线造型,同时也塑造了建筑空间内部多元的社会功能。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并不刻意模仿自然形式,而是吸取自然的灵气与活力。如,北京的地标建筑群“银河SOHO”的设计源于自然的启迪,同时借鉴中国传统院落相互连接的格局,有着令人惊叹的蜿蜒曲线和弧度。它由5个连续的、流线型的形体彼此配合,通过桥梁连接形成了一个无死角、具有流线型的整体。整座建筑仿佛是从土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从地面延伸到墙体、屋顶,然后再回落到地面,将参观者包裹在其中。曲形墙体的设计兼具柔软性与流动性,还具有延伸空间的视觉效果,大量设置的曲线缓和了空间的僵硬,柔和的弧度为空间带来了包裹感和亲切感。跟随自然无棱角的线条,以曲线轮廓为主的空间装饰元素会给空间里的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感觉还会扩展到对整个空间的认知。视觉上的丰富就像是一种以视觉为中心的多元叙述模式,多个消失点刺激着观众的感官,空间演化成了一条让游客可以对自然进行探索的通道。因此,在设计中应更多地考虑曲线的运用,帮助建筑内部空间与自然世界建立联系,以独特的弧形曲线拉近人与空间的距离。
维特拉消防站是为一家大型家具公司制造厂进行的设计,设置了一个强调疏散和流通的公共空间,可供人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选取疏散路线。消防站的室内空间充斥着线性感,门、窗、墙、柱等建筑元素都可以被看作是交接线或曲面的细分线,营造出一种线性的交错和张力。一系列线形起到了限定空间的作用,这也是该建筑概念的起点。车库落地窗使用了倾斜的金属部件来对玻璃进行划分,黑色的线条与室内的倾斜墙壁和天花板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倾向性的视觉感受,使空间看上去具有动感和冲击力。[1]消防通道内部采用了长度不一的平行直线照明,与长条形的办公桌、窗口相互呼应。车库内的曲线车道用来指引消防车,楼梯扶手上的线条变化,使逃生路线变得更加明朗,具有明确的视觉导向作用。作为建筑形态的基本形式之一,“线”的理性能够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相较于点和面,精确合理化的曲线更擅长表现动静,使设计表达得更清晰。
扎哈·哈迪德始终认为,一座优秀的建筑应当是流动的,并且能够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的组织原理不是框架,而是流动的状态。在打破传统建筑空间的同时,重建人与空间、人与人的关系。她的建筑作品是在对既有环境的探索中去发现和创作的,提醒人们要注意空间本身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推动人们思考原野是如何穿越山丘的,洞穴是如何展开的,河流是如何蜿蜒的,山峰是如何指引方向的等。
二、以光营造空间维度
灯光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光与影的交互作用下,灯光设计恰如其分地渲染着空间氛围。在建筑空间中,灯光不仅是一种照明手段,更是整个空间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扎哈·哈迪德是一名非常擅长用光来塑造空间的设计师,她拒绝用灯具设计来提升视觉效果的诱惑,转而将光线视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她的诸多建筑作品中,光线的处理都富有强烈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她经常将几何线条转化为漫射的光和曲线。灯光不仅起到了照明的作用,也起到了体现公共空间的服务性特征、强调城市空间功能的作用。扎哈·哈迪德的代表作“北京丽泽SOHO”是一个内部中空、由两个扭曲的塔楼组成的建筑。梭形的中庭空间部分采用了高透的玻璃幕墙,时刻将自然光线收入空间的视线之中,办公区域则是使用了双层深色玻璃。在纯玻璃幕墙的建筑中,达到了虚与实的反差。同时,也让不同楼层的人有了更多的视角和更舒服的观察点。光源的通透性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空间感,空间的透明性与人的视觉有着直接联系,视线的贯通可以让人们从空间的不确定性中解脱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视觉上的享受。
扎哈·哈迪德期望用灯光的语言赋予建筑物生命感,光线搭配的细节能更好地体现特定的空间气氛,诠释出不同的视觉美学。她在设计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时,将绽放的芙蓉花花瓣在梅溪湖上荡漾出层层涟漪的画面提炼出来。从空中俯瞰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它的外形宛如三朵绽放在河畔的芙蓉花,艺术馆、大剧院和小剧院的艺术形态犹如荡漾的水波纹。光线的布置循着花瓣展开的方向,蜿蜒的灯光线条在建筑形体上缓缓展开,跟随空间从立面柔和地过渡到天花板和地面。人们的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在实质上构成了整个灯光设计项目的最终目的,天花板上随着建筑形状而流动的灯光逐渐变化、环绕、上升,整个空间仿佛变成了一片璀璨的星空,在刚与柔之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另外,扎哈·哈迪德在设计中利用灯光的明暗、灯具的造型差异来替代公共空间导视系统中的文字或标语,有效发挥出引导作用。如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天花板上排列着大小不一、疏密各异的菱形灯片,它们都一致地指向空间的各个出入口。不同尺寸的照明灯具结合菱形灯具的指向,吸引人们产生走向聚焦处的行为冲动,通过照明和平面导向要素的组合,实现对行人路径的引导。
在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灯光设计被看作是建筑结构设计体系的一部分,她重视灯光对公共空间环境产生的审美效果,以及由此给参观者带来的丰富的视觉体验。灯光设计已经成为塑造高品质公共空间的必要手段,人们能够感知到光影效果的变幻带来的愉悦感,从而产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此来加强公共空间的特性。
三、服务大众的“公共化基地”
在西方语境中,“公共”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kom-ois”和古拉丁语“poplicus”,多与“人民”“公众”联系较为密切。[2]“公共性”属于跨学科的概念,在政治学、哲学、建筑学等领域内有着不同的解读,在建筑设计领域,公共性具有人文主义理想,是指在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下,以服务大众行为意义和生活的便捷为主旨,常和公共空间相联系。公共空间本质上是关于人与人如何联系在一起,人们去向何处和在何处相遇是其核心问题。生动并令人愉快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键,它往往被定义为是面向公众、面向城市,并且是具有“平民”身份的城市或建筑空间。深度审视“公共性”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能够帮助我们思考在创造公共空间时,如何更好地创造空间之间的公共性,如何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对人的基本关怀。
扎哈·哈迪德在“公共”“基地”“建筑形态”等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她从社会学的视角剖析了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位置与功能,并试图通过建筑、基地等的公共化,来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扎哈·哈迪德看来,建筑应该为城市公众生活提供合适的空间与场地,并逐步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服务。她致力于将基地和建筑转变为一个融合了多种都市生活方式的公众空间。在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作品中,她常常把基地的中央区域作为一个城市的公用设施,对其进行多层次的处理,使其更适合公众的社会活动。除此之外,她还擅长结合周边环境及基地形式,把建筑物内部的交通和城市的交通连接起来,形成空间与公共道路的互融,使建筑物具备城市的公共性。[3]
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与中国园林的造园理念给扎哈·哈迪德的设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留下的第一件建筑作品——广州歌剧院,采用“圆润双砾”为设计理念,取自珠江上的砂砾之意,整座歌剧院由“大砾石”和“小砾石”两部分组成。在这个空间中,基本上没有完全笔直的建筑构件,而是曲线和弧面相互对应,为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秩序感。一步步走进这座建筑,犹如被整个地形包围,人们会逐渐融合进去,最后与建筑物合为一体。她用建筑的形式来模仿自然的地貌,突破了“人”与“景”之间的界线,把“景”融入建筑的形体与空间之中。广州歌剧院是将扎哈·哈迪德提出的“基地公众化”的概念与“场地景观”的设计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代表作。歌剧院的绿地和入口平台,以其流线型的空间形态,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利用花岗岩作为表皮让建筑的质感更加接近自然,三角顶棚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空间,并对人流进行了组织和引导,配合着草坪、入口平台,达到了基地的公共化效果。建筑内墙与外墙一样,全部由流线型结构与几何体组成,没有一丝棱角,观众席也是以多边形为基础,既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视野,又能给人一种被包围的感觉。大面积的玻璃使室内空间与户外环境形成一种视觉上的沟通,营造出一个连续流动、人与景和谐的动态空间。[4]
扎哈·哈迪德的多件作品都在探讨建筑空间的公共性。她用自己的艺术思维方式引领建筑艺术表达形式的潮流,创造了一种“无规则”的、自由构造的、充满创造性的空间。对于她来说,物质性的空间只是一种媒介,比空间更重要的是空间的使用者。扎哈·哈迪德曾说,住在她设计的建筑里的人的健康和幸福是她最关心的事情。如果将一切排除在外,包括建筑的形式等,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人们在建筑中、在空间中都需要有美好的感觉,这就是她所讲的健康和幸福。扎哈·哈迪德大胆的非传统的建筑作品改变了我们对建筑能做什么的理解。建筑师要结合实际体现出想象力,戴着脚镣跳舞,如果满世界都只是“方盒子”,建筑将失去意义。
四、结束语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设计实践影响的不仅仅是建筑物,更是以建筑为起点向外延伸的城市公共空间,乃至公众生活。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具有视觉吸引要素和功能可见性,能够为公众带来愉悦感和舒适感。在倡导社会人文价值的当今时代,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因此更应该强调把公共性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城市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这件艺术品的“美”,应当凝结着公众的集体意志和城市的集体性格,反映着社会对人的关注。与其他建筑相比,公共建筑应该更好地展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空间的开放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参与和使用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张艺,丁治宇.建筑室内外动态构成的协同化概念:从德国维特拉消防站设计解析谈起[J].建筑与文化,2018,173(8):221-226.
[2]刘二爽.公共性语境下当代美术馆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0.
[3]李静薇,刘松茯.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下)[J].城市建筑,2009,54(3):136-137.
[4]魏大旭,程伟.“扎哈的梦与真”广州歌剧院建筑设计浅析[J].居舍,2019(10):115.
(编辑: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