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庆藏族民居建筑表现特色研究
2024-07-09雷买买
[摘 要]迪庆藏族民居在中国民居领域中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是藏族高原文化的具体表现。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迪庆藏族民居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创造出了有别于其他藏族聚居地区的地域性民居建筑文化,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迪庆藏族民居为核心,对其形式结构、建筑功能、装饰纹样、色彩呈现进行分析,梳理迪庆藏族民居的文化内涵,归纳民居的类型和特征,总结藏族民居的装饰特色,丰富现有的云南迪庆民居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传统地域文化。
[关 键 词]云南;藏族;民居建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4-0018-03 文献著录格式:雷买买.云南迪庆藏族民居建筑表现特色研究[J].天工,2024(14):18-20.
一、云南藏族民居的形成背景与演变
迪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具有神奇的滇西北高原景象,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沃土,同时也是“藏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的核心区域。迪庆州作为一个枢纽地带,便捷的交通以及多民族密切来往,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建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根植于该民族成熟的文化体系之中。迪庆藏族民居建筑体系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不仅是因为其拥有全套的建筑技术,更是因为灵活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创造出多种建筑类型,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藏式民居建筑从最初的地穴逐渐向地面空间发展,建筑物层数由单层向多层发展,建筑材料从泥、木棍向卵石、毛石木柱方向发展,营造技术从架设木骨泥墙技术发展到木楞架房、砌筑石墙。
迪庆藏族民居在独特的环境、气候、资源、交通影响下,形成了以夯土技术与木构架相结合的民居建筑体系。丰富多样的建筑模式表明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多次变迁。
二、藏族民居的建造工艺
建房是藏族人民一生最重要的投资,建造一栋藏房,从筹备到建成,往往要花费数年时间,建造过程主要包括备料、石脚垒砌、夯筑墙体、竖柱立框架、铺设屋面、房屋装饰等复杂工序。木材是传统木结构藏族民居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迪庆州森林资源丰富,出产云杉、冷杉、高山松、云南松、落叶松等。云杉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木材[1]。备料所选木材多为当地盛产的杉木或松木,要风干一两年,由建房师傅确定各构件数量,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榫卯。藏族居民对选址也颇有讲究,建造房子前要请一位大师傅,大师傅同意后再请活佛来看地基,经过基础开挖,底部以大量石块堆砌,墙面为土墙,由人工夯筑而成。墙体底厚5米左右,向上逐渐收分(逐渐减小),一层土墙夯筑完成后进行立框架,藏民称为竖柱,立柱从中柱开始,再竖起第二根柱子。然后,架设两根支柱之间的吉祥梁,再连接其他梁柱,竖中柱要请很多人帮忙,要举行专门的竖柱仪式。待主体框架完成后,随即搭建屋架,铺设木楞、楼板。
迪庆高寒坝区藏族民居使用人字形双坡屋面,闪片与闪片间形成的凹槽便于排雨除雪,屋顶材料的闪片,取材于当地特有的树种,即云杉、冷杉,具有抗冻性能好、材料轻巧、翻修方便、装饰性强等优点。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内的房顶屋面均使用此种材料。藏族民居营造技艺在香格里拉德钦等地广泛流传,以夯土技术和木构架相结合形成的碉式藏族民居建筑和高原坝区的闪片房是迪庆藏族人民主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智慧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藏族民居的类型
(一)高原坝区的闪片房
云南迪庆州的建塘镇、小中甸镇、格咱乡等地区位于高原,气候寒冷,多选择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的房屋,主要以土木结构的闪片房建筑形式呈现。这类民居规模较大,气势雄伟,因其独特的建造技艺、丰富的使用功能、颇具艺术价值的装饰、绚丽的装饰色彩而享誉迪庆。
闪片房(见图1)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夯土外墙厚达1米,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二楼楼顶面上加铺约20多厘米厚的土层,有着为数不多且较小的窗户用于照明和通风。在功能上,这一民居建筑具有保暖抗寒的作用;屋面材料必须有较强的抗冻性,因此用“闪片”最佳。“闪片”多以冷杉木为材料,经过楔劈处理的“闪片”板面,其上呈现出一系列自然且细长的凹槽,这些凹槽不仅有助于雨雪的顺畅排出,而且显著提升了结构的排水性能。这些“闪片”直接覆盖在木檩之上,巧妙搭接起来。为了增强其稳定性,防止被风吹翻,还特别在木片上压置了石块。尽管这种自然搭接的方式使得“闪片”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缝隙,但这些缝隙恰好为通风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确保了结构在雨季时不会出现漏雨的问题。整个设计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充分展示了设计师对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双重追求。在香格里拉高原坝区民居中,“闪片”屋面是一般黏土瓦片所无法替代的。因为“闪片”有着黏土瓦片所没有的优点,即轻、抗冻性能好、翻修方便、使用周期长、为可再生资源。闪片房的底层一般为牲畜棚以及堆放薪柴的地方。二层堂屋空间宽敞,不仅作为日常起居的中心,也围绕着中央的火塘进行烹饪和取暖。在节庆、婚嫁等场合,人们还会围绕中柱举行各种仪式,增添了堂屋的文化内涵和社交功能。屋顶夹层的设计则独具匠心,作为一个干燥通风的空间,它主要用于存储草料和杂物,是闪片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需求,还具备了保温隔热、通风避雨的功能,体现了高效利用空间的设计理念,展现了当地人的卓越智慧。
(二)河谷地区的土掌碉房
土掌碉房多见于迪庆奔子栏、羊拉、拖顶、云岭、燕门等干热河谷地区。河谷平顶土掌碉房多为三层楼房,四壁或筑土墙、或砌石壁,屋顶以木料作垫,铺覆黏土、风化石,夯实夯平,可以在上面活动及晒放粮食。德钦、香格里拉市东旺乡一带多为高山峡谷,民居建筑大多依山而建,用“地垄”的方法,顺地势的高低先架梁木,构成下层,上层则依山势而平整土石,再架梁木,巧妙利用自然的山势走向作基础,使房屋坚固结实,提高利用率。先筑墙,再竖柱架梁,或者先竖柱架梁,再筑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土掌碉房一般为三层,高者达四至五层。土木结构,砌石为地基,夯土为实墙。在构建过程中,每层都严格遵循了传统的建筑工艺。首先,架设大梁,搭建楼楞,再铺设细圆木作为基底,其上覆盖荆棘树叶和夯实的土掌,最后铺设地板。屋顶则采用名为“阿杂萨”的黏性土壤夯实并抹平,这一特殊设计不仅保证了屋顶的稳固,还使其成了理想的脱粒和晒粮场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楼屋顶的一角还设有香灶。在功能布局上,这些建筑通常底层作为畜厩使用;二层则设有堂屋、卧室和仓库,堂屋内还设有火塘、神龛和水亭,部分房屋在火塘正面砌有灶台,用以供奉灶神;三层则设有经堂和卧室,经堂内部油漆彩画,显得华丽与庄重。此外,部分碉房还设有内天井,这一设计不仅优化了室内采光和通风功能,还增添了建筑的韵味与美感。
四、藏族民居的功能特点
(一)实用性
藏族民居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地理和资源条件,以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例如,碉房通常采用石木结构,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云南迪庆藏族民居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内部布局特色、外墙装饰等方面。这些特色使得藏族民居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二)文化性
藏族民居中的装饰和布置也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传统。
(三)地域性
藏族民居的设计和建造还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形和环境。例如,依山而建的碉房可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同时能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迪庆民居在长期的实践中将藏族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相融合,极具地域性。
(四)传统性
藏族民居保持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技艺,许多建筑元素和装饰手法都是世代相传的。这使藏族民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藏族民居不仅满足了居住者的实际需求,还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是藏族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五、藏族民居的装饰及色彩表现
藏族民居的建筑装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其建筑装饰艺术受藏族传统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通过雕刻、描绘、赋彩等多种技艺,对门、窗、梁、柱、屋檐、墙壁等装饰部位赋予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样,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精神向往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一)墙面装饰
藏族民居的墙面多为夯实的土墙,也有部分墙体为石墙,外部的墙面用当地特有的一种白漆进行涂刷。迪庆藏族民居的墙面装饰非常讲究,在室内墙面上,多绘有蓝色、绿色、红色等颜色的条纹。另外,户外的门檐、窗檐是由两排整齐的方木伸出墙外,并悬挂有颜色的、较短的褶皱窗帘。门框和窗框都是黑色条纹,窗户则是白色的格子窗,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门、檐、梁、柱、窗装饰
门、檐、梁、柱的装饰技法主要有雕刻、彩绘、张贴等。雕刻师傅依据不同装饰效果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雕刻手法,线刻、浮雕、圆雕、暗雕都有涉及。彩绘主要体现在檐、梁、柱、窗上,一般绘制具有文化内涵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藏族人民或从自然界中提取,抑或是藏族祖先保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是生活在当地的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逐渐得出对美的认识[2],装饰图案有植物、动物等。
藏族民居的窗户通常较小,这是由于藏区海拔高、气温低、雪常年不化的缘故,所使用的冷杉木也是为了适应寒峻的环境。而门是藏族民居中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是整个民居建筑的第一个建筑形象,也是民居的入口。
(三)色彩
藏族民居色彩与藏族的地域环境、宗教信仰、等级意识以及民族风俗密切相关。民族性是各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延续,代表性因子有民族结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节庆活动、审美习惯等[3]。相对来说,高原环境艰苦,但藏族人民不忘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喜欢用鲜艳纯净的色彩。色彩崇拜深深地渗透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尤其在民居建筑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藏族人民的信仰中,不同颜色承载着不同的寓意。在许多地区,藏族民众都表现出对白石的崇拜,将白石放置在民居墙头,甚至将墙面涂刷成白色。而黑色则多用于门、窗等位置,寓意防止外邪入侵。这样的色彩使用彰显了藏族独特的审美观念。通过精心选择和使用色彩,藏族人民在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结束语
从云南迪庆的民居建筑可以看出,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这里的民居建筑仍然是那么独特,这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藏族民居建筑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高原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中国民居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汉两族文明融合、文化交融的见证。藏族民居建筑具有非常独特而美丽的形态与风格,给人一种简单、神秘、粗犷的美感,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建筑的独特认识。
参考文献:
[1]杨旸,强明礼.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框架构造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65-168.
[2]贡嘎·加措.藏族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3):13-14.
[3]单军,吴艳.地域性应答与民族性传承:滇西北不同地区藏族民居调研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0(8):6-9.
(编辑: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