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演进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4-07-09马学广林之涵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技术

马学广 林之涵

收稿日期:2024 - 03 - 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上通道安全视阈下中国海外战略支点体系构建、演变和治理研究”(项目批

准号:4237117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学广,男,山东临沂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

治理、海洋安全与全球海洋治理。

林之涵,女,山东济南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发展与管理。

摘 要:在技术—经济范式的框架下,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科技创新的突破,更体现了技术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它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遵循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不断突破传统生产力的局限,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式提升。同时,经济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也推动其不断演进和完善。在实践进路上,可以通过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策略,为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传统生产力;技术—经济范式;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4)03 - 0080 - 10

一、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一)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

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发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1];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生产力的飞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5]。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新一轮世界科学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占据制高点,开辟新发展领域,培育新动能并提升竞争力。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6]。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凝练概括,“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

新质生产力的“新”指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上。新质生产力能向“新”而行,因为它代表新兴技术,能够创造新价值并形成新水准、新业态和新兴产业,但并不意味新质生产力片面追新求新,只看到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路径,而忽视甚至放弃传统产业。实际上,新质生产力不是将创新与守正对立起来,也不是把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对立起来。其实,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立”与“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传统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市场、资源等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否定、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通过新科技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传统产业的地位。但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因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和高投入,如果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很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市场混乱以及泡沫化的产生和扩散。同时,推动产业发展,不能只推行单一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新质生产力的“质”落脚点在高质量,主要体现为高效率、高质量、高效能,强调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支持与促进。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种动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协调性和包容性,这需要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及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使其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高质量发展又为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二者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提升,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和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上。任何时期的生产力发展,都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迭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7]。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存在,我们必须尊重。所以,在领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义时,应尊重产业规律和避免盲目跟风。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不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只有准确把握、科学运用规律,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推进,才能全面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战略意图。因此,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学技术的交叉和交融。

(三)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

在传统生产力条件下,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资源投入,是通过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的,存在高度消耗资源能源造成“资源诅咒”的问题。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出来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显著区别(具体详见表1):

表1  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主要区别特点 新质生产力 传统生产力

科技基础 先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系统 机械化、人力和传统的生产工艺

信息化程度 以信息化为核心实施全面数字化管理 口头传递、纸质文档或简单电子表格

灵活性和创新性 协同高效,更容易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在生产流程和组织结构上较为刻板,难以快速调整和应对市场的变化

人机协同方式 深度融合,由人发挥创造性和决策性作用 相对独立,机器负责辅助性工作

可持续发展性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在较长时间内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市场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更快,对市场变化更加敏感 反应速度较慢,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的过程较烦琐

1.科技基础不同。传统生产力是在相对简陋的技术基础上,依赖于机械化、人力和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相对固定,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易受人为因素的制约。新质生产力则依托先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系统,包含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更加智能、高效、信息化,具备更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信息化程度不同。传统生产力的信息流有限,主要通过口头传递、纸质文档或简单电子表格进行,信息交流方式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利于实时决策和资源优化。新质生产力则以信息化为核心实施全面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系统等手段,迅速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协同作业,更容易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3.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同。传统生产力在生产流程和组织结构上比较刻板,难以快速调整和应对市场的变化。然而,新质生产力强调灵活性和创新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更容易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倡导开放式创新,通过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另一方面,打破传统生产力的垂直整合模式,更利于提高创新的效率和速度。

4.人机协同方式不同。传统生产力的人机关系相对独立。具体表现为:工人执行具体生产任务,机器负责辅助性工作,人力资源和机器资源难以实现最优的协同效应。新质生产力通过人机协同方式,实现人机之间深度融合。具体表现为:人通过控制、监控和优化数字化系统,发挥创造性和决策性作用,机器则负责执行烦琐重复的任务,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5.可持续发展性不同。传统生产力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难以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匹配。而新质生产力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企业实现更精准的资源管理,进而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市场反应速度不同。传统生产力的市场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的过程较烦琐。新质生产力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智能预测等手段,使企业对市场变化更加敏感,能够更迅速地调整生产计划、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不难看出,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提出的全新理论,但其要素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在要素质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8]。首先,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新质生产力实现了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改造和升级,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智能和绿色。这种科技创新的融入,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其次,新质生产力注重人力资本的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质生产力强调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提升人才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人力资本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这种人力资本的提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再次,新质生产力还关注数据要素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新质生产力通过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9],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对数据要素的利用,使新质生产力的要素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技术—经济”逻辑下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动态演进

“技术—经济”逻辑下新质生产力的演进过程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现象,它涉及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会逐步替代旧有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升级。这种“破坏性”创新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增长[10]。率先提出并运用技术—经济范式这一理论框架全面解释技术变革与经济变迁之间关系的是英国学者卡萝塔·佩蕾丝和克里斯托夫·弗里曼等人[11]。卡萝塔·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中提出,每一次历史发展的巨潮都可以被看作是新范式对旧范式的替代[12]132-154。技术革命驱动经济发展的过程被定义为“技术—经济”范式。到目前为止,人类共经历五次科技革命,而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新技术、新生产要素、新基础设施、新工业的产生。由于技术—经济范式总是与同时代的科技现状和产业发展相适应,并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宏观社会结构与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在促进最具有生产力的新兴产业生产技术快速发展和工艺流程与管理构架不断优化的同时,也会凭借各种资本的力量逐步向其他产业扩散,使一些传统产业因为新技术带来的组织与管理的变革而得到复苏。所以,“技术—经济”逻辑建立的“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的研究框架,为认识经济周期演化机制及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 A.)创造的“劳动生产力”概念作为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产力概念,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Say J.)强调劳动、资本和自然力三要素[14];德国哲学家莫泽斯·赫斯(Hess M.)在对金钱异化的批判中提出“共同活动即生产力”的观点,直接影响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产力概念的创立[15];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List F.)独创的“生产力理论”强调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因素,使马克思提出的劳动生产力的概念获得进一步发展[16];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舒尔茨(Schultz F.W.)则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总和与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结构及其历史建构过程入手,也对之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先导性作用[17]。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核心要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但重点突出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8]。第二,构筑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理论体系。生产力必定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之下,如果脱离了生产关系只能是抽象的生产力。生产力中的各个要素只提供了生产力的质料,只有生产关系才能赋予质料一定的形式,从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向前发展,必定是由于人的主导作用[19]。

从生产力理论的演进来看,西方经济理论关于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路径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从分工和协作角度出发,二是从竞争和演化角度出发。两者均有巨大局限性,而马克思主义则从生产要素结合性质与作用方式论证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20]。在工业革命中,科技要素、管理要素等被不断并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21],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2]373,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2]274,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以“新质生产力”回应新时代科技革命大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将劳动者和科技因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并超越了传统现代化范式中将生产要素单纯归结为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思维,体现了“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社会经济层面的不断变迁与跃进,还意味着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层面的深刻变革。

基于技术—经济的视角,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它在对生产要素与劳动过程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构建起新的生产方式,引发了生产力的变革。也就是说,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在这种意义上,技术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加速器”。反过来,当一个社会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就有可能成为新技术应用和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比如,在工业革命之前,农业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落后导致其无法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充足条件;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才能成为新技术应用和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具体详见表2)。[12]16新质生产力从生产过程内部环节出发,及时将信息收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交互能力、算力、基因技术、生态技术、人工智能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合并到传统生产力范畴中[23],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从生产力变革角度对生产力发展规律进行了新探索,反映了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生产力现状,进一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表2  五次相继出现的技术革命(18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最初10年)

技术革命 该时期的通行名称 核心国家 诱发技术革命的大爆炸 年份

第一次 产业革命 英国 阿克莱特在克隆福德设厂 1771年

第二次 蒸汽和铁路时代 英国(扩散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蒸汽动力机车“火箭号”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上试验成功 1829年

第三次 钢铁、电力、重工业时代 美国和德国追赶并超越英国 卡内基酸性转炉钢厂在宾西法尼亚的匹兹堡开工 1875年

第四次 石油、汽车和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美国(起初与德国竞争世界领导地位),后扩散到欧洲 第一辆T型车从密歇根州底特律的福特工厂出产 1908年

第五次 信息和远程通讯时代 美国(扩散到欧洲和亚洲) 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克拉拉,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宣告问世 1971年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进路

(一)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按照技术—经济范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和方向是发展新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指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依次递进的体系。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要建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内容,其先导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三个着力点为抓手协同发力。

第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可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牵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

第二,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提前布局和培养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指基于前沿科技突破和发展新趋势,在未来能够形成先导性、支柱性的产业。这些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要根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加强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研究和规划布局,提前部署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未来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领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家的带头引领作用

科技企业家作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发动者,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科技背景和前瞻性的商业视野,更拥有将创新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因此,营造科技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尤为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优化政策环境,为科技企业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政府应出台一系列针对科技型企业家的扶持政策,例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项目支持,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其创新热情。

第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为科技企业家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科技人才。同时,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国创业,为科技企业家队伍注入新活力。

第三,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深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第四,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为科技企业家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此外,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为科技企业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科技企业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媒体应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优秀科技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认识和关注度。同时,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活动,为科技企业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文化的普及和深入发展。

(三)加速构筑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构筑人才高地是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特别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对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这要求把人才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制定并执行一系列针对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政策,创造公平、开放、竞争的环境,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潜能。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科研体制,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与运用。政府应加大研发投入,增加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研发活动,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优化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引领产业升级和转型。

第三,整合各方资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加强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创新和人才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走向国际前列。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构建促进未来产业健康发展的良性生态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第一,政策引领与规划布局。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指导。出台针对性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未来产业集群。

第二,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未来产业提供源头支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和积极性。

第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政策扶持和市场机会,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未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优化人才供给与培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参与未来产业的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认可,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潜能。

第五,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为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弘扬创新精神,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结语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二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前者是大变局的物质基础,是全球生产力大变革的关键;后者是大变局的表现形式,是全球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国情,深刻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党关于生产力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和高度凝练,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战略基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纵观近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咬定创新不放松,驰而不息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同时,要牢牢把握质优这个关键性要求。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参考文献:

[1]陈沸宇,孟海鹰,祝大伟,等.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23-09-12(1).

[2]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1).

[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24-03-06(1).

[4]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N].人民日报,2024-03-06(1).

[5]邓玲.习近平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及时代意义[J/OL].学术探索:1-8[2024-04-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3.1148.C.20240308.1239.002.html.

[6]周文,许凌云.再论新质生产力:认识误区、形成条件与实现路径[J].改革,2024(3):26-37.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8.

[8]金碚.论“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1-8.

[9]陆岷峰.数据市场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实施模式与发展趋势[J/OL].新疆社会科学:1-15[2024-04-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1.F.20240219.1452.002.html.

[10]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8-65.

[11]FREEMAN C.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9):5-24.

[12]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72.

[14]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7.

[15]莫泽斯·赫斯.赫斯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8-276.

[16]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

[17]弗里德里希·威廉·舒尔茨.生产运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48-65.

[18]谢龙,高宝钧,田心铭,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4.

[19]陆岷峰.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经典理论、理论框架与应对策略[J/OL].改革与战略:1-13[2024-04-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006.C.20240311.0858.002.html.

[20]卢江,郭子昂,王煜萍.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提升路径[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2024-04-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240306.1451.002.html.

[2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9.

[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黄再胜.AI大模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内在机理、现实障碍与实践进路[J].改革与战略,2024,40(2):1-12.

The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Evolving Logic and Practice Approache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Ma Xueguang,Lin Zhihan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technology-economy paradigm,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not only represent a breakthrough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ut also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eep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It utilizes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enhance social productivity,and become the core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ing sustained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follows the leading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inherent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ontinuously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achieve a leap in productivity;At the same time,the demand for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lso driven its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On the path of practice,strategies such as build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with new productive forces,promoting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academia,and research,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can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and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Key words: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traditional productive forces;technology-economy paradigm;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责任编辑:邓卫红 汪雪莲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技术
以科创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
支持科技创新成财政提质增效新出口 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投资新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