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逻辑与认同凝聚
2024-07-09乌小花李安然
乌小花 李安然
收稿日期:2024 - 02 - 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
21VMZ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乌小花,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
李安然,女,云南曲靖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凝聚了各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孕育了丰厚的文化意涵。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认同的力量。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化中华民族共有集体记忆和共同身份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在文化自信自强中全面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4)03 - 0016 - 11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课题等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这一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1]。着眼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宏观视野,立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文化认同建设事关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塑造,事关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深刻领悟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在保护传承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创新实践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在文化视野中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方位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2]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更为基本、持久的力量,维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行为实践与价值整合,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3]强化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面向,是强化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关键。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特性与发展图景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分析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建设的方向,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一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作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世代延续、源远流长,中华儿女书写了壮阔的文明史诗,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集体意识、思想体系和文明成果,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标识。二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始终秉持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为中华文明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强大韧性。三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不同地域文化通过交流与融汇,使得中华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得以形成。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四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学习借鉴,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紧密关系。五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天下大同,在对外交流中奉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观念,坚持与其他文明和平共处、相互尊重、交流互鉴,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文明底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传统文明的创新发展形态和时代化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开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
(二)在“两个结合”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邃思考,创造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的理论命题。“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位和发展前景的深刻把握,具备强大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6]所谓文化主体性,从文化内涵上来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构成其文化独特性质的内在根据;从文化发展上来看,主要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7]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能力所展现的创造力可以不断增进中华文化自信并持续为文化实践提供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不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丰富中华文化实践,赓续优秀历史文化基因,厚植中华文化自信,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时代内涵,从而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党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8]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在于以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支持,为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新时代的新意蕴,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联系紧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成过程中深化共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让各民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和精神驱动力量。
二、在历史叙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坚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历史,强化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叙事模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文化传承中,各民族互相依存,思想文化互鉴共进、经济生产合作共享、文学艺术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时,必须建构各民族相互联结的中华民族整体历史观,防止割裂性地认识和表达中华民族历史。在描摹“何为中华”的过程中,正确再现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伟大祖国的历史。尽管历史上各民族间既存在友好合作,也存在兵戎相见,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互相接近始终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在民族互动中不断加深,成就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汇聚着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与归属情感。历史叙事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叙事重在由人化文、以文化人,坚持整体论的历史叙事,用历史上的动人故事传递各民族亲密无间的情感,运用丰富的叙事形式和叙事手法宣传神话、传说、史书、古迹、文物中的共同性内容,充分挖掘群体日常生活、集体记忆以及国家观念之间的关系,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具象化。
(一)形塑与刻写中华民族共有集体记忆
记忆是“对现在之所谓先前在场的引证”[9]。记忆通常分为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个体记忆是个人成长与经验的信息记录、储备和使用过程,而集体记忆则突出共性内涵。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离不开集体记忆的浸润。集体记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能为凝聚各民族提供动力,为团结各民族提供素材,为增进共同性提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10]中国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历史风貌与各民族密不可分,各民族文化通过不断交流汇聚,最终沉淀了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精神文化的集体记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是个体记忆的总和,由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经历组成的社会表征和公共符号,在历史中形成发展的集体记忆,投射了集体的共同情感,可以通过营造记忆场所、挖掘积极的集体记忆、勾勒符号化象征进行沉浸式建构,进而加深群体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了解,传递共同情感和向上情绪,增强成员间的亲近感,激活群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唤醒集体成员深层次的精神共鸣和共同感知,拉近各民族间的情感联系和心理距离,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使集体记忆深刻刻写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内心,汇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建共生共享,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动能。
(二)弘扬与培育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史是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各民族发展的历史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中,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一方面,坚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历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12]历史是所有事物的来源,具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属性,发挥着保持记忆、传承价值、强化认同的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尊重历史事实,把握历史规律,形成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历史自信。“人类常情,必先‘认识乃生‘情感……若一民族对其已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13]中华民族历史在弘扬民族精神、维系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极大功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历史依据和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坚持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培养历史通感。所谓历史通感,就是一种长时段、大视野的综合整体把握的通感,一种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与历史过程中去认知、把握、审视和定位的自觉与思维习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14]具体来说,立足中华民族发展实际,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推动历史科学思维方式和纵深视野生成,系统梳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一格的文明史,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团结史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改革开放探索史,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进行时代化、科学化表达与系统化、清晰化呈现,为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供根本遵循。历史通感的培养,需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历史教育,抓牢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的重心与主干,重视中华民族历史教材建设,认真编写中华民族相关历史教材。尺寸课本,国之大者。要把教材作为传播思想、传递价值、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充分展现中华文化成果。引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推进教育数字化,善用新兴媒体赋能教育变革,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拓展时空的优势,创设促进在线交流的学习空间,为各族人民的教育学习提供丰厚的内容供给。
(三)构建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身份认同意识
身份是人在特定的关系中所处的一种不可让与的地位或资格,一种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相应行为准则,揭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对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解释。[15]中华民族共同身份意识是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自我身份感知及作为中华民族成员所拥有的独特情感和价值体验,集中表现为共同的集体身份认同。
构建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身份认同意识,需要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作为整体具有统一延续性,各民族在开拓疆域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生计策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了中华文化大发展,形成了相互依存与相互亲近的民族互动关系。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和文化入侵使中华民族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难,在社会转型与动荡之际,在民族存亡危机之时,全体中华儿女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进行英勇抗争,在此过程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身份意识逐渐明晰。正如梁启超所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16]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砥砺前进的历史实践中,各民族对共同命运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我们是谁”整体之自我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依靠团结一心、精神相依汇聚成一个结构性整体,在外在身份属性与内在心理认同的持续建构中,各民族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作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身份认同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认同中。当前,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身份认同意识至少包括两方面内涵。一要牢固确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基因,是强化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精神支撑,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对培育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身份意识至关重要。二要以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为关系纽带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身份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在于铸牢共同体意识,强化共同体身份认同,使共同体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致性的身份感知。社会是一个包含众多群体分类的集合体,个体具有不同方面的异质性特征,但对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社会认同,具备一致性和共识性的认同属性。因此,维护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重要使命。
三、在社会场域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紧密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场域是由共同体成员通过日常生活交往、社会生产实践建立起来的共有空间,不仅是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性实体场域,也是供给民族间情感交流的社会性精神场域。社会场域中的交往行为发挥着情感释放、文化交流的作用,包含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使得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场域空间内得以实现。
(一)构建民族间有序互动和相互连接的社会结构环境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由人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既然是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17]
社会结构环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从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广阔、富饶的土地,共享的地理空间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发挥着拓展族际交往、凝聚中华民族认同、内化中华民族身份的意义生成功能。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联结性越发紧密的现实来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而言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8]的重要论断,之后又强调要“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11]。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形态,包括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心理互嵌等各层次的深度嵌入,有利于契合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与流动格局,从社会空间与群体认知角度塑造共同的社会认同,创新发展多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格局。构建民族间有序互动和相互连接的社会结构环境,要从居住格局、经济结构、文化交流多角度着力,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破空间限制,合理配置居住格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拉近民族间物理距离,合理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立足地区区位、政策、资源禀赋,促进经济交往联系与协同发展,形成各民族互惠互助的经济发展模式,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充分利用文化宣传阵地,拓宽文化交流渠道,从而“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9],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民族互嵌路径,推动各民族在社会空间和社会实践中相知相亲、互帮互助。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体行为模式生成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途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20]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交往、交流、交融三者呈递进关系,民族交往是基础和先决条件,民族交流是交往基础上的发展和深入,民族交融是民族间不断接近和逐步形成有机统一整体的过程,各民族历经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面貌。当前,“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19]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体行为实践模式形成。首先,要顺应民族发展潮流,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当前中国人口高频率、大规模流动。因此,要突破空间地域屏障限制,为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各民族自主双向流动创造便利条件,在迁移意愿强、涉及人数多、空间范围广、流动频次高的人口流动中积极引导各民族相互交流学习,完善各民族平等进入市场、创业就业、就医就学、融入城市、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做好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对接工作,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让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敞开心扉,在横向和纵向发展中增进共同性,不断拉近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亲密关系。其次,要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就业帮助、语言翻译、法律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开展对各民族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抓住重要节日契机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生活场景,让个体在社会交往实践中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员,将社区建设成为各民族互帮互助和互相亲近的基本单元,形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良好环境氛围。再次,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旅游中深化对彼此文化、生活方式的了解。深入挖掘各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突出中华文化、体现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和文旅品牌,提高旅游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格局实践,突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让各民族共享发展红利,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
(三)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创新与再塑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1]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坚定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着眼于以新内涵新形式改造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当代实践相结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升华与超越。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文化建设工程,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文化符号和形象赋予现代化价值,在理念、内容、形式等各层面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属性与要求,坚持扬弃继承与转化创新相结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创新转化为手段,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实现守正创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完善国家形象表达体系。加强对中华民族文物古籍的保护、研究、利用,从中收集、整理、提炼历史演进中共识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使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变迁可知可感可触可及。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与具象空间场景结合,丰富空间叙事,拓宽触达的目标对象、群体与覆盖范围。注重文化浸润与熏陶,依托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场所进行多维度全面展示。通过人文景观、公共设施打造富有代表性的符号形象,在其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理念并进行意向结合,塑造更加丰满和现实的中华民族形象。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全面融合,发挥两者优势,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平台和渠道,聚焦信息传播的内容、技术、方式,扩大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在情感表达中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邃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共同性,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共同性。情感是社会交流的基本方式,能激发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情感认同可以发挥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积极作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具有深邃的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建设要抓住“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努力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充分展现情感意涵,唤起集体情感共鸣,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用柔性递进的方式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把内在精神依归转化为共同奋斗的动力。
(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平台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1988年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对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各条战线上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代表进行表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21]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平台,就是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织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服务网格,实现各领域各层面全覆盖,打造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结构,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整体效应。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坚持以机关、学校、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军(警)营、宗教活动场所和其他社会组织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各项活动中突出各地特色、创新方式载体、丰富创建内容,从各族人民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环节入手,通过举办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编排文艺节目、打造精品课程等手段,讲好地方民族团结故事,着力营造各族人民大团结共繁荣的浓厚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凝聚人心,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促进互联网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民族工作开展模式,扩大主流舆论阵地,引领舆论导向,用身边的先进微典型积极传播正能量,让主旋律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强音。将打造各级各类示范典型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手段,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示范单位建设工作,丰富拓展类型和领域,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辐射力,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到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以中华民族现代性为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的现代文明新形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在共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凝练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价值认同,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2]当今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需以中华民族现代性为基础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用现代文化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内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感召力,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奋斗的意志和力量,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建立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讲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故事,充分挖掘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的故事,积极宣传现实生活中各民族间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以小事件见大趋势,用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打动人心,在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共鸣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语言是民族间沟通的桥梁,要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全面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和水平。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力度,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度,激发各族人民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意识。
(三)借助各民族优秀文化秉性增强共同体情感归属与精神信念
文化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要件,串联起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主线,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言,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流与碰撞,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是面对世界文化激荡图景应有之义。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发展的内部格局来说,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鲜明底色,使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绚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精神品质、道德规范、艺术作品、建筑风格、生产工具、语言文字等文化成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借助各民族优秀文化秉性增强共同体情感归属与精神信念,首先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明确“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9]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各民族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民族文化又推动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诸多风采。其次,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需要保护、继承和发展。深入探寻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重视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促进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推动文化发展与时俱进,凸显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利用好丰富多彩的民族元素,找到适合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各民族文化只有在交流互鉴中相互吸收、相得益彰,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才能符合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差异性洞见共同性,从差异性汇聚共同性,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与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需要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需要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更加紧密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1).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3]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7]包俊洪.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8-31(1).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9]恺撒·弗洛雷.记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22.
[10]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N].人民日报,2017-10-26(2).
[1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2]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23.
[13]钱穆.国史大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3.
[14]黄兴涛.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N].人民日报,2022-03-21(10).
[15]闫国疆.空间文化、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几点哲学思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3):24-28.
[16]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六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435.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5.
[18]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19]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2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4(1).
[2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
The Cultural Logic and Identity Cohe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Wu Xiaohua,Li Anra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Chinese culture,as an ethnically inclusive one,has condensed the excellent cultural gene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and nurture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build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requir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cultural identity,deeply grasping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and drawing the power of identity from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correct historical view of the Chinese nation,strengthen the shared collective memory and 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promote extensive communication,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among all ethnic groups,continuously build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 for the Chinese nation,grasp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hinese nation to become a community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identity and stronger cohesion through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elf-improvement.
Key words: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Chinese culture;cultural identity
责任编辑:刘有祥 邱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