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2024-07-09张艳涛
收稿日期:2024 - 03 - 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1AKS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艳涛,男,黑龙江庆安人,哲学博士,厦门大学党委党校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摘 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自身建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蕴涵丰富的道理学理哲理,其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世情而言,是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党的建设的时代呼唤;就国情而言,是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党的建设的现实要求;就党情而言,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为“十三个坚持”。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着力提升“政治三力”,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关键词: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十三个坚持”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4)03 - 0037 - 10
2023年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的“十三个坚持”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着力推进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阐明这一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回应时代问题和实践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均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就世情而言,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正处在“文明范式转换”进程之中。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式微,“第三波民主”逐渐退潮,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日益没落,这是近三百年世界文明中心转移和世界力量转移的大趋势,意味着世界力量在转移、世界格局在调整、世界权力在重构、世界秩序在重建。人类又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摆在人类面前。随着世界历史的演进和世界力量的转移,“东升西降”的世界趋势逐步取代“西强东弱”的国际格局,出现世界权力重构和世界秩序重建的新契机。这意味着,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终结,后西方时代的世界秩序重构主要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当前,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1]435。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和胸怀天下的品格,能够顺应和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主动识变、科学应变、积极求变,有效化解风险挑战。
从全球的视野看,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愈益加重。针对和平赤字,中国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和全球安全倡议,彰显全球治理观的和平性理念;针对发展赤字,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彰显全球治理观的自主性理念;针对治理赤字,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全球文明倡议,彰显全球治理观的包容性理念;针对信任赤字,中国坚持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公平正义,践行正确义利观,彰显全球治理观的道义性理念。这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全球和平、发展、治理、信任的“中国方案”。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着眼全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决顶住外部压力。美国等西方国家只有超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才能真正认识变化中的世界和发展中的中国。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放眼全球,很难再找到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一代接着一代往下干,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跑,为了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而接续奋斗,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第二,就国情而言,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期,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虽然我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仍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但随着生产性需求提升为发展性需求,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加关注“好不好”“优不优”“精不精”“强不强”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长期垄断,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格局。如今,我国不仅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而且“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2]。回顾近代以来,我国的发展逐步由“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到“世界向我”,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从中国的视野看,强国时代要更加注重战略谋划。在成功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的问题之后,我国正努力解决“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正在着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提升中国话语权。对于西方话语,我们应该变“仰视”为“平视”,敢于进行平等对话,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理直气壮地讲道理、摆事实,在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对比中展现自己的优越性。唯如此,才能改变步西方话语后尘的状况,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3]。在“两个大局”语境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洞察时与势,辩证地把握危与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科学把握发展大势,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自身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也改变了我国与世界的关系,为世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秉承初心,克服困难,勇毅前行,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历史性变革,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在与世界的关系处理上,我国既要防止崇洋媚外,强化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又要防止盲目自信,避免陷入民族中心主义和民粹主义泥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自信、开放、繁荣的中国。
第三,就党情而言,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执政是一个历史性难题,对中国共产党而言,长期执政既有巨大的政治优势,又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只有在发展中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
从中国共产党的视野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命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从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高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党的建设整体性重塑,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斗争依然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内的一些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往往看得很清楚”[1]533。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并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和方针,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立党立国、强党强国的一大法宝。[4]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有文明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力量。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面对自身建设中失之于“宽松软”的现实问题,要勇于自我革命,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简言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和重点任务,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思想整体,既有点上的突破,又有面上的拓展和创新,体现出原创性贡献。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理论体系,其理论贡献主要集中概括为“十三个坚持”。新时代新征程,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要站在理论体系的高度来把握“十三个坚持”,深入剖析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加强党的领导视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从“条件论”深化为“本质论”,在理论上更加通透。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无论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出现缺失或弱化,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因此,我们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5]
第二,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创造性提出了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深刻揭示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来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常青之道”。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6]4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开创性提出了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进行艰辛探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原创性贡献。具体而言,坚持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在勇于推进社会革命中自觉进行自我革命;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进行自我革命;坚持党的领导和从严治党相统一,在确保党的领导地位的同时进行自我革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在解决党自身的突出问题中拓展自我革命的目标途径;坚持“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相统一,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性创造性中进行自我革命;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在不断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中进行自我革命。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在于勇于自我革命。从哲学上审视自我革命,“自我”既是革命的主体,也是革命的对象。因此,它所要求的是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刀刃向内和背水一战的决心,不断保持清除侵蚀党健康肌体病毒的清醒和提高自身免疫力的自觉,目的是防止百年大党人亡政息。因此,党的自我革命的长期性基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基于党要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持续性。[7]
第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创造性提出了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和纪律建设这个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体系中的首要性、根本性、统领性地位,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把准政治方向,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5]
第四,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创造性提出了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8]38,“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9]169,“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8]38。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5]。
第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创造性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既是对党的思想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思想建党的关键在于掌握并运用唯物史观,用思想的力量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理论强党的关键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用理论的力量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工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1]74。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建党,强调建设学习型政党,带头掀起理论学习热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见,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我们要不断强化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第六,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创造性提出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筑牢党执政大厦根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和独特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组织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都要靠党的组织体系去实现。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就是要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因此,我们必须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把地方党委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5]
第七,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创造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廉洁关。注重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更好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
第八,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创造性提出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10],这点明了强党强国的人才密码。党管人才是我们党历经百年奋斗淬炼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人才建设战略的本质区别、制度优势、根本特色所在。我们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5]人才不是等来的,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做好长远规划,有意识地发现,有计划地引进,想方设法去“淘宝”。
第九,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创造性提出了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党的纪律就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11]44。我们必须紧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基调、严的精神、严的要求,使党员干部在生活中养成受监督和约束的自觉。
第十,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创造性提出了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腐败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水火不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12]。习近平作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13]的战略部署,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第十一,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创造性提出了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我们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要充分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5];要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
第十二,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创造性提出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把依规治党当作管党治党基本方式。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我们要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障。[5]
第十三,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创造性提出了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深刻揭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必须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建责任落实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十三个坚持”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蕴,概括起来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使命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既有治病之法又有强身之道,既有治标之举又有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必将随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对其原创性贡献的把握也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而日益拓展。[14]
三、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遵循,着力提升“政治三力”
在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的新征程上,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重大风险等诸多考验。面对这些风浪考验,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的意志和本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5]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存在“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党的领导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举措,坚持思想建党、制度建党、组织建党紧密结合。党要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三力”。
(一)提升政治判断力:重在“明确标准”,解决“怎么看”的问题
提高政治判断力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卢梭在《忏悔录》中曾指出:“我已看出一切都归源于政治,而且,无论我们作什么样的解释,一个民族的面貌完全是由它的政府的性质决定的。”[16]我们要时刻把“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17]作为根本判断标准,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的关键是提升能力素质。从政治高度看问题是我们党的优秀品质,有助于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党的政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两面人”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屡禁不止,老问题隐形变异、新问题时而出现,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三力”的提出就是讲政治的最新实践要求,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11]35。
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提供了历史哲学依据。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8]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9]247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在提高政治判断力上下功夫,及早识别、提前防范、有效应对。
(二)提升政治领悟力:重在“明确内容”,解决“怎么想”的问题
提高政治领悟力是根本,抓住根本才能政治过硬。当前,世界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制度竞争。制度优势反映制度属性,更关乎制度竞争力甚至关乎国家存亡。[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和比较优势,把制度优势和比较优势有效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治建党。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到一九四五年党的七大提出“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表明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20]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是做到“政治过硬”。因此,我们要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战略思维能力。
党的政治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中国前途命运,事关中国人民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七个方面”要求,为新时代做好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我们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三)提升政治执行力:重在“明确要求”,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提高政治执行力是目标,实现目标才能确保本领高强。马克思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2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实干”,并强调“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6]204,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的。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科学的决策部署只有依靠实际行动才能转变为现实成效,否则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如果口号喊得震天响,在落实上却敷衍塞责打折扣,不能够真抓实干,就无法将科学部署转化为现实成绩,这是最大的不讲政治的表现。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执行力就是要杜绝“表态积极、行动消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与党中央要求不一致的现象。
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执行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提高勇于应对挑战、敢于触及矛盾、能于解决问题、善于改革创新的能力[22]。政治执行力是靠工作成效体现的,如果素质不全面、能力不过硬,“落实”很可能会变成“落空”。二是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自觉加强学习,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的要求,跟上事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注重实践培养,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提升政治执行力的阶梯。只有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四是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作保障,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作为党员干部,要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时刻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总之,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牢牢把握“国之大者”,牢牢掌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主动性,坚持人民伟大论、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善于在宏观把握、中观谋划、微观操作中提升“政治三力”,时刻在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中再创佳绩,开辟强党之路、强国之路、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3-64.
[3]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J].求是,2012(14):23-26.
[4]刘红凛.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原创性贡献[J].党建,2023(8):25-28.
[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蔡奇、李干杰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23(8):4-25.
[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7]沈传亮.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4):28-38.
[8]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9]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9.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2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41.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92.
[14]康晓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J].党建研究,2023(9):16-20.
[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3.
[16]王子今.权力的黑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44.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19]沈传亮.新时代关于党的领导的理论创新[J].红旗文稿,2022(2):26-28.
[2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536.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6.
[22]张艳涛,滕玉成,朱鸿召.专家研讨: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有效提高“政治三力”[J].国家治理,2021(14):22-25.
Comprehensively Grasp Xi Jinping's Important
Thought on Party Building
Zhang Yantao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Fujian,China)
Abstract:As the world's largest Marxist ruling party,our Party's self constru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Xi Jinping's important thoughts on Party building contains rich theories and philosophies,and its proposal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t present,new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the world,national conditions,and party situation,which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arty building. In terms of the world situation,it is the call of the tim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n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in terms of national conditions,it is a realistic requir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for the arduous and arduous task of reform,development,and stability;in terms of Party itself,it is an objective ne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that has been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 The Original contribution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thoughts on party Reflected in the“Thirteen Adherences”. In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the CPC should always remain sober and firm in solving the unique problems of the big Party,focus on improving the“three political forces”,and provide a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Xi Jinping's important thoughts on Party building;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arty building;“Thirteen Adherences”
责任编辑:刘有祥 杨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