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法治素养的提升:美国的举措及启示

2024-07-09赖雪梅

高教探索 2024年3期
关键词:合规法治大学

摘要:美国高校十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其教师法治素养培育提升的主要举措包括:内容多元的合规培训;高度法治化的教师事务管理;方式创新的法治服务;形式丰富的法治实践。这对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启示:建立大学教师合规培训制度;健全大学教师法治化管理机制;探索创新多元化法治服务供给方式;引领教师法治实践走深走实。

关键词:高校教师;法治素养;美国;合规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1]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法治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而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引导全体人民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高校教师法治素养的不断提升,对推动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和弘扬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加强教师法治精神培育,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的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构筑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长期的实践,美国高校在教师法治素养培育方式的探索方面积累了广泛的经验,对强化教师的法治意识、提升教师的法治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大学的卓越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主要举措包括:为教师提供内容多元的合规培训;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教师;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法治服务;支持教师开展形式丰富的法治实践。本文尝试对美国大学教师法治素养培育举措进行深度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大学教师法治素养培育工程的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在合规培训中涵养教师法治素养

有学者认为,法治素养是个体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不仅包括法治教育层面的学法、知法和懂法,还包括法治的思维、理念和方式等丰富内涵。[2]法治素养的基本要素包含“法治认知”“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四个部分。[3]梳理可见,法治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法治的认知、理解和遵守程度。个体法治素养的形成主要依托法治教育和培训。在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师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主要融于各高等教育机构的合规培训之中。美国大学的合规培训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早期。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对合规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一些重要的法律和规定,如《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Title IX)、《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FERPA)和《残疾人法案》(ADA)等,对大学进行了指导,要求它们采取措施确保校园环境的公平和无歧视,再加上大学是联邦和州资金的主要接受者,因此大学必须遵守政府法规以及大学的政策和程序。[4]这些因素都促使大学高度关注合规培训,以确保教职员工和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反歧视、反骚扰、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诚信、数据管理、利益冲突等方面的规定,提高师生对合规问题的敏感度,并教授他们如何正确行事。其常见的培训形式包括在线课程、讲座、研讨会,等等,具体合规培训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大学而异。以下就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教职工合规培训为例进行说明。

仔细分析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教职工合规培训在线课程的设置情况,再结合对美国其他大学和学院合规培训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承担着大学教师法治素养培育职责的美国大学合规培训具有鲜明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坚持对象上全覆盖、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是指在大学校园内所有相关人员都需要接受合规培训,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所有人都有责任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规和大学的合规政策,以确保校园内的活动和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标准。内容上全涵盖是指这种培训通常涵盖多个方面或多个领域,包括学术诚信、研究伦理、校园安全、性别平等、种族歧视,等等,旨在提高大家对合规问题的认识和敏感性,以维护大学的声誉,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2.突出对象的针对性、发挥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是指合规培训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角色进行定制,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除了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必须接受关于权利与责任的法治培训外,美国的大学还根据教师个人工作岗位、职责、研究领域、参与活动或项目的不同,要求其接受专门的法律培训作为岗位必备要求或者活动前提,以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保障学校和学生的安全和其他权益。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校内政策规定,教师听证委员会(Faculty Hearing Committee,FHC)委员每年都须接受大学法律顾问办公室的培训,并将其作为担任审查小组成员的先决条件。[5]

3.用“全周期管理”方式系统动态推进。全周期是指涉及法治内容的合规培训贯穿教师从入职到离职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师入职前的背景调查、合规政策和规定的培训、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的培训,以及在教师任职期间的定期更新和提升培训。在教师入职前,美国大学通常会进行背景调查,以确保教师没有不良记录或犯罪行为。入职后,教师需要接受关于大学的合规政策和规定的培训,以了解并掌握学校的期望和要求。这些培训通常涉及隐私保护、反歧视、平等权利、学术诚信政策、研究伦理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教师还需要接受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在教学和研究中遵守伦理原则和职业规范。这些培训通常包括课堂管理、学生关系、平等和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任职期间,大学还会定期提供更新和提升培训,以确保教师与最新的合规要求和最佳实践保持同步。

4.以数字赋能推动培训灵活高效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指的是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通常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yLearning,北卡来罗大学的Canvas,肯塔基州立大学、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等许多学校使用CITI7①)发布合规培训的通知、任务、课程和其他资源,以确保合规培训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对学习者而言,数字化培训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可以提供交互性的学习体验,例如在线讨论、实时反馈和评估等,以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对管理者而言,数字化培训能够跟踪学习者的进度和成绩,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改进意见。

二、教师事务管理实现高度法治化

美国大学对教师实现法治化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学校的行政部门和学术部门共同协作,同时也需要教师自身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就大学而言,依循“有法可依”“守法而行”“正当执法”实现对教师法治化的管理。

(一)校内政策规范依法而建

通过教师管理实现依法治校对于美国高校来说非常重要。美国高校遵照联邦法律、州法律和各级法院的判决,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及其巡回法庭做出的判决制定一系列校内政策和规章制度,包括大学宪章(University Charter)、教师守则(Faculty Code)或者教师手册(Faculty Handbook)等,旨在确保学校内的秩序和安全,保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制止有害师生权益的不良行为。这些政策和规章内容涉及范围广泛,项目分解细致,针对性强。以乔治·华盛顿大学(GWU)教师守则为例,该守则开篇就明确指出,“本教师守则及其实施程序是大学学术人员的权利、特权和责任的正式声明”[6]。该守则共计14部分,全面覆盖教师的学术自由、聘用、职称晋升、休息休假、退休等权利,以及遵守联邦、州法律中关于反歧视的法定责任等,种类多、内容广、规定细。比如守则中关于教职工育儿假(Parental Childcare Leave)的规定。大学依据《家庭和医疗休假法案》(FMLA)规定教职工可以享有新生儿出生后12个月的带薪休假的权利,但在休假期间,教职工应继续为他们的学生提供论文指导和建议,除非做出适当的替代安排(这一规定出于“公正”考量,避免因为教师休假侵犯学生的学习权益)。如果休假的教职工参与了大学外部资助的研究项目或者活动,则可以免除对大学的责任,但不能因为育儿假免除对大学外部资助机构的责任(这一规定出于“公正”考量,避免因为教师休假侵犯其他机构的正当权益)。通常情况,正式的教员有权享受最多两名未成年人的育儿假,其他情况下或其他原因的育儿假由教务长视具体情况而定。[7]对这些政策的学习、遵守和应用,有助于强化教师关于“法治”“公正”和保障“人权”的法治观念,提升教师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二)大学严守依法管理的权限

在美国,大学对教师的管理权限可能会因州法律、大学政策和劳动协议而异。一般来说,大学拥有对教师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学术成果评估)、职业发展计划、晋升、解雇等比较广泛的管理权力。此外,大学还会针对教师群体制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以确保教学和研究活动的高质量。尽管如此,美国大学对教师的管理权力不是无限的。无论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先例的原则,不能侵犯教师的法定权益,例如教师的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和公正权益等,不能违反劳工法和反歧视法等相关法律,对教师进行歧视或任意辞退。因为“他们(教师)保留有与任何公民一样的宪法权利”“许多判例要求平衡雇员的宪法权利与学校促进其目标之间的冲突”。[8]以言论自由为例,它保护教师表达任何政治观点的权利。2014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史蒂文·萨拉伊塔(Steven Salaita)教授,在推特发表对2014年以色列袭击加沙事件的批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因此收回了给他的终身职位工作聘书。但是,萨拉伊塔教授后来起诉校方并获赔60万美元。其原因是,该教授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帖,纯属于个人行为,不代表学术机构立场,也没有扰乱学校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秩序。

(三)大学严格执行管理的正当程序

在美国,虽然教师管理的方式途径可能因州、地区和大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程序上,教师的聘用和管理必须受到联邦和州法律的规范,需要遵循一系列的程序规范。这些程序包括招聘和录用教师的程序、教师在岗培训和评估的程序、教师的职称评审和退出的程序、对教师的投诉和应对程序、教师处罚和解雇的程序,等等。以教师的解雇为例,根据美国法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解雇程序有所不同。公立学校的教师通常受到更多的保护,因为他们被视为政府雇员,必须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因此,公立学校必须遵循正当程序,包括审查(Review),通知(Notification),调查(Investigation),临时措施(Temporary Measures),听证会(Hearing),裁定、制裁和补救措施(Determination,Sanctions and Remedies)等程序[9],以确保教师权益受到更加严谨和正当的保护。私立学校则不受相同的限制,因为它们通常被视为私人企业。私立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政策和程序解雇教师,但必须遵守合同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他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解雇程序是有所不同的,但都必须遵守法律和规定。

三、教师法治服务实现多元化

美国大学有成熟而完备的提供法治服务的机构和队伍,可以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法治服务,包括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法律援助、安全防护训练,等等,以确保师生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并提供必要的法治方面的支持和资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和挑战,共同维护大学社区的秩序和公正。美国大学为教职工提供的多元化法治服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信息安全和注重隐私保护。美国的大学通常会提供系列培训和资源,帮助教职工了解如何保护个人和机构的敏感信息,包括有关密码管理、网络安全、恶意软件防护和数据备份等方面的指导。哥伦比亚大学就为师生开设了系列强制培训课程,旨在增强师生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其丰富的内容包括安全要素、社会工程、保护敏感信息、《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FERPA)、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基础)、受保护的健康信息(PHI)和《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HIPAA),等等。此类培训可以帮助师生识别哪些信息需要保护、信息暴露的后果、信息如何丢失或被盗,掌握如何保护敏感信息并降低信息丢失风险的技能和技巧。[10]此外,美国的大学还会采取其他措施确保教职工的个人隐私得到保护,如限制对个人信息的访问权限、加密敏感数据和建立隐私政策等。

2.安全报告和防卫训练。自1990年开始,依据美国联邦校园安全法案《克莱利法案》(The Clery Act)规定,所有接受联邦资助计划的大学必须在每年10月1日前发布《年度安全报告》。这些报告包括有关校园犯罪和安全的数据,如酒精和毒品使用、犯罪预防、犯罪报告、性侵犯以及该大学采取的安全措施和计划。通过这些报告,师生和公众可以了解校园安全状况,对他们制定安全计划和加强安全保护措施非常有帮助。此外,这些报告还有助于大学在申请联邦资金时证明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正在选择大学的学生和家长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美国大学也会定期提供安全培训,包括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何预防犯罪以及如何保护个人安全等方面的指导。这些培训通常包括学校的安全政策和程序,帮助教职工了解如何应对潜在的威胁和危险。近年来,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发生数量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美国校园枪击案发生最为频繁的是2022年,一共发生了303起校园枪击事件,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5·24美国得州小学枪击事件”。[11]这些事件已经导致了数百人死亡和伤害,给学生、教师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不幸的是,这类事件在美国仍然经常发生,美国各大学纷纷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学校和社区成员安全。其中一些策略包括:(1)呼吁加强枪支管制。强烈呼吁政府出台限制枪支销售和使用的法案,以减少枪击案发生率。(2)增加安保措施。学校通过加强门禁、安装监控摄像头、增加保安人员等措施来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学[12]、密歇根州立大学均采取积极行动改善校园安全[13]。(3)提高心理健康支持。各大学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支持,帮助学生和教职员工处理压力和情感问题,预防枪击案的发生。(4)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一些大学主动与警方、社工、家长等建立联系,共同监测和预防枪击案的发生。

3.法律咨询和其他支持资源。美国的大学通常依托法律总顾问办公室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教职工解答与工作相关的法律问题,如合同、知识产权、残疾、性骚扰等方面的问题[14]。除此以外,作为美国高校常设的独立机构,法律总顾问办公室会统一协调和处理高校在决策、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务,以维护大学的合法权益。[15]虽然,各校法律总顾问办公室的职责范围有所不同,但通常涵盖法律咨询、合同管理、诉讼与争议解决、法规合规监督、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自由、学术诚信和研究合规、风险管理以及为高校的教职员工提供法律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能力。

4. 举报机制和支持。美国的大学普遍设立举报机制,以便教职工可以匿名或公开举报违法行为、不当行为或其他违规行为。此外,大学还会提供支持机构,如警察局、人力资源部门、平等与多样性办公室或法律事务办公室,等等,以帮助教职工处理举报事宜并保护其权益。如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规定,任何大学社区成员都可以报告他们认为违反法律、法规或大学政策的情况或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滥用工资(福利或工时)、歧视或性骚扰、滥用大学财产或设备、违反安全规则、违反《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案》(the U.S.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OSHA)或环境滥用问题、利益冲突、故意滥用大学网络或计算机以及贿赂或腐败问题。[16]

四、教师法治实践形式丰富

法治实践是最好的法治素养培育方式。美国大学教师在推动立法、严格守法和积极维权的法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捍卫了大学教师群体的权益,提升了教师的法治素养,对于确保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推动立法

在美国,大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以确保教师群体利益得到保障,推动生成更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1)推动法律变革。判例法是美国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渊源。根据判例法制度,某一判决作为法律先例会影响和指导该法院或下级法院所管辖的案件。2011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前美术教授阿尔费雷德·L·拉加斯(Alfred L. LaGasse)被控性侵学生。他最终被判有罪,并被判处10年监禁。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消除校园性暴力法案》(CSVEA),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校园安全的负责人;扩大校园性侵害报告范围;建立正当程序,以保证学校能够对性侵害事件做出“迅速、合理、公正”的调查;改善学术和生活环境,保护受害者。[17]该法案作为《克莱利法案》(The Clery Act)的延伸和补充,以更积极有效的法律手段保护大学生免受性侵和性骚扰的进一步伤害。可见,相关司法案例对立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们导致了一系列的法律变革和对校园文化、教育和性侵案件调查与处理的重新评估。(2)参与教育政策制定。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政策制定的会议和听证会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3)参与地方政治活动。教师可以参与当地政治活动,例如参加议会会议或与当地政治领袖进行对话,以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4)参与选举。教师可以通过参与选举投票来支持他们认为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政治候选人,从而推动教育政策的革新。

(二)严格守法

在美国,大学教师需要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以确保他们的行为合法合规,从而保护师生的权益和安全。大学教师在教学、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联邦宪法、知识产权法、学术诚信规范以及大学依法而建的管理章程,等等。此外,大学教师也需要遵守与个人行为有关的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尊重学生、遵守民权法和学校的政策、程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安全、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欺凌和歧视行为等,以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要求和学校的期望。大学教师如果违反了法律或职业道德规范,他们可能会面临停课、换岗、解雇等学术惩戒和纪律处分,甚至会面临刑事指控。因此,大学教师必须时刻保持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学术声誉。比如2020年8月,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格雷格·帕顿(Greg Patton)在上网课时,因说出汉语词“那个”音似英语中种族歧视性词汇“Nigger”(意为“黑鬼”),直接导致他被黑人学生投诉。随即,南加州大学管理部门启动对格雷格·帕顿教授的调查。商学院的院长吉尔菲·盖瑞特(Geoff Garrett)为该教授向学生道歉,并告诉学生帕顿教授将不再教授这门课。教务长宣布立即安排另一位新教师代替帕顿继续教授这门课程。在一封给校方的电邮中帕顿也向学生们道歉。[18]这个案例充分反映出,美国高校依法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观点或者言论可以违反法律法规。教师言论涉嫌违法,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问题根深蒂固,至今广泛存在。民权法案等反歧视法律一直是美国大学治理的主要依据,被贯彻到大学治理的制度和实践当中。

(三)依法维权

在美国,大学教师积极维权,其方式和渠道呈现多元性特征。(1)加入教师工会。教师工会是教师们组织起来争取权益的一个组织,他们会代表教师们与政府或者学校管理层进行“集体谈判”(Teacher Collective Bargaining),争取更好的教育政策、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19](2)参与集体行动。教师可以参与集体行动,例如罢工、示威和抗议活动,以促使学校管理层、政府听到他们的诉求。例如,一些教师以“集体罢工”的方式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或减少教育标准化测试等。2022年1月5日,美国芝加哥教师工会因无法就“线下课转网课”的问题与校方和学区达成一致而采取“罢课”行动。截至当地时间7日,芝加哥市公立学校连续三天停课。[20](3)投诉或起诉。在遭受不公正对待或歧视的情况下,美国教师通常以提起诉讼或向劳工委员会投诉的方式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据美国福克斯新闻(Fox News)报道,美国俄亥俄州一名教授因拒称男学生为女性被处罚,起诉大学后获赔40万美元。[21]另据美国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NLRB)网站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1日至4月20日,受理关于不公平劳动实践的指控仍未结束的案件共计4642件,其中针对大学的指控有39件;已经结案的共计1236件,其中针对大学的指控有17件。[22]可见,包括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在内的美国大学教职雇佣关系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针对种族、性别抑或社会阶层的不公正或歧视,这成为教师投诉的主要原因。(4)写信和请愿书。一些大学教师会写信给校长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担忧。他们也可能会写请愿书或签署请愿书,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或提高薪资待遇。可以说,美国司法部、劳动关系委员会、教师工会在减少和消除教师发展道路上的不安全因素、歧视性障碍,确保其享有公正权益并促进其卓越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也因此强化了维权意识,养成了维权习惯,提升了法治素养。

五、启示

我国大学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和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教师法治素养的提升,包括在教师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等。但是一些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培训制度体系不完备、依法管理水平不高、法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教师法治实践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思考。因而美国高校教师法治素养培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教师法治素养水平的改进与提升极具启示意义。

(一)建立大学教师合规培训制度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依法治教的直接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是依法治教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但目前,受过专业培养或经过专门培训的法治教育教师尚存在较大缺口,并且法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23]美国大学教师合规培训确保教师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政策和道德规范,并具备遵守和践行的能力。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该建立大学教师合规培训制度,各地和各校应建立明确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包括不同层次和专业的教师所需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如研讨会、工作坊、培训课程和在线学习资源等),还应建立评估机制,借以监测培训的效果和教师的学习成果。合规培训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如何处理学术诚信、研究道德、学生权益和隐私等重要问题;还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遵循正确的程序和规定,帮助教师了解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冲突和道德困境,以及如何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和调查过程,等等。总的来说,大学教师合规培训的制度化、长效化,是着力在高校教师学法、尊法、用法、执法、守法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建立一个透明、公正和负责任的教育环境,保护师生的权益并维护学校和学术的诚信和声誉。

(二)健全大学教师法治化管理机制

高校教师管理是落实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制定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政策,用法律和政策规范高校教师管理工作。各地和各高校也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学校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包括教师招聘、考核、评价、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制度,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教师的行为准则,确保教师的法律地位和权益得到保障。然而,近年来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主要涉及工资支付、社保待遇争议、解除聘任合同争议、职称评定争议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24]美国大学依循“有法可依”“守法而行”“正当执法”实现对教师法治化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特别是学习和借鉴其对教师开展的全覆盖、数字化、全周期的合规培训的做法,对增强我国高校教师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遵守的意识和践行能力有直接现实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大学建立的相对完善的教师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定期评估和监督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三)探索创新多元化法治服务供给方式

美国大学有成熟而完备的提供法治服务的机构和队伍,可以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法治服务,包括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法律援助、安全防护训练,等等,以确保师生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并提供必要的法治方面的支持和资源。十几年前,有学者呼吁高校应该设立法律服务机构,全面负责学校的法律事务。[2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目前,有法律顾问的高校不在少数。[26]但总体上看,当前专门设置有法律事务机构的高校占比仍然较低,且存在没有建立有效的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及流程,对于法律顾问的地位界定不明,以及法律顾问任职资格及保障不是很健全等问题。[27]在校园安全层面,也存在有关校园安全的专项法律亟待建立、校园安全保卫制度不完善、校园矛盾纠纷调解制度缺失等问题。[28]美国大学为教职工提供多元化法治服务的经验给我们重要的启示:第一,大学为教职工提供法治服务的主体应该具有“多元化”特征,即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事部门)、信息管理中心、法务办公室、保卫部门等等,都应该在师生法治意识提升、权益保障和校园安全维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二,法治服务的内容也应该具有“多元化”特征,即各高等院校应该意识到,不同个体可能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和挑战,要创新服务方式,探索精准化多元供给路径,打造品牌化法治服务模式和法治宣传教育培训的亮点,促进高校法治服务成效显著提升。

(四)引领教师法治实践走深走实

在当前依法治教的背景下,“教师”身份被“泛化”,即教师在非工作时间、非学校教育领域也被认为是“教师”,要履行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这会导致教师作为普通“公民”身份的“权利”被限制,甚至被剥夺。显然,这与法治精神不相称。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法治的精神和态度予以纠正。[29]美国大学教师积累的丰富的法治实践方式给我国大学教师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参考。第一,维护教师群体的合法权益。在非工作时间、非学校教育领域,教师就是一名普通公民,与其他公民一样,应该受到平等、公正的国民待遇。学校不应超越职权限制教师的私人生活领域。[30]第二,维护教师个体合法权益。大学教师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合同纠纷、工资争议等问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第三,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大学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发展。通过发表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维护学术权益。第四,注重维护学生权益。秉持教育公平和机会平等的理念,积极倡导包容性教育,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第五,积极参与学校治理。大学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和治理,促进学校的法治建设。通过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发表意见和建议,助力学校法治建设。

注释:

①CITI即CITI Program,是机构合作培训计划(The Collaborative Institutional Training Initiative)的简称,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合规培训的在线平台,致力于满足学院和大学、医疗保健机构、技术和研究组织以及政府机构的培训需求,确保科研人员遵守伦理规范、法律法规以及资金使用方面的要求,以保证科研活动的透明度、可靠性和道德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人民出版社,2022:42.

[2]齐琳琳.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71-73.

[3]李昌祖,赵玉林.公民法治素养概念、评估指标体系及特点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97-302.

[4]Human Resources.Compliance Training[EB/OL].(2022-08-15)[2023-07-19].https://hr.jhu.edu/learn-grow/compliance-training/.

[5]OSU.University Senate Faculty Hearing Committee 2019-2020 Annual Report[EB/OL].(2020-03-06)[2023-03-21].https://senate.osu.edu/sites/default/files/links_files/2019-2020%20FHC%20Ann ual%20Report%20%282%29_0.pdf.

[6][7]HR.Faculty-Code-May-2019[EB/OL].(2023-03-29)[2023-04-17].https://hr.gwu.edu/university-policies.

[8]米基·英博,泰尔·范·吉尔.美国教育法[M].李晓燕,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26.

[9]Vice President for Ethics and Compliance.Procedures for Resolving Complaints of Title IXHarassment[EB/OL].(2021-09-02)[2023-04-17].https://www.purdue.edu/ethics/resources/titleIX-complaints.php.

[10]University Compliance.Security Awareness Training[EB/OL].(2023-02-01)[2023-07-22].https://compliance.columbia.edu/content/training.

[11]美国校园枪击为何如此频繁?[EB/OL].(2023-03-29)[2023-04-17].https://www.sohu.com/a/660369395_120349010.

[12]OSU.Ohio State News Alert:External Report Offers Praise,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University District Safety[EB/OL].(2022-02-24)[2023-04-09].https://news.osu.edu/ohio-state-news-alert-external-report-offers-praise-recommendations-to-improve-university-district-safety/.

[13]MSU.MSU Takes Actions to Improve Campus Safety[EB/OL].(2023-03-01)[2023-04-09].https://msutoday.msu.edu/news/2023/msu-takes-actions-to-improve-safety-security-on-campus.

[14]G·维尔.政治、学术自由与法律总顾问的办公室[J].国外社会科学,2007(1):97-98.

[15]刘文.高校法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基于59所高校法务机构设置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5):65-69.

[16]Office of Institutional Compliance.University Compliance Program Reporting FAQs[EB/OL].(2023-02-01)[2023-07-22].https://compliance.umn.edu/report.

[17]林杰.美国高等教育反性骚扰的法案与判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5(3):39.

[18]南加州大学教授课上说了一个中文词“那个”,因种族歧视被停课[EB/OL].(2020-09-04)[2023-03-29].https://3w.huanqiu.com/a/9f1f03/3zkAWrewZMX.

[19]彭茜.美国教师集体谈判的缘由、分歧与保障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2007(6):58.

[20]不满防疫措施,芝加哥教师工会“罢课”[EB/OL].(2022-01-08)[2023-04-09].https://tv.cctv.com/2022/01/08/VIDErdZRfCixJ3oy9DwLjwXL22 0108.shtml.

[21]JOSHUA Q.Professor Wins Lawsuit Against University Over Pronouns:Students Demand Went Against My Christian Beliefs[EB/OL].(2022-04-18)[2023-08-03].https://www.foxnews.com/media/professor-wins-lawsuit-against-university-over-pronouns.

[22]NLRB.Recent Charges and Petitions Filings[EB/OL].(2023-01-08)[2023-04-20].https://www.nlrb.gov/reports/graphs-data/recent-filings.

[23]王晶晶.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解决策略[J].中国教师,2019(7):13-16.

[24]郑宁.高校教师管理纠纷的法治思考——基于113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20(5):57-61.

[25][26]马广见.全面依法治国视阈下的高校依法治理[J].法学杂志,2017(9):1-9.

[27]相运利,彭俊.高校法律顾问在依法治校中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20(4):176-177.

[28]杨岭,郑巧.依法治校视野下校园欺凌的防治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9(10):26-31.

[29][30]尹力.教师身份泛化:法治视野下亟待消解的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7(1):45-48.

(责任编辑陈志萍)

收稿日期:2023-09-26

作者简介:赖雪梅,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课程运行机理研究”(批准编号:17XJC710001),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专业课实践课程思政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批准编号:2021ZDR009),重庆理工大学研究阐释专项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批准编号:2023RCS011)的阶段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合规法治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