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泗州戏
2024-07-09
淮北泗州戏,早期叫“柳琴戏”,又名“淮海戏”。泗州戏由民间说唱发展而成,属于板腔体剧种。人们普遍认为该剧种源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一带,原为海州农民以“猎户腔”“太平歌”等民间小调编成的小戏。乾隆年间,由民间艺人邱氏、葛氏、张氏三人收集、整理、演唱,就有了连续情节的演唱戏。后来因为灾荒,张氏留在了海州本地,他的戏发展为“淮海戏”;葛氏到了鲁南,他的戏发展为“柳琴戏”;邱氏在皖北泗县、灵璧一带,在演唱的同时逐渐融入了当地民间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皖北的“拉魂腔”,也叫泗州戏。
泗州戏与江苏、山东的柳琴戏同出一源,融合了南方的婉约柔美与北方的豪放大气,唱腔豪放朴实或婉转动人,有着“一鞭残照里,开口即拉魂”的赞誉,因此又被称为“拉魂腔”。
早期的泗州戏演员以流浪艺人为主,往往只有一两位,演出也以民歌小调为基础,无伴奏,一般用竹板、柳木梆子敲击以掌握节拍,后来才有了七八人以上的演出班子,用自制的土琵琶作为伴奏乐器。清末,出现了半职业或职业的演出艺人和团体,有了服装、乐队,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皖北各区县成立了泗州戏团,也有一些业余剧团,均活跃在淮北城乡。
泗州戏的唱腔,男腔粗犷高亢,女腔婉转悠扬,具有极大的自主性。无论是男腔还是女腔,演员都能根据自己的唱腔随意发挥,因而热情奔放、无拘无束、扣人心弦。皖北方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乡土味道十分浓郁。
泗州戏的伴奏乐器原为竹板、梆子、土琵琶,其中以土琵琶为主。土琵琶又叫柳琴、柳叶琴,其音色圆润、婉转悠扬,辅以三弦、二胡、笛子、板胡等,其表演吸收了“旱船舞”“花灯舞”等多种当地的民间舞蹈,表演时要求演员身体的各部位要协调配合。
泗州戏的剧目有传统大戏100多本,小戏200多折,其创作大部分来自民间。剧目有《大出观》《樊梨花点兵》《白蛇传》《济公传》《秦香莲》《王宝钏》等。
泗州戏传入淮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走村串户的艺人们把泗州戏带到了淮北,与淮北方言和文化审美相互结合,形成独特的淮北泗州戏。淮北人把泗州戏当成民间舞蹈与民间音乐共同展示的平台,以质朴的淮北方言和优美唱腔走入千家万户,唱响淮北大地。
泗州戏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称“安徽四大剧种”。2019年5月,淮北泗州戏入选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淮北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