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见证乡土中国与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4-07-09张樱

摄影与摄像 2024年4期
关键词:乡土农村文化

张樱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关键使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农村人口外流日益严重,导致了乡土中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如农村空心化、低水平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难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乡土中国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乡土中国的概念与特点

乡土中国是指以农村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其特点包括家族观念强、人际关系密切、土地依赖度高、传统文化浓厚等。家族观念在乡土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乡村社会强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传统的家族观念仍然深刻根植在人们的心中。这种观念强调亲情、尊重长辈、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使家庭关系在乡土中国社会中变得特别亲密。乡土中国的人际关系密切而复杂。在农村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帮助和合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助于社区内的互动和支持。土地在乡土中国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农业是乡村经济的支柱,土地不仅代表着农民的生计,还承载着文化和传统的象征。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农村社会关注的焦点。乡土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厚丰富。在这个环境中,许多传统习俗、民间传说、手工艺品和宗教信仰得以传承和继续存在。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乡村生活,还为乡土中国的独特性质增添了魅力。

乡土中国的历史演变

乡土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在乡土中国的历史演变中,最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人们以种植、养殖和农业生产为生。家庭和农村社区是社会的核心单位,家族观念深厚,人际关系紧密。这一阶段的乡土中国强调了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依赖于土地和自然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20 世纪末中国实施了农村改革开放政策,引入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逐渐活跃起来。这一政策改革鼓励农民增加农田经营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然而,农村人口开始外流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导致农村社区逐渐空心化,年轻人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但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冲突成为乡土中国演变的一部分。乡土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服务不足等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以促进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乡土中国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过程,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农村与现代化之间不断平衡和调整的努力。

乡土中国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乡土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挑战,这些挑战对农村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农村空心化是乡土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大量年轻人离乡背井,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导致乡村地区的人口减少,社会资源流失。这一趋势加速了农村社区的衰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面临压力。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传统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有限,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创新。农民增收困难是乡土中国的一个长期问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福利和服务水平不足。由于土地流转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问题,许多农民面临着经济困境,生活水平提高面临一定困难。解决这些挑战需要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等。同时,也需要关注农村社区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实现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旨在实现长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稳定。在乡村振兴中,这一理论要求农村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强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协同发展,旨在减少城乡差距,提高资源、人才和资金的流动性。乡村振兴需要实现城乡融合,促进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促进城乡互补。农业现代化理论强调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一理论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理论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有助于在实践中制定政策、推动项目和实现农村社区的繁荣。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理论基础的结合与运用将促进中国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

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多元且综合,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它涵盖了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品种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培育特色农产品和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和价值链的升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了吸引和培养乡村的人才,需要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支持农村创业和创新,促进农村企业家和专业人才的涌现,以推动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振兴强调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和文化节庆等方式,可以增强乡村的文化吸引力,同时提高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能力。生态振兴旨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的自然环境,推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资源管理。通过生态修复、农田生态工程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农村社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组织振兴涉及建设强有力的农村组织,包括农村合作社、村民委员会和农村自治机构。这些组织可以促进农村基层治理,实现民主参与和自治,提高农村社区的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

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旨在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政策之一。该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和承包,使农村土地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农民可以将土地流转给大规模农业企业,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外,土地制度改革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消费和经济增长。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等手段,帮助农村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农村就业渠道。农村电商发展政策鼓励农村电商的兴起,为农村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政府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扶持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强农村物流和金融服务,以提高农产品销售的效率和覆盖面。这有助于农民将农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市场,增加销售渠道,提高收入。

影像见证乡土中国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影像作品对乡土中国的呈现与表达

影像作品在记录和传播乡土中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和表达了乡土中国的特点和文化,有助于深刻地展示乡村生活和传统价值观。影像作品通过视觉方式生动地呈现了乡土中国的风土人情。镜头捕捉到了广袤的农田、宁静的村庄、劳作的农民,以及传统民俗活动。这些画面通过生动的图像传达出乡村的宁静、朴实和充满活力的一面,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影像作品通过声音和故事叙述,传达了乡土中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一些纪录片通过讲述乡村的发展历程、传统节庆和乡村文化,将乡土中国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传递给观众。这种叙述方式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珍视。影像作品也反映了乡土中国的土地依赖和家庭观念。农田的美丽景色、劳动的艰辛和农民的坚韧,都是对土地依赖度的生动表现。家庭场景、亲情关系和传统乡村社会结构,体现了乡土中国家族观念的强烈特点。这些元素的呈现让观众更深刻地了解乡土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影像作品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与作用

影像作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像作品宣传推广乡村资源。通过生动的视觉呈现,影像作品能够有效地宣传和推广乡村的自然景观、特色文化和产业资源。观众通过欣赏影像作品,更容易被吸引前往乡村旅游、投资农村产业或购买农产品。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像作品有助于增强农民意识。通过呈现乡村发展的成功案例和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情况,农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措施,激发他们的发展积极性。同时,影像作品也可以传递农村问题和挑战,唤起社会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影像作品促进了城乡交流。通过展示乡村生活和文化,影像作品有助于城市居民更好地了解乡村的特点和魅力。这种了解可能会引发城市居民对乡村的兴趣,鼓励他们前往乡村旅游、投资农村产业或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同时,乡村振兴也需要城市的资源和市场,影像作品的传播能够增进城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影像作品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与实践

影像作品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与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几个具体案例的探讨:在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乡村振兴中,影像作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地政府与影像制作团队合作,制作了一系列宣传片和短视频,展示了张家界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乡村民俗。这些影像作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一位当地村民表示,这些影像作品让他的家乡焕发了生机,村庄开始兴办农家乐和手工艺品店,为村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在中国山东省的草莓产业中,影像作品取得了显著成功。一家草莓合作社制作了一部关于草莓生产全过程的短片,从种植、采摘到包装,一览无余。该影片强调了农产品的安全、新鲜和品质保证。当地超市和电商平台开始销售这些草莓,并在商品描述中引用了影像作品中的内容。结果,草莓的销售量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贵州省的苗族村寨,一位年轻的苗族导演制作了一部关于苗族传统歌舞和手工艺制作的纪录片。这部影片生动地展示了苗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服饰、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制作过程。影片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并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了对苗族文化的广泛兴趣。因此,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苗族文化,村庄也开始开设文化展示和手工艺品销售点,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这些案例展示了影像作品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实际作用,通过传播乡村资源、农产品和文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这些成功的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强调了影像作品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乡土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振兴是解决农村面临挑战的重要战略。影像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工具,在记录和传播乡土文化、促进乡村发展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深入了解乡土中国的特点、历史演变和现实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来,应继续加强影像在乡土中国与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与实践。这包括更多创新的方式和方法,如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和数字化媒体,以更全面、深入地记录和传播乡土文化。同时,政府、社会和产业界应该共同合作,为影像创作者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总之,影像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保护乡土文化、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继续挖掘影像的潜力,将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大成功,为乡土中国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乡土农村文化
亲近乡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乡土中国
谁远谁近?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