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区域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性学习评价
2024-07-09范翔赵超
范翔 赵超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均强调应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作用,并构建一个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成都市武侯区充分考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制订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三三三”综合性学习评价方案。通过实施此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该评价方案还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建设。
一、“三三三”综合性学习评价内涵
“三三三”综合性学习评价是一个系统性的评价机制,其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个“三”指三维评价内容,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的达成。三维评价内容共分为三个层级,每个层级对应不同内容(表1)。
第二个“三”指三种评价方式,即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的综合运用。其中过程性评价是指健康行为、体育品德采用过程性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期末学业质量评价;增值性评价是指运动能力采用初始值(单元测试)与终结值(期末测试)比较评价,看增值情况(增值加分、减值扣分),鼓励学生自己将现在与过去对比;综合性评价是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构成学业质量评价内容。旨在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三个“三”指三个评价策略,即评价以“可观察外显的体育品德、可检测量化的运动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行为”构成体育学科育人生态质量的根本,让学生进一步回归真实的学习与生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真实成长。
二、“三三三”综合性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
(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结构权重与评价办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结构包括体育健康行为评价、体育品德评价、基础理论知识评价、运动能力评价、体育特长评价五部分(表2)。即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健康行为评价(10分)+体育品德评价(10分)+基础理论知识评价(10分)+运动能力评价(70分)+体育特长评价(5分),打破了原有的百分制评价标准。
1.健康行为评价(10分)
(1)出勤情况(5分)
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考勤簿,依据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记录,采用百分制后进行换算。每学期,迟到、早退1次扣5分,累计5次及5次以上者,本学期该项目得分为0分。旷课1次扣20分,累计2次及2次以上者,本学期该项目得分为0分。一学期缺席(含事假、病假)次数占实际总授课时数的三分之一者,本学期该项目为0分。出满勤、不迟到、不缺课、不早退的学生,本学期该项目得满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者直接判定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不合格。
(2)体育家庭作业(5分)
学生在家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或自主身体锻炼,并记录学习情况,同时需经家长评价和教师定期评价。
2.体育品德评价(10分)
(1)课堂活动表现(5分)
学习态度需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集体荣誉感,情绪稳定,善于交往合作;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敢于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课堂活动表现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进行互评,并记录下量化的评分。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个别学生的成绩进行适度的调整。最终,将确定每名学生的量化分数,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课外活动表现(5分)
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竞争意识、拼搏精神等。这部分内容由体育委员或体育小组长记录。
3.体育与健康课基础理论知识评价(10分)
基础理论知识评价主要以笔答的形式进行,期末各年级统一测试。内容以《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为主,包括体育卫生健康常识、运动技能基础知识、锻炼方法介绍为主。根据不同年级的水平目标选择出题内容,一、二年级采用口试,三年级及以上采用笔答或电子答题的形式。
4.运动能力评价(70分)
该部分测试以体育课成绩考核主要内容,分基本身体素质测评、技能测评、校本内容测评3个部分。
(1)基本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与分值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2014年修订)》]中除身体形态、身体技能之外的身体素质测试项目(总分30分,每项总分之和÷N×30%,不算加分)。
(2)基本运动能力测试内容与分值
“基本运动技能”测试项目和“技评”测试项目属于“体育基础课”运动技能教学内容(总分20分,其中运动能力10分、技评10分)。
(3)专项运动能力测试内容与分值
“专项运动技能”测试项目为学校两项特色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内容(总分20分,每项10分)。
(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结构权重与评价办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结构包括学生健康行为评价、运动能力评价、体育品德评价、进步幅度评价四部分(表3)。即高中学生学科成绩=健康行为评价(15分)+运动能力评价(70分)+体育品德评价(15分)+进步幅度评价(5分),打破了原有的百分制评价标准。
1.健康行为评价(15分)
(1)锻炼习惯评价(5分)
①出勤情况
建立一册体育与健康课程考勤簿,以每节课体育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采用百分制后进行换算。每学期,迟到、早退1次扣5分,累计5次及以上者,本学期该项目成绩为0分。旷课1次扣20分,累计2次和2次以上者,本学期该项目得分为0分。一学期缺席(含事假、病假)次数占实际总授课时数的三分之一者,本学期该项目为0分。出满勤、不迟到、不缺课、不早退的学生,本学期该项目得满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者直接判定为本学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不合格。
②课外体育锻炼及活动
积极参加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参加课外体育社团活动;积极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及活动。这部分内容由体育委员或体育小组长记录。
③积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在家能自觉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体育家庭作业或自主身体锻炼,自己记录学习情况,家长督促练习,教师定期评价。这部分内容由体育委员或体育小组长记录。
(2)情绪调控评价(5分)
能在体育练习与比赛中发生冲突时克制自己,宽容和理解对方。能与他人交往、合作,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地参与体育学习和运动,学习效果显著。能在不同运动环境、场地参与体育活动,适应能力强。
(3)适应能力评价(5分)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自觉关注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有意识地搜集健康信息。个人应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积极发掘休闲活动的创新方式。生活中,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觉避免危险行为,掌握必要的生存技巧和应急处理能力。此外,培养文明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礼仪修养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以上三项详细说明了健康行为部分的评分标准和内容。在学年结束时,教师将依据自身观察、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平时成绩记录,以及对每名学生的总体印象,来评定学生的平时表现。为了确保评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特别强调了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反馈,以及对学生表现的实时记录。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运动能力评价(70分)
该部分是体育课成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分为基本身体素质、运动项目模块一、运动项目模块二和体育基础知识四大部分。评价标准参照《标准(2014年修订》和《武侯区高中运动技能系列模块测试标准》(表4)。
3.体育品德评价(15分)
(1)积极进取(5分)
在体育学习与运动中自尊自爱、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的精神。
(2)遵守规则(5分)
正确对待比赛胜负,胜不骄、败不馁。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3)社会责任(5分)
胜任不同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与负责行为。
4.体能进步幅度评价(5分)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获取成功体验的机会,对体能进步的学生依据进步幅度以附加分的形式加入综合评分中。进步幅度=后期成绩-初期成绩,其中后期成绩指期末成绩,而初期成绩则是上一学期的期末成绩。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初期成绩将采用入校时的测试成绩。进步幅度为0分,得1分;进步幅度为1~5分,得2分;进步幅度为6~10分,得3分;进步幅度为11~15分,得4分;进步幅度为16~20分,得5分。
(三)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质量表述
为了确保学生的全面素质评价,学校对学生的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基础理论知识、体育特长和进步幅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数统计,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采用四级评定制进行表述,分别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表5)。这样的评价方式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三、“三三三”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实施建议
(一)教师培训:掌握评价方案的关键步骤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为确保每位教师深入领会并熟练掌握评价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定期的培训会议、研讨会或工作坊等,并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从而保障教师们能够全面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方案。
(二)明确标准:确保评价的公平与客观
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必须确立明确的评价标准。针对评价内容,制订具体、可行且适用于各年级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应清晰、明确,以便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充分理解评价的依据和要求,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反馈调整:提升评价的价值效能
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反馈与调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确保学生和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成长状况,教师应迅速向他们提供评价结果。此外,教师还需审慎地根据实际状况,对评价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与优化,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
(四)跟进总结:评价方案持续革新
持续跟进与完善是维系“三三三”综合性学习评价方案长期效能的关键环节。必须对评价方案进行不懈的追踪与反思,从而持续优化和精进此方案。通过持续的努力与改进,能够确保该方案始终与时俱进,满足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