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份认同:党员课本话语的递进逻辑与建构策略 (1949—1956)

2024-07-09刘一航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4年3期
关键词:党员教育身份认同

刘一航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意志和任务要求融入党员课本,转化为新的党员学习教材。通过讲授党的形象、组织要求、党员标准,党员课本多维度递进式地建构党员的身份话语。党员课本以其兼具权威塑造和情感关怀的“柔”性解读,与时空、主体要素相结合,创造富于政治性的教学场域。“党的在场”与互动式教学形成耦合效应,促进党员身份认同由相对离散、偏弱向统一、强化转变。为弥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度规范与党员个性、政权建设需要与党员队伍现状之间存在的张力,党借助党员课本这一载体,尝试在阶级差异基础上,建构多重面向的党员身份认同,将党员教育、身份认同与国家建设相统一,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关键词]党员课本;话语建构;身份认同;党员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4)03-0073-10

1949年,为巩固解放区政权,党的各级组织突击发展大批新党员。“据一九四九年年终的统计,全国党员总数已达四百五十万人以上”,一年内“发展新党员一百四十万人左右”。各中央局、省委和市委宣传部延续此前利用各类“小册子”开展党员教育的传统,编写或翻印《共产党员课本》等党员教育的必备教材,试图以此完成对党员的训练。然而,战时教育手段难以满足即将掌握全国政权的党对党员素质和能力的更高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党员成分复杂、思想不坚、作风不实等问题愈发严重。为纯洁党的思想和组织,中共中央发起整党运动,“以党员课本为主,联系当时当地支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一方面学习知识,一方面检讨工作”成为多地区整顿党组织的重要方法。“一五”计划时期,为动员全体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投入国家建设,各级宣传部与相关单位编写发行大量厂矿、农村、机关党员课本,旨在于阶级差异基础之上,统一党员对身份和任务的认识。由此,党员课本成为解析党员身份认同建构理路的重要线索。

学界对党员课本的直接研究相对有限,仅有邵颖超等围绕出版背景、内容概况,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家图书馆藏的解放战争时期《党员课本》的主要内容,认为这一时期《党员课本》的特点是与革命实际相结合、因材施教。其他研究或将党员课本作为“工具书”和论据,融入作者所研内容,或将党员课本的文本符号融入民族学、文学、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为党员课本的研究奠定良好基础。此类“移花接木”“种瓜得豆”的研究方法极大拓展了党员课本的利用广度,却使课本自身的价值被相对忽略。鉴于1949—1956年是党员课本发行数量激增、话语风格变化显著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中充分利用党员课本,使之与党的中心任务相配合,在建构党员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本文以1949—1956年由各中央局宣传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编写出版或内部翻印的《党员课本》《共产党员课本》《农村党员课本》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共产党党章教材》《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在特定时期广泛发行的党员学习课本,从党的形象、组织要求和党员标准三个维度追踪课本话语的递进逻辑,根据课本话语的“柔”性解读和时空、主体、文本要素创造的教学场域,分析党员课本的话语建构策略,聚焦制度规范与党员个性、政权建设需要与党员队伍现状之间产生的多重张力,探究课本多角度的话语解读所发挥的以同化异之用。

一、身份塑造:党员课本话语的递进逻辑

党员课本着重讲解两组内容:一是解读党与党员的关系,强化党员对政治身份的认同和对党的组织认同;二是刻画党与群众的关系,通过解读“为人民事业奋斗”的建党初衷、领导“中华民族翻身”的历史成就、“改善人民生活”的现实要求,让党员明确在革命胜利后的新阶段应如何做,让民众了解掌握全国政权的党将如何做。结合课本目录可以发现,“支部”“群众”“民主集中制”“党员义务”“党员权利”“奖励与处分”“共产党是什么”“共产党的历史”等主要高频词,为洞悉党员身份的建构层次提供了基本切入点。

(一)塑造党的形象:以“什么是共产党”为出发点。“什么是共产党”是党员课本建构党员身份的第一步,多在课本的第一部分予以重点呈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觉悟的部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在课本的叙述下,“工人阶级”的属性特征不断丰富,“先进”成为党的鲜明标识。《党员基础知识读本》的前五课主要讲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通过横向的制度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对比,解读党与工人阶级的紧密联系。由此,“工人阶级”和“先进”不仅成为党的形象中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政治符号,还作为核心要素,回答了“党的性质是什么”,转化为党员明确自我身份的首要信息。

党员课本融合党的历史叙事和领袖故事,树立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形象,赋予党员身份以光荣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大众和中华民族谋取解放的英勇奋斗的历史”,课本通过解读党与工人阶级、普罗大众情感相通、命运相连的亲密关系,强化中共政权的合法性。“英勇奋斗数十年 领导人民把身翻 开国盛典十月一 革命成功心喜欢”等顺口溜,实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真实写照,课本借此生动描摹群众“翻身”“心喜欢”话语背后党的伟大形象,培养党员应有的自信意识。

党员课本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形象、毛主席与蒋介石对底层民众的态度进行对比,凸显中国共产党作为正义化身,在思想和政策路线上的正确性。国民党反动派“和咱们庄上的地主恶霸们是一条腿的”,“剥削咱,压迫咱,叫咱永世不能翻身”。蒋介石“实行他那条害民、卖国、自己坐儿皇帝的反动路线”,让人民“给他当牛当马当奴隶”,“是建设新中国的敌人”。课本通过高度通俗化和极具鼓动性的话语,痛陈国民党的弊病,使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认清国民党与共产党形象的根本差异。与国民党形象相对应,“哪里有咱们受苦受难的工农劳苦兄弟,哪里就有共产党的组织”。共产党“领导受剥削受压迫的人们打天下”,“若是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咱中国人民要想翻身,想不当亡国奴,是办不到的”。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带领下,“一万万六千万以上的人民翻身了”。课本结合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经历,诉说“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中国革命的舵手,又好像大海中的一盏明灯”,党的领袖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课本使用对比手法,揭示中国共产党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辉煌成就与不易,塑造了一个光明伟大的政党形象。这易使党员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向心力,升华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与依恋之情,从而达到认同党员身份的目的。

(二)深化组织认识:以“共产党的组织要求”为着力点。强化组织观念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程,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组织起来有力量 发扬民主顶重要 个人包办不应当”。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组织深扎社会基层,然党组织松散无力、党员对组织认识模糊等问题一时未得到有效解决,阻滞了党员对身份的基本认识。有的党员把组织生活看成一种“约束”,认为“我参加党是自愿的,但是叫我参加组织生活,经常开会,我就不愿意”。有的党员认为“一开会就是批评,真叫人不愉快,叫人感到受拘束”。有的党员直接将组织生活等同于“整人”“约束人”。为此,多部党员课本对“组织”进行规范的全面讲解,组织作为党员“港湾”和“靠山”的意象得到强化。

“组织”是用于严明党员纪律的基本话语。每一课本都谈及“组织”,其中,组织原则是党员课本的重点内容。“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凑合而成的,而是按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仅仅有三个党员在一起,还不能算是党的组织”。课本借此抛出党员个体与组织关系的问题,使党员在学习中形成“什么是组织原则?”的自主发问。课本引用党章内容予以解释,明确要求“一切党员都要服从党的领导机关。全党各个组织都要服从党的中央”,纠正部分党员“自由行动,乱发议论,不遵守纪律,不执行决议”的错误行为,“保证全党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正因为党有组织,并能够“组织起来”,所以党员不是无根之萍、无本之木。党员课本结合党章对组织原则的解读,建立起党员对“党的铁的纪律”认识,使其体悟党内团结的重要性。195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迎春曲》中描写了两位党员的聊天场景:“咳,我这个‘组织‘纪律都太差了,前些日子我还找了个党员课本叫小根念给我听哩,自己觉着毛病自己知道了,这不是说着说着又犯了”。虽是一场被建构的想象的对话,但作为党员教育效果的文学投影,恰恰从价值取向层面反映出党员接受党员课本中组织、纪律的相关要求,并尝试自我纠正的心理历程。党员个体视野下组织纪律的意义进一步得到深化。

“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好像房子的基石一样”,党员课本通过塑造坚如磐石的基层党组织形象,巩固党员的身份认同。与课本叙述相似,当时农村流传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的说法,群众把村党支部看作火车头。支部工作的质量影响党员身份认同、保持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实际成效。党员课本解读党章规定,言明支部的组成、任务及其与党员的关系,特别强调吸收新党员、检查党员纪律、教育党员是支部的日常工作,从而实现党员了解支部工作、支部规范党员具体生活的双重目标。通过“你处党的支部是怎样组织的?”“支部委员应当怎样分工?”“支部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互动和“万丈高楼从地起 党的支部是根基 党的主张要实现 团结群众是第一”等通俗宣传,党员课本将“静”的组织规范和“动”的支部工作、组织生活相结合,把提高党员觉悟和增强支部力量相统一,强化党员对支部的归属感及支部工作的重视。

(三)增强自我规范:以“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为落脚点。新中国成立意味着党面临的历史任务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转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建立新中国”转向“建设新中国”。政权建设对党员的素养能力提出重大考验。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于所有党员,要认真地进行一次怎样作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使所有党员都明白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行的部分党员课本已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作为最后章节,集中强调党员的价值标准与行为准则,引导党员形成对党员身份及身份所赋予的责任的正确认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标明党对党员之“形”“神”的共同要求,塑造了具有示范效应的“合格的共产党员”基本形象。党员对标“八项标准”,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规范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恰是全面认识党员身份,明晰党员应如何做的关键一环。

需要注意的是,党员课本对“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解读并未完全统一。总体来看,解读范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1951年前发行的党员课本,主要参照陈云在1939年发表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其中,有的课本将该文内容解读为共产党员要有“头可断,血可流,革命志向不可屈的精神”,有的课本将其通俗化解读为“不退缩、不动摇、不投降,一定要干到底”“不能瞒上瞒下”“做到老,学到老,学习学习,再学习”等内容。二是1951年后发行的党员课本,主要以“八项标准”为参考。如中央宣传部编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和艾寒松编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即是对“八项标准”的详细解读。在中央的指示下,“标准”成为全体党员共同的学习准则和身份要求。两种解读范式都旨在促使党员自觉遵守并用党员标准规范己身,党员不断“达标”的过程,是党的意志内化于党员意识,培养党员正确态度的重要步骤。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是党员课本的话语重心之一。随着课本更新,这一要求不断细化,形成“加强党的团结,坚持集体领导原则”“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克服资本主义思想”等具体解读。不难发现在党的意志作用下,党员标准趋于具象化,新的话语融入党员教育,但标准的接受和学习并非朝夕即可完成的工作。芜湖市委组织部曾“接到两个单位报来的十六份入党志愿书,就有九份未填任何学习”。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安子文指出,如果党员“是够标准的,就要求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如果是不够标准或不完全够标准的,则要求他们提高与改造自己”。运动中涌现的各类分子“要教育与抉择,必须要合于八大标准,不能降低”,“不具备条件的候补党员不能转正”。在不断学习、纠错和改正的教学活动中,党员标准启发党员对自我身份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二、党的在场:党员课本话语的建构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党员课本的单一解释或教员的独立讲授均无法达到党员教育的预期目标,究其原因在于“党”的不在场。纵观整个革命时期,“共产党是什么”的问题受制于多重因素,始终没有在基层党员群众中得到广泛宣传,以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中仍有人不知道党的性质是什么,不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如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翻印的《共产党员课本》,在中央已明确党的性质的情况下,仍将党的性质表述为“党是为民族求解放,为人类谋幸福的最光明正大的政党”。这导致文本转化为授课内容、重塑党员意识时,党的意志、形象是缺失或不完整的。因而,实现“党的在场”成为建构党员身份认同的重要策略。

(一)文随意动:党的意志嵌入党员课本。“编者的话”是党员课本的前言部分,通常是编者对课本使用形式、教学目标及编修原因作出相关要求或说明,为教员备课、党员学习起到“点题”作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编写的《党员课本》“根据中央组织会议精神,将二、三、七、八、廿一等课都作了必要的修正,以符合整党的要求”。艾寒松编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是中南区党员教育和整党工作的核心资料,他本人曾作出两次重要的版本修改说明:一是1952年9月再版说明“有的全段重写,有的是全文重写,也有的是另外加添进去的,如‘关于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革命的领导问题一文就是新加的”。二是1954年国庆节后修改声明,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改”。由此不难窥见课本修订与中央意志的紧密联系。如何将中央最新的重要指示编入课本成为编者谋篇布局时必须谨慎思考的一项工作,也是构建认同性话语的关键环节。

党员课本将党的意志转化为“柔”性解读,在刚性要求的基础上凸显情感关怀与现实关切。特别是某些从党员看来带有强制性、易误读的规定,课本通常予以具体解释。如整党运动在很多党员看来是一项“整人”的工作,面对整党文件和相关要求,党员难免产生抵触、恐惧心理。课本讲到,党员检讨要“心平气和,有多少,讲多少,不夸大,不隐瞒,不打击,不报复”,对待“思想上搞不通”的党员“需要耐心帮助,讲清道理”。党员课本立足党员的立场,详尽阐述整党工作中的细节,使党员对党的先进性与自我提高的必要性形成理性认识。部分课本还编写顺口溜帮助党员更好理解,如“整党工作要做好 自我批评不可少 加上群众来监督 什么坏事藏不了”。再者,大多党员害怕处分,对党员与处分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课本指出,处分“要仔细听取本人的申诉”,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受处分的党员“在事实上改正错误以后,也应取消处分”。处分的重点对象是“明知故犯,经过支部再三教育,仍然不改悔”的党员。处分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教育全党“来保证全党的团结与进步”,“决不是实行党内的惩办主义”。在讨论题部分,课本还设置了“你们支部过去执行奖励和处分时,有什么偏差?”等开放式问题,鼓励党员正视处分并规范自身行为。党员课本对相关内容的具体解读,将刚性规范转化为易理解的文本,缓和新中国成立后相对完备的制度规范与解放的党员个性之间的冲突。党员课本通过解释性的文本形式和近距离的对话范式,走入党员心理,促进党员对政治身份的认同。

党员课本从系统全面的视野出发,建立党员的身份话语。与报刊广播不同,党员课本从编写出版到正式投入使用的时间跨度更长,难以在第一时间完成党的政策宣教。但是党员课本承载的丰富内容、对党的形象的全面塑造、对重要政策的历时性解读同样是报刊等媒介难以比拟的。报刊广播的报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员和群众对指示、政策的全面理解。而党员课本的内容布局与话语选择都遵循党的意志,充分融合党的性质、党的历史、党的任务和对党员的要求。为在职工党员中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教育、号召全市职工党员投身于工业化浪潮,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于1953年对《共产党员读本》内容进行编排。“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第一单元,其中包括“中国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才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方法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等五门课,每部分学习时间从2小时到4小时不等,整个单元学习时间为10周。从单元大纲到重点内容,以课本为载体的共产主义教育与党的中心任务相呼应,营造了相得益彰的学习和生产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员的讲授引导,课本话语转化为“党的在场”的政治教育,把对党的政治认同和对党员身份的认同联系起来,实现党员对自我身份的最终确认。

(二)场域聚力:时空、主体与文本要素相结合。群体或个体的身份认同会随情境场域的变化而变化,或被建构强化,或弱化分裂。基于党员课本具有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以教学时间和场合为时空条件、教员学员为主体、党员课本为文本,形成特定的教学场域。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教学环境,这一场域本质上是“党的在场”的政治场域。

关键性的时间节点催化党员课本教学场域的构建。课本点明新中国成立是一项历史大事,“这是中国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伟大胜利”,也是世界人类“第三次伟大的胜利”。这一胜利“是和我们党与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分不开的”。但这只是“打了地基”,“我们新民主主义大厦的建设工作,现在才刚在开始呢”。党员群众翻身道情,关注“日月换新天”后的新变化,党借助党员课本这一载体,融合具有独特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开展自上而下的党员教育,为建构身份认同提供契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的扩展延伸,面向党员的教学场域成为党的意志融入党员思想所必需的空间。根据党员教育需要,空间被规定了特定的政治秩序和教学规范。城市中,在支部大会、党员训练班、党校等所在的空间中设置便于党员认识且可以迅速形成共识的符号,如领袖像、党旗等。党员课本与党的符号、知识文本、党员想象形成互动,强化党员对组织和领袖的认同。农村党训班条件艰苦,有学员在借来的帐篷下,坐在木头、石头、砖头上听课,住宿在周围的群众家,仍能认真学习和积极开展小组讨论。现实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生活目标相联接,基于知识解读展开的政治宣教和情感倾诉,增强了“党的在场”的支撑力量。通过打造“党的在场”的教学场域,党员课本由表及里地巩固党员身份认同,党员教育从战时分散失序的状态向稳定有序转变。

教员与学员的讨论互动,进一步激活党员身份认同的细胞。党员课本的编者指出,应以课本为基本教材,“先由教员详细讲解课文,从而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党员根据实际事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启发大家以此检讨思想作风,检查工作,展开批评,提出改进办法”,“教员再按照课本上所讲的道理,说明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使大家获得一致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地方党组织更加注重教与学的协调,要求“教员首先应该领会课文的中心,熟悉党员的思想情况和工作中的问题”,并按照指定的课本,采取讲课与讨论并重的方法,系统地进行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员或辅导员一定要参加学习讨论会,引导与启发讨论并解答疑难问题”。从中可见,编者的目的与偏好、党组织的重视和规定、教员的能力和态度、学员的认知和能力等因素构成相互交织的动态关系,个体经历和群体记忆被共同嵌入于党员教育的各环节。党员既为知识接受者,也是知识的探索者,课本旨在自主思考基础上增进党员对身份的深层次认识。互动式教学对课文进行了生动的活化处理,“伟大的党”“光荣的党员”和“艰巨的任务”“饱满的情感”从文本内容转化为党员的真实认识,支撑“党的在场”的教学场域,并使之成为激发、凝聚党员情感的政治空间,为强化党员身份认同提供源源动力。

三、多重面向:在阶级差异基础上建构党员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一种自我认同,本质上是个体对于自身及其所代表的群体的确证和归属。这种认同源自人们自发的选择,并非外在强制力威慑下被迫做出的服从或是机会主义指引下的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成员能否形成内生的自发性认同关系着党执政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党员对党的认同。然而与理想的结果相左,部分地方在讲解党的工人阶级性质时,夸大农民的弱点,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简单化解释,误解了党员身份的要义。同时,部分知识分子党员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越来越模糊,立场不坚的问题逐渐显现。为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党员课本从编写到讲授,既强调党的先进性,为各阶级党员明确工人阶级“先锋队”使命,也对农民党员给予更多关怀、给知识分子提供思想改造的文本和方向。面向不同地区、行业的党员课本的独特解读,一定程度地弥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身份应有的统一认同与党员实然的自我认识之间的张力,实现以同化异。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党”赋予工人党员以独特认同。工人翻身做“主人翁”的话语之下,反映了新中国各项工作对工人阶级的急切需要。在建党工作上,中央提出“在三年到五年内要从产业工人中接收三分之一的人入党”,党员教育同样强调“依靠工人阶级”。“必须承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列为“八项标准”的首个条件后,被广泛写入党员课本及各类党的知识读本。工人党员的身份认同更关系着党的性质与执政合法性,深刻影响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进程。

党员课本平铺直叙地强调工人阶级的重要性,言明工人“思想最进步,干革命最坚决,最彻底”,“工人阶级才是最有伟大前途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光辉得以映照每一个党员,使其对光荣的党员身份形成强烈认同。身份的光荣与责任的重大本为一体,课本通过对工人阶级力量的刻画,纠正“无产阶级多为老粗,不能领导革命”等错误观点,坚定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历史必然与显著优势。一时间,“向工人学习”“思想上向无产阶级投降”成为党员们的口头禅。对工人党员而言,课本开篇呈现的对工人阶级的重视及话语阐释无疑代表了执政党与新生政权对其的肯定,由此生发的内生性的身份认同,更易强化工人党员对党员身份先进性的认识。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工人党员再被委以重任。课本配合党的中心任务,指出工人阶级需要“发扬国家主人翁的工作精神”,“遵循着中国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建设一个工业化的新中国”。党员要“勇敢地站在运动的前头,不要被革命的浪潮抛在后面”,以此号召工人党员在工业化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之前长期处于国民党统治下的城市工人,由于对新政权和中共的认知较为模糊,各地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加强对工人积极分子的思想理论教育。因此,中央格外重视工人党员身份认同的情况。党倾力营造崇尚劳动光荣、劳动至上的社会氛围,蕴含着新政权对工人的全新期许,更为工人党员的身份认同增添了社会尊重和精神满足。“一五”计划实施前,课本配合建党整党工作,解读工人地位的变化、“先进”的阶级标识及其与党的关系,划定了工人党员身份认同的主要维度。“一五”计划时期,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生产积极分子被视为入党的优先对象,如芜湖市1954年上半年“在工厂接收的九十三名新党员中,比较特出的先进人物占百分之六十,劳模十一人,先进工作者二人,技术工人四十三人”。为满足工人党员的教育需要,面向工矿发行的党员课本和支部教材将工人党员的新任务、新中国的政治符号与国家工业化建设蓝图相嵌合,用直白的话语肯定工人对于国家建设的贡献,并对工人党员提出更高要求,引导工人党员在身份认同基础上增强国家认同与政党认同。

(二)弥合农民党员与政权建设间的认同张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阶级出身的党员在党内占有很大比重,仅东北地区就有80%—90%的党员出身于贫雇农。为增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中央对农民党员的规模一定程度地加以调整。当时的宣传读本中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不是农民党”“不是工农联盟党”。包括部分新编的党员课本也承认编写“未照顾到农村支部的情况,同时注意通俗不够”。虽然编写部门对内容进行修改,“但对农村支部来说,还不太适合,特别是不通俗这一缺点,未能很好解决”。加之部分农民党员自身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凡此种种,再现了农民党员身份认同所面临的不利形势。

解放前的党员课本话语风格高度通俗化,再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员教育,实存颇多不恰当之处,致使党员主观理解有余、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本不稳定的农民党员身份认同更易产生偏差。部分党员课本对这一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如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编写的党员课本融合基本知识,且兼顾通俗化解读。从“工人和农民,都是劳动人民”的预设出发,特别地强调农民虽不是工人出身,“但是只要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忠心革命,努力学习,遵守党的一切规矩”,也能够锻造成一个好党员。“好党员”成为农民党员身份的理想化意象。同时,“好党员”作为价值符号,隐喻着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使农民党员在自我激励中向更高的目标奋斗。此外,党员课本与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东莞县四区大山乡配合建党工作,“在群众大会、代表会、干部等会,根据农村党员课本结合了解群众糊涂认识,讲解农民翻身要依靠共产党,党的性质,党的最终目的与任务等”,培养农民党员对党的正确认识。“过去打日本帝国主义,打蒋介石反动派,斗争地主,农民是主力军”,建设新中国,“农民也还是重要力量”。课本通过解读农民力量的“前世今生”,力陈农民党员对于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增强农民党员对历史成就与现时任务的认识,强化其积极的情感性认同。党员课本的针对性解读,旨在鼓励农民党员在新中国建设中继续奋斗,自然地引入党对农民党员应大有可为的期许。

“一五”计划时期,农民党员“不久以前还过着个体农民的生活,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还不高”,仍站在农民原来的立场来理解和解决问题,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意识不足。这种情势下,推动“个体农民”到“农民党员”的身份转变则成为党员课本必须发挥的作用。其中,面向农民党员的学习课本除讲解农业生产与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以及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外,还着重解读如何培养农民党员团结农民的意识及正确工作方法。经过教员讲授和党员讨论,课本知识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农民党员的思想体系的重塑。在对农民的情感关怀与现实关切中,推动农民党员的身份认同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三)适应知识分子的改造与教育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为引导旧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实践,中央决定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然而,知识分子党员的身份认同较比工农党员而言,具有更大的困阻,其思想的复杂性对党员课本提出更高要求。面向知识水平偏低的党员所编写的《党员课本》等初阶教材,难以满足知识分子党员的学习需要。加之中央对知识分子党员的教育方针并不如工农党员般明确,因此,中央和地方均没有编写专门面向知识分子党员的课本,诸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等理论性更强的多元学习内容,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党员教育和入党前政治教育的重要课本。党借此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促使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从思想上先行入党。

诚然,知识分子富于政治敏锐性,“在创造马克思主义和向工人运动灌输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是不能缺少的”,但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分属和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内部存在多种思想分化。新中国成立后,旧知识分子普遍有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入党存在“怕入党后社会活动多,影响业务”“怕严格的组织生活不自由”等思想顾虑。党员身份的独特性意味着知识分子如果要做“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捐弃旧我,坚定工人阶级立场。同时,知识分子的文化水平与思想认知决定了对其教育不能局限于单一文本或初级知识,如中共广东省委对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指定《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三十年》等进行阅读。知识分子的社会阅历也是遴选课本的一项标准。针对思想较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从提高认识入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向他们讲授《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等;针对旧知识分子“世故较深,顾虑很多”等特点,主要解决思想问题,再系统地进行理论教育,讲授《政治与业务》《个人与革命》等。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类课本的实际效用。

事实上,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前,复旦大学就已要求知识分子“学习社会发展史,学习辩证唯物论,学习《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五评《白皮书》的文章,等等”。通过这些文本的学习,让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选拔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入党设置了有形的条件标准与无形的认同前提。如同作家丁玲经过改造后对自我身份的定位:“首先是党员,然后才是作家”,这正是党对知识分子党员予以改造的理想目标,即视党员身份为个人首要身份,以党的工作为个人首要工作。与一般《党员课本》以“点”构“面”的泛化解读不同,知识分子党员使用的课本在内容上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针对性,以“小”见“大”地呈现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共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多元化的党员课本借思想改造之机,重塑知识分子党员的价值观念与思想体系,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四、结语

从延安时期编写使用的首部《党员课本》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党员课本,身份认同是贯穿其中的重要主旨,集中体现了党员队伍建设理念和方法的继承创新。观其发展,党员课本标明党员身份要求,在党员教育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课本为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凝聚党员共识提供学习文本和示范遵循,将党的意志融入课本知识的讲授,春风化雨般地浸润党员思想。“好的共产党员”不仅被设定为党员身份认同的目标,也成为党在具体工作中的万千化身,用以密切党群关系。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党员课本具有多重面相:既要教育党员,帮助党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要发挥其独特作用,弥合新的制度规范和党员个性之间的张力;既要完成好发展、教育工人党员的任务,为新中国的党员队伍建设提供支撑,又要对农民党员予以关怀,适应知识分子改造的需要,从而缩小政权建设与党员队伍现状之间的差距。1956年以后,党员课本的话语趋于规范化,多个地区在党员教育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教育过程中,开始使用《政治经济学》等理论性更强的学习文本,追求课本语言通俗化以达到动员目标的宣教路径亦逐渐转向。学习党员课本后,党员们下定“必须当讲课时所讲的那样的党员”的决心,是党员课本建构党员身份认同的现实确证。通过培养党员的党性修养,激发对身份的情感共鸣,党员课本基本满足了掌握全国政权的党对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的教育需要。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建设文献整理与研究(1921—1956)”(23&ZD0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创新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沈  阳)

猜你喜欢

党员教育身份认同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创新研究
创新工作方法 做活党员教育
开展“两学一做”,要抓住三个关键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