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八里坪遗址看晋东南与晋西南龙山时代文化交流与互动

2024-07-09赵辉

文物季刊 2024年2期

本文系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阶段性成果。

摘要: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东紧邻沁河的台地上,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时代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到二里头一期阶段。遗址最兴盛阶段(距今4300年左右)即规划了内外三重环壕。外壕内残存面积46万平方米。2022年在内壕北部揭露一组三连间夯土建筑基址,面积504平方米。八里坪遗址西距陶寺和周家庄遗址均为90公里,陶器所反映的文化面貌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以有领环为特色的用玉传统则表达了不同的族群认同。八里坪遗址地处沁河流域,与陶寺、周家庄引领的晋西南文化上的交流互动,为探索古国时代晚期晋南地区文化格局的演变提供了实证。

关键词:八里坪遗址 庙底沟二期文化 聚落

Abstract: The Baliping site, covering an area of about 1 million square meters, is located on the terrace near to the Qinhe River in the east of Bali Village, Zhengzhuang Town, Qinshui County, Ji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Its duration is probably from late period of the second phase of Miaodigou culture to the first phase of Erlitou culture. There were triple moated trenches arranged at its most prosperous period about 4300 years ago. Only 460,000 square meters area remained within the outer trenches and some rammed earthen foundations of a triple connected building with an area of 504 square meters were revealed in the north of the inner trench in 2022. The Baliping site is 90 kilometers to the west from Taosi site and Zhoujiazhuang site, and their cultural features reflected by potteries varied but related to. The jade rings with collar reflected their different ethnic identities. Therefore, such cultural interaction among Baliping site, Taosi and Zhoujiazhuang in southwest Shanxi had proved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pattern in the south Shanxi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ancient states.

Keywords: The Baliping site Second phase of Miaodigou culture Settlement

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是晋东南地区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新石器遗址。经过2020-2023年连续的调查、钻探与发掘,确认遗址第一期(距今4300年左右)即最兴盛的时期,就规划了内外三重环壕。通过典型灰坑出土陶器的类型学分析,结合BETA实验室碳十四测年,对遗址的文化面貌及其发展脉络形成以下认识。

八里坪遗址第一期与陶寺早期关系密切,同时自身特色突出,二者都具有庙底沟二期以来晋豫交界地区流行的基本陶器组合,同时,又融入了一些外来的因素,对一些传统器物的形制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晋西南地区同时期遗存有较大差别。

八里坪遗址第一期磨光黑陶较多,广泛运用轮制技术。器形以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常见的釜灶、高领罐、大口罐、折沿盆、釜形斝、筒形罐、豆等为代表(图一)。不见陶寺早期的主要器类扁壶,而敛口瓮、圜底罐则具有自身特色(表一)。二者共有的器类中,大口罐器形瘦高、口径小;釜形斝腹较深、袋足未出现明显的实足尖;釜灶连接位置偏上,或许二者的年代有微小差距(表二)。

玉石器是当时较多见的器类。八里坪遗址出土玉石器的原料以本地可获取的大理岩为主,器形以有领环最具代表性(图二)。遗址中出土数量更多的陶环也是这种形式。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地处沁河最大支流丹河东岸的高平西李门遗址也常见用大理岩磨制的有领环(图三);而同时期晋西南地区的清凉寺墓地、临汾下靳墓地、陶寺遗址发现的玉石环则多为扁平的璧环或连璜璧。这种器形的选择与族群的文化认同与观念有关。综合两个区域陶器特有器类、玉石器传统的差别,或许存在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族群。

八里坪遗址第二期即龙山晚期阶段(BP4100-3800),陶器中磨光黑皮褐胎陶占比较多,器类组合中常见双鋬鬲、罐形斝、敛口夹砂篦刮纹罐等器物(表三)。鬲的形制复杂多样,裆部较宽、装饰风格别致的肥足鬲是其主要的特色;圈足罐数量很少;带箅隔与无箅隔的甗共存;子母口罐、薄胎单把杯较多见。无论组合还是器形特点,表现出与长治小神遗址更多的相似性,显示出太行山腹地内部文化面貌的一致性,同时融入了陶寺中晚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后岗二期文化以及晋中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因素,总体文化面貌表现出多元性特征。

八里坪遗址第二期遗存中,口沿外加厚的斜方唇肥足鬲是重要的指标性器物,与陶寺晚期典型的直口平唇肥足鬲不同,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整合过程,我们以特征明确的陶寺遗址部分单位为核心,寻找晋西南与晋东南之间的交流线索。

陶寺中期,受晋中地区出现的斝式鬲的启发,临汾盆地开始制作形制多样的陶鬲,以此为标志,正式进入龙山时期。与其他形式的鬲不同,直口平唇肥足鬲只流行于陶寺文化的晚期,并且随着该文化的衰落而消失,是陶寺文化晚期的标志性器物,也是与八里坪交集最密切的代表。最典型的肥足鬲出土于陶寺遗址H301、H303。在襄汾陶寺居住址III区陶寺文化灰坑登记表中,对H301、H302、H303有专门的备注:三者均暴露于III区北侧断崖,为抢救性清理,H302属晚期一段,H301、H303为晚期二段。以上单位中以H303发现的器类最丰富,其中深腹罐形斝、尊、高柄器盖、双耳双腹盆、单耳罐等器物为晚期才新出现的器形,而延续自中期的圈足罐、扁壶等器物也有了新的变化。圈足罐出现矮圈足、腹上部为素面;扁壶的口部逐渐变为扁圆形(表四)。

以陶寺遗址典型的肥足鬲与八里坪遗址多见的口沿外加厚、斜方唇肥足鬲相比较,无论口部还是袋足、腹部都有较明显的差别,而且器高与口径的比例也不一样,二者之间应该不仅有地域的差别,在时间上也有一些距离。如果把视野扩展到两个遗址之外,考察其他遗址中这类器物的特点,可以建立起整个文化的发展轨迹。

在晋东南丹河流域的西李门遗址、运城盆地周家庄遗址也有直口平唇肥足鬲出土。西李门H1:1与周家庄W76:1的相同之处在于器身的深度和口径比大于或等于1,器物的主体在腹部,而陶寺H301:8、T399③A:6的比例则小于1,袋足的容积更大,同时受热面积也更大。八里坪遗址第二期的肥足鬲这个比例间于以上二者之间。从器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说,西李门与周家庄出土的直口平唇肥足鬲应该略早于陶寺遗址的同类器物(表五)。

除肥袋足鬲之外,陶寺文化还有其他形制的陶鬲,其中高领直口双鋬鬲贯穿陶寺中期到晚期,比直口平唇肥足鬲更能反映文化的演变序列(表六),以实足尖明显的瘦高体双鋬鬲为代表的器物是晚期新出现的。从更大的范围考察,这种新的文化因素来源于东方,而八里坪遗址所处区域恰是陶寺文化强势整合多元文化因素的重要桥梁。

八里坪遗址出土的矮领肥足鬲装饰风格独特,显示着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线索。这类器物斜直口、斜方唇并加饰同向或交叉方向的斜绳纹,裆部比较宽(图四)。部分灰坑中同出的高领瘦足鬲,双鋬位于领部、足下部未出现明显的内收趋势,也流行与矮领肥袋足鬲相同的装饰风格。这两类陶鬲在八里坪遗址第二期出土数量是其它类型陶鬲总和的一倍以上。

地处运城盆地东北部的周家庄遗址,龙山时期的主要遗存相当于陶寺中晚期。出土陶鬲除与陶寺共有的矮领且素面肥足鬲外,其他矮领(非素面)肥足鬲虽然有双鋬、无鋬、高领瘦足的区别,但口沿外均贴泥条附加堆纹、压印绳纹,口部的装饰风格高度一致。陶鬲是龙山时期十分流行的器类,周家庄龙山遗存的总体特征属于陶寺文化,但作为指标性的陶鬲,口部装饰却与距离并不远的陶寺遗址明显不同,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在鬲口沿外贴泥条附加堆纹、压印绳纹的装饰风格出现较早,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龙山初期的晋中地区,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这种装饰风格是从晋中沿沁河河谷向南传播,在八里坪一带被广泛认同并成熟,此后逐渐向外扩散,向西到了晋西南的临汾与运城两个盆地交界地区,向南则影响到了沁河下游的济源盆地(图五)。但同样在晋中地区影响下形成以临汾盆地为核心的陶寺文化主体却未接受这种风格,处于其南部边缘地带的周家庄是受到八里坪所处沁河中游地区影响的结果。由此可见,文化传播的方式、路线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

八里坪遗址第三期遗存主要发现于遗址中心区偏北部,目前发现的遗迹有灰坑6个,房址1座。以22IIIH23出土遗物最丰富(图六)。

22IIIH23 位于2022年第III发掘区T12东南大部和T13北部,②层下开口,打破③层且打破生土。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开口南北长8.66、东西宽4.6,深0.6~2.6米。西部坑壁少部分略外弧,其余略内斜。壁面无加工痕迹,较光滑。底部呈坡状。坑内堆积可分四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灰褐色、红褐色、灰黑色和黄褐色,土质均为沙质黏土,较疏松。包含物有陶片、石块、骨头、烧土、料礓石、蚌壳、木炭屑和草木灰。陶片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夹砂陶以夹细砂陶为主,中砂陶较少,粗砂陶很少。陶色以灰陶为主,褐陶次之,黑陶最少。装饰以绳纹为主,素面和素面磨光次之,篮纹较少,方格纹很少,另有极少量麻点纹、附加堆纹、弦纹、叶脉纹。可辨器形有罐、鬲、甗、鼎、瓮、平底盆、豆、钵、碗、杯、器盖等(表七;图七)。出土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铲,多为细砂岩和白云岩,磨光程度较高。骨器有锥、针、管,另有两件骨耜。

从陶器的器类看,有一些可能源自晋中地区龙山文化传统,这类遗存包括有箅隔甗、敛口斝等,但数量并不多。

八里坪遗址第三期陶罐的数量最多,包括一些与二里头文化一期相似的器物,如花边罐、圆腹罐、平底盆、豆、器盖、鼎、云雷纹陶片等。两地共出的浅盘豆,口沿均有外撇的特点。

第三期的炊器与二里头文化相比,包含数量较多的甗、鬲,甗带箅隔,是本地区龙山文化传统的延续。二里头文化一期的炊器以罐为主,主体继承的是王湾三期文化(表八)。

在晋南地区,与二里头文化既有联系又有自身特征的夏时期重要遗址有夏县东下冯、绛县西吴壁等遗存。八里坪遗址第三期遗存与东下冯一期也有一些相似性。如八里坪遗址第三期H23的开口形状与东下冯一期H42非常接近(图八),两个遗址出土陶器也有一些共有器类,如甗、蛋形瓮、鼎、大口尊等。

由于晋西南地区以及工作比较充分的垣曲盆地,沁河以西的济源盆地尚未见报道发现二里头一期遗存,这一时期洛阳盆地与晋西南之间的联系方式如何,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依据。

八里坪遗址处于沁河中游一个三面环水的高台地上,地理位置极佳。南距二里头遗址110公里,西距陶寺遗址和周家庄遗址的直线距离均为90公里(图九)。八里坪遗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多元文化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枢纽。

八里坪遗址与陶寺、周家庄分处太岳山—中条山的东西两侧,文化面貌有比较多的交流。第一期文化遗存的年代与陶寺早期偏早同时或更早,二者既有一些相似性,但差别也很突出;当时,东方海岱地区的玉石器风格、葬仪等代表的文化因素通过太行山孔道传播到晋东南沁河流域,并通过这里向西直达晋西南。八里坪遗址的第二期文化遗存表现出与海岱地区龙山文化、豫北冀南地区后岗二期文化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态势,文化特点表现出复杂的多元一体风格。第三期是中原核心区二里头文化整合周边考古学文化的阶段,遗址所处的沁河中游地区是联系中原、北方两大区系的关键节点。

八里坪遗址位于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文化枢纽上,多元的文化因素使其发展演变表现出融合、传承与创新性。持续对该遗址开展调查、发掘及综合研究,对认识晋东南地区在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赵辉、杨严严、张清洋:《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环壕聚落》,《文物季刊》202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一册)》,文物出版社,2015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高平西李门遗址调查简报》,《华夏考古》2021年第5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等:《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居址与墓地2007~2012年的发掘》,《考古》2015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一册)》,文物出版社,201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一册)》,文物出版社,2015年。

赵辉、杨严严、张清洋:《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环壕聚落》,《文物季刊》2023年第3期。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1999-2006(壹)》,文物出版社,2014年。

a.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20年第7期;b.戴向明、田伟等:《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20年发掘简报》《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21年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