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中玉米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创新研究
2024-07-09辛蕾
辛蕾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在粮食生产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消费量大,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民众对玉米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一转变对农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玉米品质、增加其产量成为了他们研究的核心议题。这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最优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应对这一变革,确保玉米产业的稳健发展。
一、玉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玉米种植土壤的翻耕
玉米的根系非常发达,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空间,若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会导致玉米根系的生长不良,出现根系不发达问题,进而造成玉米吸取的养分降低,也易出现倒伏现象,对玉米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分析发现,造成玉米根系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在种植玉米之前没有做好土壤的翻耕工作。由于一些玉米种植者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认为玉米只要出苗就行,在玉米种植时跳过翻耕步骤直接进行播种,同时施撒大量的肥料,导致土壤容易出现板结的问题,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而且对土壤物理结构造成破坏。
2、种植环境较为复杂
玉米栽培期间,病虫害的侵扰对产量提升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目标,必须强化农作物虫害管理。当前,有效应对农业害虫的挑战面临着复杂难题,病虫害防控措施的成本高昂,往往带来显著经济损失。因此,提升对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这将直接推动整体产量的提升。玉米疾病种类繁复,如大斑病和黑粉病等,其病害的发生深受生长环境复杂性的影响。在处理农作物虫害时,环境因素常常影响防治策略的精准度,使得控制效果难以满足特定需求,且难以全面把握虫害各阶段的特点。此外,防治技术的不当使用也是问题之一。一些农户出于经济考量,过度扩张种植规模,一旦病害爆发,将迅速扩散,严重阻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进程。因此,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和适度的种植管理是保障玉米健康生长的关键。
3、栽培技术相对落后
随着现代农业的进步,玉米种植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实现玉米的高产与品质提升,关键在于精准掌握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管理的核心策略。强化病虫害防治措施能有效推动玉米的生长进程。另一方面,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玉米的产量并增强幼苗的生存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种植模式缺乏科学依据,许多农户对高产种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过度依赖传统经验而非科学知识,这限制了种植效率的提升。大部分农户采用的传统种植方法已经显得过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无疑会对玉米产量产生负面影响,阻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持续使用非科学的种植技术,会导致玉米植株养分吸收不足,生长缓慢,无法实现高效增产的目标,这对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构成挑战。因此,亟需推广和应用更为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以驱动农业进步。
4、病虫害防控难度较大
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产量与经济效益。对于农作物的损害往往难以估量。因此,针对这些病虫害的监控与防治策略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精确识别每一种潜在威胁,并强化防控策略的定制化实施。鉴于病虫害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一的防治手段通常难以奏效。为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每种病虫害的特性及其生命周期模式,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害虫也是一项艰巨任务,尤其是在防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全面理解病虫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更好地揭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挑战,我们需要对整个生育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这包括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危害程度等方面。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病虫害防控策略。
二、玉米栽培技术
1、选择种植地
玉米植株抗病虫害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在不同土壤环境和气候中都能良好生长。其中,土地肥沃、排水性良好、地势平坦以及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是最适宜玉米生长的环境。对于常年杂草丛生的种植地,在种植玉米前,需对种植地开展20~35cm的翻耕处理,以保证土地的松软度和透气性。
2、选取优良的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的选择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充分考虑种植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等特点。随着育种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具有较高种植价值的玉米品种,如对于易倒伏的地块要选择根须发达的品种,特别是气生根轮数多的品种。对于地力好的地块,可适当选择株型收敛的品种,可以提高玉米的耐密性,保障单位面积株数,提高玉米产量。对于较旱的地块,要选择叶片绒毛多,抗旱性强的品种。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条件,加强优质高产玉米的推广,选择合适的优质高产玉米,是提高玉米的产量重要途径之一。
3、适时播种
控制好玉米种子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十分重要。播种时间需要结合播种地的气候条件、种植品种等合理选择,春播一般在土壤表层5~10 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外界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若地温达不到该温度,可能会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时间,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发芽后会形成弱苗。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可以播种,若土壤含水量较低,则需要及时灌溉。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 cm,若是土壤黏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播。若种植地是土壤质地疏松、易干燥的沙土地,可适当深播。播种完成后,为使种子和土壤之间接触紧密,应及时镇压。
4、合理制定玉米种植密度
玉米的种植密度需要进行严格地把控,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可适当选择耐密植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改善群体微环境,优化群体结构和增加穗数,有效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在确定玉米种植密度时也要充分考虑土壤和地势的特性,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势的缓急制定不同的种植密度,及时调整农机工具的行距与株距,同时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配合科学的水肥管理措施,防止倒伏发生,保障单株产量,才能发挥出群体结构性优势,达到高产的目标。当地一般株型紧凑型密植品亩栽培量4500株左右,株型半披散型品种一般亩栽培量3800株左右。
5、田间管理
发现种植地中的病苗和死苗,应及时补苗。机械免耕播种技术栽培质量优于传统人工玉米栽培方式,但由于机械种植易受种植技术、天气状况、地形地势和种子质量等因素影响,会出现病苗、死苗、断苗和缺苗等现象。故在出苗时一旦发现上述状况,需及时开展补苗工作。为保证玉米苗能够实现生长进度一致,可在其他田块中同期播种育苗,如果大田中需要补苗,应选择阴雨天后及时移栽玉米苗,提升成活率。在玉米苗生长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合理灌溉。一般玉米苗植株高大,叶片长且多、宽,需要大量水分才能满足光合作用。另外,玉米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玉米在出苗期的需水量较少,应保证土壤含水量能达到田间最大含水量的65%。玉米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生长迅速,需较多营养成分和水分,应保证土壤含水量能达到田间最大含水量的75%~88%。为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需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期,并结合实际生长环境调控水分,确保田间土壤湿度符合玉米苗对水分的需求。如果种植地出现干旱情况,需及时对玉米植株实施灌溉;如果种植地遇涝,则需对玉米种植地进行排水工作。施肥时应需结合天气、地力、植株发育状态精准施肥,合理选用肥料,实现科学合理施肥作业,促进玉米植株健康生长。在施肥时,为避免出现烧苗现象,需将肥料施在距离植株5~10cm处。基肥中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种类,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在整理种植地时,可以将储备的基肥倒入播种沟中,并进行适当填埋,以便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玉米苗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出现植株大小不一的情况,此时可对生长缓慢的植株追施1次氮肥,促进其生长。玉米植株长出8~10叶时,可对其开展施肥工作,施用尿素120~180kg/hm2,促进其根系发育,在增强其抗倒伏性能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空秆等现象。另外,玉米植株长出11~13片叶时,可以施用尿素225~375kg/hm2,促进其果穗发育和产量。营养供应充足情况下,可减少果穗秃顶,提高玉米产量和品种。
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我国农业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玉米种子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以满足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要求。为了确保玉米的高产优质,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包括科学选种、催芽和晒种等。然而,若在不同地区采用统一的玉米栽培模式,可能会因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而对玉米的生产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实施科学的农业生产策略,必须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工艺,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将化学和物理手段相结合,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玉米的整体产量提供有力保障,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国家农业发展的需求。
四、玉米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病害
①玉米锈病。玉米锈病病菌主要侵染叶部,在为害程度较大的情况下,还可侵染果穗的苞叶及雄花。在连续降水或高湿度的情况下,非常有利于玉米锈病的滋生和传播。玉米植株感染锈病,先是中上叶受到侵染,在叶面上散生或聚生,呈浅黄色、椭圆状,后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外皮向外翻转,并有铁锈状粉末(病原真菌的夏孢子)。在后期,病斑内会出现一圈黑色的球状物,当球状物破裂时,会显露出一种深棕色的粉状物质(病原真菌的冬孢子)。玉米锈病通过孢子传播,主要经由风力将孢子带到附近的玉米植株上。这也意味着,当气候条件适宜,病害会迅速传播,尤其是在田间种植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当病菌侵染到田间叶片,叶片病变部位会产生夏孢子,并通过空气的流动进行二次传播扩散。部分因素有助于玉米锈病的流行,如早熟品种更容易受到感染,过多施用氮肥也会加重病情,高温、多湿、多雨和雾天气以及光照不足都会有利于玉米锈病的传播。农业防治:采用抗病品种,避免产生病虫害。根据玉米的需肥特点,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同时高度重视磷、钾肥的应用,防止单一或过早施氮肥,提高玉米的抗病性。此外,应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及时清理酢浆草和病残植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来源。药物防治:发病时进行药物干预。常见的玉米锈病防治剂有35%三唑酮可湿性粉1 500~2 0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硫磺粉3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4 000~5 000倍液等。
②玉米大斑病。初期呈水侵状,然后变为青灰色,严重时斑可长到20cm,变成褐色枯死斑。雨水侵蚀后还会长出黑色霉状物。选择抗病、高产品种;重视肥水管理,提高其抵抗能力,减少侵染;可喷洒药物防治。定期做好玉米叶片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出现斑点,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将病叶完全去除,以此避免病害大范围传播。可以选择低毒性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喷洒防治,确保浓度约70%,用量控制在540~675mL/hm2,每7d喷洒1次,持续3次。
③玉米小斑病。在玉米苗期到成熟期都可能发生,叶片出现许多较小褐色椭圆形病斑。选择国家审定的抗病品种;栽培时加强管理,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建议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在发病初期清理植株底部病叶并集中销毁,减少病菌对玉米的侵染,秋收后及时清理遗留在田间的病株茎叶;玉米大喇叭口后期在常发病害区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推迟病害发生。
④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对玉米果穗和雄花产生危害,发病后会导致全株颗粒无收。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土壤深翻,以控制病原菌,发病初期可拔除病株,集中销毁。
2、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①物理防控。在病虫害防控中,物理控制是最为普遍、最为安全的一种。这种方法不但对玉米损害较小,而且效果显著。在田地中放置黑光灯,或根据虫子靠近方向放置一条黄色带子,以消除这些虫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虫害,缩短虫害发生时间,减少对种子、秧苗的伤害。
②化学防控。化学抑菌技术是在播种前,用一种杀虫剂对种子进行拌种,使其在播种时不发生不良反应,从而达到防止种子发芽的目的。在玉米播种前、播种中和播种后,一般采用喷药的方法防治。但是,有些农户在播种时和播种后都使用了杀虫剂,反而造成玉米苗被灼烧,起到相反效果。在进行防治时,要结合气候、温度、天气情况。玉米生育后期极易受霉菌侵染,可通过药剂防治。药品的进货渠道必须合法、正规,既要确保药品的疗效,又要确保药品安全。所以,在使用化学药剂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乱用。
③生物防控。所谓生物抑菌技术,就是在自然界中,由某些细菌对某些植物或某些寄生植物进行侵染,从而杀死某些寄生植物,该方法的效果十分显著,并且与化学方法相比,污染较小。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高,并且存在一些限制,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前,一定要把病害与虫害区别开来。这种方式在大范围的农业种植区域应用较少,还需要进行充分的创新研发工作,降低其防控成本,以提升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化。
综上所述,玉米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推动玉米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122308辽宁省喀左县老爷庙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