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中的情感研究进展与趋势探讨

2024-07-08李创新叶丽清吴芳李蓉

旅游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李创新 叶丽清 吴芳 李蓉

[摘 要]近年来,旅游中蕴藏的情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涌现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旅游情感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了国内外旅游情感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在基本特征方面,国内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成果随着年份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在研究力量方面,国内研究学者以李君轶和刘逸等为代表,国外研究学者以Han Heesup和Noel Scott等为代表,作者及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深;在研究热点方面,国内外的旅游情感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情感的理论和概念性探索、旅游情感体验的影响和旅游者情感体验规律3个部分,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主题和内容相较国内更为多元分散化;在研究前沿方面,情感体验、旅游动机及旅游目的地等与旅游情感研究存在密切的联系,将成为主要的研究热点,同时国内和国外对于旅游情感的研究将更深度化地发展。基于对当前旅游情感研究成果的梳理,未来的发展要不断拓展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及构建研究网络,以求能够更深入挖掘情感的作用价值并引导旅游业的持续健康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情感;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784(2024)04-0080-14

人类较其他生物而言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拥有复杂的情感。情感贯穿于人的一生,并对人生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情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对于旅游活动而言,旅游者一般身处非惯常的环境中,会接触到各类新鲜的、异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物[2],随着旅游刺激物的不断增加与变化,游客的情绪自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基于所遇到的一系列不可预期情况的发生,游客可能会生出正面或负面的情感[3]。例如,旅途中他乡遇故知的愉悦、天有不测风云而影响原本计划的失落等,这些情感不仅是旅游者本身旅游经历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游客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对于情感方面的研究由原本的哲学与心理学逐步扩大到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中[4]75,旅游学作为管理类的一大分支,对情感问题的研究自然也较为关注。旅游情感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景点、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等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与情感体验,其中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是游客在旅游中所获得的愉悦、满足、兴奋及喜悦等正面情绪,这种情感可以促进旅客对旅游地的认知、记忆与情感联结,加强其对旅游目的地的好感度与认同感;消极情感则是游客在旅游中所遇到的不适、疲劳、不满与失望等负面情绪,此类情感可能会浇灭旅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与好感度,甚至导致旅游失败。不论积极情感还是消极情感,都是游客旅游经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游客对整个旅游过程进行评价以及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对情感展开深入的研究不仅符合旅游领域的学术要求,也对旅游业的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旅游学中对情感的探索随着管理学情感研究的深入而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情感研究对旅游领域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部分学者分析了相关研究进展和学术态势,但他们仅解析与梳理了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文献,缺乏对旅游情感研究领域整体发展过程的剖析,难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认识旅游情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的整体动态。随着现代技术的飞跃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人将注意力回归人的本身,比以往更关注情感状态与精神世界,因此关于情感研究的成果数量剧增,研究主题、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技术手段等呈现多元化趋势。再加上国内外旅游学界在情感研究中存在的差异性,亟须对其进行细致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因此,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在整理国内外关于旅游情感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其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等,以便能更好地掌握旅游情感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科学、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Citespace软件具有多种可视化的功能,主要是利用图谱中节点的分布以及大小等分析某一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6-7]。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中的发文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功能分析旅游情感的基本知识、研究力量及研究热点等内容,从而更加客观地认识与了解情感这一核心议题在旅游业中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1.2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样本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的中文期刊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英文期刊。中文文献通过中国知网利用高级检索功能进行初步筛选过滤,主题设置为旅游情感或游客情感,时间范围为2002-2022年,最后检索到334篇中文文献,人工手动去除会议、新闻、报纸等文献后,检测出329篇样本文献。英文文献通过进入Web of Science后,在选择数据库里选中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随后以Tourism emotion 或 Tourism affection为主题,时间设置为2002-2022年,检索有关旅游情感的相关研究成果1 013篇,随后将文献的全纪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对应格式导出备用,剔除会议摘要、书籍评论等非研究性文献和重复内容,最终获得982篇样本文献[8]。

2 总体概况

2.1 发文量时间分析

某领域内某研究方向的发文量可以看出研究现状与热点的变化情况,对分析在该时间段内研究发展的态势以及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9]。从2002-2022年关于旅游情感的发文量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情感的研究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缓慢发展阶段以及稳定发展阶段(图1)。旅游情感研究经历了较长的萌芽阶段,2002-2013年,国内对于旅游情感的研究有限,年均发文量较少,仅少部分学者关注到该领域。经历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后,年发文量有所增长,说明相关研究开始逐步吸引更多学者的重视。随后几年,国内的旅游情感研究稳定增长。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与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趋势有所不同,2011-2018年,国外旅游情感的研究快速发展,年发文量稳步增长。2019-2022年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国外发文量迅速增长,并于2021年达到顶峰。综合国内外关于旅游情感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21世纪初是发展的开端,在这段时期内,旅游情感被视为是旅行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个人体验与反应,主要关注旅游结束后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整体满意度评价与情感表达,随后也出现了对特定情感的探究。随着学者们对好奇心、激动和兴奋等特定情感类型研究的关注,加上引入了Affect Grid、情感词汇量表等情感测量工具,相应的研究越来越完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情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情感变化的持续性与趋势。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情境对情感的影响,如景区环境、服务品质和目的地形象等。从静态情感到动态情感的转变是对旅游情感研究趋于成熟化的表征,这也进一步促使更多学者关注旅游情感的产生与变化。

2.2 研究者及研究机构分析

2.2.1 研究者分析

对研究者与其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是探索该领域的一大重点内容。通过对旅游情感相关的发文作者分析,能够了解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10]。从中文文献作者共现网络图谱(图2)中可以看出,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仅有6人,其中李君轶和刘逸发文数量最多,是图中最明显的两个节点,而图中存在一些短而细小的连线,说明开展合作交流的学者数量有限。同时,在英文文献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图3)中,节点数为457、连线数为724、密度为0.006 9,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有8人,他们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从节点数与连线数可以看出,国外相较于国内而言,对旅游情感研究的学者更多且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密切。国内除几个较小的研究网络以外,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网络,即学者之间大部分不存在或只存在微弱的合作关系,多数以独立研究为主。利用统计得到中英文文献作者发文量并制作了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表格(表1),从表中可以发现在该研究方向的核心学者中,国外学者的发文量高于国内学者,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国外学者对旅游情感的研究较为关注。

2.2.2 研究机构分析

在中文文献发文机构的图谱(图4)中,有246个节点、87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2 9;而在英文文献发文机构的图谱(图5)中有329个节点、375个连接、网络密度为0.007。对比两张图谱,可以明显地看出,国外机构比国内机构对旅游情感的研究多,而且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比国内的更加密切。同时,从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前10的机构(表2)可以进一步证明,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核心内容,是对文献整体的浓缩和提炼,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的热点[11]。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每一个节点代表着一个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的关键词,节点越大、连线越多,表示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越多;连线的粗细则表示其联系的紧密程度。

3.1 中文文献研究热点分析

借助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图6)可以大致掌握国内学者们对旅游情感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关键词统计的信息,再结合对样本文献的内容解读,可将国内的旅游情感研究归纳为旅游情感的理论与概念性探索、旅游者情感与影响[12]及旅游情感体验3个部分。

3.1.1 旅游情感的概念与理论性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中,情感与情绪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二者概念的界定与差异性探索成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例如,马天等将情感、情绪和感觉3个词进行辨析,指出情感的定义为人类在其生活环境中对刺激作出的短暂、强烈的反应,同时强调情感相较于情绪更能够影响个体的思维与行动[13]83。旅游情感与旅游情绪是旅游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都与游客在旅游中的情感体验相关,但存在差异性。旅游情感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景点、活动、人以及环境等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通常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旅游情绪则更强调旅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个人情绪状态,包括快乐、惊奇、紧张、放松、兴奋、悲伤和恐惧等各种情绪,这些情绪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认知、所面临的挑战和难度、身心健康等多种因素有关,旅游情绪往往是旅游活动中的内在反应。旅游情感主要侧重于旅客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感受和情感,旅游情绪则强调旅客在旅行过程中的情感状态。除对情感与情绪的本质内涵进行探讨以外,还有研究旅游情感涉及的理论和概念,如情感价值、情感转化、旅游情感属性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旅游情感理论和概念,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旅游情感的本质、特点和内在机制。谢彦君通过建构一个可以表达旅游体验的情感状态的模型,揭示了旅游体验的本质性和过程性特征,他认为愉悦是旅游体验的本质,随后又将愉悦划分为审美愉悦和世俗愉悦2个维度[14]。有学者将情感从其他领域引入旅游研究时致力于分析与辨识旅游情感,将情感放置在旅游学的框架内解释其存在的含义与不同,继而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基础[15-17]。

关于旅游情感的研究成果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进展和学术态势的分析:刘丹萍等从旅游情感的前因后果及动态变化等4个方面梳理了国外的文献,并从管理学、消费行为学和旅游体验等视角评析了国内学者的研究工作[4]78;马天等从6个方面剖析了旅游体验中的情感研究内容,着重提到目前对旅游情感前因变量以及具体情境中的情感变化研究较少,希望其能成为未来学者们的重要关注点[13]93;陈钢华等统计和比较分析了一些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英文期刊,回顾了国内外学界关于旅游情感的研究历程、主题、理论运用和方法[18]。梳理与回顾旅游中情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相关人员了解其研究进展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3.1.2 旅游情感与影响的研究

从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可以发现,如形象感知、网络文本、游客情感和旅游形象等高频词与旅游者本身存在直接关系。目前,利用网络文本数据分析游客对某一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同时从文本中提取游客情感一词,已成为目的地管理者为了更好地塑造旅游形象而进行的探索。例如,吴妙薇等利用百度指数和网络文本分析获取游客的情感态度及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以此了解游客对古村落型旅游景点整体的旅游体验评价[19]。旅游情感的影响也是大部分学者关注和探索的重点,主要包括旅游情感对游客决策[20]、行为意图[21]和行为结果[22]的影响,具体而言即满意度[23-24]、忠诚度[25-27]、重游意愿[28]及口碑推荐[29]等。在旅游情感的影响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将目光投向愉悦、兴奋及满足等积极情绪中。同时,也有学者对负面情感进行了研究,如刘世明探讨了在汶川地震后情感策略对景区游客赢回的效果,严重的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情绪如何影响游客旅游意愿[30];李华等从旅游地理的视角探讨恐惧景观与情感、游客之间相互关联的特性,认为人与地方的情感关联是聚焦的主要部分[31]。除研究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所引起的结果以外,学者们还关注某些具体的情感对不同旅游类型或旅游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效应,如怀旧[32-35]、幸福[36-38]和敬畏[39-40]等。呼玲妍等察觉到红色旅游能够激发游客的混合情感,从而研究其对游客行为意愿及红色旅游教育的影响[41]。总体而言,国内的学者更加注重实用性的效果,将笔墨集中在游客满意度[42]、忠诚度[43]、重游意愿和口碑推介[44]等游后行为与意图上,详细阐述游客情感对其产生的影响,了解其中的关系与作用机制。

3.1.3 旅游情感体验研究

情感与体验两者关系密切,体验是情感在意识层面上感觉的表现。情感体验的研究同样是旅游情感研究中受关注的主题之一,涉及的内容包括旅游情感体验的内涵、情感体验的维度构成与划分、游客对不同体验的情感评价以及情感体验量表的开发等[45-47]。邹本涛认为,旅游情感体验不同于旅游情感,它是主体对其情感进行认识与反应的过程,包括对他人情感的体验以及对自我情感的体验,同时也表明,研究旅游情感体验有助于系统掌握旅游者的情感世界[48]。在关于旅游情感体验维度划分与量表开发方面,孙晓涵等苦于国内需要,采用国外的相关量表进行研究,但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适用性需进一步验证,探索性地开发了适合国内游客情感测度的量表,为今后的游客情感体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49]。除利用量表问卷的形式去分析情感体验以外,还有用扎根理论等质性方法研究游客情感体验,如屈小爽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构建旅游者情感体验,得出游客的情感体验包括特定时间、空间、人、事和物五大要素且由游前期待情感、游中融入情感和游后感悟情感共同组成[50]。随着数字中国和数字时代的持续性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探讨游客体验的情感评价已成为常态化现象。索志辉等通过网络评论数据,发现开封游客的情感特征鲜明,对不同旅游目的地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偏好[51]。以游客体验的视角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为旅游企业或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提供改善游客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途径。

3.2 英文文献研究热点分析

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呈现后来者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研究主题与内容更多元分散化(图7),主要集中在旅游情感的综合效应[52]、旅游情感体验[53]、旅游情感的影响因素[54]和概念理论性研究综述[55-57]等4个方面。

3.2.1 旅游情感的综合效应研究

旅游情感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也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在旅游情感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旅游情感影响满意度[58-59]、忠诚度[60-61]及行为意愿[62-63]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旅游情感往往对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Faullant等发现在登山体验的过程中,快乐能直接正向影响满意度,恐惧通过认知也能对满意度产生影响[64]。在研究游客的情感影响忠诚度的机制中,一般满意度会作为中介变量影响整体路径的运行。旅游情感对游客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受关注的是决策行为,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时,会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也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游客可能会因为情感体验而增加对某产品的需求,或因为不良情感体验而减少对某产品的需求;同时游客的评价行为也会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积累的情感体验会影响其对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和评价,从而进一步影响其他人的旅游决策行为;此外,反馈行为亦受情感因素影响,涉及与旅游从业人员的交流和互动。目前,国外量化研究旅游情感影响的文献大部分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和地方依恋理论等框架,将游客的情感与行为联系起来并挖掘其中的内在关联,探查其作用机制。有学者以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景点巴淡岛为研究地,探索了地方依恋对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其中游客的情感依恋被划分为地方依恋的一个维度[65]。也有学者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讨论自然声音景观如何通过影响旅游者的愉悦和唤醒这两种情绪从而带动其行为的变化,该学者没有研究重游意愿或者口碑推介等具体的单一游后行为,而是将实际接近行为和预期接近行为即行为意图一起纳入其中共同考虑[66]。

不同的旅游情感体验可以创造不同的旅游体验,带给旅游者不同的感受。除探讨积极情感所带来的影响以外,国外学者同样关注黑色旅游等引发的消极情感所带来的效应,正如Nawijn等所述,对死亡或痛苦有关的遗址的访问往往是充满复杂情感的,并利用实证调查分析游客对纳粹集中营的情感,评估其如何与重访意愿、口碑推介长期相关[67]。旅游体验在旅游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旅游情感是影响旅游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了解和掌握旅游情感产生的影响,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者更好地提供和优化旅游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2.2 旅游情感体验

英文文献中第二大研究主题聚焦于旅游者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游客情感体验的本质与机制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者更好地优化旅游服务。情感体验与消费行为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情感体验不仅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直接影响游客的消费行为与购买决策,故了解情感体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部分学者对情感体验的构成维度进行了专业性的解析[68-69],在对旅游情感关注之初,Hosany等率先将旅游者情感体验划分为爱、愉悦和惊喜3个维度,开发的目的地情感量表更为往后的情感研究提供了范本参考[70]。有学者探索性地研究了游客对大屠杀集中营纪念地的预期情绪反应,其中包含如喜爱、害怕、惊奇、欢喜和愤怒等感情色彩不一的33种不同情绪[71]。情感时空变化的动态性也是关注的重点,情感的时空变化与旅游的流动性特征密切相关,游客情绪的变化受度假时间长短的影响[72],验证了时间的动态性。而对于空间的动态性具有更加普遍的认知,尤其是不同学者进行的不同类型的旅游研究中旅游者获得了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恰巧验证了空间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差异性。

3.2.3 旅游情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旅游情感的因素是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深入研究与探讨这些原因,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为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如果将高频关键词impact理解为旅游情感带来的后果,那么另一个高频关键词antecedent便是要追寻的关于情感的前因。Ma等以主题公园为背景,验证了高兴情绪产生的前因变量[73]。Jordan等考察了感知旅游影响、旅游情绪和旅游相关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一些感知到的旅游影响预测了来自旅游业和旅游相关压力的情绪体验[74]。旅游体验包括多个方面,如景观、文化和娱乐等,而旅游情感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与这些方面有关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而影响旅游情感的原因与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多个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与具体的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有关的,例如景观、气候及服务质量等;而另一些因素则可能是与游客自身的个性、态度和价值观等有关的,研究影响旅游情感的原因,不仅可以揭示人类心理和社会文化的深层次机制,同时也可以为景区管理者和旅游企业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影响旅游情感的原因也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关,在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声誉与形象产生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他们的情感评价和反应,而这又与影响旅游情感的原因密切相关。

3.2.4 概念、理论性研究

除上述3个主要研究主题的内容以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旅游情感进行了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探索与梳理[75-77]。Hosany等借鉴心理学、市场营销和旅游文献的现有知识对旅游中的情感进行理论设计、测量、分析和解释,拓展了旅游情感在操作性层面的深度[78]。游客的情绪在游客的认知评价与行为反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Volo对主流的情感文献和旅游情感的贡献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在学术领域研究情感的新路径,概述了研究领域的独特性,扩大旅游业中情感论述的深度与广度[79]。

3.3 中外研究热点的差异分析

将中英文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具有相似之处,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旅游情感的影响、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旅游情感的概念性认识。除上述共性以外,通过高频关键词的比较与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研究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研究内容。国内的旅游情感研究仅聚焦于三大热门领域,国外的相关学术成果则更加多元化,不局限于普遍关注的领域,还关注到旅游情感的影响因素层面,同时也涉及目的地形象管理和消费等内容。具体而言,国内大部分研究停留在旅游情感的影响方面,尤其是对游客忠诚度、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未来还需要对旅游情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不仅要在理论方面实现专业化的创新,更要在实证研究中拓展其科学性与客观性。(2)研究深度。中英文文献的差异性还表现在研究的深度中,从关键词的频数能看出国外学者对旅游情感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化,不是简单厘清情感的概念和研究其中的影响机制,他们不仅关注广泛意义上的旅游情感,同时也聚焦于某种特定情绪或情感的构成。乐于探索特殊旅游情景下复杂情感的产生与构造,基于原有的框架开展更深层的理论研究并进行相应量表的开发。国外学者致力于深度的挖掘,通过不断探索新方法、新理论、新工具和新技术来展开情感研究。国内学者更偏向于实用性,缺乏对具体旅游情景下特定情感的多维度研究,同时在量表的开发、测量与新技术的应用中有所滞后。(3)研究方法。在游客情感体验的研究中,国内旅游学者热衷于运用大数据对游客的情感体验评价进行探索,这与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有关,这也影响了旅游情感研究中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国内运用的定性研究大部分将网络评论作为主要数据来源,而国外更偏向于定量实证研究或混合研究方法。在较少的定性研究中,国外的主要数据来源多为通过新技术收集到的生理情感数据或访谈、日志等,对网络文本的利用远不及国内。

国内外旅游情感研究内容与热点存在差异性的原因:第一,与所处的旅游业发展阶段有关。国外发达国家物质生活富裕,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更强调旅游体验与游客本身的情感反应。而国内的旅游业发展处于从传统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缓慢转变的过程中,故对游客情感体验的关注时间相对较晚、关注程度相对较弱。第二,来源于社会文化层面。西方国家主张人本主义,更关注人本身,对内心、思想和情感等层面的研究更多,故在旅游领域对旅游主体即游客的情感研究更广泛深入。第三,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更倾向于关注经济效益。将旅游业视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应的旅游研究也随着现实需求更多地服务于产业实践,重视与目的地营销层面相关的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等,对情感的产生与发展缺乏关注。综上所述,国内外旅游业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特征与产业实践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均有可能造成旅游情感研究呈现差异性特征。

4 未来研究重点分析

4.1 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主题聚类分析,通过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反映研究领域信息间的内在关联[80]。综合来看,国内对旅游情感研究的关键词被划分成情感体验、情感分析及红色旅游等8个聚类,聚类主题中的情感体验、情感分析、旅游动机和乡村旅游出现较早且热点持续至今,红色旅游和旅游形象虽然出现的时候比较晚,但是研究的热点却没有淡化。在旅游情感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对情感体验与情感的分析一直是国内关注的重点,又因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热潮不断,学者们尝试探索在不同旅游场景或旅游形式中的情感生成与变化的过程以及情感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影响,这是对情感在旅游领域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结果。在英文文献中对于旅游情感的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内,存在情感分析、旅游目的地及游客满意度等10个聚类,其中英文关键词的聚类主题sentiment analyse、tourismdestination、animosity、emotional labor时间跨度持续至整个横轴,说明这些关键词不但出现的时间早,而且直到现在仍然受到极大的关注。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即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热门研究领域包含旅游情感的影响与游客的情感体验等,游客满意度便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影响结果之一。与此同时,关键词之间的彼此关联度不太密切,从而侧面说明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宽度上更广,涉及的内容和主题较多,并没有局限在几个热点中。

4.2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是通过探测某时段内频率变化较大的关键词来识别该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和趋势[81],侧重于发现词频的变动趋势,这种分析具有更动态、全面的特点,可以有助于更好地确定研究热点的动态发展。从突现强度来看,对于中文文献的旅游情感研究而言,游客情感最大,之后依次是旅游形象、情感营销及深度学习等关键词(图8),这表明国内对旅游情感的研究聚焦于情感给旅游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应用于营销上。在英文文献中,突现强度最大的是consumption emotion、customer satisfaction等关键词,从突现时间来看,geography、behavior、psychology从2009-2019年连续有6~8年的时间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方向。英文文献关键词的突现强度和突现时间长度普遍高于中文文献,这说明国内虽然研究起步早,但主要聚焦于情感影响的研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尚不及国外的学者。

综合中英文文献的关键词时间线聚类与突现图分析,未来国内外关于旅游情感的研究方向与重点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部分:(1)探讨情感体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旅游情感的体验是复杂多元的,未来研究会深入考察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旅游类型等因素对旅游情感体验的影响以及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和变化趋势。(2)研究情感的动态演变。旅游情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需探究游客情感体验的演变规律和机制以及旅游情感的情境依赖性和时序效应。(3)旅游情感与行为意愿的关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即便相关的研究成果丰硕多样,但探讨作为情感产生主体的游客的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由于旅游情感是一个非常主观与复杂的概念,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更加系统与准确的测量、评价方法,以及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情感量表和问卷调查工具。(4)情感管理与旅游品牌形象建设是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关注的重点。在旅游过程中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能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和口碑。(5)未来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辅助情感分析与管理。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情感体验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以及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情感偏好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从而更好地辅助情感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以促进旅游情感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推广。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人类的情感是复杂的存在,它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对人的行为和意向产生作用,故对情感的研究自始至终都受到了各个领域学者的关注与重视,从起初的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延伸到了经济学及地理学等多学科。随着对情感机制的多角度探索性研究的蓬勃发展,将旅游与情感结合起来研究其内在机制已成为大势所趋,近20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点。为进一步了解情感在旅游领域内的应用,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文献计量法,分析了2002-2022年国内外关于旅游情感研究的文献,以揭示旅游情感发展的历程、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得出以下的结论。

(1)旅游情感的相关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在发文历程方面,国内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缓慢发展阶段与稳定发展阶段。国内对旅游情感的关注较早,但是却经历了较长的萌芽阶段,随后发展的步伐缓慢却稳步增长。国外旅游情感研究起步阶段时间跨度短,经历几年的萌芽便迎来了迅猛增加的发展,年发文量剧增且远远超过国内甚至呈现数量高出几倍的现象。综合来看,国内对旅游情感的研究更倾向于追求稳中求进,持续关注情感在旅游中的应用和影响。旅游情感研究在国外一经萌芽便受到重视,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获得了累累硕果。除此之外,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旅游情感的研究大多数是独立完成的,合作交流的学者数量有限,学者们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国内外都呈现以部分核心机构为主、其余部分分散的状态,且核心机构以各高校为主,表明这些高校在该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与影响力。

(2)在研究主题方面,国内的旅游情感研究集中于旅游情感的理论和概念性探索、旅游情感的影响和游客情感体验等3个部分,国外主要集中于旅游情感的影响、游客情感体验、旅游情感的影响因素和概念理论性研究综述等4个方面。比较国内外旅游情感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存在的共同点,即旅游情感的影响与旅游者情感体验发展相对成熟,同时对旅游情感的影响研究多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与认知评价理论出发,探索其对满意度、忠诚度和游客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可见,旅游学中关于情感的研究延续了管理学的视角,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去探索情感在其中的作用与价值,以便能更好地预测游客的行为,同时,为目的地管理者提供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国内外情感研究的主题内容也存在差异性。国内缺乏对旅游情感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大部分内容聚焦在旅游情感的影响层面。相比之下,国外的旅游情感研究则表现出更广阔的学术视角。同时,国外对理论概念部分的探索更加深入具体,形成了后来者居上的态势。在游客情感体验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对其概念的解析、维度的划分及体验的评价等方面更加深入且丰富,在对积极情感进行研究的同时不忘对复杂情感的探索。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特殊旅游形式下的情感体验关注度较低。无论是追寻旅游情感的前因后果,还是去探索旅游情感的深度广度化的发展,国外学界本着求知的原则,开展更为广泛、多样化的研究,从而取得了更可观的成果。总而言之,国内外学者们对旅游情感的研究热点存在相似之处,亦有着差异性。总体上,关于旅游情感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个别、从传统量表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这也反映出情感研究不断向着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和深入化的方向发展。

(3)关于旅游中情感的研究总体呈现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更深入的纵向探索、更广泛的横向开发等特点。目前,国内对情感体验、情感分析、旅游动机及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持续至今,红色旅游和旅游形象也逐步成为核心前沿研究,国外聚焦于sentimentanalyse、tourism destination、animosity、emotionallabor等研究内容。未来研究会深入考察不同因素对旅游情感体验的影响以及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和变化趋势。在认识到旅游情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后,探究游客情感体验的演变规律和机制以及旅游情感的情境依赖性成为必然。旅游情感与行为意愿的关系、情感的测量和评价以及智能化技术在情感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或许也会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同时,与前面的结论相呼应,国外未来旅游情感研究要更深入具体化,表现在新量表、新工具和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上面,而国内的未来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随着人类自我主义意识的觉醒且愈加关注于人的本身,对情感的各方面研究应运而生,探索旅游情景下情感扮演着何种角色会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对现有的旅游情感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发现目前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1)虽然国内对旅游情感的研究在稳中求进地发展,国外发展的趋势更加强烈,但目前的研究内容有所限制,主要集中与人本身密切相关的几个部分,如情感体验和情感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内容虽不是单一化发展,但却依然缺乏多维度的探索,尤其是国内的研究更缺少理论梳理与知识体系的构建。旅游情感的研究最初是从其他领域借鉴和引入的,以这些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作为参考,后续逐渐剥离出来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向。未来在旅游情感方面的研究可以继续综合其他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多学科融合发展,共同探寻情感的内在机制与作用,挖掘出其潜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从旅游的单独视角出发,还可以融入心理、社会文化、经济及政治等多方视角进行多元研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

(2)目前对旅游情感的研究综合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国内偏向于扎根理论、文本分析的质性方法和以问卷调查为基础获取数据建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量化研究;国外对旅游情感的研究方法大部分也属于这几类,即便有其他研究方法的创新,运用的范围也不够广阔,出现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化的情况。未来可以综合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思路,创新对旅游情感的研究方法,做到在研究内容多角度、多领域拓展的同时,研究方法也呈现多样化、多领域的发展趋势。

(3)对旅游情感的研究自萌芽起便受到许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与讨论,近20年来获得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但不论是对于稳步发展的国内而言,抑或是迅猛增长的国外,即使对旅游情感的学者众多且形成了几个核心的研究力量,但学者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仍较少,大多数都是独立完成研究的。因此,未来的发展可以构建多元发展主体,不仅局限于高校内,还可以将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等主体纳入学术研究网络,鼓励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同时也能够促进跨学科、多领域的交流,综合利用多元主体构建网络化的研究结构,进一步提升其整体水平和层次。

参考文献

[1] 张广辉,王昌平.关于情绪情感的几个问题[J].心理学

探新,1983(4):83-90.

[2] 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

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10): 12-16.

[3] 李君轶,张妍妍.大数据引领游客情感体验研究[J].旅

游学刊,2017(9):8-9.

[4] 刘丹萍,金程.旅游中的情感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

2015(2):74-85.

[5] BUDA D M,D' HAUTESERRE A M, JOHNSTON

L. Feeling and tourism studies[J]. Annals of tourism

esearch,2014,46:102-114.

[6] 郝俊卿,李丹丹,曹晓娟.我国地质遗迹的概念、范畴与

研究进展:基于2000-2020年间文献可视化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7):136-143.

[7] CHEN C M. Science mapp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7(2):1-40.

[8] 李创新,王雪莉,蒋蕾,等.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的

我国文明旅游研究进展与趋势探讨[J].旅游论坛,

2022(3):87-98.

[9] 彭伟,赵栩,赵帅,等.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创业失败

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4):139-150.

[10] 吕君,刘丽梅.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学分析及启

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6):136-140.

[11] 王娟,陈世超,王林丽,等.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

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2):

5-13.

[12] 粟路军,黄福才.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机制研

究:顾客消费情感的中介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7-13.

[13] 马天,谢彦君.旅游体验中的情感与情感研究:现状与

进展[J].旅游导刊,2019(2):82-101.

[14] 谢彦君.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J].

财经问题研究,2006(5):88-92.

[15] 琼达,赵宏杰.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

建构研究[J].旅游学刊,2016(10):105-112.

[16] 谢彦君,孙佼佼.黑色旅游的愉悦情感与美丑双重体

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6(3):116-122.

[17] 吴茂英, PHILIP L P.积极心理学在旅游学研究中的

应用[J].旅游学刊,2014(1):39-46.

[18] 陈钢华,李萌.旅游者情感研究进展:历程、主题、理论

与方法[J].旅游学刊,2020(7):99-116.

[19] 吴妙薇,张建国,崔会平,等.诸葛八卦村游客行为特

征与旅游体验评价研究:基于百度指数和网络文本分

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12):259-267.

[20] 刘力,陈金成,朴根秀,等.感知购物环境对旅游者购

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旅游者购物情绪的媒介作用

[J].旅游学刊,2010(4):55-60.

[21] 粟路军,黄福才.服务公平性、消费情感与旅游者忠诚

关系:以乡村旅游者为例[J].地理研究,2011(3):

463-476.

[22] 白凯,郭生伟.入境游客情绪体验对忠诚度的影响研

究:以西安回坊伊斯兰传统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

2010(12):71-78.

[23] 蒋中平.服务质量、消费情感对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

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3.

[24] 罗盛锋,黄燕玲,程道品,等.情感因素对游客体验与

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

三姐”为例[J].旅游学刊,2011(1):51-58.

[25] 田野,卢东,吴亭.敬畏情绪与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

和忠诚的影响:以西藏旅游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

2015(10):79-85.

[26] 田野,卢东, POWPAKA S.游客的敬畏与忠诚:基于

情绪评价理论的解释[J].旅游学刊,2015(10): 80-88

[27] 粟路军.服务认知要素、消费情感和旅游者忠诚的关

系:以厦门城市旅游者为例的研究[J].经济管理,

2012(7):112-122.

[28] 窦璐.养老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情感凝聚对重游意

愿的影响[J].旅游科学,2016(5):63-73.

[29] 涂红伟,骆培聪.消费者愤怒情绪对旅游意愿和负面

口碑传播的影响:基于目的地非道德事件情境下的实

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7(2):42-54.

[30] 刘世明.灾后情感赢回策略对景区游客流失原因及旅

游意愿关系影响研究: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例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34-

138.

[31] 李华,刘敏.恐惧景观及其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应用综

述[J].热带地理,2022(4):642-658.

[32] 李猛,乌铁红,钟林生.旅游“网红村”居民的怀旧、集

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特征及互动关系:以内蒙古呼和

浩特市恼包村为例[J].地理科学,2022(10):1799-

1806.

[33] 余润哲,黄震方,鲍佳琪,等.怀旧情感下乡村旅游者

的主观幸福感与游憩行为意向的影响[J].旅游学刊,

2022(7):107-118.

[34] 徐虹,周泽鲲.气味景观感知对乡村地方依恋的影响

机制研究:兼论怀旧的中介作用[J].人文地理,2020

(4):48-55.

[35] 余志远,游姣.现代性视域下古镇旅游场中的怀旧旅

游体验研究:以安仁古镇为例[J].旅游科学,2018

(5):67-80.

[36] 杨正轩,殷进.冰雪旅游情境下幸福感作用机制探究:

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前因作用与游客涉入的调节效应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12):1418-1426.

[37] 吴悦芳,徐红罡.幸福在他处:退休流动者的深度休闲

与心理幸福感[J].旅游学刊,2022(6):69-78.

[38] 王华,马志新.川藏线骑行者旅游动机与主观幸福感

关系研究:旅游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旅游科学,

2020(6):53-65.

[39] 李慧,聂寒玉,张园园.红色旅游中敬畏情绪的唤起对

游客负责任旅游行为的影响[J].旅游论坛,2021(6):

145-156.

[40] 祁潇潇,赵亮,胡迎春.敬畏情绪对旅游者实施环境责

任行为的影响:以地方依恋为中介[J].旅游学刊,

2018(11):110-121.

[41] 呼玲妍,刘人怀,文彤,等.红色旅游游客混合情感对

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为例[J].旅游学刊,

2022(7):27-37.

[42] 龙江智,段浩然,何洋.古镇情境下旅游涉入、地方依

恋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体验质量为中介[J].

旅游导刊,2020(4):56-73.

[43] 许春晓,左湘,胡婷,等.旅游情境、游客情感与游客忠

诚的关系研究:以岳阳楼———君山旅游区为例[J].华

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41-51.

[44] 黄杰,黄安民,杨飞飞,等.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

游后行为意向: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J].旅游学刊,

2022(2):31-45.

[45] 张天问,吴明远.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

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J].旅游学刊,2014(10):

51-60.

[46] 李君轶,纪星,李振亭.欧美旅游者在秦始皇帝陵博物

院的情感体验时空变化[J].人文地理,2018(3):129-

136.

[47] 刘逸,保继刚,朱毅玲.基于大数据的旅游目的地情感

评价方法探究[J].地理研究,2017(6): 1091-1105.

[48] 邹本涛.旅游情感体验的内容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

语学院学报,2010(9):21-27.

[49] 孙晓涵,李君轶.中国本土游客情感体验量表开发与

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1):189-195.

[50] 屈小爽.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者情感体验构建理路:

以杭州西湖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7(4):74-78.

[51] 索志辉,梁留科,苏小燕,等.游客体验视角下开封旅

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基于网络评论的方法[J].地域研

究与开发,2019(2):102-105.

[52] OUYANG Z, GURSOY D, SHARMA B. Role of

trust, emotions and event attachment on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63:426-438.

[53] COGHLAN A, PEARCE P. Tracking affective components

of satisfaction[J].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10(1):42-58.

[54] MITAS O.Jokes build community: mature tourists'

positive emot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4):1884-1905.

[55] BASTIAANSEN M, LUB X D, MITAS O, et al. Emotions

as core building blocks of an experi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9(2):651-668.

[56] XIN S, TRIBE J, CHAMBERS D. Conceptual research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41:66-88.

[57] BAUM T, KRALJ A, ROBINSON R N S, et al.

Tourism workforce research: a review, taxonomy

and agend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6,60:

1-22.

[58] HOSANY S,PRAYAG G,VAN DER VEEN R,et

al. Mediating effects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satisfa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s' emotions

and intention to recommend[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7(8):1079-1093.

[59] HOSANY S, PRAYAG G. Patterns of tourists'emotional

responses,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recommend[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

730-737.

[60] HAN H, KIATKAWSIN K, JUNG H, et al. The

role of wellness spa tourism performance in building

destination loyalty: the case of Thailand[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18(5):595-610.

[61] ATILA Y, FISUN Y. Shopping risk perceptions:

effects on tourists' emotions, satisfaction and expressed

loyalty inten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3):703-713.

[62] YUKSEL A,YUKSEL F,BILIM Y. Destination attachment:

effects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conative loyalt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2):274-284.

[63] PRAYAG G, HOSANY S, MUSKAT B,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s, perceived overall image,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recommend[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7(1):41-54.

[64] FAULLANT R,MATLER K,MOORADIAN T A.

Personality,basic emotions,and satisfaction: primary

emotions in the mountaineering experience [J].

Tourism management,2011(6):1423-1430.

[65] ISA S M, ARIYANTO H H, KIUMARSI S. The

effect of place attachment on visitors' revisit intentions:

evidence from batam [J]. Tourism geographies,

2020(1):51-82.

[66] JIANG J D. The role of natural soundscape in naturebased

tourism experience: an extension of the stimulus-

organism-response model[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22(5):707-726.

[67] NAWIJN J, FRICKE M C. Visitor emotion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e case of concentration camp

memorial neuengamm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5(3):221-228.

[68] HOSANY S, PRAYAG G, DEESILATHAM S, et

al. Measuring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s: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destination emotion scale[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5(4): 482-495.

[69] LEE J, KYLE G T. The measurement of emotions

elicited within festival contexts: a psychometric test

of a festival consumption emotions (fce) scale[J].

Tourism analysis,2013(6):635-649.

[70] HOSANY S, GILBERT D. Measuring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s toward hedonic holiday destination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0(4):513-526.

[71] NAWIJN J, ISAAC R K, GRIDNEVSKIY K, et al.

Holocaust concentration camp memorial site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expected emotional response[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18(2): 175-190.

[72] NAWIJN J, MITAS O, LIN Y Q, et al. How do we

feel on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how emotions change

over the course of a trip[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3(2):265-274.

[73] MA J, GAO J, SCOTT N, et al. Customer delight

from theme park experiences: the antecedents of delight

based on 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2: 359-381.

[74] JORDAN E J, SPENCER D M, PRAYAG G.

Tourism impacts, emotions and stres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75:213-226.

[75] LI S S, WALTERS G, PACKER J,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lf-report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measures of emotion in the context of tourism advertising[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8(8):

1078-1092.

[76] LI S S, WALTERS G, PACKER J, et al. Using skin

conductance and facial electromyography to measure

emotional responses to tourism advertising[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8(15): 1761-1783.

[77] KIM J, FESENMAIER D R. Measuring emotions in

real time: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experience design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5(4): 419-429.

[78] HOSANY S, MARTIN D, WOODSIDE A G. Emotions

in tourism: theoretical designs, measurements,

analytics, and interpretation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21(7):1391-1407.

[79] VOLO 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 directions for

tourism desig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21,86:103097.

[80] 刘会成,张涵.延迟退休的研究动态及热点前沿:基于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计量分析[J].社会保障

研究,2022(3):84-98.

[8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

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