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2024-07-08李腾飞冯淑君
李腾飞 冯淑君
摘 要:历史文化语境是指能够帮助理解文言文深层意义的外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概念的集合。借助历史文化语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带有文化意味的表达形式,进而理解其深层文化意义。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主要有:准确把握某些文言字词的特定文化含义,深度理解文言文表达方式的文化意蕴,深刻领会历史语境中的思想文化。
关键词:历史文化语境;文化含义;文化意蕴;思想文化
学习文言文,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往往将课文看作是从历史长河中飘出的浪花,是独立在空中的作品,只强调它对于当代学生的教育价值,而忽视了它的历史文化语境”。1 伴随着历史文化取向的教学目标确立,文言文教学理应重视历史文化语境的作用。
一、解读文言文的历史文化语境
尽管历史文化语境在文言文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但学界尚未对“历史文化语境”形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厘清历史文化语境的概念。
1.语境
语境源于语言学,是语言环境的简称。“由于不同学派观点纷繁杂陈,要对语境下一个定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 在语言学界,语境研究有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视阈三个视角。3 本文论述的语境侧重在语用学研究中,着重于“话语表层之下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意义更多时候必须通过结合语言形式层面之外的语境才能获得”。4
对语境的解释总是伴随着一个语境化对象。语境与语境化对象是一对唇齿相依的概念:语境是理解语境化对象的参考,语境化对象是定位语境概念的参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语境是指能够帮助理解语言形式深层意义的语言外部环境信息。
2.历史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语境的下位概念。语言学领域、文学领域对文化语境存在不同的认识。在语言学家眼中,文化语境是文化背景。文学家则把文化语境视为作家、作品所处时代的文化场。不论是文化背景还是文化场,都凸显了文化语境的文化性。
对文化概念的研究始于人类学学科。按照人类学家的观点,“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其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1这个“认识既包含知识,也包含更深层的体验”。2不论是知识还是体验,这个“认识”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其具体表现为“文物、制度、习惯等”。3
“文化”一词具有历史性,它是“一种历史的积淀物”。4文化语境在概念上包含着历史性。在名称上加上“历史”二字,是为了与现代文化语境相区别,强化理解文言文所需的古代文化语境。“历史”的含义比较丰富,当运用“历史”时,如果不特别说明,很容易造成他人理解困难。本文所用的“历史”指的是过去的事实。综上所述,文言文的历史文化语境是指能够帮助理解文言文深层意义的外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概念的集合。
二、历史文化语境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解释作用
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通常是指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文言文所传达的知识、古人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的感悟等。而借助历史文化语境,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获得古人寄寓文言文中的“道”与“志”。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选文”特性的清晰认知,是厘清历史文化语境解释作用的前提。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选文”的特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还是学习对象;第二,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包含高于学生现有文言文学习经验的因素。
1.文言文选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还是学习对象
文言文的选文与其他科目教科书中的“选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其他科目教科书中的“选文”仅仅是学习材料,不是学习对象——学生凭借教科书中的“选文”去学习相应的学习内容。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例如,《桃花源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选文,都是独特的文本,是任何其他媒介如电影、图片、实物等无法替代的。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文,必须阅读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主要因为学生阅读文本产生的理解、感受与观看视频资料产生的理解、感受是不同的。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言文选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即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言文选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2.文言文选文中包含高于学生现有文言文学习经验的因素
学生是文言文学习的主体。学生面对“这一篇”文言文选文,凭借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产生他们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学生面对的“这一篇”文言文选文包含着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见图1)。因此,在缺乏相应文言文学习经验的情况下,学生不足以理解、感受“这一篇”文言文中所承载的古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具体而言,学生文言文学习经验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习文言文所需的语文知识上,诸如文言字词、文言语句、文言文的文体、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一方面,对文言文选文的理解、感受,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另一方面,对文言文选文的深层意义,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更谈不上欣赏。这是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存在的实际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第一,补足历史文化的经验。理解和感受选文超越时代的思想、情感和杰出的艺术表现力。第二,补足语文经验,学习在“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体会古人所载之道、所言之情。需要补足的历史文化经验、语文经验正是文言文学习内容所在。
3.历史文化语境有助于理解文言文形式的文化意义
根据前人的阅读经验可知,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文”以及选文包含的高于学生现有文言文学习经验的因素大都集中在“言、文、章(篇)、道”四个维度上。1历史文化语境对文言文理解的作用就表现在“言、文、章、道”中。
作为中华文化遗存,文言文有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并深受其影响。“文学是人文活动之一端,它有具体的人文脉络,成于特定之社会文化中,不了解这些社会文化状况,自然便难以理解作者与作品,此孟子之所以云‘读书须知人论世也……不能明白这些,仅抽提、孤立地讲作品与作者,你以为做得到、讲得好吗?”2由此可知,历史文化语境对文言文的形式表达有“约束作用”。而这“约束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文言文所承载的历史特定阶段的思想文化,还表现在带有特定含义的文言字词、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上。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历史文化语境对文言文的“约束作用”表现为“解释作用”。借助历史文化语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带有文化意义的形式表达,进而理解文言文的文化意义。
三、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历史文化语境对文言文的“解释作用”集中在“言、文、章、道”。那么,历史文化语境的教学价值也主要体现在这四个维度上。由于“文”“章”有许多交融的地方,本文将这二者放在“表达方式”中统一理解。
1.准确把握某些文言字词的特定文化含义
在文言系统的语音、语法、词汇中,词汇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某些词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含义。中学文言文教学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类字词的文化含义:
(1)“仁”“道”等传统文化术语的含义
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专有术语概念。例如,仁、义、礼、智、信、道、德、自然等。这些术语概念有特定的含义,周振甫称之为“理论意义”。
《庖丁解牛》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一篇课文。附于该文后面的“学习提示”,对学生理解庖丁所好之“道”的含义提出明确要求:
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儒家很不相同。学习《庖丁解牛》,要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之中蕴含的“道”,从而全面把握这个故事的寓意。1
按照“学习提示”的指导,理解庖丁所好之“道”要在庖丁“解牛”的过程中理解。具体而言,庖丁的“道”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所见无非牛者”,即仅能看见牛的外部形态;第二阶段是“未尝见全牛”,即认识到牛的内部结构并能将其视为可以拆解的东西;第三阶段则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下刀、运刀都可以避实就虚,得心应手。达于“道”境的外在表现就是一把用了19年、解了数千头牛的刀,“刀刃若新发于硎”,特别是与良庖、族庖的用刀情况一比,高下立判;其本质原因则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立足文本理解庖丁所好之“道”是对的,如果能结合“道”字的历史文化语境专属含义,那理解起来会更深刻。在历史文化语境中,“道”有两种解释:其一,先秦道家思想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宇宙本原、本体。其二,儒家指天下为公和仁义礼智信等至高的政治主张、伦理纲常。2
将庖丁之“道”放置在“先天地万物而生的宇宙本原、本体”“虚无妙通的宇宙万物之本,具有周行不殆、物我为一、无为无不为等法则”等历史文化语境下理解,那“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也就容易理解了。对《庖丁解牛》的理解最终指向的是对道家思想的认识,即庖丁高超技艺之中蕴含的“道”。
(2)“人”“民”等常用词的历史文化语境义
对文言中的常用词要格外重视,不能简单“以今律古”。例如,最常见的“人”和“民”的含义。对“人”“民”等常用词词义的正确理解是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是“人”的身份,还是“民”的身份?这种身份的认定直接决定了对曹刿人物形象的理解。
《曹刿论战》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将曹刿人物形象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但绝大多数课例都忽略曹刿“乡人”身份,由此产生误解。这与教材编纂者有很大关系。教材编纂者认为曹刿“乡人”的身份是平民。3受此影响,教学实践者也都认为,“曹刿的身份只是乡人(布衣之士)、平民百姓”。45显然,之所以将曹刿的“乡人”身份认定为平民,是因为受到封建文化语境的影响。按照封建社会行政区域划分,“乡”是最低一级的行政区域,而“乡人”则被视为百姓大众的一分子。那么试想一下,以“乡人”身份去“请见”,曹刿会见到鲁庄公吗?很显然是有问题的。对此,连劭名指出:“从文中的记载看,曹刿可自由地入见国君,并对国君的执政方针进行质询、评价,谈话时语气不卑不亢……作战时,曹刿甚至可与国君同乘一辆战车,说明他是有相当的地位与身份的人,绝非等闲之辈。”6
在春秋战国时期,“乡人”是国家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并非一般的老百姓。通过论证可知,曹刿是封建邦国族人——“既有地位,且为‘国之支柱,故甚至能左右政事”。7基于此身份,他才会顺利地战前“请见”。如果把曹刿定位成一介平民,那他连“请见”的机会都没有,更不会有“战则请从”的军事指挥表现,更遑论他的赤诚爱国之心、保家卫国之行。
(3)“花”等名物的象征文化意义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某些名物在原有词汇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隐含意义。而隐含意义大多是象征文化意义。在诗文中,有一些花可以用来象征人的某些品格,兰象征品德高尚,如,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菊象征隐逸,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梅和松、竹合称“岁寒三友”。
对这些名物象征文化意义的把握是理解名物的关键。中学文言文中有许多带有象征意义的名物。例如,《论语》中的“松柏”,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仙”“龙”“丝竹”“案牍”“诸葛庐”“子云亭”,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菊”“牡丹”,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伯乐”,苏轼《赤壁赋》中的“清风”“水”“月”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松菊”“云”“鸟”等。
2.深度理解文言文表达方式的文化意蕴
表达方式是指为表达特定内容所采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和手段。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是赋、比、兴,此外,还有用字、谋篇等言语的表达。要深度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需要了解这些表达方式背后的文化意蕴。
(1)思维方式外显的表达方式
思维是人脑在语言的帮助下对物体的本质和性质的间接和一般反映。它受语言、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地区、民族的特征。张立文指出,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有八卦思维、混沌思维和太极思维,这些思维具有比附性、直觉性、整体性等突出特征。1这些思维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表达方式。对这些思维方式的理解是把握言语表达方式的前提。例如,比附性思维对表达方式的影响体现在用具象的、形象的已知事物去类比表达自己对新事物的认知。比兴手法可以说是比附思维的完美体现。
《陋室铭》的开篇四句运用了“中国文学表达之主要方式与主要技巧”2 的比兴手法。比兴是中国文学重要的表达方式。“不识比兴,即不能领略中国文学之妙趣与深致。”3 然而,在《陋室铭》的教学课例中发现,比兴这个表达方式并未被纳入教学内容中(见表1)。
通过表1的四个课例可以发现,这些课例运用的是诸如对比、类比、比喻等现代修辞学术语,甚至误用对比,以致得出错误的“铺垫”作用。基于历史文化取向,传统比兴知识用于分析《陋室铭》开篇四句更为合适、合理。周帅文老师在执教《陋室铭》4时特别强调了“比兴”这个表达方式。
(2)审美趣味营造的表达方式
“从古到今,我们的民族就有崇尚美辞的强烈意识。”5 古人作文追求言语的优美和含蓄。为审美趣味营造的表达方式,“是在内容与形式并重的美辞,要求在内容符合诚信原则的前提下追求语言表达的美感”。6
为审美趣味营造的表达方式有炼字、同义避复、用典等。由于学生与古人在“文化对应关系”7 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文言审美趣味的表达方式会给学生带来生疏之感甚至理解困难,其中,“困难中最大的一种是文言作品常常用典”。8 用典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成为古人写作的一种技巧。用典是“借与当前事物有关的古事古词以申今情”1 ——借助与当前情况相似的古事来说明类似的意义,通过引用古语来证明当今的道理。而所用的古事古语都是圣贤的宏大议论,经书中的通用规则。古事古语与当下情况务必相似,借用古事古语要贵在简约。用典的语言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作用在于传达难言之意、传递难写之情。从辩证的角度看,用典在文言文学习中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隔阂的感觉。但“隔阂有时也会是通道”。2 因此,教师要善于阐释用典,增进学生对文言文审美趣味的理解与感受。
(3)行文习惯沿袭的表达方式
行文习惯指的是后世历代文人沿袭模仿上古汉语书面语的用字、句法习惯,以及沿袭使用文体中某些固定的写作习惯。
从词汇使用的角度看,古人有委婉用字、避讳改字等习惯。就中学文言文学习而言,委婉用字、避讳改字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委婉用字、避讳改字等文言知识时感受含蓄委婉的文化意味。从句式构造的角度看,“文言的语法构造,跟现代汉语虽然大部分相同,但其间并不是没有另外的形式”。3 另外,这些形式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属于文言特有的句式。就中学生而言,只要掌握了文言特有的句式,学习文言文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理解。除了要正确地理解文本内容,文言文教学应挖掘这些固定句式形态所蕴含的“文化习惯”。4从文体规定性的角度看,“文体规范是一种带有共性的语言规则”。5
除了外在形式,在内容的表述上也有一定的沿袭。“如赋一般是先写个引子,介绍写这篇赋的来由,名为‘序,然后才是正文;墓志铭是先写志,后写铭;赞如果不是独立的,一定要放在最后;等等。”6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古人在用字、用句、文体格式等方面的表达文化习惯。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要感受这些表达方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蕴。
3.深刻领会历史语境中的思想文化
文言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常是把作者本人表现在他的作品里”。7在文言文中,“即使是记山川楼台、花草虫鱼,也总是要赋予某种人生真谛、天人奥妙等或隐或显的社会意义”。8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社会意义,都或显或隐地受到当时的思想文化的影响。由于文言文选文中涉及的历史思想文化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不做一一讨论。下面仅通过举例予以说明。
中学所选的文言文有许多涉及时令与习俗。“时令”是古代根据四季节气制定相关农事的政令。不同的时令有与之相匹配的不同习俗活动、政事活动。节气是先人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经验总结,也是指导农事活动的规则,而习俗则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在历史文化语境中,时令与习俗不仅仅是对四季节气和相关活动的记录,时令与习俗本身还带有一定的历史思想文化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对文本内容中的时令与习俗了解不够,势必会影响文言文的理解。这个“了解”既包括对所记录事实的了解,还包括对其蕴含的历史思想文化的理解。例如,在《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的“春”字,对该“春”字的理解要结合《礼记·月令》的解释。
《礼记·月令》中对“春”的记载9: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
孟春正月这个时令,立春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举行迎春典礼。按照《礼记·月令》中的规定:“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那么也就意味着齐师选择在春季对鲁国发动战争有违天时,会遭天谴,那么也就暗示了“齐师”的最终结局就是战败。这个“春”字是“春秋笔法”的表现。据笔者所见,当前绝大多数的《曹刿论战》的教学课例都没有借助“春”字的时令与习俗来理解文本内容,学生难以通过“春”字来领会当时的思想文化。
文言文生成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对文言文的“言、文、章、道”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把历史文化语境的约束作用转换为解释作用。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中带有文化意味的表达形式,进而理解文言文的深层文化意义。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Based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LI Tengfei1, FENG Shujun2
(1.School of Literatur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226019;
2. Shanghai Experimental School Affiliated Dongtan School,Shanghai 202162)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refers to a collection of external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cepts and values that can help understand the deep meanings of classical Chinese texts. By using this context, students can better grasp the culturally significant expressions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us comprehend its deeper cultural meanings. Th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in middle school based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mainly include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he specific cultural meanings of certain classical Chinese words, deeply comprehend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expressions, and profoundly grasping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with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cultural implications,cultural connotation,ideologica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