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领域科普现状分析及学会的应对策略
2024-07-08杨凤怡晏梅杨静耕许秀娟
杨凤怡 晏梅 杨静耕 许秀娟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生物材料领域科普工作现状,剖析学会科普工作目前亟待完善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会科普工作优化路径。具体而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学会制度保障,汇聚内外部科普资源,形成合力。其次,聚合专业分会力量,严格把关科普内容,确保传播准确性和可靠性。再次,借助全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让科普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广泛传播。最后,加强科普品牌建设,提升科普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品牌化运作,吸引更多的资源和社会关注,为科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科学普及;生物材料;全国学会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2023年度全国学会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科普能力提升”(编号:2023kpxm-0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1]。生物材料紧密关联人民生命健康,迫切需要面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生物材料是一种设计成特定形态,通过与生命系统相互作用,能够直接影响治疗或诊断进程的材料[2],多应用在骨科、心外科、牙科、眼科和整形外科等医学分支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生物材料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开展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知识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国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力服务健康中国行动,切实为公众普及生物材料前沿研究及应用知识,助推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本文结合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普工作实际,面向生物材料领域科技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归纳分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建议,以期推动学会科普做实做强。
一、生物材料领域科普工作现状分析
为了解生物材料领域科普情况,学会面向国内从事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研究、监管、审评、检测、动物实验、临床应用、投资、生产等的科技工作者(以下简称“领域科技工作者”)开展相关问卷调查,了解该领域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在科普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更好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257份,有效问卷257份。
(一)调查问卷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面向学会专家、学者、会员等发放。从调查问卷样本数据来看,样本分布于全国各个省份,分别来自不同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担任不同职务的人员,可以反映出不同身份、职务的领域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现状,调查对象合理,覆盖面广,能反映出真实情况。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领域科技工作者中,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占比较大,29—40岁者占47.1%,41—65岁人员占34.75%;学历为博士的科技工作者占比高达73.36%,拥有高级职称的领域科技工作者占比也较高,达50.97%。
(二)领域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36.68%的科技工作者参加过科普工作,而超过一半的科技工作者未参加过科普工作,说明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意识有较大提升空间,领域科普潜力较大。在参加过科普工作的受访人员中,参与科普工作的频率为每月一次及以上的占13.68%,每季参与一次及以上的占15.79%,每年参与一次及以上的占52.63%。
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领域科普活动的受众主要为本领域相关人员的占60%;受众为大学生的占43.16%;受众为青少年的占36.84%;受众为普通群众的占比最少,为28.42%。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的发展与普及关乎人民生命健康,但科普受众中的普通群众占比偏低,值得思考和分析。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其中,科普讲座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最擅长且最经常选择的科普形式,占比达76.84%;其次是科普图文、视频、书籍创作,占比达42.11%;科普实验和科普展览分别为24.21%、25.26%;其他形式占11.58%。67.3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领域科普的社会影响力远远不够或者不太够,说明领域科普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生物材料领域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参与科普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科普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科技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针对这一情况,本问卷对领域科技工作者是否参与过科普创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领域科技工作者没有参加过科普作品创作。
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科普专业性较强,需运用易于公众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从领域科技工作者创作科普作品的类别来看,撰写科普文章占比最大,达53.68%,而创作科普短视频、科普漫画或挂图、出版科普图书分别占31.58%、12.63%、11.58%,其他作品为35.79%。
(二)缺少开展科普工作的时间、经费
调研数据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缺乏经费支持”和“缺少时间、精力和能力”是领域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限制因素;而“缺少开展科普工作的有效渠道”和“将科学知识通俗化、趣味化较难”两项因素也会限制领域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普工作,占比分别为57.92%、51.74%。对此,领域科技工作者认为开展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领域科普最想得到的支持是经费和平台及技术,占比分别为83.4%和80.69%。如若得到上述支持,95%的领域科技工作者愿意在今后开展行业领域相关科普工作。关于“领域科技工作者未来计划从哪些方面开展科普”,愿意投入更多时间的占比为75.29%,67.95%表示会进一步丰富科普形式,55.21%拟扩大受众范围,50.58%拟广泛运用各科普传播载体,24.71%则拟投入更多资金。
(三)缺乏多平台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新媒体做好新时代科普已成为现今开展科普的重要渠道。问卷结果发现,微信公众号是最普遍常用的科普传播平台,占比达72.63%,而运用其他传播平台(如科普号、微博、抖音、B站等)的较少。其中,29.47%的科技人员选择B站,23.16%的科技人员选择百度,21.05%的科技人员使用抖音。由此可见,领域科技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科普工作的渠道还较为有限。
三、学会科普工作改进对策
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为疾病治疗、保障健康、维持生命和个人卫生防护等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具有公众关注度高但学科知识较复杂深奥的特点。如何把相关科学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给大众,是学会科普工作的关键所在。科学技术普及是科技社团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其公益性的体现。科技社团的社会使命和职责定位,决定了其必然要在社会科普工作中发挥能动作用[3]。
根据学会前期向科技工作者、专业分会的调研以及学会科普工作实际情况,下面从营造科普氛围、专家资源汇聚、科普内容供给、传播平台建设四个方面阐释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努力把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科普工作做实做强,让学会科普更有权威性、感召力和生命力。
(一)树立科普责任意识,营造全领域科普氛围
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需要全社会明确其自身的科普责任。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学会及学会团结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之一。调研情况表明,有近半数的领域科技工作者没有参加过科普作品创作。由此可见,在生物材料领域尚需建立对科普重要性的广泛认同感,树立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意识,提升科技工作者形成自发参与科普工作的内在动力。
作为团结生物材料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团体,学会需在弘扬科普责任,构建广泛认同的科普生态方面做更大的努力。一是通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明确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与使命担当等,破除“科普无用论”,从思想意识上转变科技工作者对科普工作的不重视或偏见,促进领域内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主动理解,构建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让科技资源的科普化理念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并逐渐转化为公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共识。二是为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提供支持。一方面,建立科普培训机制及奖励专项,针对领域内科技工作者反馈的“将科学知识通俗化、趣味化较难”的相关问题,在科普内容转化、科普形式选择等方面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增加优秀科普人才间的互动频次。同时,对优秀的科普原创作品进行奖励,鼓励科技工作者创新科普内容,创作出更多普通群众和青少年易于理解并且感兴趣的科普作品。另一方面,协助建立科普工作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的评估考核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动与科普活动协同开展,提升科普工作人员履行科普责任的内驱力和行动力。
(二)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汇聚专家智力支持
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学科交叉较多、专业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单凭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及传播能力无法覆盖到本学科科普受众的全部需求,因此需要整合学会专家力量和多学科资源,获得行业领域专家的智力支持,有效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意识。同时,需要逐步构建起院士专家、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三位一体”的科普工作队伍,形成院士专家“把方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唱主角”、大学生志愿者“当先锋”的科普工作机制。
学会邀请院士专家以全局性、战略性的眼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提高学会科普工作整体站位,为学会科普指引方向。科普文章写作是当前广大行业领域专家最常选择的科普产出形式。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学会将全力给予领域专家最大的科普内容转化支持,即:领域专家负责对科普选题及专业知识把关,学会负责给予后期转化、设计、制作支持。
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未来,也将是承担科学普及的“主力军”。学会可以先从青年科技工作者入手,充分利用重要科普节点,如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以及年会、研讨会、论坛等,积极开展科普交流。特别是针对如何将复杂的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领域专业知识通俗易懂化,邀请领域科普能手、大V等分享经验,建立起“选题—创作—实施—反馈”闭环机制,有效提升科普转化率和到达率,树立起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大学生志愿者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公益意识,是优质的科普参与者和传播者。学会可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做好做实“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工作,规范科技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切实构建起标准化流程,提高志愿服务科学化水平,并在组织联络、科普培训、评价激励等方面为大学生志愿者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在保障学会提升科普聚合力的同时,也保障学会科普拥有不竭动力。
(三)调动分会科普力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医学健康、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三大领域是民众最为关心的科普领域。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属于医学健康领域,其科普内容应保持科学性和严谨性。学会目前设有23个专业分会,基本涵盖了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绝大部分学科领域,具有丰富的科普资源,能够就不同受众群体输出多元化的科普内容。通过在各分会间建立共享模式、机制和平台,可共同向学会提供高质量科普素材,由学会对素材辅以策划、包装、运营,形成产品后进一步推广传播。学会同时鼓励各专业分会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创建系列化、连续化的专业分会品牌科普活动,共同打造优质科普资源。
另外,为进一步推进领域科普资源科学配置,学会将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一是梳理学会科普工作制度,在推动科普工作规范化的同时,定期举办学会科普工作秘书长沙龙,开展制度宣贯与经验分享,并形成长效沟通机制,加强学会与分会的协同联动。二是加大对学会科普精品项目的投入,重点扶持目前还未形成科普品牌的专业分会,将继续支持科普工作已有所成效的分会。三是与分会共建科普培训平台,指导和培育分会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策划,特别是在面向青少年做领域科普时,鼓励和动员各分会广泛利用学会平台优势和分会地域优势,拓展服务青少年科普的渠道,助推青少年接触科学、认知科学、了解科学。四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分会科普考核评价奖励机制,重视对做出重要科普贡献的分会或个人给予激励,积极推荐优秀分会、个人以及科普成果参与国家、地方表彰奖励评审。
(四)探索科普传播全途径,实现信息平台精准传播
在“人人传播,万物皆媒”的时代,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科普“刚需”,学会具备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可进一步建强科学传播智库,建实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创作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来推动构建大科普格局。一是畅通精准科普渠道,多途径收集领域科普热点问题。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效应,发挥好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渠道,积极推动新媒体与科普资源深度融合,探索新的网络科普形式,推动科普信息化的发展[4],逐步实现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专业知识、传播学、信息学和新媒体技术等的交叉融合,以学会科普号、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为科普宣传主阵地,适时拓展抖音、B站、新浪微博等平台,投放学会品牌科普活动“云游”实验室、创新医疗器械系列科普以及其他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科普产品,吸引公众关注度,将学会科普品牌铺开做实。三是着力建立科普多维矩阵式传播模式,形成学会、专业分会、科普基地、会员单位等多级、多点、广覆盖,结合学会科普品牌活动“健康向未来”科普沙龙,以“线上+线下”多途径融合的传播模式,力争在传播信息输出、受众覆盖能力诸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重视社会化评估反馈,精准分析科普受众群体的需求。科普工作不再以科学家端为中心,要改变传统的科学家端与公众端间单向、被动的科普模式。科学家要注重与公众的双向互动与对话,想公众之所想、解公众之所需,使科普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张兴栋,大卫·威廉姆斯.赵晚露译.二十一世纪生物材料定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0.
[3]潘建红,张晓萌,胡俊平.科技社团参与科普的机制及实践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2):35-42.
[4]石硕.当前科学普及工作发展特征分析与未来展望[J].科学通报,2018,63(15):5.
>>>延伸阅读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普工作概述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始终立足生物材料细分领域,紧紧围绕“资源共享、服务共进、工作共创”的科普工作理念,立足学会专业特长,提升学会科普品牌影响力,切实推动会部、会地、会校、会企等战略合作框架下的科普大联合大协作。目前,通过制度完善、队伍汇集、基地创建、项目实施等举措,逐步形成学会科普品牌效应,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科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 制度队伍先行,筑牢科普基石
近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进一步规范科普工作,优化科普体系建设,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普工作制度》。学会专设科普工作委员会,已组建包括先进生物材料科普专家团队、3D打印生物材料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等在内的5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和1支材料生物力学科普团队,拥有100多位行业领域知名科学传播专家学者;先后在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布局组建科普基地,目前已拥有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8个科普基地。
● 项目活动汇聚,树立科普品牌
在历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期间,学会打造了一批有亮点、有特色、有影响的科普活动,逐渐形成了学会自己的科普品牌,如“健康向未来”科普沙龙、“云游”实验室等。组织举办“健康向未来”科普沙龙(两季)、“云游”实验室(两季)、创新医疗器械科普(三季)等系列化、连续化品牌科普活动,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 信息宣传发力,拓展科普平台
为进一步拓宽科普宣传渠道,积极筑牢科普矩阵,学会充分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科普中国”平台,重点立足官方科普号,打造良好内容生态,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学会积极制作医疗器械系列科普短视频,在“云端”普及我国创新医疗器械知识,聚焦其产品本身、核心技术、临床应用等,包括左心耳封堵器系统、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单髁膝关节假体等,让广大群众熟悉了解各类创新医疗器械,受到广泛好评。现已累计发布科普内容文章200多篇,累计阅读量达77万多次,科普平台影响力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