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的脱发病中医临床证治特征分析

2024-07-07薛丹何睦杨敏任金平戚敏敏袁丞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17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

薛丹 何睦 杨敏 任金平 戚敏敏 袁丞达

[摘要] 目的 探讨脱发病的中医研究现状,分析斑秃和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证治特征,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关于中医治疗脱发的研究文献,通过Notexpress去重后运用 CiteSpace及VOSviewer 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聚焦中医内治斑秃和雄激素性脱发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运用数据挖掘法分析对二者的临床证治特征。结果 中医治疗脱发病的文献共2954篇,研究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临床证治特征分析表明,斑秃的主要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等,常用中药为何首乌、熟地、川芎、女贞子等,而雄激素性脱发的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阴虚湿热等,以侧柏叶、泽泻、茯苓、薏苡仁等为常用中药。结论 中医药治疗脱发病的文献呈上升趋势,斑秃和雄激素性脱发中医临床证治特征存在差异,在临床治疗脱发病的遣方用药中值得注意。

[关键词] 脱发病;斑秃;雄激素性脱发;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 R256.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4.17.005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air loss based on bibliometrics and data mining

XUE Dan, HE Mu, YANG Min, REN Jinping, QI Minmin, YUAN Chengda

Dermatology Department, Hangzhou TCM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7,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search on alopecia areata (AA) and arogenetic alopecia (AGA), analyzing the clinical syndrome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CM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Search for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hair loss in CNKI, Wanfang, and VIP separately. Removing duplicates through Notexpress and using CiteSpace and VOSviewer software for bibliometric analysis. Furthermore, focusing on the RCT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treatment for AA and AGA, the data min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ults There are a total of 2954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hair los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clinical research being the main research type. Among them,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AA is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etc. Commonly used herbs includes Polygonum multiflorum, Rehmannia glutinosa, Chuanxiong, Poria cocos, and Ligustrum lucidum, while the pathogenesis of AGA is mainly dampness heat accumulation, yin deficiency dampness heat, etc., with commonly used herbs such a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lisma orientalis, Poria cocos, hawthorn, and Coix seed. Meanwhile, AA and AGA both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onifying drugs in thei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in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hair loss with TCM,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between AA and AG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worth further reference in the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hair loss.

[Key words] Hair loss; Alopecia areata; Androgenetic alopecia; Bibliometrics; Data mining

脱发病是一类以头发脱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附属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约2%的人群罹患脱发性疾病,由于脱发病的明显损容性特征,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受到不良影响[1-2]。其中,斑秃(alopecia areata,AA)和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 AGA)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脱发类型,虽然两者均以脱发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其病理机制却存在差异。现代研究表明AA的发病主要是由毛囊免疫豁免状态崩溃引起炎症反应,而AGA则是由于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介导的毛囊微型化改变[3-4]。

根据“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等中医基础理论,最初对于脱发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补益肝肾精血为主。随着现代医学疾病的精细化分类,对脱发性疾病的中医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以中医学“同病异治”基本思想为基础,逐渐形成了AA和AGA的不同证治特征认识,但这种认识仍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缺乏系统性整理和科学性阐释[5]。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治疗脱发病的文献进行收集,系统性整理和分析AA和AGA的证治特征规律,以期为脱发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研究系统收集和整理了中医治疗脱发病的研究文献,通过逐层分析揭示AA和AGA的中医病机、治法、方剂和用药规律。首先,通过检索中文数据库获取中医治疗脱发的全部研究文献,去重后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关键词聚类聚焦AA和AGA的主要病机、治法及方剂。最后,本研究进一步归纳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基于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对AA和AGA的中药遣方用药特征进行探讨。通过数据库检索共获得中医治疗脱发文献4716篇,去除1593篇重复文献及169篇非中医治疗文献后,共纳入2954篇进行中医治疗脱发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来源  以“脱发”“秃发”“油风”“发蛀脱发”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进行检索[6]。获取中医药治疗脱发的研究文献,检索年限定为建库至 2022年12月31日。

1.2.2  数据筛选  将数据库文献导入Not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去重后构建中医药治疗脱发文献数据集。通过阅读题目、摘要、正文,剔除科普文章、不能明确脱发类型的研究后,分别构建中医内治AA和AGA的文献数据集。通过进一步阅读摘要及正文,筛选研究类型为RCT的文献,分别构建中医内治AA和AGA的RCT研究数据集,纳排标准:治疗组需为中药方剂治疗(中成药排除),对照组为空白或单纯西药治疗(包括口服西药或外用西药);排除标准:①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涉及其他疗法(如针灸、激光等);②由于斑秃是自限性疾病,少于50例的小样本研究不纳入。

1.2.3  数据提取及可视化  基于中医药治疗脱发文献数据集,从发文量、文献类型、作者、合作机构、关键词等角度进行分析。基于中医内治AA和AGA的文献数据集,对中医病机、证型、治法、方药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以AA和AGA的RCT数据集为研究对象,由两位研究人员进行数据提取,提取信息包括题目、年份、作者及中药组成等,将数据录入Excel 2019分别构建AA、AGA中药数据库。数据库中药物名称规范化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7]和《中药学》[8],如云苓、赤苓规范为茯苓,元参规范为玄参,丹皮规范为牡丹皮,山栀规范为栀子等。数据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主要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手段,结果可视化在R4.3.1及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VOSviewer中进行。

2  结果

2.1  一般文献特征分析

文献数量方面,自1956年至2022年,中医药治疗脱发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发表量达到高峰,见图1。其中,首篇关于中医药治疗脱发的文献是1956年于晨光[9]发表的病案报道,为采用内服补益中药结合外用生姜治疗脱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梅花针治疗脱发的报道首见于1960年[10]。文献类型方面,则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主,其次为偏方科普、名家经验、综述、数据挖掘、中医理论研究等。早期中医药治疗脱发的临床研究文献主要以病案报道及观察性研究为主,证据等级相对较低;2000年后RCT研究文献开始逐渐增多。此外,动物实验文献的数量也在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研究者正在通过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揭示中医药治疗脱发的潜在药理学机制。治疗手段方面,中药内治和梅花针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其次为普通针刺、中药外用、艾灸、埋线等。

2.2 研究机构、研究者与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发文机构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68篇),其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62篇)、广州中医药大学(61篇)和北京中医药大学(47篇)。研究者方面,共有298位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发文量数量最多的依次为魏跃钢(28篇)、禤国维(16篇)、陈达灿(15篇)、胡东流(14篇)、李红毅和曹毅(各13篇),见图2。魏跃钢在AGA的中医治疗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中注重祛湿药的运用[11]。禤国维早在1996年就发表了中医药治疗AA的研究文献,陈达灿和胡东流,在学术思想方面具有继承性,均强调从肝肾阴虚论治AA[12-13]。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和核心思想的总结,对关键词进行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研究的重点。关键词聚类发现,与AA联系较为密切的证型为肝肾阴虚证,而脾虚湿热证与AGA聚类更为接近,这也与研究者分析中重要作者的学术思想基本一致。AA和AGA均属中医脱发病,这一结果初步表明两者的中医病机证治特征存在差异,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更好的掌握疾病的基本特征,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2.3  AA和AGA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分析

通过筛选后获取中医内治AA和AGA的文献分别为1572篇和634篇。运用VOSviewer软件对中医病机、治法和方药进行提取、分析和可视化。病机治法方面,AA的主要中医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气虚血瘀、血虚风燥等,主要治法包括补益肝肾、疏肝滋肾、养血安神等;AGA的主要中医病机为湿热蕴结、脾胃湿热、阴虚湿热、肝肾不足等,主要治法包括清热利湿、升清降浊、健脾祛风等。遣方用药方面,AA的代表性方剂为神应养真丹、养血生发汤、七宝美髯丹、六味地黄丸、通窍活血汤等,常用的中药有何首乌、旱莲草、女贞子、夜交藤、骨碎补等;而AGA则主要运用薏苡祛湿汤、茵陈五苓散、当归苦参丸、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等方剂,代表性中药有侧柏叶、白鲜皮、茵陈、薏苡仁、苦参等。

2.4  基于RCT研究的AA和AGA的中药数据挖掘分析

由于RCT研究具有较高的循证等级,中药内治AA和AGA的RCT研究是挖掘用药规律较好的对象。因此,本研究通过筛选分别获取了AA和AGA的RCT研究文献20篇和46篇。通过提取、规范化和数据分析,发现治疗AA的RCT研究中常用的中药有何首乌、熟地、川芎、茯苓、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丹参、桑葚等,按功效类别进行分析,补虚药占比最高,其次为解表药、安神药、活血药和清热药;而治疗AGA的RCT研究中常用的中药有侧柏叶、泽泻、茯苓、山楂、薏苡仁、女贞子、旱莲草、甘草、茵陈等,功效方面,补虚药占比最高,其次为清热药、祛湿药、解表药、活血药和平肝熄风药。通过药物关联规则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发现治疗AA更加注重补益肝肾类药物的配伍,如熟地、白芍、女贞子、菟丝子和旱莲草等;而AGA的治疗则更注重祛湿药和活血药的配伍,如木瓜、泽兰、侧柏叶、山楂和丹参等,见图3。

3  讨论

中医药治疗脱发病的研究在过往70余年间蓬勃发展,随着认识的深入和科技的发展,研究内容逐渐深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丰富。首先,初期的文献主要为案例报道、经验总结、偏方科普等,证据等级相对较弱,部分文献可信性不高,近年来,中医研究逐步科学化,开展了较为规范化的RCT研究和动物实验。目前,通过更加科学和完善的研究设计,揭示中医药治疗脱发病的疗效和潜在病理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和主要方向。其次,理论研究方面开始建构更为完善的脱发病中医理论体系,注重对不同类型脱发病的分而论之,如在AGA的中医治疗中,出现了“从虚痰”“从痰瘀”“从郁热虫浊”“从玄府”等论治的学术争鸣现象[14-17]。再次,近年来对中医古籍的研究也更为重视,发表了系统性考证中医脱发病证治源流、《黄帝内经》有关毛发的理论研究等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献[16-17]。同时,也重视挖掘古籍中的脱发病治法,发表了孙思邈风药治疗脱发探析、《外台秘要》治疗发秃方药规律研究、及薛己《内科摘要》治脱发医案考释等文献[18-22]。但当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①中医理论和古籍的研究虽略有增长,但整体数量仍较少且部分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仍需更加深入的理论剖析和古籍研究;②中医药治疗脱发病的学术研究集体主要在团队内合作,各团队间的合作仍未开展;同时,各团队主要进行小样本量、单中心的临床研究,学术成果证据等级不高,有必要深入合作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高质量的真实世界研究。

关键词能够较为系统的把握当前研究的核心思想[23]。通过关键词聚类和数据挖掘探析AA和AGA的中医临床证治特征具有科学性和临床指导价值。

首先,从病机治法角度分析,AA的中医核心病机为“虚”,主要包括气虚、血虚、阴虚等,病位多责之于肝、肾,《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表明发之生长,仰赖于肾之精血的濡养,《诸病源候论·毛发病诸侯》进一步阐释脱发的病机为“若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脱落。”表明头发的生长仰赖于人体血气之充盈,脱发则本于血气之衰弱,后世对于AA的治疗多遵循此思路,以补益肝肾气血为主。而AGA的中医核心病机为“实”或“虚实夹杂”,主要包括湿热、痰湿、血瘀等,病位多责之于脾胃,脾虚生湿,食积化热,“湿热之痰,随上升之气至于头,蒸熏发根之血,渐成枯槁”(《医学纲目·卷二十九》),而AGA以头部出油较多为特征,与毛囊皮脂腺分泌油脂较多有关,毛囊属中医之玄府,《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云“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毛发堕落……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表明AGA乃由湿痰内生、湿热郁于玄府而致,治疗则以化痰祛湿清热为主。此外,由于脱发病的病程较长,AGA也具有虚证特征,且二者均存在“瘀血”“内风”“外风”等共性病机,清代医家对脱发病的瘀血病机较为重视,《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所治症目》云:“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络,新血不能养发,故头发脱落”,而《血证论·瘀血》也强调“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同时,风邪亦在脱发病机中较为重要,《外科证治全书·卷一》载“头上渐生秃斑……由阴虚热盛,剃发时风邪袭入孔腠,抟聚不散,血气不潮而成”,而《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由毛孔开张,邪风乘虚袭入,以致风盛燥血,不能荣养毛发”[19]。

其次,从遣方用药角度分析,AA的主要治疗方剂为神应养真丹、养血生发汤、七宝美髯丹等。神应养真丹最早出自《景岳全书·杂证谟》,为治疗厥阴为四气所侵之证而设,后为《外科正宗杂·疮毒门》所引以治疗“血脉不能荣运肌肤……眉发脱落,皮肤光亮者”,其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当归为其君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证实当归能够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cl-2和Bax的比例,从而达到调节毛发生长周期的作用[24]。此外,本研究基于RCT研究的中药数据挖掘结果也证实,具有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作用的中药,如何首乌、熟地、川芎、菟丝子等是治疗AA的方剂核心。《本草纲目·草部》载“何首乌……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本草从新·草部》云“地黄,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黑发乌须”。而AGA的主要治疗方剂为薏苡祛湿汤、茵陈五苓散、当归苦参丸等。茵陈五苓散首载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初为治疗湿重于热的黄疸病,由于其清热利湿的功效与AGA的核心病机较为契合[8]。

目前临床多用以治疗AGA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基于RCT研究的数据挖掘也证实清热祛湿中药,如侧柏叶、泽泻、茯苓、山楂、薏苡仁等在AGA的治疗方剂中最为核心,《普济方·头门》及《普济方·诸风门》均载侧柏叶能“能去风屑垢腻”并可“百日毛生,治大风头面髭须脱落”,现代研究表明以侧柏叶、何首乌等为主药制备的乌柏生发酊能够通过激活HGF/c-Met信号平衡体内激素以达到改善AGA的作用[25]。此外,数据挖掘结果也表明补虚药在AGA的中医治疗中也较为重要,中医之湿、痰之邪多为脾气虚不能运化所致,因此,基于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AGA 的治疗也较为注重在祛湿清热的基础上兼顾补虚,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脱发病的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展现了脱发病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揭示了AA和AGA的中医临床特征。同时,以具有较高证据等级的RCT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了二者在中药内治中的遣方用药特点,为脱发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但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数据挖掘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易受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结果存在偏倚可能,缺乏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等。未来可通过设计更为完善的大样本量临床调查和动物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 CHRISTMANN R, HO D K, WILZOPOLSKI J, et al. Tofacitinib loaded squalenyl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follicular delivery in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s[J]. Pharmaceutics, 2020, 12(12): 1131. 
  • PIRACCINI B M, ALESSANDRINI A. Androgenetic alopecia[J]. Ital Dermatol Venereol, 2014, 149(1): 15–24. 
  • BERTOLINI M, MCELWEE K, GILHAR A, et al. Hair follicle immune privilege and its collapse in alopecia areata[J]. Exp Dermatol, 2020, 29(8): 703–725. 
  • HO R S. Ongoing concerns regarding finaster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e-pattern androgenetic alopecia[J]. JAMA Dermatol, 2021, 157(1): 25–26. 
  • 牛蔚露, 张社峰, 崔伟锋. 基于数据挖掘名老中医治疗不同类型脱发的用药规律分析[J]. 河南中医, 2019, 39(11): 1719–1722.
  • 李海英. 古医籍中的脱发病名方治考[J]. 中医文献杂志, 2021, 39(2): 38–41.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75–78.
  •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25–129.
  • 于晨光. 用中药治療圆形脱毛症(斑秃)一例报告[J]. 福建中医药杂志, 1956, 2(1): 39
  • 贾如宝, 董世英. 梅花针刺戟治疗秃发症23例初步报告[J]. 山西医学杂志, 1960, 1(1): 64–66.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2013年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PubMed收录葡萄胎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PubMed收录护患关系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PubMed收录胃切除术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