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4-07-06梁晓兰廖经球黄珊
梁晓兰 廖经球 黄珊
摘要: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都表明个体的心理特征对其各种行为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现有研究多聚焦负面心理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极少探究“积极心理”对家庭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为此,课题组深入实地调研,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相对贫困群体脱贫后的贫困心理逐渐减弱,其积极心理优势逐渐凸显;并且其心理状况对家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挖掘其积极心理优势,可提升其内生动力,促进家庭经济发展。鉴于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积极心理服务体系的提升路径,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各界一直强调脱贫人口自身内生动力的重要性。黄丽华提出“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稳定就业是‘压舱石、自力更生是根本出路[1]”。课题组拟从心理层面探索激发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并于2020年底至2022年8月先后深入都安、三江、大化、东兰等县入户调研。发现脱贫人口的脱贫心理影响着其家庭经济发展的行为决策,影响着脱贫成果的巩固,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心理的提出
研究背景
第一,国家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3]。这都强调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脱贫人口内生动力的重要性。第二,脱贫群体对美好生活需求是必然趋势。脱贫群体存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有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和“幸福安康”等的需求。第三,脱贫人口“心理贫困”阻碍家庭经济发展,如“等、靠、要”思想,这是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这都需要挖掘脱贫人口的积极心理优势。
研究意义
第一,挖掘脱贫人口的积极心理,可以激发其内生动力。调研发现,不断增强脱贫人口“感恩、乐观、好学、勇敢”等积极心理,可激发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家庭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第二,挖掘积极心理可为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内源保障。脱贫人口依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主体。其自身的内生动力才是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内源保障。第三,挖掘脱贫人口的积极心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选择。虽然脱贫攻坚重在消除绝对贫困,而乡村振兴主要是要解决相对贫困,但两者都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因此,从脱贫群体心理层面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必然选择。
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1960)等解释了社会态度模式,呈现态度和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态度(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成分)是刺激(可观察可测量的独立变项,如他人、情境、社会问题等)与反应(可观察可测量的从属变项: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等的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4],而态度可通过个体的心理体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外在帮扶就是外界刺激。脱贫群体的积极心理主观决定了其对这些刺激的反应,即会选择怎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衔接。
脱贫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及脱贫家庭脱贫后面临的 生计发展问题与挑战
脱贫群体脱贫前后的心理贫困现状
脱贫家庭成员的“心理贫困”严重阻碍家庭经济发展。心理贫困也称贫困心理,主要包括脱贫人口有限的认知以及消极心理,如等靠要、自卑、敏感等。家庭经济来源成员、老人、残疾人等的“心理贫困”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程度影响着家庭经济的发展。脱贫后,脱贫群体“心理贫困”现象有所减少,程度逐渐减缓。
家庭经济来源成员脱贫前自我效能感低,等靠要思想严重;脱贫后自我效能感增强,“等靠要”思想减轻,希望感和信任感增强,坚强乐观精神逐渐凸显。
老人脱贫前精神生活贫乏倍感孤独;脱贫后医疗状况的改善提升幸福感,生活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对生活的乐观感和希望感。
残疾人脱贫前无助、无奈等不同程度存在;脱贫后无助感、无奈感减弱,希望感、人生目标感和幸福感增强。
脱贫家庭脱贫前后对后代培养的态度改变
脱贫前,脱贫家庭心理脱贫对后代培养产生负面影响。物质的贫困影响了脱贫人口的认知,有限的认知(心理贫困)又影响着其对后代的教育培养。其积极心理优势未被很好开发而影响着其对家庭发展,对后代教育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目光短浅,缺乏对家庭经济发展、对后代教育的长远规划等。首先,生产资源和积极心理优势的缺乏阻碍其对子女的教育发展。很多脱贫户自身对教育资源的掌握和理解较少,视野比较狭窄,其自身形成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价值观等势必会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产生影响。从长远发展来看,贫富分化根源依旧存在,脱贫的实效性会受到影响。其次,固有的信念模式容易让其看不到更多发展可能性。搬迁脱贫户或者偏远山区的脱贫户,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就业能力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的可能性。
脱贫后,脱贫人口逐渐认识到教育脱贫的重要性,这些脱贫人口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子女的教育培养。也有部分脱贫人口自身也积极加入到学习的行列。随着各种技能培训的扶持,脱贫人口也越来越认识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脱贫家庭对后代培养的态度。
积极心理优势潜在影响着家庭经济的发展
研究发现,脱贫群体的积极心理优势潜在影响其经济行为选择,对脱贫攻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脱贫群体均反馈,其积极心理优势对促进家庭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并认为增强这些积极心理优势将会对家庭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脱贫家庭脱贫后面临的生计发展问题与挑战
脱贫后,脱贫人口的“贫困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凸显的积极心理优势也很丰富。然而“贫困心理”现象依然存在,给脱贫后家庭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脱贫人口身上拥有非常丰富的积极心理优势,尤其是“感恩、好学、勇敢、希望、善良”等。但未被挖掘,更没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虽然脱贫后,大多数脱贫家庭已经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囿于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认知等依旧局限,如学校离家较偏远,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散户的学生要走较长远的山路上学,家里劳动力又要花大部分时间专门接送,这就阻碍了很多谋生机会,成为两难选择。这也是脱贫家庭脱贫后面临的生计发展问题与挑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升路径
建立心理教育长效机制,为巩固脱贫成果与
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一是切实转变消极心理教育工作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现代化发展。坚定脱贫家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逐步减少或降低脱贫家庭对返贫的顾虑。同时,多元化挖掘脱贫群体和帮扶人员的积极心理优势,增强其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脱贫人群和所有脱贫一线工作人员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特别是其凸显的积极心理品质就是减贫脱贫的宝贵财富。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中,要重点挖掘脱贫人群和乡村工作人员的积极心理优势,增强脱贫家庭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二是建立心理服务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建立“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上下联合的心理服务组织机构。依托各级专门组织机构和对应负责人负责全区的脱贫人口心理服务工作。每个村都设立一名心理联络专员。并制定各级心理服务管理制度,确保人财物力都能实施到位。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包括心理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心理人才编制制度、心理工作规章制度、心理服务人才队伍保障制度、监督和奖励激励制度等。
三是拟定心理教育帮扶与乡村振兴措施的衔接机制。把心理教育帮扶纳入乡村振兴具体工作中,对农村工作队和脱贫群体等全覆盖地进行心理教育,把握脱贫人口的心理规律,挖掘其积极心理优势。通过教育来挖掘和利用好脱贫人口的积极心理优势,促进其家庭生计发展,进而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心理服务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帮扶设施,构建教育辅导专业平台,推动农村社会心理服务的有效开展。建立健全村庄/社区心理辅导室,为心理疏导提供标准化场地,为辖区内人群创造方便的心理帮扶服务环境。
因地制宜打造积极心理服务人才队伍,
确保心理教育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县、市、区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所辖范围内建立心理服务人才库,建设村庄/社区心理服务站点,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向各个村庄/社区派驻专业心理人才,充分挖掘社会现有资源,组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和专业服务团队。
加大积极心理对脱贫家庭生计发展宣传力度,
提高农村心理扶贫脱贫时效性
一是加大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树立科学心理健康观。结合文化思想教育,引导脱贫群众积极情绪体验,挖掘其积极心理优势,创建积极组织环境,让群众更多聚焦在“积极心理”,进而加快增强人的内生动力,促进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二是采用农民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宣传效应。除了传统的宣传册、宣传栏、宣传广播方式外,还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受众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积极心理宣传。如利用乡村电影、广场舞等播放心理片,借助乡村书屋等途径开展积极心理学传播。
配套心理服务经费保障,优化区域心理帮扶环境
为确保积极心理服务长期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心理服务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心理助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核心是关注个体的潜能和资源,通过培养和挖掘积极心理优势,帮助个体摆脱贫困带来的心理困境,重建自信和积极心态,由此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促进家庭经济的发展,促使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农家参谋,2020(23):4.
[2]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4-04-25].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巩固脱贫视域下易地扶贫移民心理与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2021KY0890);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研究”(2021ZJY15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1.广西职业师范学院;2.广西科学院;3.广西纺织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