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铁路推动云南沿途乡村振兴策略

2024-07-06王婉婷白海凤

村委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云南乡镇铁路

王婉婷 白海凤

摘要:中老昆万铁路(以下简称“中老铁路”)作为连接中国云南省与老挝的重要交通纽带,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提升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互通互联,增进互惠互利,加快云南区位优势转化,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旨在探讨中老铁路如何助推云南沿途乡村振兴,以期为云南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建议支持。

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提升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互通互联,增进互惠互利,加快云南区位优势转化,这与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契合。中老铁路以其新思维,新视角推进着云南省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在云南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进程中,中老铁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老铁路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与中南半岛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中老铁路是我国与老挝共同出资建设,这种跨国合作模式有助于双方分享资金和技术资源,提升技术标准和服务水平。同时,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促进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推动沿线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更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活动注入新活力。中老铁路让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成果,用“黄金通道”打开了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作为中国“独有”的乡村振兴,始终坚持“共创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共创共享、互利共赢”指导乡村振兴,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携手共创,将产业兴旺作为重点、生态宜居作为关键、生活富裕作为根本,持续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积极推动乡村在地化及内生动力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价值共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以人为本,服务于民

中老铁路全线运营以来,为沿线群众带来了出行、人文、经济等许多方面利好。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积极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加快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铁路,为沿线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条件。同时,发挥国民经济大动脉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快推进民生建设,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在新发展阶段,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幸福、安全,让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生态平衡,绿色发展

中老铁路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特别强调合作地区的可持续开发、绿色建设,诸如亚洲象等跨境珍稀动物的家园,没有因为中老铁路合作项目而遭受影响。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从未出现过列车影响亚洲象正常迁徙和生活的状况,也没有亚洲象影响火车行车安全的情况,中老铁路与亚洲象实现了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态局面。在诸多举措的共同协助下,中老铁路已经成为“人象和谐”的“生态高铁”,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

乡村振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一直以来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要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根本,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主要的任务,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高包括文化、民生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让农村变成一个可以让人幸福快乐的美好家园,不断“提高“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1]。

中老铁路推动云南沿途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阻滞困境

乡镇产业发展缓慢,产业振兴面临诸多挑战

1.产业结构单一。目前云南乡镇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导,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和资源型农业,第二、三产业占比较低,产业升级困难,缺乏多样性和现代化。这就使得云南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缺乏足够的支撑和动力。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云南地处我国边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一直影响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段距离。

3.创新协同能力不足。云南大多数乡村地区缺乏科技创新和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受限,而云南本地相关产业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乡镇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发展脆弱

1.生态文明意识不足,农业面源污染。云南大部分地区仍以农业为主,要想农作物种类扩增、产量增加,就需要引入外来作物,但由于村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存在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的情况。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2]。

2.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足,生态环境遭破坏。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存在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例如,矿山资源过度开采使得山体裸露,致使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此外,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也使得热带雨林惨遭破坏,森林蓄水能力严重下降。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足,生态环境违规开发利用问题突出,云南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

乡镇人才外流严重,智力支撑不足

1.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云南山区较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差距,许多优秀人才采取升学、就业、参军等渠道外出后,很少再返回农村,使得整个乡村人才变成单向外流;乡村人才外流情况变得更加严峻,部分村庄甚至出现了人才“饥荒”,村里留下的多为老人、孩子。

2.人才培养机制有待改进。云南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这就导致云南大多数村民,尤其是致力于农业生产的农业工作者,普遍存在着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

3.人才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从年龄结构来看,多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主体,农村青年人才流失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3]。这致使了相关领域和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人才难以聚集。

乡镇传统文化面临时代冲突与威胁

1.文化产业内生动力不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处于一种“偏安一隅”的状态,科技与文化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无法激活云南当地特色文化的生命力而发挥出现代价值,此外,文化相关产业产品开发与推广力度不足,界限模糊不清,阻碍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的提升。

2.文化自信亟待树立。城镇化进程中,各种村规民约、传统习俗、礼仪规范在不同程度上逐渐被淡化,被解构。同时大量村民外出打工,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导致文化传承主体力量的严重流失,进而导致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乡镇组织建设发展短板突出

1.基层干部人才短缺。云南某些地区人才的大量外流致使乡村出现“虚空化”现象,而乡村“虚空化”又导致村级干部遴选空间日益狭窄,一些乡村已经陷入“越落后越留不住人才,越没有人才越落后”的恶性循环。基层干部人才短缺,制约了乡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2.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性。在云南某些乡镇的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基础性建设的不足之处,阻碍了“党支部+”模式体系的顺利进行,导致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尚未能充分发挥,部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不足,其组织动员能力有待提升。同时,村级党组织在乡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还需增强,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还未有效执行[4]。

中老铁路推动云南沿途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以中老铁路为载体,推动乡镇产业提质升级

中老铁路的联通为乡村地区提供了产业发展平台,铁路沿线的乡镇能够依托交通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全产业链。

1.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利用城镇的辐射和集聚功能,依据乡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有目标性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从而使城镇在乡村绿色农产品供应、乡村休闲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方面获取更多的服务。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中老铁路的结构优势,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改善交通、信息通信等条件,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3.创新驱动发展。借助中老铁路带来的发展潜能,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云南本土企业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也要加大创新推广力度,遍布一村一镇。

以中老铁路为支撑,健乡镇环境保护机制

中老铁路在规划和建设阶段就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也为沿线乡镇树立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模式。

1.紧抓中老铁路带来的资源优势,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产品,如有机种植,绿色养殖等.结合铁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绿色可持续产业,始终秉承新型高质量绿色乡村建设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生态旅游业等。

2.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在中老铁路沿线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开发计划,加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保监管,确保矿山闭坑后的生态恢复,积极保护自然资源。

3.加强对中老铁路沿线环境的监管,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灌输”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公众环保理念和参与热情,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科学价值观[5];同时发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作用,营造全民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

以中老铁路为契机,加强乡镇人才队伍建设

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云南沿途乡镇人才集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铁路的建设和后期运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的聚集为当地提供了人才资源支撑,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寻求职业发展机会的人才流入。为了保证铁路项目的顺利进行及后续维护问题,地方政府往往会完善一系列人才激励和留存机制,这些人才政策会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经济发展带动人才集聚。中老铁路的通车大幅提升了云南沿途乡镇的区域联通性和经济活力,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业、物流业、制造业等领域,而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就促使大量人才返乡进行创业工作,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才向这些区域流动和集聚。

3.国际合作促进人才交流。中老铁路作为跨国项目,促进了中老两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这些国际合作不仅限于铁路建设和运营领域,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层次,为云南沿途乡镇带来了国际视野和先进经验,进一步吸引和聚集国际化人才。

以中老铁路为依托,繁荣乡镇多元民族文化

1.中老铁路为云南沿途乡镇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当地乡镇可立足时代发展,加强包装宣传,对文化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汲取乡村独有的文化精髓,强调其地域人情,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将本土文化巧妙地植入现代设计中,充分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最终设计出一系列既反映当代文化潮流又深植于本土文化的产品,丰富文化市场[6]。

2.中老铁路可以增进中老文化交流,形成多元的文化特色。铁路作为连接不同地区的桥梁,促进了沿线乡镇的文化交流交融,丰富了乡村文化。同时也加强了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增进了两国友谊。例如,可以通过文化节庆活动、艺术展览、教育合作等方式,展示两国特色文化,促进文化的交融和互动,从而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与活力。

以中老铁路为支柱,整合乡镇组织力量参与

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激发了云南沿途乡镇组织的内生活力。

1.人才引进与培养。随着铁路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职业培训等手段,培养和吸纳相关人才,优化农村基层人才结构。同时健全人才考核评估机制,保证基层人才的活力性和积极性。

2.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优化。铁路的引入促使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调整并加强其组织建构,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对村党组织的监督与管理,突出党建、党员作用,以期更好地适应区域的发展需要,从而增强组织的外联动力和内部凝聚力。

中老铁路作为连接云南省与老挝的重要交通枢纽,不仅加强了两国的经贸联系,而且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干线,更是推动云南沿途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展望未来,随着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和开放水平的提升,中老铁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云南沿途乡镇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4-03-12].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沈辉.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难题与破解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09):196-200.

[3]周晓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9(04):32-37.

[4]曹昶辉.当前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阻滞因素及应对策略[J].广西民族研究,2018(04):115-123.

[5]张诗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2):26-28.

[6]陈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理论学刊,2021(01):141-149.

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中老铁路推动云南沿途乡镇振兴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SKY121)。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云南乡镇铁路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