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策略探索

2024-07-06刘轶

村委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产业园农民

刘轶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以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探讨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产值、农民就业人数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本研究揭示了乡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收入状况。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与发展策略(产业升级、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对提升农民收入的作用,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政策建议。研究旨在为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不仅关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更是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1]。陕西省,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农业省份,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研究乡村产业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数据支持。本研究选取陕西省不同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这些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产值、农民就业人数以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旨在揭示当前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进一步探讨促进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策略,旨在找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理论框架

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框架基于乡村产业创新理论,强调产业创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中的核心作用。框架集中探讨三个主要维度:产业创新、农民收入以及乡村发展。其中,产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旨在通过提高产业效率和价值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不仅包括直接的经济收入,也涵盖收入结构和稳定性;乡村发展则聚焦于产业发展带来的综合社会经济效应。

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现状分析

乡村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截至202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主导产业和产值方面,洛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为苹果,产值达650 000万元,而宝鸡市陇县的奶山羊产业产值高达1 211 000万元,显示了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差异性和经济潜力。就业和收入方面,杨凌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蔬菜为主导产业,带动农业就业人数较少(760人),但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111元)较高。相比之下,大荔县以冬枣为主导产业,虽然带动了153 000人的就业,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 400元,揭示了不同产业对于就业和收入影响的差异。

产业化组织形式方面,榆阳区的马铃薯和白绒山羊产业拥有最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3个)和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1 568户),显示出该地区产业化组织形式发达,农民参与度较高。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收入水平方面:分析各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榆阳区和陇县,农民收入较高,分别为27 400元和18 000元,这可能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市场需求和附加值有关。收入来源方面: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产业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收入稳定性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数量反映了产业收入稳定性的一个方面。例如,大荔县拥有最多的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5 092户),这意味着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稳定性更强。结合整体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乡村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下一步应更加注重产业创新和升级,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策略探索

产业创新策略

1.技术创新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农业已经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在农业生产和加工环节引入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引入新工具或机械,更是在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对现有工艺和方法作出根本革新[2]。一是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条件,自动调节灌溉和施肥,大大提升精准农业的实践效果。二是生物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品质、抗逆改性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等,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培育出更加适应当地环境的作物品种,同时,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三是新材料如水保持剂、缓释肥料等,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也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塑料污染。四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农业产业链的管理水平,而且增强了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效能,优化了供应链管理。五是农业机器人在采摘、除草、施肥、喷洒农药等环节的应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农民的体力负担。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降低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2.管理创新

提倡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理念,改进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包括优化供应链管理,引入精益生产等方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响应市场的能力。一是通过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和实践,如实时库存管理和需求预测技术,能够减少存货和提高反应市场变化的速度。此外,建立和维护与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优化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二是引入精益生产方法,精益生产的核心在于消除浪费,增加价值。通过流程优化、减少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物料和信息流的顺畅度等方法,能显著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效率。实施5S管理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在维持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减少成本。三是加强人才和知识管理,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知识管理系统,确保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管理理念与企业发展同步。通过内部培训、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机制,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领导力和技术储备。

3.模式创新

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如农旅结合、“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拓宽农业产业的收入来源和增值空间。模式创新还应关注农民的直接参与,促进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和参与者。一是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业态,它将传统农业与旅游服务相结合,创造出双重价值。例如,开发农场体验活动、乡村民宿和主题公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接触自然和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也为当地农产品提供了销售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二是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能够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利用互联网技术,农产品可以直达消费者,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农民的收益。三是增强农民的参与度。模式创新还应关注农民的直接参与,鼓励他们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种植、加工到销售。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形式,增加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

发展策略

一是产业升级。通过引导产业园区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比如发展生物农业、精细化农产品加工等,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品牌建设。重视农业品牌的创建和推广,通过品牌塑造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产区产品的认知和信任。三是市场拓展。积极探索国内外市场,通过建立营销网络、参加展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等多渠道方式,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和市场份额。四是绿色可持续发展。倡导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强调在产业发展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确保农业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

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政策建议

1.对政府的建议

一是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政府应增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包括投入更多资源到研发中,以及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给农业从业者。这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研讨会等方式实现,目的是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政府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产业园进行产业升级,转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以减少对传统农业的依赖。政策可以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市场准入优化等,旨在促进产业多元化,提高整体竞争力[3]。三是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应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建立和推广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认知度。同时,政府可以协助产业园区拓展销售渠道、参与国内外展会,以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市场影响力。

2.对企业的建议

一是鼓励创新。企业应持续投入研发,不仅在技术上创新,还应探索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提高竞争力。企业可以考虑建立内部研发机构或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加强合作。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对于技术知识的共享和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可以加速技术创新,共同应对市场挑战。三是提高社会责任感。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社会的贡献。这包括实施环境友好的生产过程、投入社区发展和员工福利,以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对农民的建议

一是提升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参与各类技能培训,建立其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其在现代农业领域的竞争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技术应用、农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帮助农民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二是支持创业创新。为有意向从事农业创业和创新的农民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政策指导、资金援助和市场信息。通过创业孵化平台和创新基金等方式,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4]。三是提高信息意识。帮助农民提升信息化水平,鼓励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市场动态、农业知识和政策信息。

实施路径

1.短期策略

一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政府和企业应紧密监测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策略,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对当前热门产品的快速投资,或对下滑产品的及时调整和升级。

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组织系列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确保农民和企业能够迅速掌握关键的新技术和方法。包括实践操作培训,以确保技术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

2.长期策略

一是持续投入产业创新。建立长期的研发计划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持续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上投入。包括促进跨行业合作,引入跨领域技术,以及鼓励原创性研发和创新。二是建立健全产业支持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支持体系,包括财政、税收、市场准入、技术研发等多方面的政策,以促进农业产业园区的长期发展。旨在提升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这些实施路径的设定,旨在通过短期和长期的策略相结合,促进乡村产业的快速适应和持续发展,持续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短期策略注重应对当前的市场和技术挑战,而长期策略则着眼于建立持久的产业优势和支持系统。

预期挑战与应对策略

1.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建立和维护强大的品牌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包括明确品牌定位、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同时,应用多渠道市场营销策略,如线上营销、社交媒体推广和参与行业展会等,来扩大市场覆盖和提高市场份额。

2.针对技术更新迅速的挑战

建立持续的技术更新和培训机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产业园区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的技术更新机制,包括定期监测技术发展趋势、评估新技术的适用性,以及快速采纳有效的技术。同时,实施定期的技术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和企业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

3.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深入实施绿色农业策略。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通过实施绿色农业策略来应对。包括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实施资源循环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措施。通过这些策略,旨在实现农业产业园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5]。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迅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障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而支持农民实现长期稳定的收入增长。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深入分析,探讨了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创新对于提高产业园的产值、效率及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乡村产业创新与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更涉及管理方法和商业模式的改进,这些都对于提升农业产业的价值链、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了这一过程不会牺牲生态和环境的质量,保证了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祉。

参考文献:

[1]屈藤彦.三产融合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N].中华合作时报,2024-03-06(A04).

[2]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N].经济日报,2024-03-01(12).

[3]农丰.中央农办负责人全面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J].当代农机,2024(02):5-6.

[4]邱海峰.一号文件,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2-22(4).

[5]韩立雄.乡村振兴背景下银川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24(01):88-96.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23年度校(院)研究课题项目“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机制创新研究”(2023XJYJ03);陕西省社科联研究项目(重大)“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2022ZD0824)。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产业园农民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