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激活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研究
2024-07-06陆春辉龚舰
陆春辉 龚舰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的全过程参与至关重要,激活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鼓励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既可以降低乡村建设成本,储备乡村建设人才,激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潜力,也可以降低农村公共产品的维护成本,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各乡村按照“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建设了一大批富裕、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农村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启动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1]。。文章选取浙江省宁波市湾底村、韩岭村、沙塘湾村等多个乡村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观照其村民传统生计方式变迁、乡村基层治理现实困境和挑战、村民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现状、效果和评价,以及村民在村域内的发展空间评估和发展意愿等,对“村—民”逻辑关系构造乡村共同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村民发展空间的优化,对浙江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构建和美乡村建设的“宁波模式”,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有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见效快速、作用明显
按建设主导群体来分,美丽乡村建设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各类美丽农村建设,二是以外来企业资本注资的乡村开发项目,三是以社会精英参与的各类乡村复兴实践[2]。政府为主体的乡村建设相较于后两种类型,是一种从上到下“垂直式”直接参与乡村建设的模式,这种模式由于政府主体直接作为参与者,在乡村建设发展的规划、实施、监管等过程中占有主要发言权,在资源配置、资金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拥有后两者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因此,从管理和建设的能效比上来看,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建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旅游发展产业或商业消费项目等建设任务。
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乡村振兴需要农民主动作为主体参与,但调研显示,大部分农民认为乡村振兴主要依靠政府,农村居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不强。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乡土文化与乡土环境的差异性,使乡村建设成为对现代城市建设的简单模仿,这种趋同的惯性造成了乡村风貌的千篇一律和特色丧失[3],偏离了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让部分特色乡村符号成为过度商业化的IP,这对于当代乡村基层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消极作用。
共同富裕视域下宁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考
从和美乡村建设的本质来看,激发村民积极参与是构建
“村—民”共同体的前提条件
当前和美乡村建设的本质就是满足当代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宁波市发改委在《市发展改革委2023年工作要点》指出,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制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乡村振兴的主体就是新型城镇化演进过程中的这一批农业转移人口。从乡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看,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于发挥好乡村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内生活力。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民既是乡村建设的建设者,同时也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应充分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使他们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
从乡村公共产品的运维成本来看,厘清村民参与的
内在机理是提升其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逻辑基础
总结前期调研的相关乡村的历史发展经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及其深入发展,农村社会治理的格局发生变化,逐步在村一级推行村民自治制度,并最终形成了村民自治的农村治理体制[5],在该治理体制下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激活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三个优势来看,首先,可以降低乡村建设成本,“村治”的核心就是以村民意愿为依托实现村民自治,区别于其他管理模式,“村治”的实现可以使农村基层治理高效运行得以保障,储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其次,可以降低农村公共产品的维护成本,乡村治理规划、管理服务、义务教育、文化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的运行和维护是基于全村共建的结果,因此提升乡村建设中升村民的参与度除了能降低上述公共产品的维护成本外,还能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最后,还可以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和美乡村建设是实现省域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构建“村-民”和谐的乡村共同体,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农村氛围,只有村民生活富了、乡村环境好了、文化活动多了,才能让每一位村民实实在在地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模式来看,构建基层党组织
为核心的领导机构是和美乡村建设的保障因素
从浙江乡村建设经验来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地推进“千万工程”,与时俱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成为处处皆景,家家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6]。观照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模式,不单要看量,更要看质,也就是不但要全员参与,更要求高质量参与。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机构,是提升村民和美乡村建设参与质量、凝聚乡村建设合力的组织保障。因此,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村民高质量参与和美乡村建设这关键一招,一方面要设计好参与过程,另一方面细化参与过程保障体系。具体来说,要投入更为精细的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落实好村干部入户走访工作,提高和改善村民文化素质、强化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促进村民自治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为推进高质量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程度提供前置条件。
新时代激活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路径探索
激活当代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必须要从“村—民”逻辑关系出发,满足村民发展需求,提升村民参与度,降低农村公共产品的运维成本,提高村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构建一个“共商集智、共建筹资、共管同治、共享聚力、共富凝心”的和美乡村建设过程模式,激活村民参与建设的内生动力。
共商集智
“共商集智”即要进一步突出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强化村民诉求表达的话语权,群策群力为村民谋福利、为乡村谋发展。乡村建设中村民的主动性欠缺,缺少个体利益诉求有效表达的途径。因此,首先要创新村民诉求表达和利益需求的沟通渠道,畅通“村—民”之间的沟通渠道,降低沟通成本,从而提升村民话语权;其次要营造“乡政村治”群策群力的共商环境,建立健全村民利益保障机制,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最后要培育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围绕乡村发展,动员村民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好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
共建筹资
“共建筹资”意味着要在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础上创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全员村民可参与、可推广、可持续为原则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是当代乡村建设发展的根本。必须依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夯实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7]。以宁波地区的现代农业为例,在当前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省内许多乡村呈现出过度商业化的趋势,虽然这在一方面能够短期内扩大农村消费收入,但另一方面不利于长期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可以借鉴宁波鄞州区湾底村的成功经验,适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投入低、产效高的桑果种植产业带,并且推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流转制度,引导村民集约经营,探索出了一条以桑果为主线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共管同治
“共管同治”意味着要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乡村振兴“主心骨”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创新网格化、精细化与数字化管理下的新型党群关系。众所周知,党群关系植根于社会主义的政治传统,贯穿于群众路线之中。因此,党群关系具有显著的动员性和回应性,且塑造了乡村治理的政治逻辑[8]——共管共治和共建共享。一方面,从管理层面引入参与式发展的概念[9],基层党组织与村民所形成的的党群关系在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中共管和共治;另一方面,从模式层面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进一步落实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构建和美乡村建设过程模式中与实现共管同治。
共享聚力
“共享聚力”即积极推进农村公共产品的产出与维护,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载体与形式,以期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保障,让每一位村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红利。近年来,宁波市象山县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探索共同富裕路径,破解当地村民“闲房无用”和企业“有钱无地”的尴尬矛盾,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农房,目前,沙塘湾村近八成闲置房屋已进行注册登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咨询与考察。农村活了闲房、村民富了口袋、企业有了场地,在“村—民”为逻辑起点构建的乡村共同体下,村与民共建共享,创新丰富了农村公共产品的形式、载体和利用方式,大大地增加了村民们的获得感。
共富凝心
“共富凝心”意味着全体村民“口袋”与“脑袋”的双重富足,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样重要,要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这其中,乡村文化的培育在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起中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费孝通先生曾把我国传统乡村社会概括为“乡土社会”,他认为乡村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基础,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10],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范公序良俗,推动建设一个和美、和睦、和谐的乡村社会。因此,首先要提升当代村民文化素质,帮助其知晓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村民对本村传统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要充分发挥好“乡村文化礼堂”等农村文化公共场域的宣传教育功能;最后,要培育和弘扬本土乡村传统文化,进一步强化村民们的文化自觉,塑造“一村一品”的“土特产”,从而建设“富裕、和美、文明”的当代新农村,为省、市“千万工程”实施提供“宁波模式”。
扎实推进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化“千万工程”,推动省域构建和美乡村至关重要。以湾底村等为代表的宁波市域农村现代化建设经验,无不重视村民在“村-民”逻辑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共商集智、共建筹资、共管同治、共享聚力、共富凝心”的实践策略激活村民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为浙江省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蓝图、推动共富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参考文献:
[1]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N].浙江日报,2024-01-24(5).
[2]楼彦涛.人本位思考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义乌“赤岸·西海”和美乡村精品线为例[J].乡村科技,2019(02):10-12.
[3]陶一舟,金敏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特色营造探索:以浙江省临安市指南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3(11):74-77.
[4]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发展改革委2023年工作要点[EB/OL][2023-10-19](2024-02-15).http://fgw.ningbo.gov.cn/art/2023/10/19/art_1229023809_4322736.html.
[5]吴理财.中国农村社会治理40年:从“乡政村治”到“村社协同——湖北的表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7):1-11.
[6]郭云,周鸿.久久为功建设和美乡村——浙江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研[J].农林工作通讯,2023(01):30-32.
[7]黄元武,黄美琳.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探讨[J].决策咨询,2015(01):59-63.
[8]杜鹏.一线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制调整与实践基础[J].政治学研究,2020(04):106-118+128.
[9]葛丹东,童磊,吴宁,等.营建“和美乡村”——传统性与现代性并重视角下江南地域乡村规划建设策略研究[J].乡村规划,2014(38):59-66.
[10]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23年度第二批宁波市哲社规划课题(年度申报课题)“共同富裕视域下激活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研究”(项目编号为G2023-2-35);2023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当代乡村‘网红化对村民集体记忆和发展空间影响研究”(项目编号为Y202352971)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